首页 / 正文

列传第四 周铁虎 程灵洗 子文季

周铁虎,不知何许人也,梁世南渡。语音伧重,膂力过人,便马槊,事梁河东王萧誉,以勇敢闻,誉板为府中兵参军。誉为广州刺史,以铁虎为兴宁令。誉迁湘州,又为临蒸令。侯景之乱,元帝于荆州遣世子方等代誉,且以兵临之。誉拒战,大捷,方等死,铁虎功最,誉委遇甚重。及王僧辩讨誉,于阵获铁虎,僧辩命烹之,铁虎呼曰:“侯景未灭,柰何杀壮士!”僧辩奇其言,乃宥之,还其麾下。

及侯景西上,铁虎从僧辩克任约,获宋子仙,每战皆有功。元帝承制授仁威将军、潼州刺史,封沌阳县子,邑三百户。又从僧辩克定京邑,降谢答仁,平陆纳于湘州。承圣二年,以前后战功,进爵为侯,增邑并前五百户。仍为散骑常侍,领信义太守,将军如故。高祖诛僧辩,铁虎率所部降,因复其本职。

徐嗣徽引齐寇渡江,铁虎于板桥浦破其水军,尽获甲仗船舸。又攻历阳,袭齐寇步营,并皆克捷。嗣徽平,绍泰二年,迁散骑常侍、严威将军、太子左卫率。

寻随周文育于南江拒萧勃,恒为前军。文育又命铁虎偏军,于苦竹滩袭勃前军欧阳頠。又随文育西征王琳,于沌口败绩,铁虎与文育、侯安都并为琳所擒。琳引见诸将,与之语,唯铁虎辞气不屈,故琳尽宥文育之徒,独铁虎见害,时年四十九。高祖闻之,下诏曰:“天地之宝,所贵曰生,形魄之徒,所重唯命。至如捐生立节,效命酬恩,追远怀昔,信宜加等。散骑常侍、严威将军、太子左卫率、潼州刺史、领信义太守沌阳县开国侯铁虎,器局沈厚,风力勇壮,北讨南征,竭忠尽力。推锋江夏,致陷凶徒,神气弥雄,肆言无挠。岂直温序见害,方其理须,庞德临危,犹能瞋目。忠贞如此,恻怆兼深,可赠侍中、护军将军、青、冀二州刺史,加封一千户,并给鼓吹一部,侯如故。”天嘉五年,世祖又诏曰:“汉室功臣,形写宫观,魏朝猛将,名配宗祧,功烈所以长存,世代因之不朽。故侍中、护军将军、青、冀二州刺史沌阳县开国侯铁虎,诚节梗亮,力用雄敢,王业初基,行间累及,垂翅贼垒,正色寇庭,古之遗烈,有识同壮。陨身不屈,虽隆荣等,营魂易远,言追嘉惜。宜仰陪?需寝,恭颁飨奠,可配食高祖庙庭。”子瑜嗣。

时有盱眙马明,字世朗,梁世事鄱阳嗣王萧范。侯景之乱,据庐江之东界,拒贼临城栅。元帝授散骑常侍、平北将军、北兖州刺史,领庐江太守。荆州陷没,归于高祖。绍泰中,复官位,封西华县侯,邑二千户。亦随文育西征王琳,于沌口军败,明力战死之,赠使持节、征西将军、郢州刺史。

程灵洗,字玄涤,新安海宁人也。少以勇力闻,步行日二百馀里,便骑善游。梁末,海宁、黟、歙等县及鄱阳、宣城郡界多盗贼,近县苦之。灵洗素为乡里所畏伏,前后守长恒使召募少年,逐捕劫盗。

侯景之乱,灵洗聚徒据黟、歙以拒景。景军据有新安,新安太守湘西乡侯萧隐奔依灵洗,灵洗奉以主盟。梁元帝于荆州承制,又遣使间道奉表。刘神茂自东阳建义拒贼,灵洗攻下新安,与神茂相应。元帝授持节、通直散骑常侍、都督新安郡诸军事、云麾将军、谯州刺史资,领新安太守,封巴丘县侯,邑五百户。神茂为景所破,景偏帅吕子荣进攻新安,灵洗退保黟、歙。及景败,子荣退走,灵洗复据新安。进军建德,擒贼帅赵桑乾。以功授持节、散骑常侍、都督青、冀二州诸军事、青州刺史,增邑并前一千户,将军、太守如故。

仍令灵洗率所部下扬州,助王僧辩镇防。迁吴兴太守,未行,僧辩命灵洗从侯瑱西援荆州。荆州陷,还都。高祖诛僧辩,灵洗率所领来援,其徒力战于石头西门,军不利,遣使招谕,久之乃降,高祖深义之。绍泰元年,授使持节、信武将军、兰陵太守,常侍如故,助防京口。及平徐嗣徽,灵洗有功,除南丹阳太守,封遂安县侯,增邑并前一千五百户,仍镇采石。

随周文育西讨王琳,于沌口败绩,为琳所拘。明年,与侯安都等逃归。兼丹阳尹,出为高唐、太原二郡太守,仍镇南陵。迁太子左卫率。高祖崩,王琳前军东下,灵洗于南陵破之,虏其兵士,并获青龙十馀乘。以功授持节、都督南豫州缘江诸军事、信武将军、南豫州刺史。侯瑱等败王琳于栅口,灵洗乘胜逐北,据有鲁山。征为左卫将军,馀如故。

天嘉四年,周迪重寇临川,以灵洗为都督,自鄱阳别道击之,迪又走山谷间。五年,迁中护军,常侍如故。出为使持节、都督郢、巴、武三州诸军事、宣毅将军、郢州刺史。废帝即位,进号云麾将军。

华皎之反也,遣使招诱灵洗,灵洗斩皎使,以状闻。朝廷深嘉其忠,增其守备,给鼓吹一部,因推心待之,使其子文季领水军助防。是时周遣其将长胡公拓跋定率步骑二万助皎攻围灵洗,灵洗婴城固守。及皎退,乃出军蹑定,定不获济江,以其众降。因进攻周沔州,克之,擒其刺史裴宽。以功进号安西将军,改封重安县公,增邑并前二千户。

灵洗性严急,御下甚苛刻,士卒有小罪,必以军法诛之,造次之间,便加捶挞,而号令分明,与士卒同甘苦,众亦以此依附。性好播植,躬勤耕稼,至于水陆所宜,刈获早晚,虽老农不能及也。伎妾无游手,并督之纺绩。至于散用赀财,亦弗俭吝。光大二年,卒于州,时年五十五。赠镇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壮。太建四年,诏配享高祖庙庭。子文季嗣。

文季字少卿。幼习骑射,多干略,果决有父风。弱冠从灵洗征讨,必前登陷阵。灵洗与周文育、侯安都等败于沌口,为王琳所执,高祖召陷贼诸将子弟厚遇之,文季最有礼容,深为高祖所赏。永定中,累迁通直散骑侍郎、句容令。世祖嗣位,除宣惠始兴王府限内中直兵参军。是时王为扬州刺史,镇冶城,府中军事,悉以委之。

天嘉二年,除贞毅将军、新安太守,仍随侯安都东讨留异。异党向文政据有新安,文季率精甲三百,轻往攻之。文政遣其兄子瓒来拒,文季与战,大破瓒军,文政乃降。

三年,始兴王伯茂出镇东州,复以文季为镇东府中兵参军,带剡令。

四年,陈宝应与留异连结,又遣兵随周迪更出临川,世祖遣信义太守余孝顷自海道袭晋安,文季为之前军,所向克捷。陈宝应平,文季战功居多,还,转府谘议参军,领中直兵。出为临海太守。寻乘金翅助父镇郢城。华皎平,灵洗及文季并有捍御之功。及灵洗卒,文季尽领其众,起为超武将军,仍助防郢州。文季性至孝,虽军旅夺礼,而毁瘠甚至。

太建二年,为豫章内史,将军如故。服阕,袭封重安县公。随都督章昭达率军往荆州征萧岿。岿与周军多造舟舰,置于青泥水中。时水长漂疾,昭达乃遣文季共钱道戢轻舟袭之,尽焚其舟舰。昭达因萧岿等兵稍怠,又遣文季夜入其外城,杀伤甚众。既而周兵大出,巴陵内史雷道勤拒战死之,文季仅以身免。以功加通直散骑常侍、安远将军,增邑五百户。

五年,都督吴明彻北讨秦郡,秦郡前江浦通涂水,齐人并下大柱为杙,栅水中,乃前遣文季领骁勇拔开其栅,明彻率大军自后而至,攻秦郡克之。又别遣文季围泾州,屠其城,进攻盱眙,拔之。仍随明彻围寿阳。

文季临事谨急,御下严整,前后所克城垒,率皆迮水为堰,土木之功,动逾数万。每置阵役人,文季必先诸将,夜则早起,迄暮不休,军中莫不服其勤干。每战恒为前锋,齐军深惮之,谓为程虎。以功除散骑常侍、明威将军,增邑五百户。又带新安内史,进号武毅将军。

八年,为持节、都督谯州诸军事、安远将军、谯州刺史。其年,又督北徐仁州诸军事、北徐州刺史,馀并如故。九年,又随明彻北讨,于吕梁作堰,事见明彻传。十年春,败绩,为周所囚,仍授开府仪同三司。十一年,自周逃归,至涡阳,为边吏所执,还送长安,死于狱中。后主是时既与周绝,不之知也。至德元年,后主始知之,追赠散骑常侍。寻又诏曰:“故散骑常侍、前重安县开国公文季,纂承门绪,克荷家声。早岁出军,虽非元帅,启行为最,致果有闻,而覆丧车徒,允从黜削。但灵洗之立功捍御,久而见思,文季之埋魂异域,有足可悯。言念劳旧,伤兹废绝,宜存庙食,无使馁而。可降封重安县侯,邑一千户,以子飨袭封。”

史臣曰:程灵洗父子并御下严苛,治兵整肃,然与众同其劳苦,匪私财利,士多依焉,故临戎克办矣。

猜你喜欢
  ●卷十六·徐梦莘
  卷七·金履祥
  清流党之外交观·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百一·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三·佚名
  卷之十·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六·佚名
  ◎东三省之马贼·李定夷
  一九七 谕内阁四库全书处进呈各书疵谬迭出总裁蔡新等着交部察议·佚名
  第70章 挥金如土的蒋介石·冯玉祥
  五十七、巡游译书处·包天笑
  王诞传·李延寿
  同治八年裁兵加饷台澎定额官兵汛塘·佚名
  附錄·佚名
  十六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敬斋·唐圭璋

      宋徐光溥自号录云:张延祚,自号敬斋。至元嘉禾志卷三十二又载有张掞敬斋诗,不知此张敬斋为何人。   贺新郎   寿欧阳新卿   卓茕欧阳子,是江山、毓秀钟灵,异才间世。怜则韶光三月暮,蓂叶尧阶有四。正天启、悬弧盛

  • 第十四回 旅店中爱继佳儿·陈端生

    第十四回旅店中爱继佳儿诗曰:凄凉旅馆正黄昏,苦雨偏惊远客魂。听得更深无一事,方知都为写悲恨。吟罢长吁泪满衣,隔窗犹是雨霏霏。无聊且读箱中卷,窗下书声悲复凄。朗朗清音吞欲吐,堂堂雅韵响还低。茶烟细袅夜孤坐,烛影斜摇

  • 卷五十一·陈起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五十一    宋 陈起 编姚镛雪蓬稿 予自壮喜学文而苦於拙涩虽才气有定禀亦根本薄故枝叶疎既谪衡杜门省咎之外稍尽力於圣经言传若有所觉取旧稿读之大有愧焉将畀烈

  • 御选宋诗卷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十五言古诗一田钖拟古棠谿岀精金百錬无余滓铸得芙蓉剑灵辉若秋水陆可断兕犀隂亦惊神鬼照物双影寒中霄灵气紫有时风雨至欲作龙蛇起海酒与陵肉宝烛延奇士欢饮取传观英图各相视吐气成虹蜺将平不平

  • 列传第四十八 诸夷·姚思廉

    海南诸国 东夷 西北诸戎海南诸国,大抵在交州南及西南大海洲上,相去近者三五千里,远者二三万里,其西与西域诸国接。汉元鼎中,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百越,置日南郡。其徼外诸国,自武帝以来皆朝贡。后汉桓帝世,大秦、天竺皆由此道

  • 提要·陈景云

    【臣】等谨案通鉴胡注举正一巻国朝陈景云撰景云字少章常熟人寄籍为吴江县学生是书举正胡三省通鉴音注之误凡六十三条而所正地理居多颇为精核然如周赧王五十七年大梁夷门监者注以夷门为大梁北门不知史记信陵君本作东

  • 卷一百二十六·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一百二十六 唐 张守节 撰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史记一百二十六 孔子曰六艺於治一也【言六艺之文虽异礼节乐和导民立政天下平定其归一揆至於谈言微中亦以解其纷乱故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

  • 郑孝穆传·令狐德棻

    郑孝穆字道和,荥阳开封人,是魏国将作大匠郑浑的十一世孙。祖父郑敬叔,曾任魏国颍川、濮阳郡守,又任本州中正。父亲郑琼,任范阳郡守,追赠安东将军、青州刺史。郑孝穆自幼谨慎宽厚,以清和简约自守。不到二十岁时,就广泛阅读经史

  • 一三一、楚顷襄王又称庄王考·钱穆

    余考楚顷襄王又称庄王。《楚策》:&ldquo;庄辛谓楚襄王。&rdquo;高诱注《荀子》,作:&ldquo;庄辛谓楚庄王。&rdquo;其证一也。(金氏《国策补释》亦言之。)《韩非?喻老》:&ldquo;楚庄王欲伐越,杜子谏曰:(王先慎据杨倞注《荀子》,改

  • 卷二百二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二上 朱批郭鉷奏摺 雍正六年三月十九日广西布政使【臣】郭鉷谨 奏恭请 皇上圣安 朕安 览所奏数摺已悉汝之心志矣朕甚为嘉悦勉之勉之果如

  • 卷三十五·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三十五宋 宋敏求 编诸王除亲王官上秦王大尉陕东行台制秦王兼凉州总管制秦王益州道行台制秦王天策上将制秦王领左右十二卫大将军制秦王兼中书令制齐王元吉司徒制荆王元景等子孙世袭刺史制郐

  • 思辨録辑要卷二十一·陆世仪

    治平类[礼]礼乐之存汉宋诸儒之功固大礼乐之废汉宋诸儒之失亦不小汉儒不知礼乐而妄述礼乐其失也愚而诬宋儒知礼乐而过尊礼乐其失也拘而腐见举大石者前呼邪许后则应之或左或右杂而不乱因举谓孚光曰此处亦有礼乐礼乐是儒

  • 晏婴叔向论晋季世(昭公三年)·佚名

    ——末世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原文】 候使晏婴请继室于晋(1)...... 既成昏②,晏子受礼,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向曰:“其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③,吾弗知。其为陈氏矣(4)。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旧四量:豆、区、釜、钟(5)。四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一·宗喀巴

    道前基础初归敬颂〔科〕科判分二甲一初归敬颂及略述本论之重要甲二初开为四门今甲一初归敬颂及略述本论之重要南无姑如曼殊廓喀耶(藏语)敬礼尊重妙音(汉译)俱胝圆满妙善所生身,成满无边众生希愿语;如实观见无余所知意,于是释

  • 杂阿含经卷第一·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

  • 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师行状一卷·冥祥

    法师讳袆。字玄奘。俗姓陈。汉大丘长仲弓之后。本居颖川。后徙河南。子孙因之为缑氏人焉。高祖湛魏清河太守曾山魏征东将军南阳郡开国公祖康齐国子博士转司业。又转礼部侍郎。文惠英洁有雅操。早通经术。形长八尺。美

  • 宁古塔地方乡土志·富尔丹

    黑龙江乡土志。清富尔丹纂修。一册,不分卷。富尔丹,满洲正红旗人。官副都统。宁古塔,今为黑龙江省宁安县城,清初为吉林将军驻守处。是志为修《吉林通志》提供资料而奉檄编撰,光绪十七年(1891)成书,约七千六百字。首冠长顺修

  • 勿庵历算书记·梅文鼎

    一卷。清梅文鼎撰。梅氏著述推步之书计六十二种、算书二十六种,是编将各书撰写的主旨加以题解式的说明,其中述及古今中外历术诸家之源流得失,颇为客观。梅氏自著亦可从中得其大概。有知不足斋本,八千卷楼有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