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十一年

(乙亥)二十一年清康熙三十四年

春正月

1月28日

○庚寅,上臨遣江原觀察使吳道一。前數日,特遣掖隷,賜道一詩,奬許甚隆。道一有俊才,主直道,上素器重,雖爲黨人所忌,不容於朝,而恩數之優渥至此。夫人臣起於踈遠,被君上之寵遇者,自古何限,豈可輒以此歸之於幽陰,而修初史者,公然億逆,追加誣詆,識者駭之。

二月

2月5日

○丁酉,左議政朴世采卒。諡文純,後配享太廟。世采妙年志道,造詣精深。沈潛性理,學李滉,擔當經濟,學李珥,深於禮學,似金長生。奇偉魁傑之資,雖不及於宋時烈,而慈詳蘊藉過之;和厚謹篤之風,雖不及於尹拯,而明白易直勝之。至於工夫之刻苦,門路之正當,出處言行,粹然無疵,殆非近世諸儒所能及。自有黨論,世之學者,鮮不偏係,而世采獨主於義,而無適莫。庚申之主淸議、戊辰之論逆宗、甲戌之討希載,隨事正言,皆有功於世道,雖彼此交不悅而不少動也。宋、尹兩家之爭,士趨分裂,扶抑皆偏,而世采能酌量恩義,著爲正論,足爲百世公案。晩年際遭,可謂千一之盛,而至治未回,哲人遽亡,君子爲斯世悲之。

夏四月

4月10日

○辛丑,副提學金昌協辭遞,不赴召。昌協以其父壽恒,死於非命,故欲自廢也。其兄昌集,除大諫,亦以淸顯之職,犯其父遺戒,不起焉。然昌協能隱居志學,爲世名儒,而昌集晩來,歷任淸要,貪權樂勢,無所不至,人莫不唾鄙之。

4月29日

○庚申,大臣因旱災,請疏釋甲戌被罪人輕罪。左議政柳尙運,以己巳論啓金壽恒臺官,比卿宰疏,罪輕而反被重律,請加疏放,上命禁府疏決。己巳臺官,罪固重矣,而朝議以其病於黨習,不可勝誅,一切處之以寬大。若其罪律輕重之倒置者,則遇災疏放,不害爲曠蕩之仁,而修初史者,只知私黨之報復,不念國家之大體,追加疵議於陳請之相臣,識者笑之。

五月

5月11日

○壬申,右副承旨朴泰淳違牌,遞職就理。以己巳後去就,有物議也。己巳人醞釀簒逆之疏,待章道、彦良招而始發,則當其時固不無患失不匡之罪,而不可直以爾瞻、仁弘之時,處之。況滌瑕蕩垢,王者之政,豈必皆以第一義待群下,而南九萬所謂臣子無不仕之義云者,不害爲寬大之議,修初史者之追加譏詆,至歸之於傷倫而敗義者,其亦過矣。雖然,己巳以後,權奸濁亂,則士君子固當卷懷,而泰淳輩若而人,不能自靖,持身多可議,宜其不免於人言也。

5月14日

○乙亥,引見時,上以李彦純酌處事下詢,領議政南九萬曰:「李彦純就謫時,與李時棹相逢,時棹略有資給。其後時棹書通其潛圖換局之計,彦純樂聞其言,貽書問其曲折。使彦純稍知自好,一聞此言,必將掩耳之不暇,今乃聞而喜之,又從而往復通問,持身律己,誠極無狀。然旣無通謀設計之罪,又無隱情可問之端,朝家參酌定罪,亦何不可乎?」上命削職。副校理閔鎭厚白李翔罪死之冤,請加昭雪,上以所坐至重,而憫旱之日,諸臣稱其冤,特爲復官爲答。彦純薄有文藝,而恃才傲物,輕佻無行檢,不愼樞機,罹文網自廢。李翔罪狀,雖不可灼知,而第其關係至重,鎭厚以其姻家,牽連情私,不有禁令,直請伸雪,公議駭之。

5月20日

○辛巳,諸大臣請對時,領議政南九萬,請依唐德宗奉天故事,下敎責躬,被罪人一倂疏釋。時,己巳罪魁如黯、義徵者,已伏法矣。希載之傅生,別是深長之慮,則又不可更論,而其餘廷臣之詿誤者,正古人所謂脅從罔治之輩。大臣所以勉君上以自責,處群下以自新者,誠得建極消朋之道,未見其有害於倫義,而黨人以報復之私,移怒於大臣平恕之論,旣借名義而罪之,今復追加疵議。其所謂無一人可免顯誅云者,直是熸毒手段,爲此說者,其非吉人歟!

5月27日

○戊子,政院繳還李師命、李翔復官還收之命,上下備忘切責曰:「凡人臣之以言獲罪,不可不救正者,則喉司之臣,職在近密,隨事覆逆,事理則然,而安有覆逆於明刑賞正是非之事哉?今玆李師命、李翔復官之擧,終有所不快者,此不待今日朴泰尙之疏,而自有是非之天,則今日還收之命,不過因其言端而發耳,元非偏用一人之言之意也。今乃汲汲伸救,至以聽聞駭惑,大傷國體爲之辭,其爲無嚴甚矣。」仍命問備當該承宣。

○晝講時,參贊官朴世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百六·刘昫
  列传四·薛居正
  卷一百三十四 慶曆元年(辛巳,1041)·李焘
  ]卷十七·沈德符
  卷之八十八·佚名
  卷之五百九·佚名
  一四五六 广西巡抚陈用敷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七三一 军机大臣奏各省解到违碍各书分别办理情形片·佚名
  六朝通鉴博议卷七·李焘
  一、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 二、幽默杂话·林语堂
  十国春秋卷八十八·吴任臣
  张铨传·张廷玉
  卷四·鄂尔泰
  卷一百九十三·佚名
  卷三十中·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六十·彭定求

        卷460_1 【昨日复今辰】白居易   昨日复今辰,悠悠七十春。所经多故处,却想似前身。   散秩优游老,闲居净洁贫。螺杯中有物,鹤氅上无尘。   解佩收朝带,抽簪换野巾。风仪与名号,别是一生人。   卷460_2 【

  • 卷一百十五·徐世昌

    喻文鏊喻文鏊,字冶存,一字石农,黄梅人。贡生,官竹谿教谕。有《红蕉山馆诗钞》。观怡亭石刻樊楚壮南服,岷涛涌晴雪。城郭凌江皋,云本互遮{辶世}。怪石势崩腾,状熊矜诡谲。如象复如马,又如龙出没。伊昔营飞亭,岛

  • 四集卷四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四集卷四十八全韵诗下平声十五首【戊戌四】顺治甲申世祖元年命摄政王统师伐明【叶 顺治元年四月  命摄政睿亲王多尔衮代统大军往定中原授奉命大将军印  锡以御用纛盖一切便宜从事遂自盛京唘行

  • 卷十五·陆游

    钦定四库全书 劎南诗稾卷十五 宋 陆游 撰 秋兴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醉凭高阁乾坤大病入中年日月遒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又 暮境何堪与病遭西风落叶拥亭臯极知世上

  • 列传第十四 郑袤(子默 默子球) 李胤 卢钦(弟珽 珽子志 志子谌) 华表(子廙 廙子恆 廙弟峤) 石鉴 温羡·房玄龄

    郑袤,字林叔,荥阳开封人也。高祖众,汉大司农。父泰,扬州刺史,有高名。袤少孤,早有识鉴。荀攸见之曰:“郑公业为不亡矣。”随叔父浑避难江东。时华歆为豫章太守,浑往依之,歆素与泰善,抚养袤如己子。年十七,乃还乡里。性清正。时济

  • 卷九十一·志第四十一上·百官七·宋濂

        ◎百官七   行中书省,凡十一,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

  • 卷之二百·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两朝纲目备要卷十六·佚名

    宁宗嘉定十二年【己邜】春正月戊辰朔召董居谊自四川制置召赴行在奏事聂子述为四川制置使以新利州路安抚使除代董居谊也庚辰金人攻湫池堡守将石宣拒退之甲申攻白环堡守将董炤拒退之戊子攻成州沔州

  • 味腴室日记 光绪十六年庚寅·恽毓鼎

    庚寅正月初一日,壬寅阴雨。初二日,癸卯阴雨。饭后出门拜年。灯下无事,看《日知录》卷八、卷九。初三日,甲辰晴。两日唯以“百官铎图”及“状元筹”消遣。灯下看《日知录》卷十。初四日,乙巳晴。早半日

  • 卷一百五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司马迁

    【索隐】:王劭云:“此医方,宜与日者、龟筴相接,不合列於此,後人误也。”【正义】:此传是医方,合与龟策、日者相次。以淳于意孝文帝时医,奉诏问之,又为齐太仓令,故太史公以次述之。扁鹊乃春秋时良医,不可别序,故引为传首,太仓公次

  • 第二十一章 隋唐的武功·吕思勉

    隋、唐两代的武功,是互相继续的。隋朝的武功,虽不如唐朝之盛,然而是唐朝开拓的先声。其规模,较汉代尤为广远。这也是世运进步,交通日益发达的缘故。中国历代的大敌是北狄。隋、唐时代,自然也是如此。后汉时,匈奴败亡,鲜卑继续

  • 卷三十八·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或问巻三十八宋 朱子 撰孟子或问心无限量者也此其言尽心何也曰心之体无所不统而其用无所不周者也今穷理而贯通以至于可以无所不知则固尽其无所不统之体无所不周之用矣是以平居静处虚明洞达固无毫

  • 卷一·李光地

    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性理精义卷一太极图【周子作 朱子注】【朱子曰河图出而八卦画洛书呈而九畴叙而孔子於斯文之兴丧亦未尝不推之於天自周衰孟轲氏没而此道之传不属更秦及汉历晋隋唐以至於我有宋五星集奎实开文明之运而

  • 合理的人生生活·梁漱溟

    这个问题似乎是人人都当留意的,无须解释。但是在什么时候的人最要求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在青年时代,尤其较优秀的,愈觉这种寻求的急切。我在中学时即如此,有几个朋友也如此。后来到北大,那边有几个同学也如此。都是感觉烦闷,因

  • 世界未来大战之救济·太虚

    ──十六年春作──一 福煦将军对于未来大战之观察欧职时有名的协约国总司令福煦将军(Marshall F. Foch),大家总还记得起这个人罢!他现在已经是七十六岁的人了,可是、这位老将军对于军事研究,兴味仍还很浓厚。近来有纽约时

  • 卷第九·佚名

    历朝释氏资鉴卷第九闽扆峰沙门 熙仲 集宋上宋太祖。姓赵。名匡胤。宣祖第二子。后唐明宗。天成二年岁丁亥。生於洛阳夹马营中。有神光满室。异香经宿不散。长入洛。至延寿寺大佛殿西南角。枕柱础昼寝。有僧见赤蛇入

  • 千金记·沈采

    传奇剧本。明沈采著。明吕天成《曲品》以此剧入“能品”,说:“韩信事,佳。写得豪畅。内插用北剧。但事业有余,闺阃处大寥落,且旦是增出。只入虞姬、漂母,亦何不可?”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以此剧入“雅品”,说:“纪楚、汉事

  • 八十八祖道影传赞·德清

    简称《八十八祖传赞》、《诸祖道影传赞》、《诸祖道影》、《诸祖传赞》等。佛教传赞。明德清撰,高承埏补。四卷。卷首为各名家序、题辞及目录,附录一卷是袾宏、真可、德清三人和附入的圆信的传赞。卷二、卷三为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