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佶传
杨佶,字正叔,南京人。幼年时聪慧过人,读书能自己断句,有见识者认为他是个奇才。成年之后,声名远扬。统和二十四年(1006),举进士第一,历任校书郎、大理正。开泰六年(1017),转任仪曹郎,典掌书命,加谏议大夫。出为易州知州,治理政事崇尚清廉简约,对于征发的指定期限从来信守不误。入京任为大理少卿。累迁至翰林学士,文章号称无愧翰林身份。八年(1019),燕地闹饥荒和瘟疫,百姓中很多人沦为流亡他乡的饥民。以杨佶同知南京留守事,打开粮仓,赈济缺粮或断粮之人,贫民卖了子女的计算其受雇做工的报酬赎出之。宋派遣梅询来贺千龄节,诏令杨佶迎送,多有唱和之作,每每受到梅询的赞赏。又为翰林学士。重熙元年(1032),升为翰林学士承旨。因遭逢母丧离职,又起复为工部尚书。历任忠顺军节度使,朔、武等州观察、处置使,天德军节度使,加特进检校太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拜为参知政事,兼掌南院枢密使。
十五年(1046),出为武定军节度使。境内大旱,庄稼都快要枯死了。任职的当晚,天降霖雨,润泽万物。百姓做歌说“:何以让我再生?上天降下霖雨。谁能够爱抚我们?杨公做我们主人的时候。”礢阳河水改道,每年成为百姓的患害,便以自己的俸禄造起长桥,人们再也不以渡河为苦事了。及至被召,郡中百姓手扶车辕哭着送行。皇上亲临清凉殿设宴慰问他,当日除为吏部尚书,兼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上说:“卿今日比之吕望遇文王,有什么逊色的呢?”杨佶回答说“:吕望比臣之遭遇明主晚了十年。”皇上大喜。当其居相位时,以进用贤能为己任,凡事由自己统管大纲,责成百司去做,人人乐于为之任用。
三次请求辞官回乡,许之,每月拨给钱粮、侍从奴仆,四季派使者问候。卒。有《登瀛集》行于世。
猜你喜欢 志第五 礼二·沈约 卷一百三十八 慶曆二年(壬午,1042)·李焘 第七十三回 信方士连番被惑 行封禅妄想求仙·蔡东藩 第十四回 袁世凯·德龄 网庐漫墨全文·佚名 卷之三百六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卷之三百七·佚名 卷之二百三十八·佚名 卷十四【七则】·岳珂 卷十八·黄震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六十六 列传二百六十六·纪昀 一二七○ 云南巡抚谭尚忠奏本年抽改《御批通鉴纲目续编》二部折·佚名 卷之二十二·祁韵士 ·覆制军台疆经理书·丁曰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