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五十一

<集部,总集类,江湖小集>

钦定四库全书

江湖小集卷五十一    宋 陈起 编姚镛雪蓬稿

予自壮喜学文而苦於拙涩虽才气有定禀亦根本薄故枝叶疎既谪衡杜门省咎之外稍尽力於圣经言传若有所觉取旧稿读之大有愧焉将畀烈炬有类鷄肋者因为一编以识予愧他日苟能勉进於道斯亦不足观也已端平二年岁乙未

春日书怀

柔风散原野百草摇春心丛薄曜阳彩嘤鸣调好音节物一以变万感集素襟玄发不常居华景无停隂胡为苦贫贱征尘翳瑶簪萱叶覆堂阶荆花感晴林明当理星驾归息清溪浔

杂诗

北风日以劲古道无人行阳坡树已黄隂崖草犹青四时相代谢谁为此枯荣揽衣坐幽磴下有流泉声听之不成调挹之有余清悠悠京洛尘汚人头上缨

春馆

山馆四无隣东风伴幽寂瓶花羞晚红庭草衒春碧猿攀松树枝鹤踏苍苔色麾之不肯去听读麻衣易

见赵章泉

秉芳独向章泉老四海儿童以字传特诏难更高士服好诗多入贾人船行?冷落熙宁後放鹤风流景佑前一代典刑能几见愿从几杖閲耆年

见袁蒙斋

书说曾传到剡中不图今见古人风间生伊洛二三子安得龚黄十数公仁性未尝离日用道心元自与人同絜斋衣鉢慈湖学愿发精微一启蒙

怀云泉颐山老

枯吟世虑轻求道不求名病起春风过闲居野草生游山寻旧屐煮药试新铛别久空相忆疎钟隔水鸣

寄径山敬溪翁

心远人间世灯传国一禅静中无剧暑诗外总闲年挂锡云生树烹茶月落泉几时归去得再约剡溪船

拜先君墓

次第瞻山看水流夜台中閟忆三秋新松成行如人长老鹤无言似我愁僧奉晨昏惟茗供儿悲霜露只苹羞结庐终岁关心事怊怅钟声出暝楼

送晔冲晦归天竺

西湖山下多奇石师去今游乳窦峯遥想石台登讲罢野猿归洞鹤归松

寓霅川

王戴溪头小隐仙渔翁引上霅溪船几囘倦钓思归去又为苹花住一年

春夜曲

金鱼鏁合兰缸小酒不支愁寻睡早梨花欲坠风更寒燕子不归春自老流苏护帐香云结三十六簧清吹咽缄书欲寄湘水深城乌啼落花西月

夜发渔浦

为亲从薄宦不复计修程断浦迎潮别孤帆带月行秋来江柳变夜久水烟生前路犹淹泊凄其赋远征

桐庐道中

两岸山如簇中流鏁翠微风颿逆水上江鹤背人飞野庙青枫树人家白板扉严陵台下过不敢浣尘衣

头陁庵

衣缁发可梳云外卓庵居佛换新花供幡拈古偈书删松容径竹种茗间园?为应诸方供山房尽日虚

出山

云隂漠漠雨潇潇坐兀归与埜兴遥石磵水流苔路滑竹篱秋去菊花焦谁将束緼求山火自立寒谿问板桥官事奔奔何日了倚松临水羡渔樵

题画壁

两山灌木带晴鵶泯泯春流漾浦沙隔岸小舟呼不应碧桃花外是谁家

寄范中洲

高隐就诗名中洲雅趣成几前修竹浄屋上落泉鸣柘圃春风织山田野火耕满山薇蕨老客至足蔬萌

野庙

未知何王庙岁月日已非熏炉松栢煤画壁苔藓衣门空牧竖戏树老山魈依田家社酒香纸窖生光辉

怀范正夫

愁霖滴禾黍秋暮滞云庄但虑输井税不忧无积仓竹鷄啼野堑饥鼠走山房不饮论文酒思君觉夜长

宿护国寺观晦翁先生题名

满树?花满迳松解鞍才是瞑楼钟上方月白山云静看见东南一两峯

看了题名看跋文自怜不及晦翁门野僧惜打残碑卖时共山猿洗墨痕

寄冲晦

欲答前春信西飞鴈不逢应随丹竈鹤同看白云松花雨繙经石山鸣出定钟何时寻旧住却说武夷峯

访中洲

踏雨来敲柳下门荷香清透紫绡裙相逢未暇论奇字先向水边看白云

赁宅

及春游帝里赁宅似吾家雨溜生新草风牀受落花病多添老懒虑澹远纷华时与幽人遇烧香煮茗芽

悼复石壁

一死虽如蜕杀身真可哀僧危能仗义诗好更多才鹤怨兰亭月云消石壁苔旧时同社友寂寞载书来

送僧

去结茅堂霅水边晓行持鉢落花天得钱未用栽松本先买溪南旧石田

王别驾访天竺颐晔二师

宝香熏彻碧莲台别驾寻僧日暮回听雨斋前惊树长浴云池上看花开青山久不逢坡老玄鹤亲曾识辨才二老风流如昨日百年诗石未苍苔

庐陵赠异孤峯

几度云间望鹤飞相逢犹喜及秋期明朝采药青原洞好掬寒泉供祖师

寄刘敏叔

一生贫乐鬓成丝前辈风流及见之道外无营偏爱画静中有趣只吟诗云生茅屋湖山近秋满荒园橘柚垂见说地幽人罕到自同妻子种江蓠

自青原回访敏叔几不相遇

晓汲三泉洗砚回要看奇石立苍苔骑驴应为寻诗出放鹤还知有客来一井清寒宜茗饮千林黄落独梅开他时老圃如能学只乞山中橘本栽

寄赵东野时以帅檄抚定贑叛

东野山人有晋风归来三径自栽松锦囊句好闲中趣鈆鼎丹成静处功无事杖藜随野鹤有时隐几看晴峯长江近日风波恶莫向深渊下钓筒

清晨闲上鬰孤台鼓咽谯楼角更哀病叶满山难独扫狂花一树为谁开泉枯石井狮空吼雨暗荒池凤不来欲向江东问仙老海风吹浪驾舟回

送贑士谒前贑侯杨东山

凝香句满空同石静向东山卧白云夫子自能明易学衆人谁解识玄文空江短棹浮诗卷别岸飞花扑练帬到得带园春已过煮茶应共竹间分

题东山赠何青霞诗後

青霞道士来相见手閲东山诗一卷句里明知山水心笔端照见烟霞面昨宵梦上寥阳殿仙官敕作青霞传传成不及卷中诗罚读灵歌三百遍

午兴

心闲日日理黄庭四体和柔胜药灵独步小轩无一事老槐隂里鹤梳翎

杂着

核斋铭

青原陈羲以核名斋敬庵姚镛为铭其义铭曰

是核虽微中有太极散一於万歛万於一元亨利贞根条花实实中有元生生不息反观我心有如此核广而充之硕果不食旦而伐之害仁曰贼敬之敬之以种厥德

存斋箴

人之一心均具此性动而为情因物而应彼梏亡者斧斤之胜而助长者揠苗之病必有事焉勿忘勿正敢告心官常持以敬

氷壶说

唐梁国公作氷壶赋以厉当官者旧万安令李东掲而名县之西斋镛朝夕处氷壶之下知诚不在目而在心也遂为之说曰

人之一身宰之者心凡身之动皆心之形大哉此心至灵至神至明至清天地自此位日月自此明四时自此运鬼神自此灵万物自此生一徇乎意则昏昏浊浊不能如监之澄天地日月鬼神皆为之不宁四时万物又乌乎有成无怪此身为物所撄夫惟克已复礼闲邪存诚不汨乎本灵本神本明本清而後此身表里自然如玉壶之氷故曰嗜欲将至有开必先天降时雨山川出云

修政和县西山道院记

县距四百步有舍人山清溪横前怪石如龟蛇状蟠伏湍流中令袁君采奇之即其麓剙道院中设真武像余始至眎其屋汚败而弗墁视其垣颓圮而弗全视其途巇险而弗可扳窃病之他日过之汚败者饬而丹青颓圮者筑而窻楹巇险者甓而阶陞异之问所为道士张思立揖于旁曰是邑人郑君洽孙也思立闻长老言昔驿道径山上院降一等云游之屦满户外自路徙院下涉层级而上之日以凋寂如病之不瘳已二十年邑之人未尝过而问今郑君方妙年能不爱其力起精神於期月间其勇於乡善者乎世盖有席厚赀靳靳然计秋毫虽骨肉若不相识者亦有不宝金玉而宝声色弃美利田宅如弃敝屣者语及为善望望而去之若将凂焉郑君不犹愈乎余喜道士之言旨也因志于壁善郑以劝来者

程太中祠堂记

贑有太中程公祠绍定六年始也宝元康定间公尝宰属邑之兴国其政事其言行有家传在不复论着独取其夀斯道之脉者表而祠之初公倅南安濂溪周子为理掾不为守所知公独知其为有道者俾二子学焉明道伊川先生也天之将兴斯文也固必有以启之然其道心之存目力之异加於三迁之教一等矣盖自孟子殁邪说行志功利者舞权谋谈性命者溺佛老天理民彛晦而不明羣圣人传心之统絶而不续周子生於千四百年之後超然神会而心得之原理与气以穷造化之精微本诚与几以明知行之根抵衆人固不识也微太中周子之藴孰发之微周子二程先生之学孰传之今而晦者明絶者续天下後世知有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轲之道不至冺灭者推本而论太中公有功於斯道不其盛欤学者既知敬事周程三先生则思所以敬事太中公者宜若宗之有祖矣贑实公旧游地而崇祀无所非所以昭有功开来学也间尝语之教授毕允升与邦之人士咸谓阙典乃即学宫立先生祠崇像设位与濂溪并俾邦之人士游於学拜於祠趯然有动於中为人父者知所以隆师而慕道为人子者知所以亲师而学道详味乎周程之书遡而求诸语孟六经之教沉潜涵泳如参点之在孔门此则立祠之本意也此又贑之人父师责也虽然是岂特有望於贑之人是年小至日郡守姚镛

继周圹记

继周予庶子也绍定元年冬予官庐陵明年春予妇周氏卒冬继周生故名曰继周秀颖而健踰月能笑言立予膝从予阅书人异之曰传一经必此子是年寇起江湘州县骚动弟鑛携继周归葬周氏于剡又明年予蒙恩为令迎安舆就养继周偕焉至杭得惊疾死于玉山道中嗟乎吾见汝之归而不见汝之来也夀夭天耶比岁老弱壮穉死於盗贼者几千百人世之奔走於名利旅而殁者几千万人继周生兵间甫一岁非有役於利名也以予故往来数千里其亦幸而不死於盗贼其亦不幸而殁於旅也天耶余年将四十而鳏不能静退保此子以续先人之祀祀谁续耶周氏谁继耶人谓传经者梦耶鑛舟其骨来万安予不忍客之也归藏於周氏墓下其生已丑十月四日其卒庚寅十一月六日其葬辛卯十二月十日予剡溪姚镛希声也铭曰天生之耶胡不予之夀天死之耶胡为予之秀呜呼岂其秀故弗夀

题蔡九峯洪范内篇後

易以象显范以数推自然之理也河洛呈文至於今几千岁易之象虽已着而范之数无传焉非无传也不知而作者晦之也九峯先生独能阐神禹不传之秘分一於万该万於一天地事物之变古今兴亡之几性命道德之藴皆不逃乎一九八十一之间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妙乎其拟诸易也惜也不夀而数之辞未备岂天亦靳此书之全耶後世有子云必能补之尝观启蒙极筮三书实与是篇相表里西山真先生表公墓谓不愧父师之传谅哉晚学小子辄不自揆并刋於章贡郡斋与学者共之

题戴石屏诗卷後

诗盛於唐极盛於开元天宝间昭僖以後则气索矣世变使然可与识者道也式之诗天然不费斧凿处大似高三十五辈使生遇少陵必将有佳句法如何之问晚唐诸子当让一头

题孔明抱膝长啸图

俗工图孔明抱膝长啸者类多髯而巾九云殊不知九云乃征南蛮後之巾也按孔明事昭烈相後主凡二十六年而陨星之变乃五十四则抱膝长啸正年二十四五时少年英?如此司马德操目之伏龙凤雏谅哉

题画卷

兰幽洁而孤芳木轮囷而夀考此君子所以不愿人知静养以乐天之道

上吉守范计院启

势难养寇甘罹专杀之辜事有从权迄被至公之贷本非得已夫复何尤伏念某谩学字人粗期行志见恶如去草必使其絶根焉治民犹牧羊岂容有败羣者矧此万安之邑控於诸峒之冲厥有渠魁久为巨蠧人不堪命莫保室庐之安天诱其衷俾离巢穴之险蛇如不断蔓恐难图遂行国人皆曰杀之言不暇士师则可以之问彼何人者欲有利耶诡捷报於邮筒飞谤书於墙壁大府从而深诘微踪因以自明向令天地之可诬宁免春秋之责备兹盖伏遇心知任理治岂求名以善变而酌事物之情以能明而寛吏民之过念某务除民害固难用法如平时知某非贪天功断不殱人以无罪诲之山判赐以海涵某敢不恪守官常益明仁术大事则从其长焉有贰心为下而乱则刑更当三讯

贺人得郡启

天好复还帝音涣宠在外十九年矣名亦随之惟良二千石乎阶而升也已卜中留之近毋嫌外补之迂共惟奎璧瑞星斗牛英气胸次有不传之学世间无未读之书直同太史一编相为名世未许晚唐诸子可与言诗得失付之晏如富贵待其自至虽然野服若无意於人间不道除书已相寻於门外惟桐川之千里尚瓜戍之二霜上方兴久不见之思公岂待来何暮之咏须知捷径由此假途人谓令狐了纶坡之事业世期安石收棊墅之勲名某侧听邮传不知屐折昔曾对月同歌招隐之诗今庆逢时请上得贤之颂

谢荐启

斐章冒进敢觊赏音荐墨遽腾略无难色喜斯文之有脉信凡骨之能仙伏念某隐吏为贫嗜书成癖黄卷对圣贤何暇语耶苦吟逢公卿皆不觉也一编持以印可八字慨然品题学有源流汉唐人所罕到文称雅健籍湜辈恐未能誉其过情荣不盖媿兹盖伏遇践履至熟权衡不欺察吏於澄按之间不动声色取人於言辞之末如见肺肝遂令狂简之徒获与吹扬之数某敢不若金斯砺期玉于成道之将行今幸逢於先达学而时习尚期到於古人

通交代康尉启

雪舟入兴厌披黄绶之尘丹鼎迎仙喜动青云【阙】缔好襞楮请期共惟识老【阙】 才充以学【阙】有郢中

之集散作和声居多【阙】 之贤习闻【阙】 矧能济美宜显为官蕞尔【阙】和劳哉吏隐【阙】不嫌於哙伍我徒媿於卢前人意喜新蚤望渡关之气天心留瑞伫符飞?【阙】某破砚谩将雕弓亦敝而今全璧所望匿瑕如鷰寄

巢待凉风而径去有龟负印指吉日以相传

江湖小集卷五十一

 

猜你喜欢
  百兰·唐圭璋
  韩缜·唐圭璋
  聂冠卿·唐圭璋
  卷六·王世贞
  台湾诗乘卷四·连横
  第十出 传私·周履靖
  梁寅·隋树森
  ●丙辰(咸丰六年)·林占梅
  杜诗补注卷上·仇兆鳌
  四集卷二十四·乾隆
  卷五十一·梅鼎祚
  卷八·曹庭栋
  卷五十二·佚名
  51.卢纶:七言律诗二首·施蜇存
  第四節 對仗·王力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五章 郊游点化·屠隆

    【传言玉女】〔生领将士女伎骑吹上〕春满皇州。车马西郊驰骤。雨抛金锁。苔卧沈鎗时候。英雄闲却。且消受红妆翠袖。试寻芳章郭。水明山秀。十队红妆结束齐。驮笙载酒章郊西。佳人金缕靑丝髻。骏马银鞍碧玉蹄。芳草平

  •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五十五·徐乾学

    元纪三【起旃防作噩正月尽彊圉大渊献三月凡二年有竒】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至元二十二年春正月戊寅发五卫军及新附军濬防村漕渠 庚辰毁宋郊天台僧格言嘉木扬喇勒智云防稽有泰宁寺宋毁之以建宁宗等攒宫钱唐有龙华寺宋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佚名

    正统四年春正月庚辰朔 上诣 奉先殿 太皇太后宫 皇太后宫行礼毕出御正朝文武群臣及四夷朝使行庆贺礼太皇太后 皇太后俱免命妇朝贺○辛巳文武百官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榜葛剌国使臣下而椰眉等一十四人以正旦节赐宴失于

  • 卷之三百六十三·佚名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三月。壬申朔。上诣宁寿宫乐寿堂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辛丑皆如之。起居注  ○谕军机大臣等、电寄张之洞、据电奏恳将朝廷规画大端。凡饬知北洋事并饬南洋知之等语

  • ◎张学良诱杀杨宇霆·刘以芬

    张作霖身死未久,而生前最宠任之杨宇霆,竟为其子学良所诱杀,小张何以必须杀杨?杀之何以必以计诱?以杨之足智多谋,何以坠孺子术中而不之觉?凡此皆为外间所深滋疑惑,而应一加纪述者也。 小张之欲杀杨,其机

  • 第一卷 上元江宁 句容 溧水 高淳 江浦 六合·缪荃孙

    上 元 江 宁经 部春秋公羊传注 吴&middot;唐 固春秋穀梁传注十三卷 唐 固春秋古今盟会地图一卷 唐 固尚书讲义 南朝宋&middot;徐 爰逆降义三卷 颜延之纂要六卷 颜延之诂幼二卷 颜延之春

  • 提要·王宏撰

    (臣)等谨案正学隅见述一卷国朝王宏撰撰宏撰有周易筮述别着録是编以周子无极之说陆九渊争之于前朱子格物之说王守仁轧之于后诸儒聚讼数百年而未休大抵尊朱者则全斥陆王为非尊陆王者则全斥朱子为谬迄无持是非之平者宏撰则

  • 卷上·惠周惕

    诗说卷上清 东吴 惠周惕砚溪着风雅颂以音别也雅有小大义不存乎小大也自序之言曰雅者王政所由废兴政有小大故诗有小雅有大雅小大正之名立而辩难之端起矣难之者曰常武六月同一征伐也卷阿鹿鸣同一求贤也大小何以分耶解之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论卷上·佚名

        天亲菩萨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译  法门句义及次第  世间不解离明慧  大智通达教我等  归命无量功德身  应当敬彼如是尊  头面礼足而顶戴  以能荷佛难胜事  摄受众生利益故  如是

  • 卷第九·应庵昙华

    应庵和尚语录卷第九 法语下 示谅禅人 东林门下无禅道佛法。无向上向下。无之乎者也。无得失胜负。虽聚衲子唯以金刚圈栗棘蓬。跳者不可着力跳。吞者不可着力吞。但退步冷地里蓦然体得如昼锦还乡。千人万人中一人半人

  • 跃入虚空·别利亚耶夫

    科幻小说,别利亚耶夫创作。一批银行家、神父、花花公子和游手好闲的太太小姐为了躲避即将来临的革命,集资建造了一艘宇宙飞船逃离地球,妄图在茫茫宇宙中寻找一个“世外桃源”。在宇宙飞行中他们认为操纵飞船的技术人员不

  • 岳游纪行录·湛若水

    湛若水撰,游记。嘉靖二十三年八月初九日辰时,在西樵发舟,作发南岳初程诗云:朝出樵山云,暮登祝融峰。问之何神速?此在一念中。夫子示何远?精意有潜通。圣途虽万里,谁道末由从?

  • 测量法义·徐光启

    明代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笔录。先论制造测量工具,次论测量方法,再设十五个问题,分别说明测量高深广远之方法。其内容未超出中国古代勾股测量范围,然其结论与公式皆用《几何原本》之定理证明。

  • 革象新书·赵友钦

    亦名《原本革象新书》。中国宋末元初自然科学著作。赵友钦著。明王袆删节该书为2卷本,称《重修革象新书》。现在上述2种版本俱存。赵友钦(1279—1368),元代民间科学家。又名钦、字敬夫,自号缘督,人称缘督先生或缘督子

  • 科举论·黄淳耀

    三代以后,设科取士之法,莫善于汉之贤良方正,莫不善于唐之诗赋取士。宋初稍沿唐制,及安石变法,始专用经义,而诗赋之科,终宋世数起数废。要其所谓经义者,特安石之新说而已。虽绍兴以后王学稍衰,而河南、荆舒对立为两,则学者犹多蹖

  • 素女妙论·佚名

    《素女妙论》,中医性学书籍,此书包括了一些摘取自《素女经》 、《洞玄子》的文字,然后重写及重新编排,组成连贯性的文字讨论,在其中空白不连贯的地方加上了编纂者的意见和看法。全书以黄帝和素女的对话写成,似乎是一本男子

  • 正体类要·薛己

    伤科著作。明薛己撰。二卷。已另有《内科摘要》已著录。薛氏承家学,结合其治验撰成此书。约二万字。刊于嘉靖八年(1529)。上卷记有正骨主治大法十九条,并载扑伤、坠跌、金伤以及汤火伤医案六十五则。下卷为伤科所用方

  • 大乘八大曼拏罗经·佚名

    全一卷。宋朝法贤译。又作八大摩拏罗经、大乘八大曼拏罗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属于八大菩萨法,内容系观自在、慈氏、虚空藏、普贤、金刚手、曼殊师利、除盖障、地藏等八大菩萨之根本心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