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杂阿含经卷第一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当正思惟。色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比丘。于色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者。于色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

如是受.想.行.识当正思惟。观识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于识正思惟。观识无常者。则于识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

如是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是正思惟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

诸比丘。于色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堪任断苦。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比丘。于色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越生.老.病.死怖。诸比丘。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爱喜者。则于苦爱喜。于苦爱喜者。则于苦不得解脱.不明.不离欲。如是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爱喜苦者。则于苦不得解脱。

诸比丘。于色不爱喜者。则不喜于苦。不喜于苦者。则于苦得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爱喜者。则不喜于苦。不喜于苦者。则于苦得解脱。

诸比丘。于色不知.不明.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断苦。

于色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得解脱者。则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得解脱者。则能断苦。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不知.不明.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诸比丘。于色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爱喜者。则于苦爱喜。于苦爱喜者。则于苦不得解脱。如是受.想.行.识爱喜者。则爱喜苦。爱喜苦者。则于苦不得解脱。

诸比丘。于色不爱喜者。则不喜于苦。不喜于苦者。则于苦得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爱喜者。则不喜于苦。不喜于苦者。则于苦得解脱。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无常及苦.空非我.正思惟

无知等四种及于色喜乐

(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未来色无常。况现在色。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色。不欲未来色。于现在色厌.离欲.正向灭尽。如是。过去.未来受.想.行.识无常。况现在识。圣弟子。如是观者。不顾过去识。不欣未来识。于现在识厌.离欲.正向灭尽。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

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解脱者真实智生。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如是受.想.行.识无常。无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即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

圣弟子。如是观者。于色解脱。于受.想.行.识解脱。我说是等解脱于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如是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识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识。云何有常。如是。诸比丘。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非我。非我者则非我所。

圣弟子。如是观者。厌于色。厌于受.想.行.识。厌者不乐。不乐则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色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色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色。云何有常。受.想.行.识无常。若因.若缘生诸识者。彼亦无常。无常因.无常缘所生诸识。云何有常。

如是。比丘。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无常者则是苦。苦者则非我。非我者则非我所。如是观者。名真实观。圣弟子。如是观者。于色解脱。于受.想.行.识解脱。我说是等为解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众生于色不味者。则不染于色。以众生于色味故。则有染著。如是众生于受.想.行.识不味者。彼众生则不染于识。以众生味受.想.行.识故。彼众生染著于识。

诸比丘。若色于众生不为患者。彼诸众生不应厌色。以色为众生患故。彼诸众生则厌于色。如是受.想.行.识不为患者。彼诸众生不应厌识。以受.想.行.识为众生患故。彼诸众生则厌于识。

诸比丘。若色于众生无出离者。彼诸众生不应出离于色。以色于众生有出离故。彼诸众生出离于色。如是受.想.行.识于众生无出离者。彼诸众生不应出离于识。以受.想.行.识于众生有出离故。彼诸众生出离于识。

诸比丘。若我于此五受阴不如实知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者。我于诸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不脱.不出.不离。永住颠倒。亦不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诸比丘。我以如实知此五受阴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故。我于诸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自证得脱.得出.得离.得解脱结缚。永不住颠倒。亦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昔于色味有求有行。若于色味随顺觉。则于色味以智慧如实见。如是于受.想.行.识味有求有行。若于受.想.行.识味随顺觉。则于识味以智慧如实见。

诸比丘。我于色患有求有行。若于色患随顺觉。则于色患以智慧如实见。如是受.想.行.识患有求有行。若于识患随顺觉。则于识患以智慧如实见。

诸比丘。我于色离有求有行。若于色随顺觉。则于色离以智慧如实见。如是受.想.行.识离有求有行。若于受.想.行.识离随顺觉。则于受.想.行.识离以智慧如实见。

诸比丘。我于五受阴不如实知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者。我于诸天.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不脱.不离.不出。永住颠倒。不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诸比丘。我以如实知五受阴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我于诸天人.若魔.若梵.沙门.婆罗门.天.人众中。以脱.以离.以出。永不住颠倒。能自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过去四种说厌离及解脱

二种说因缘味亦复二种

(一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佛言。善哉。世尊。今当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修不放逸。修不放逸已。当复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须发。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为究竟无上梵行。现法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比丘快说此言。云当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独一静处。修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如是说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比丘。若随使使者。即随使死。若随死者。为取所缚。比丘。若不随使使。则不随使死。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

比丘白佛。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佛告比丘。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随使使.色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为取所缚。如是受.想.行.识。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为取所缚。

世尊。若色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如是。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比丘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所以者何。色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为取所缚。如是受.想.行.识。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为取所缚。

比丘。色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如是受.想.行.识。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于取解脱。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心大欢喜。礼佛而退。独在静处。精勤修习。住不放逸。精勤修习。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须发。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时。彼比丘即成罗汉。心得解脱。

(一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所问如上。差别者。随使使.随使死者。则增诸数。若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不增诸数。

佛告比丘。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时。彼比丘白佛言。世尊。若色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增诸数。如是受.想.行.识。随使使.随使死。随使使.随使死者。则增诸数。

世尊。若色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不增诸数。如是受.想.行.识。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不增诸数。如是。世尊。我于略说法中。广解其义。如是。乃至得阿罗汉。心得解脱。

(一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有异比丘从坐起。偏袒右肩。合掌白佛言。善哉。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住不放逸。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须发。身著法服。信家.非家.出家学道。为究竟无上梵行。现法身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作是说。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于略说法中。广解其义。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住不放逸。乃至自知不受后有。汝如是说耶。

比丘白佛。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比丘。非汝所应之法。宜速断除。断彼法者。以义饶益。长夜安乐。

时。彼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佛告比丘。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非我所应。宜速断除。受.想.行.识非我所应。宜速断除。以义饶益。长夜安乐。是故。世尊。我于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佛言。善哉。善哉。比丘。汝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所以者何。色者非汝所应。宜速断除。如是受.想.行.识非汝所应。宜速断除。断除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心大欢喜。礼佛而退。独一静处。精勤修习。住不放逸。精勤修习。住不放逸已。思惟。所以善男子出家。剃除须发。身著法服。正信.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时。彼比丘成阿罗汉。心得解脱。

(一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从坐起。偏袒右肩。为佛作礼。却住一面。而白佛言。善哉。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作如是说。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耶。

时。彼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若非汝所应。亦非余人所应。此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

时。彼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佛告比丘。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非我.非我所应。亦非余人所应。是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如是受.想.行.识。非我.非我所应。亦非余人所应。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是故。我于如来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所以者何。比丘。色非我.非我所应。亦非余人所应。是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如是受.想.行.识。非我.非我所应。亦非余人所应。是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心大欢喜。礼佛而退。独一静处。精勤修习。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时。彼比丘心得解脱。成阿罗汉。

(一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从坐起。为佛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已。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家.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今作是说。善哉。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耶。

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比丘。结所系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

时。彼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佛告比丘。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是结所系法。是结所系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如是受.想.行.识结所系法。是结所系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是故我于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所以者何。色是结所系法。此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如是受.想.行.识是结所系法。此法宜速除断。断彼法已。以义饶益。长夜安乐。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心大欢喜。礼佛而退。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心得解脱。成阿罗汉。

(二○)

深经亦如是说。

(二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从坐起。为佛作礼。而白佛言。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不放逸住已。思惟。所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乃至自知不受后有。

尔时。世尊告彼比丘。善哉。善哉。汝今作是说。善哉。世尊。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当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耶。

比丘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比丘。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

比丘白佛言。知已。世尊。知已。善逝。

佛告比丘。汝云何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比丘白佛言。世尊。色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如是受.想.行.识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是故我于世尊略说法中。广解其义。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于我略说法中。广解其义。所以者何。若色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如是受.想.行.识动摇时。则为魔所缚。若不动者。则解脱波旬。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心得解脱。成阿罗汉。

(二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比丘名劫波。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说。比丘心得善解脱。世尊。云何比丘心得善解脱。

尔时。世尊告劫波曰。善哉。善哉。能问如来心善解脱。善哉。劫波。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劫波。当观知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无常。正观无常已。色爱即除。色爱除已。心善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无常。正观无常已。识爱即除。识爱除已。我说心善解脱。劫波。如是。比丘心善解脱者。如来说名心善解脱。所以者何。爱欲断故。爱欲断者。如来说名心善解脱。

时。劫波比丘闻佛所说。心大欢喜。礼佛而退。

尔时。劫波比丘受佛教已。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后有。心善解脱。成阿罗汉。

(二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罗睺罗往诣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能令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著。

佛告罗睺罗。善哉。善哉。能问如来。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令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著耶。

罗睺罗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告罗睺罗。善哉。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罗睺罗。当观若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正观。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实观。

如是。罗睺罗。比丘如是知.如是见。如是知.如是见者。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著。

罗睺罗。比丘若如是于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著者。比丘是名断爱欲。转去诸结。正无间等。究竟苦边。

时。罗睺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伽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罗睺罗。比丘。云何知.云何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著。

罗睺罗白佛言。世尊为法主.为导.为覆。善哉。世尊当为诸比丘演说此义。诸比丘从佛闻已。当受持奉行。

佛告罗睺罗。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汝说。

罗睺罗白佛。唯然。受教。

佛告罗睺罗。当观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实观。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实观。

比丘。如是知.如是见我此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著。

罗睺罗。比丘如是识身及外境界一切相。无有我.我所见.我慢使系著者。超越疑心。远离诸相。寂静解脱。是名比丘断除爱欲。转去诸结。正无间等。究竟苦边。

时。罗睺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使.增诸数非我.非彼结系.动摇

劫波所问亦罗睺罗所问二经

(二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为佛作礼。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说多闻。云何为多闻。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问我多闻义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比丘当知。若闻色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如是闻受.想.行.识。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比丘。是名如来所说多闻。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踊跃欢喜。作礼而去。

(二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所说法师。云何名为法师。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如来所说法师义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佛告比丘。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是名法师。是名如来所说法师。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踊跃欢喜。作礼而去。

(二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头面作礼。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说法次法向。云何法次法向。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法次法向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比丘。于色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如是受.想.行.识。于识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踊跃欢喜。作礼而去。

(二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世尊。如世尊所说。得见法涅槃。云何比丘得见法涅槃。

佛告比丘。善哉。善哉。汝今欲知见法涅槃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佛告比丘。于色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槃。如是受.想.行.识。于识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正解脱。是名比丘见法涅槃。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踊跃欢喜。作礼而去。

(二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异比丘名三蜜离提。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说说法师。云何名为说法师。

佛告比丘。汝今欲知说法师义耶。

比丘白佛。唯然。世尊。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若比丘于色说厌.离欲.灭尽。是名说法师。如是于受.想.行.识。于识说厌.离欲.灭尽。是名说法师。

时。彼比丘闻佛所说。踊跃欢喜。作礼而去。

多闻.善说法向法及涅槃

三蜜离提问云何说法师

(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在耆阇崛山中。

时。有长者子名输屡那。日日游行。到耆阇崛山。诣尊者舍利弗。问讯起居已。却坐一面。语舍利弗言。若诸沙门.婆罗门于无常色.变易.不安隐色言。我胜.我等.我劣。何故沙门.婆罗门作如是想。而不见真实。若沙门.婆罗门于无常.变易.不安隐受.想.行.识而言。我胜.我等.我劣。何故沙门.婆罗门作如是想。而不见真实。

若沙门.婆罗门于无常色.不安隐色.变易言。我胜.我等.我劣。何所计而不见真实。于无常.变易.不安隐受.想.行.识言。我胜.我等.我劣。何所计而不见真实。输屡那。于汝意云何。色为常.为无常耶。

答言。无常。

输屡那。若无常。为是苦耶。

答言。是苦。

输屡那。若无常.苦。是变易法。于意云何。圣弟子于中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输屡那。于意云何。受.想.行.识为常.为无常。

答言。无常。

若无常。是苦耶。

答言。是苦。

输屡那。识若无常.苦。是变易法。于意云何。圣弟子于中见识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输屡那。当知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色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识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输屡那。如是于色.受.想.行.识生厌.离欲.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舍利弗说是经已。长者子输屡那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时。长者子输屡那见法得法。不由于他。于正法中。得无所畏。从坐起。偏袒右肩。胡跪合掌。白舍利弗言。我今已度。我从今日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为优婆塞。我从今日已。尽寿命。清净归依三宝。

时。长者子输屡那闻舍利弗所说。欢喜踊跃。作礼而去。

(三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在耆阇崛山。

时。有长者子名输屡那。日日游行。到耆阇崛山。诣舍利弗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

时。舍利弗谓输屡那。若沙门.婆罗门于色不如实知。色集不如实知。色灭不如实知。色灭道迹不如实知故。输屡那。当知此沙门.婆罗门不堪能断色。如是沙门.婆罗门于受.想.行.识不如实知。识集不如实知。识灭不如实知。识灭道迹不如实知故。不堪能断识。

输屡那。若沙门.婆罗门于色如实知。色集如实知。色灭如实知。色灭道迹如实知故。输屡那。当知此沙门.婆罗门堪能断色。如是。输屡那。若沙门.婆罗门于受.想.行.识如实知。识集如实知。识灭如实知。识灭道迹如实知故。输屡那。当知此沙门.婆罗门堪能断识。

输屡那。于意云何。色为常.为无常耶。

答言。无常。

又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舍利弗言。若色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圣弟子宁于中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输屡那。如是受.想.行.识为常.为无常耶。

答言。无常。

又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又问。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圣弟子宁于中见识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曰。不也。

输屡那。当知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于一切色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输屡那。圣弟子于色生厌.离欲.解脱。解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如是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识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输屡那。圣弟子于识生厌.离欲.解脱。解脱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时。输屡那闻舍利弗所说。欢喜踊跃。作礼已。去。

(三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舍利弗在耆阇崛山。

时。有长者子名输屡那。日日游行。到耆阇崛山。诣舍利弗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

时。舍利弗告输屡那。若沙门.婆罗门于色不如实知。色集不如实知。色灭不如实知。色味不如实知。色患不如实知。色离不如实知故。不堪能超越色。若沙门.婆罗门于受.想.行.识不如实知。识集不如实知。识灭不如实知。识味不如实知。识患不如实知。识离不如实知故。此沙门.婆罗门不堪能超越识。

若沙门.婆罗门于色.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此沙门.婆罗门堪能超越色。若沙门.婆罗门于受.想.行.识.识集.识灭.识味.识患.识离如实知。此沙门.婆罗门堪能超越识。

输屡那。于汝意云何。色为常.为无常耶。

答言。无常。

无常者。为苦耶。

答言。是苦。

输屡那。若色无常.苦。是变易法。圣弟子于中宁有是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输屡那。于汝意云何。如是受.想.行.识为常.为无常。

答言。无常。

若无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输屡那。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圣弟子于中宁有是我.异我.相在不。答言。不也。

输屡那。当知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于一切色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

输屡那。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于一切识不是我.不异我.不相在。是名如实知。

输屡那。圣弟子于此五受阴正观非我.非我所。如是正观。于诸世间无所摄受。无摄受者。则无所著。无所著者。自得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时。长者子输屡那闻舍利弗所说。欢喜踊跃。作礼而去。

杂阿含经卷第一

猜你喜欢
  善恭敬经·佚名
  卷第三十五·志磐
  摄大乘论释 第三卷·世亲
  密庵禅师语录序·咸杰
  第十一卷·佚名
  卷第二十八(弥沙塞)·佚名
  目次·松源崇岳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十五卷·圆照
  赞僧功德经·佚名
  婆薮槃豆法师传·佚名
  云卧庵主书·晓莹
  卷第六·佚名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五·佚名
  大乘起信论广释卷第四·昙旷
  卷第二十七(第四诵之七)·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闻一多先生的书桌·闻一多

    忽然一切的静物都讲话了,忽然间书桌是怨声腾沸:墨盒呻吟道“我渴得要死!”字典喊雨水渍湿了他的背;信笺忙叫道弯痛了他的腰;钢笔说烟灰闭塞了他的嘴,毛笔讲火柴烧秃了他的须,铅笔抱怨牙刷压了他的腿;香炉咕喽着“这些野蛮的书

  • 卷十一·王昶

    黄氏一首 叶小纨一首 顾道善一首 刘碧一首 沈宪英一首谢季兰一首 端淑卿一首 项兰贞一首 陈氏一首 顾文婉三首商景兰一首 张引元一首 袁彤芳一首 李玉照一首 王朗一首王凤娴二首 叶纨纨二首 吴山一首 

  • 唐风集跋·杜荀鹤

    杜荀鹤池州人纪事云牧之微子也会昌末牧之自齐安移守秌浦时妾有姙出嫁长林鄕杜筠而生荀鹤自号九华山人少有诗名年四十六始擢第殷文圭贺诗云一战平酬五字劳昼归乡去锦为袍大鹏出海翎犹湿骏马辞天气正豪九子旧山增秀絶二

  • 列传第三十五 王规·姚思廉

    刘?宗懔 王承 褚翔 萧介从父兄洽 褚球 刘孺弟览遵 刘潜弟孝胜 孝威 孝先 殷芸 萧几王规,字威明,琅邪临沂人。祖俭,齐太尉南昌文宪公。父骞,金紫光禄大夫南昌安侯。规八岁,以丁所生母忧,居丧有至性。太尉徐孝嗣每见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九十六·杨仲良

      哲宗皇帝   用旧臣下   元祐二年三月辛巳,太师文彦博表乞致仕,右仆射吕公著以旱乞退,皆答诏不允。   四月丁亥,吕公著再乞罢,不允,诏公著勿复请,且召公著入对,遣使押赴都堂。公著即归私第,时閤门及通进司皆被旨,无得

  • ◎邵式军二三事·佚名

    逆被捕前,以为有钱不必怕。他的妻子说内地有要人做亲眷,怕什么?邵妻珠宝极多,最小的钻石有五克拉。邵妻有芙蓉癖,关在狱中不能过瘾,全身浮肿。此次检举,并引导捕捉邵妻的人,系邵妻亲兄弟,可谓大义灭亲。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十七·佚名

    万历元年九月戊寅朔 上御皇极殿礼臣进大报等祀日册○赏贵州宣慰使司进贺舍人表里钞锭及泰宁等三卫夷人彩叚衣服等物如例○庚辰工部右侍郎熊汝达致仕○升工部屯田司主事耿定向为尚宝司司丞○曾子裔孙曾继祖奏臣祖质粹

  • 卷之二百六十·佚名

      康熙五十三年甲午。八月庚午朔。以故辅国公纳墨孙之子镇国将军讷图、袭爵。  ○升浙江金衢严道祖业弘、为江苏按察使司按察使  ○癸酉。予故甘肃巡抚乐拜、祭葬如例  ○甲戌封和硕恒亲王允祺之女为郡主。

  • 附录二·叶盛

    ●附录二明史卷一七七叶盛传○明史卷一七七叶盛传叶盛,字与中,昆山人。正统十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师覆土木,诸将多遁还,盛率同列请先正扈从失律者罪,且选将练兵,为复雠计。郕王即位,例有赏赉,盛以君父

  • 第三七六禀同治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一二二○九--一○·佚名

    生员、职员、监生、庄民等,禀举彭上岐为九芎林保长具禀竹北一保九芎林街,治下生员魏缵唐、职员刘嵩山、监生罗在田、曾清机、庄民彭德业、彭云月等,为佥举保充,恳给谕戳,以专责成事。缘九芎林各庄,向来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五 酷吏传·纪昀

    酷吏传(臣)等谨按酷吏传秪唐衵金史有之五代宋辽元诸史中并无其传或亦善善从长恶恶从短之意兹仍其阙唐金○唐索元礼 来俊臣【来子珣 周兴 邱神绩】侯思止 王宏义 郭宏霸姚绍之 周利贞 王 旭吉温【罗希奭】崔器毛

  • 皇甫玉传·李百药

    皇甫玉,不知是哪里人氏。善相人,常游王侯家。世宗从颍川带着整顿好了的军队回来,显祖跟随在后,玉在道边观看,对人说:“大将军不是别人,便是路北边的那个流鼻涕的。”显祖即位之后,为测试玉的相术,特地用帛巾将他的眼睛蒙上,让他

  • 三十七年·佚名

    (辛卯)三十七年清康熙五十年春正月1月1日○朔庚寅,敎曰:「農者天下之大本,王者之政,莫先於勸農也。況今節候差早,東作不遠,申諭列邑,着意勸課,種糧之乏絶者,亦爲覓給,使及時耕播,盡力畎畝。其責尙在方伯,不可以勸農之敎,每下於歲首,視

  • 第七章 16·辜鸿铭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辜讲有一次孔子在开始研究《易经》 后,说:“如果我可以多活几年,去完成我对《易经》的研究,那么在我的人生中便不会有什么比较大的遗憾了。”编者注下面有两则辜鸿铭先生读

  • 卷一·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经传通解卷一宋 朱子 撰家礼一之上士冠礼传曰夫礼始于冠本于昬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夫音扶朝直遥反 始犹根也本犹干也乡乡饮酒】士冠礼 筮于庿门【筮市例反庿古庙字 筮者以蓍

  • 大智度論卷第二·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釋初品中總説如是我聞第三   如是我聞今當總說。問曰.若諸佛一切智人自然無師不隨他教不受他法不用他   道不從他聞而說法.何以言如是我聞。答曰.如汝所言佛一切

  • 卷第九(从第三十二经尽第三十七经)·澄观

    寿昌元年乙亥岁高丽国大兴王寺奉宣雕造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卷第九(从第三十二经尽第三十七经) 敕太原府大崇福寺沙门澄观述 (有七善知识半。第一贤胜优婆夷。第二坚固解脱长者。第三妙月长者。第四无胜军长者。第五最

  • 卷第九·本谧

    嘉兴大藏经 二隐谧禅师语录二隐谧禅师语录卷第九江南扬州高沙天王禅寺 湖广荆州江陵水月禅院 嗣法门人 超巨 超秀 等编颂古世尊初生,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惟吾独尊。”&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