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晏婴叔向论晋季世(昭公三年)

——末世是一个巨大的黑洞

【原文】

候使晏婴请继室于晋(1)......

既成昏②,晏子受礼,叔向从之宴,相与语。叔向曰:“其何如?”晏子曰:“此季世也③,吾弗知。其为陈氏矣(4)。公弃其民,而归于陈氏。旧四量:豆、区、釜、钟(5)。四升为豆,各自其四(6),以登于釜(7),釜十则钟。陈氏三量皆登一焉(8),钟乃大矣(9)。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10)。山木如市,弗加于山;鱼盐蜃蛤(11),弗加于海。民三其力(12),二人于公,而衣食其一。公聚朽蠹(13),而三老冻馁(14)。国之诸市,履贱踊贵(15)。民人痛疾,而或燠休之(16),其爱之如父母,而归之如流水(17)。欲无获民,将焉辟之?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其相胡公、大姬(18)”,已在矣(19)!”

叔向曰:“然。虽吾公室,今亦季世也。戎马不驾,卿无军行(20);公乘无人,卒列无长。庶民罢敝(21),而公室滋侈。道处相望(22),而女富益九(23)。民闻公命,如逃寇仇。奕、邵、肯、原、狐、续、庆、伯(24),降在皂隶(25)。政在家门,民无所依。君日不悛(26),以乐滔忧(27)。公室之卑,其何日之有?《谗鼎之》曰(28):‘昧旦丕显(29),后世犹怠。’况日不悛,其能久乎?晏子曰:“子将若何?”叔向曰:“晋之公族尽矣(30)。鹅闻之,公室将卑,其宗族枝叶先落(31),则公从之。鹅之宗十一族(32),唯羊舌氏在而已。鹅又无子(33),公室无度,幸而得死,岂其获犯。”

【注释】

①侯:即景公,名杵臼。晏婴:国大夫,字平仲。继室:续娶。②成昏:定婚。③季世;末世,末代。(4)陈氏:指国人夫陈完的后代宗族。⑤豆、区(ou)、釜、钟:国的四种量器。(6)各自其四;各用自身的四倍。(7)登;成,升进。(8)登一:加一,指由四进位增加为五进位。(9)钟乃大矣;指钟的增加不止一个旧量(一釜)。(10)家量:私家用的量器。公量:侯的量器。(11)蜃蛤(shenge):蛤蜊,这里指代海产品。(12)三:分成三分。力:指劳动所得。(13)聚:聚敛的财物。朽蠹(du):腐烂生虫。(14)三老:泛指老人。馁:饥饿。(15)踊:假腿。古时受过别刖刑的人所穿。(16)或;有人。燠休(yuxu):安抚病痛的声音。(17)如流水:像水流动一样自然迅速。(18)箕伯、直柄、虞遂、伯戏:四人都是陈氏的祖先。胡公:以上四人的后代,陈国开国君主。大姬:周武士的女儿,胡公的妃子。(19)已在矣:指陈氏祖先已在受祭了。(20)公室:诸侯及其政权。军行(hang):军队。(21)罢(bi)敝:疲病。(22)殣(jin):饿死的人。(23)女;指国君的宠妃。尤:多出。(24)栾:栾枝。卻:卻缺。胥:胥臣。原:原轸,先轸。狐:狐偃。这五人都是卿。续:续简伯。庆:庆郑。伯:伯宗。这三人都是大夫。(25)皂隶:官府中的差役。(26)日:一天又一天。悛(quan):悔改,改过。(27)慆(tao):隐藏,掩盖。(28)谗鼎:鼎的名称。:文。(29)昧旦:黎明。丕:大。显:明。(30)公族:与国君同姓的子弟。尽:完。(31)枝叶先落:像枝叶一样首先坠落。(32)宗;同一父亲的家族。族:氏,宗以下的各个分支。(33)无子:没有好儿子。

【译文】

景公派晏婴请求晋国国君继续娶国的女子......

订婚之后,晏婴接受了晋国的宴宾之礼。叔向陪他一起参加宴饮,互相交谈起来。叔向说:“国怎么样了?”晏婴回答说:“现在是末代了,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国恐怕是陈氏的了。国君抛弃他的百姓,使他们归附陈氏。国原来有豆、区、釜、钟四种量器。四升为一豆,各自以四进位,一直升到釜,十釜就是一钟。陈氏的豆、区、釜三种量器,都加大了四分之一,钟的容量就更大了。陈氏用私家的大量器借出粮食,而用公家的小量器收回。山上的木材运到市场,价格不比山里高;鱼盐蛤蜊等海产品,价格也不比海边高。百姓把劳动收入分成三分,两分归公家,一分用来维持自己的衣食。国君聚敛的财物已腐烂生虫,老年人们却挨冻受饿。国都的各个市场上,鞋价便宜而假腿昂贵。百姓有了痛苦疾病,有人乘机去安抚。百姓拥戴陈氏如同父母一样,归附陈氏像流水一样。想要陈氏不得到百姓拥戴,哪里能避得开?陈氏远祖箕伯、直柄、虞遂、伯戏,他们随著胡公和大姬,恐怕已经在国接受祭祀了。”

叔向说:“是的。就是我们的公室,现在也到了末世了。兵车没有战马和人驾驭,国卿不率军队;国君的战车左右没有好人才,步兵队伍没有好长官。百姓疲病,但宫室更加奢侈。道路上饿死的人随处可见,而宠姬家的财物多得装不下。百姓听到国君的命令,就像逃避仇敌一样。栾、卻、胥、原、狐、续、庆、伯这八个大家族的后人已经沦为低贱的吏役。政事由私家决定,百姓无所依从。国君一天比一天不肯悔改,用行乐来掩盖忧愁。公室的衰微,还能有几天?《谗鼎之》说:‘天不亮就起来致力于政绩显赫,子孙后代还是会懒散懈怠。’可况国君一天天不悔改,国家能够长久吗?”晏子说:“您打算怎么办?”叔向说:“晋国的公族全完了。我听说,公室快要衰微时,它的宗族就像树的枝叶一样首先落下来,公室跟著就衰亡了。我的一宗有十一族,只有羊舌氏一支还在。我又没有好儿子,公室没有法度,能够得到善终就是万幸,难道还会指望得到后代的祭祀吗?”

【读解】

人类既无法和天地抗争,无法同命运抗争,也无法和自己抗争。阴阳盛衰的交替的确是人的意志不可扭转的。

当一个朝代达到鼎盛的时候,也就意味著即将开始走下坡路。“日中则昃。”太阳升到中天之后,就开始向西偏斜。传统等级制度的专制,使它无法靠自身的运转来为自身提供必的活力。它是一个封闭型的结构,原本积存起来的能量,在自身的运转中不断被消蚀,直至全部能量消耗殆尽,这时就该寿终正寝了。忠臣也好,义士也好,直谏也好,都如杯水车薪,挽救不了颓势。

末世到来时,再聪明、再能干的人都只有眼睁睁看著衰落下去。你可以把一切看得清楚透彻,可以把一切分析得头头是道,但就是没有回天之力,只有做大树倒下时四散逃命的猢狲。在这种时候,麻木迟钝也许比敏感清醒要好得多。麻木了,就不去看,看见了也没有反应;也不去想,脑子心灵完全处在停滞状态,因而也就没有了痛苦。由清醒敏感所带来的痛苦,恐怕是最让人难以承受的,你要思索,要探寻究竟、要仰问苍天,而任何结果都不可能得到。再说,生性清醒敏感的人,即使想要麻木迟钝,也做不到。真的就是“难得糊涂”啊。

改天换地的力量是来自外部。制度本身是个巨大的漩涡,是一个具有无限引力的黑洞,进入它之中的一切都将被无情地吞没。令我们感到惊异的是,一直被人们当作是近代产物的末世感,竟会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如果说末世感也具有“现代性”的话,那“现代性”就不应以时间远近来衡量。

猜你喜欢
  卷十九 十九之三·孔颖达
  卷十 释兽第十八·邢昺
  交际 第三十·王符
  陆稼书先生问学录卷之四·陆陇其
  提要·刘敞
  卷三·卫湜
  卷八·李明复
  卷九·湛若水
  卷二十六·佚名
  卷十六·熊节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八·欧阳竟无
  重刻大佛顶经玄文序·智旭
  评宋明学说与佛学之真诠·太虚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讲录·太虚
  佛说华手经卷第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五十八·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五十八 明 曹学佺 编 宋诗三十五 晁冲之 古乐府 大星何历历小星烂如石掖垣崔嵬横紫微十二羽林森北极今夕何夕月西倾虎抱空关龙厌直峥嵘北斗着地垂手去

  • 卷二百三·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三杂乐器类五言古箎           【梁】沈 约江南箫管地妙响发孙枝慇懃寄玉指含情举复垂雕梁再三绕轻尘四五移曲中有深意丹诚君自知五言律拍板          【

  • ●卷二百四·徐梦莘

      炎兴下帙一百四。   起绍兴十年闰六月二十日壬辰,尽十二月。   二十日壬辰张宪克颍昌府。   赵鼎责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邵武军居住。   赵鼎闻金人败盟用兵乃上书言时政秦桧忌鼎复用乃令御史中丞王次翁诬以

  • 第一百七回 停会议拒绝苛条 徇外情颁行禁令·蔡东藩

      却说留学生遭了凌辱,欲诸驻日公使,及留学生监督,出为维持,借泄众忿,偏庄、江两人,置诸不理,好似胡越相视,无关痛痒一般,实恐得罪强邻。惹得众学生满腔怨愤,无处可泄。嗣由青年会干事马伯援,亲往日警署探问,共计学生被捕为三

  • 卷之七百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10章 迁都到洛阳·冯玉祥

    自“一·二八”起,上海十九路军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军队打得非常激烈,蒋介石的办法是一面破坏十九路军的抗战,一面准备逃难。他决定迁都洛阳,他的附和者提出了一大套洛阳是中国古都的理论,又说如何如何建设洛阳,用这些方法来转

  • 亦力撒合传·宋濂

    亦力撒合,曲也怯祖之孙,察罕之侄孙。父亲名阿波古,居西域。至元十年(1273),世祖召亦力撒合入宫,掌管皇后妃的衣服、车马等事,甚得世祖宠爱,遇有重大政事也征询他的意见,叫他秀才而不呼其名。曾奉诏出使河西,还朝奏报诸王只必帖

  • 修身卷第三·扬雄

    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气也者,所以适善恶之马也与?或曰:“孔子之事多矣,不用,则亦勤且忧乎?”曰:“圣人乐天知命,乐天则不勤,知命则不忧。”或问“

  • 无字宝箧经·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中。时有无量百千万亿大菩萨众围绕如来。皆是大智善权方便勇猛精进。善能通达无字法门。善能清净是处非处。惭愧解脱罗网所覆。调伏诸根以慈悲牙

  • 卷第一百六十七·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六十七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定蕴第七中摄纳息第三之二无常想等摄几静虑等耶。答无常想摄四静虑四无色四解脱。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欲止他宗显己义故。如分别论者。

  • 摄大乘论卷上·无著

        无著菩萨造    真谛三藏译  依止胜相中众名品第一  摄大乘论。即是阿毗达磨教。及大乘修多罗。佛世尊前。善入大乘句义菩萨摩诃萨。欲显大乘有胜功德。依大乘教说如是言。诸佛世尊有十胜相。所说无等

  • 卷第二十五·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二十五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佛名号品第七 【论】第二会六品经明菩萨信心门於此一会之中自有序分正说流通今从第十二卷初

  • 集文字禅序·蕰上

    往闻有韵士拾道上废瓷败斝砻合而为瓶盂碗盏及茶具酒尊之属极天划神镂之巧如诗家之集唐一派集唐始王文公自剪绡而下至孙典籍陈山人童廷瑞辈皆有专集凡拈一题命一意猎唐人之精华组织成篇如出一手盖言者心之声也心地虚明

  • 金箓大斋启盟仪·佚名

    略述仪式,实为论斋。称斋有27品,功德归于最上一乘。

  • 括异志·张师正

    衢本《读书志》、《通考》称《括异记》,袁本《读书志》题《括异志纂》。宋代文言志怪小说。北宋张师正撰。王铚《默记》以为魏泰所作(据《四库全书总目》引,今本《默记》无),但尚无确证。《四库全书总目》云: “泰为

  • 保卫延安·杜鹏程

    长篇小说。杜鹏程著。1954年出版。作品在解放战争广阔的历史背景下,真实地再现延安保卫战艰苦卓绝的胜利历程,反映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必然趋势。全书以周大勇和他的英雄连队的战斗经历为中心线索,描绘

  • 闺怨佳人拜月亭·关汉卿

    元杂剧剧本。简名《拜月亭》。4折加楔子。主要写书生蒋世隆与王瑞兰在兵荒马乱时候的离合故事。共四折一楔子。战乱逃亡之中,王瑞兰与母亲失散,书生蒋世隆也与妹瑞莲失散。世隆与瑞兰相遇,共同逃难中产生感情,私下结为夫

  • 须真天子经·佚名

    凡四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文殊师利所报法言称经、断诸法狐疑法经、诸佛法普入方便慧分别昭明持经、须真天子所问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旨在宣扬菩萨乘之大乘佛教,内容为须真天子以三十三项问题问佛陀,继以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