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八十七

  顺治十一年。甲午。十一月。丁亥朔。以固山额真陈泰为吏部。尚书梅勒章京胡沙、为工部侍郎

  ○解赵布泰护军统领任为散秩大臣

  ○以正蓝旗满洲护军统领阿尔津、为本旗固山额真。镶蓝旗满洲闲散章京觉罗瓦尔玛、为本旗梅勒章京

  ○平南王尚可喜、遣子之信入侍。

  ○辛卯。升理藩院侍郎沙济达喇、为本院尚书。

  ○壬辰。升户部启心郎祁彻白、为内翰林国史院学士。

  ○升镶黄旗满洲甲喇章京达肃、为本旗护军统领。

  ○赠殉难山东莱州道副使徐大用、为光禄寺卿。莱州府推官署胶州知州事李煌、为山东按察使司佥事。各荫一子入监读书。

  ○癸巳。以镶白旗满洲甲喇章京吴丹、正红旗满洲甲喇章京觉罗格理、为前锋参领。正红旗满洲阿达哈哈番屯铎、正蓝旗满洲三等护卫库理、为护军参领。

  ○甲午。遣官祭三皇庙。

  ○以阳和副将彭有德、署大同等处总兵官事。

  ○予殉难湖广分守湖北道参议刘昇祚、辰州府知府王任杞、祭葬如例。

  ○以正白旗满洲阿达哈哈番胡尔班巴图鲁、镶白旗满洲理事官陈布禄、为甲喇章京。镶蓝旗满洲阿达哈哈番苏拜、一等护卫苏莽机、正红旗满洲二等护卫铎内、为护军参领。

  ○乙未。升侍读雷护、为内翰林秘书院侍读学士。

  ○增设銮仪卫冠军使二员。云麾使四员。治仪正二十一员。整仪尉十三员

  ○己亥。冬至。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以□山戊不□歉民饥。停止庆贺。

  ○遣官祭四祖陵福陵昭陵。

  ○升侍读学士朱之锡、为詹事府少詹事。顺天府府丞孙建宗、为太常寺少卿、提督四译馆。

  ○升山西按察使张尚、为福建布政使司右布政使。山西冀宁道参政董应徵、为本省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怀来道副使李盛枝、为江西布政使司参政、分守岭北道。山西冀南道副使李允昌、为福建布政使司参政、督粮道。广西驿传道参议陈舒、为陕西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河西兵备道。补服阕山西佥事万化、为广西按察使司佥事、分巡苍梧道。

  ○外转刑科给事中林云京、为广东按察使司佥事、屯田盐法水利道。

  ○升正蓝旗满洲护军参领法喀、为本旗护军统领。

  ○庚子。镶黄旗同安侯郑芝龙疏奏、臣逆子成功、请地、益饷。抗不薙发。寄臣书信。语多违悖、妄诞无忌。臣不敢隐匿。谨将原信二封、缴呈圣览。臣当席藁待罪。得上□日、议政王贝勒大臣会同密议速奏。

  ○裁山西振武卫右中前后四所、镇西卫左右中前后五所、太原左卫中前后三所、太原前卫右中前三所、汾州卫左右中后四所、潞州卫右中前后四所、平阳卫左右二所、又裁汾州卫前所百总一员、太原右卫守备、及五所千总。

  ○辛丑。三等辅国将军塞勒伯卒。谥怀仪。

  ○升正蓝旗满洲副理事官宜雷、为甲喇章京。

  ○壬寅。上以地震屡闻。水旱叠告。悯念民生。省躬自责。特命嗣后章奏文移无得称圣。降诏大赦天下。诏曰。朕恭膺天命。缵承祖宗鸿绪。统驭天下。十有一年。兢兢业业。笃求治理、而治效未臻。切为民谋、而民生未逆。疆圉多故。徵调繁兴。水旱频仍。流离载道。中外之欺朦成习。朝廷之膏泽弗宣。法敝民穷。干和召戾。天心未格。地震屡闻。皆朕不德之所致也。朕以藐躬托于王公臣庶之上。政教不修。经纶无术。一夫不获。咎在朕躬。而内外章奏文移、动辄称圣。是重朕之不德也。何以自安。自今以后、朕痛自修省。悉意安民、大小臣工各宜洗心改行恪修职业。佐朕挽回灾变。保乂黎元。凡奏章文移、俱不得称圣以昭朕乾惕至意。念小民无知陷罪、或诖误牵连。或冤诬沉滞。深可悯恻。顺治十一年十一月十六日昧爽以前、凡官吏兵民人等犯罪、除谋反叛逆、子孙杀祖父母、父母、内乱、妻妾杀夫、告夫、奴仆杀家长、杀一家非死罪三人、采生、折割人、谋杀、故杀、蛊毒魇魅、毒药杀人、强盗、妖言十恶等真正死罪。及监守自盗、坏法受赃、侵盗漕粮不赦外。其余罪无大小、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咸赦除之。有以赦前事告讦者、有司不许理问。即以其罪罪之。隐匿满洲逃人、在颁诏之日以前。见在审理未结者、悉与赦免赦后者仍照例处治。其内外文武官员、除贪酷害民、及大计处分、城池失守、不赦外。其余见在议革、议降、议罚者。各该衙门悉与奏明宽宥。于戏。恩不可恃。赦不可频。此赦之后、赦不轻颁。官民人等、体朕此意。速图省改。毋得视为泛常。再有犯者、一从宪典。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癸卯。上幸南苑。甲辰。升户部理事官巴格为本部启心郎。

  ○靖南王耿继茂、遣子精忠、昭忠入侍。

  ○以镶红旗满洲长史额肃为护军参领。正蓝旗满洲阿达哈哈番胡钮、为甲喇章京。

  ○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郑成功屡经宽宥、遣官招抚、并无薙发投诚之意。且寄伊父芝龙家书、语词悖妄、肆无忌惮、不降之心已决。请敕该督抚镇、整顿军营。固守汛界。勿令逆众登岸、骚扰生民。遇有乘间上岸者、即时发兵扑巢□刀。从之。

  ○乙巳。以镶红旗满洲一等护卫车尔获、为护军参领。

  ○考授河南登封县知县张朝瑞、为江南道试监察御史。

  ○丙午。以正红旗满洲一等护卫白尔赫巴都护、为护军参领。

  ○丁未。赠殉难二等阿思哈尼哈番辰常总兵官徐勇、为太子太傅、一等阿思哈尼哈番。

  ○升镶红旗满洲牛录章京洪世禄、为护军参领。

  ○己酉。御史杜果劾奏。礼部左侍郎吕崇烈、力衰年老。从无建白。应请斥退。上以崇烈年力虽衰。服官无过。准以原官休致。

  ○升正蓝旗满洲委署章京尼隆阿、为护军参领。

  ○庚戌。升大理寺寺丞张瑃、为顺天府府丞。

  ○升湖广督粮道参政余应魁、为江南按察使司按察使。陕西督粮道参政李起龙、为山西按察使司按察使。山西冀南道参政陈喆、为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山东运使傅应星、为山西布政使司参政、分守冀宁道。陕西西宁道副使王化淳、为江南布政使司参政、分守江宁道。湖广武昌道参议张弘俊、为广西按察使司副使、清军驿传道。陕西西宁道参议李生芳、为山东按察使司副使、怀来道。广东岭东道参议刘通、为广西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桂林兵备道。江西饶南道参议董显忠、为山西按察使司副使、分巡冀南兵备道。

  ○以江南道御史林起宗、为湖广布政使司参议、下湖南道。

  ○升工部主事李来泰、为江南按察使司佥事、上江提学道。礼部员外郎张能鳞、为江南按察使司佥事、下江提学道。

  ○辛亥。日左右有白气。上有戴气。

  ○予故固山额真马喇希、祭葬如例

  ○壬子。上遣学士石图等、传谕学习清书庶吉士曰。人臣果思报效朝廷。自宜昼夜殚心、各尽乃职。朕令尔等学习清书。此即职业所属。傥能专勤勉力。满书满语、何患无成。惟其不肯用心、以致旷废。今尔等学习已经三载有余。甚至六七载者。朕还宫即行亲试。其年久无成者。决不轻贷。

  ○癸丑。以镶蓝旗满洲闲散章京噶布噶、为护军参领。

  ○甲寅。原任巡抚南赣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刘武元卒。

  ○丙辰。户部奏言。人丁地土、乃财赋根本。故明旧例。各直省人丁、或三年、或五年、查明造册。谓之编审。每十年、又将现在丁地、汇造黄册进呈。我朝定鼎以来、尚未举行。今议自顺治十二年为始。各省责成于布政使司。直隶责成于各道。凡故绝者开除。壮丁脱漏、及幼丁长成者增补。其新旧流民、俱编入册。年久者、与土着一体当差。新来者、五年当差。至于各直省地土、凡办纳钱粮者、为民地。不纳钱粮者、不分有主无主、俱为官地。各边镇俱应照例分别。其荒田旷土、招民开垦、一如兴屯之法。畿内满汉错杂之处、难以清查如有隐地漏粮、讦人告发。从之。

  十二月。丁巳朔。转礼部右侍郎薛所蕴为本部左侍郎。升学士胡兆龙、为礼部右侍郎。兼内翰林秘书院学士。编修王无咎、为内翰林弘文院侍读学士。

  ○先是、工科给事中张王治、条奏三年。一曰官制宜备。以汉堂官尚缺佥都御史、光禄寺卿二员。及尚宝司衙门、翰林院待诏、皆所宜设。一曰升转宜均。以六曹除吏部外、礼兵升道员、户刑工升知府、事有异同。宜道府兼升、遇缺即转。一曰谪降宜分。以谪与降、原属两途。宜分别升转。于惩创之中、寓鼓舞之意。至是部议道府兼升、应如所奏。余毋庸议。从之。

  ○戊午。发帑银十一万八千八百八十两。分恤湖南衡州岔路口阵亡、及被伤将士。

  ○升陕西右布政使彭有义、为山西布政使司左布政使。湖广右布政使张凤仪、为本省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直隶大名道副使程之璇、为陕西布政使司参政、督粮道。四川川北道副使袁一相、为山西布政使司参政、冀南道。湖广靖州道副使刘桓、为湖广布政使司参政、督粮道。直隶广平府知府牟廷选、为陕西按察使司副使、分巡西宁道。广西平乐府知府姚延着、为山东都转运盐使司运使。补裁缺御史苏铣、为陕西布政使司参议、分守西宁道。王天眷、为江西布政使司参议、分守饶南九江道。杨世学、为湖广布政使司参议、分守武昌道。改补原任四川川西道参议卢建忠、为广东布政使司参议、分守岭东道。

  ○大学士吕宫、再疏乞休。不允。

  ○四川巡抚李国英、再疏求罢。不允

  ○己未。升工科给事中张王治、为刑科右给事中。

  ○庚申。以长史济世、为议政大臣

  ○以大理寺卿尼堪、为理藩院侍郎。吴世霸、为工部启心郎。

  ○漕运总督沈文奎奏言、滨海之地奸宄易藏。有叛首朱周錤者、纠众煽惑、辄称伪军门、及伪东平王名号。啸聚于楼房基等处为事内人所首。旋即被擒。并获伪敕印、及叛党陈德等。地方隐患、得以消除。下兵部知之

  ○辛酉。升光禄寺少卿程正揆、为大理寺寺丞。

  ○裁陕西固原镇总兵官一员。游击、守备、旗鼓各一员。

  ○先是、广西巡抚王一品、告病回旗。病愈、复推补广西。一品以远缺图规避。贿嘱吏科给事中陈嘉猷代题。未果上、事觉交部、至是部议王一品、应绞。陈嘉猷、应流徙宁古塔。从之。

  ○和硕承泽亲王硕塞薨。年二十七。

  ○癸亥。予告太子太保内翰林弘文院大学士高尔俨卒。

  ○丙寅。升江西九江总兵官都督佥事杨捷、为右都督、充福建随征右路总兵官。福建泉州总兵官都督同知马得功、为左都督、充福建随征中路总兵官。浙江金华总兵官都督同知马进宝、为左都督、充福建随征左路总兵官。

  ○命湖广中路总兵官许天宠、统率额兵四千名。分为中左右前后五营。并续顺公属下官十九员、甲兵五百五十五名、驻防宝庆复设右路总兵官一员。额兵三千名。分为中左右三营。改副将为中营游击、兼管中军事。添设旗鼓都司一员。左右二营、仍各设游击一员。三营、仍设中军守备三员。千总六员。把总十二员。同驻宝庆。左路总兵官张国柱、统率额兵四千名。驻防永州。从经略大学士洪承畴请也。

  ○复设湖广桂阳桂东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兵八百名。

  ○初山东巡抚夏玉、以疎纵逆贼海时行、甄别降调。后奉恩诏、内有文武官员、因公诖误降革者、准与奏明宽宥一条。户科副理事官徐必进、遂援例为夏玉请宽。上以必进所引不合。显有情弊。下法司鞫讯。不得其状。照朦胧保举律定拟。得上□日、徐必进着革职。永不叙用。

  ○丁卯。赏朝鲜国请封储副陪臣灵丰君李氵□寔、比常例、加给缎五疋。表一袭。貂皮十张。

  ○升光禄寺寺丞王含光、为光禄寺少卿。

  ○补原署湖广下湖南道参政卢慎言、为四川布政使司参政、川北道。上湖南道副使李翀霄、为湖广按察使司副使、靖州兵备道。升福建福州府知府彭六翮、为河南按察使司副使、大名道。

  ○戊辰。以吴世、为都察院理事官。

  ○免湖广钟祥、京山、天门、潜江、荆门、江陵等州县、本年分水灾额赋。

  ○己巳。谕吏部。朕念时方用人。才不易得。不忍以一言偶误、遂致沉抑。前有恩诏、诖误官员、许该衙门奏明宽宸。未尽奉行。向来科道各官、有因条陈国事、所言不当。以致降级革职者。或因纠参内外官员事虚反坐。以致降级革职者。尔部详察始末缘由、明白开列进奏。候朕裁夺。

  ○厄鲁特部落额尔德尼达云绰尔济等、遣使贡驼马。宴赉如例。

  ○升编修达汉、为内翰林秘书院侍读。

  ○增设刑部满洲副理事官四员。汉军副理事官二员。

  ○免河南祥符、磁州、郑州、河内等三十六州县本年分水灾额赋

  ○换给湖广水浕司土官唐镇邦、世袭印信。

  ○庚午。起故明词臣宋之绳、为内翰林国史院编修。

  ○以阵亡拜他喇布勒哈番应泰济子天爵、袭职。

  ○壬申。命世子济度、为定远大将军。同多罗贝勒巴尔处浑、固山贝子吴达海、固山额真噶达浑、统率将士征巢□刀郑成功。赐之敕曰。兹以逆贼郑成功潜据海岛。不遵王化。扰害福建泉州等府地方。特命世子济度、充定远大将军。统率大军征巢□刀。一切机宜、与多罗贝勒巴尔处浑、固山贝子吴达海、固山额真噶达浑等、同心协谋而行。毋谓自知。不听人言。毋谓兵强。轻视逆寇。仍严侦探。勿致疎虞。抗拒不服者戮之。倾心归顺者抚之。总以安民为首务。严禁兵将。申明纪律。不得擅取归顺良民一物。务体朕定乱安民至意。贼如登岸、相机巢□刀抚。如在海洋。则驻劄要地驰奏。凡有调发、不可令固山额真噶达浑离尔左右。其闽省弁兵、及新调三镇弁兵、听尔调度。其行间将领功罪、俱察实纪明汇奏。各官有犯小过者、当即处分。至于护军校、骁骑校以下、无论大小罪过。俱与诸将商酌、径行处分。尔受兹重任。宜殚忠竭力。早奏肤功。钦哉。

  ○以正蓝旗三等护卫博蚌、为护军参领。

  ○升四川按察使徐永祯、为陕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陕西按察使张尔素、为湖广布政使司右布政使。

  ○初大学士吕宫引病乞休疏内。有肾气虚寒、人道俱绝等语。四川道监察御史姜图南、劾其言词秽亵。失奏对体。宫再疏乞休。自称德薄望轻、致人慢侮。语侵图南。图南复劾其居心憸险。怙过噬人。上念宫病、不问。

  ○宣大总督马鸣佩疏报。宣云两镇本年开过屯地二千六百九十余顷。收粮一万六千九百余石。

  ○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奏报。逆贼李定国、围犯新会。城中粮尽、杀人马为食。臣等率兵往援、至三水县。分布沿江隘口、出奇兵制其后。以待大军。比靖南将军朱玛喇等至。遂合兵进巢□刀。败之于珊州。戮其副将一员。生擒十余名。斩首一百五十余级。既抵新会。定国率马步贼、分据山口山头。我军奋勇冲击。夺其山。斩获甚众。定国遁去。新会以全奏入。命所司察叙。

  ○乙亥。福建巡抚佟国器奏报。海逆郑成功、反谋既决、遂袭入漳州。连陷各邑。复围泉州。势及兴化。臣思海贼与陆地不同。扬帆所至、随处可犯。贼众亿万、肆行攻掠。闽省孤城单弱、深切臣忧。请迅发满洲大军进巢□刀。并敕广东南赣督抚、调发潮州水师、直抵厦门。与闽师首尾夹击。贼势莫支。则海氛可靖。下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

  ○丙子。真定总兵官国男、以贪淫残纵、革职。下督抚提究。

  ○丁丑。敕谕朝鲜国王李淏曰。前因李敬舆、李景奭、赵絅等、情罪重大。既奉太宗皇帝谕上□日、勒令革黜不用。尔乃复表其忠勤、朦胧恳请、据称与古尔马洪、李馨长有讐。互相缔结。乘时构毁。是以乱政之憸壬为可用矣。以乱政之憸壬为可用、其如太宗皇帝之谕上□日何。如尔父数十年之恪守侯度何。似此庇奸启乱。朕甚为尔惧焉。故遣使特谕。使尔力加省改。今览尔奏有当时错纠妄奏、莫非举国君臣、迷冥愚昧之所致等语。夫尔为一国之主。果有启乱憸壬、即当显行纠举。岂可以空言塞责。但念尔痛悔前愆。言辞恳切。既愿与举国臣民誓心糜陨。益殚诚恪。以报我朝生成之至德。认罪已明。姑从宽宥。自今以后。凡有陈奏、当一出于真诚。乃为可长可久之道。断不可轻信憸壬、致生事端。以负朕抚字小邦之意。尔其钦哉毋怠。

  ○命固山额真明安达理、统率官属兵丁。往征罗刹于黑龙江。

  ○封朝鲜国王李淏子棩为世子。锡之诰命。

  ○以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赈恤粤东饥民。锡以银币。仍降敕奖谕。敕曰。粤东远在岭海。频□山戊不□用兵。雨旸不时。民多失所、深轸朕怀。尔等能率先督抚、赈助穷黎。俾遐荒赤子、藉以存活。朕心嘉悦。特颁赐银各五百两。缎各五十匹。用示奖劝。尔等宜益体朕爱养斯民之德意。殚绥辑之谟。奏敉宁之绩。朕不靳懋赏、以旌尔劳钦哉。

  ○免陕西西安五卫荒亡屯地课粮、共二千一百七十九顷有奇。

  ○经略大学士洪承畴奏报。湖南衡州、长沙、常德三府、火灾异常。延烧兵民房屋一万六千余间。上命督率文武各官、切加修省以弭天变。

  ○江西巡抚蔡士英奏报。逆寇周立、发难闽中。流祸江界。更有伪总兵霍武等、相为犄角。福建、江、浙三省附近居民、被其残害。分守湖东道安焕、令守备陈天珍等、虚实并用。霍武等率众来降。湖广东路悉平。下所司知之。

  ○戊寅。礼部奏言会试俱有定例。他赤哈哈番、笔帖式哈番、皆系六七品官。各有职任。优劣自有分别。况历科中式举人颇多。嗣后满洲蒙古汉军会试止准举人应试。其在院部等衙门他赤哈哈番、笔帖式哈番等、不准会试。庶满汉试例一体矣。从之。

  ○辛巳。漕运总督沈文奎疏报招垦江北荒屯地九千九百余顷。徵银二万一千有奇。

  ○甲申。□山戊不□暮。享太庙。遣内大臣伯索尼行礼。

  ○遣官祭四祖陵、福陵、昭陵。

  ○遣官祭太□山戊不□月将之神。

  ○顺天府进春。

  ○是□山戊不□、人丁户口、一千四百五万七千二百有五。田地山荡、三百八十九万六千九百三十五顷。畦地、二万二千九百八十个。徵银、二千一百六十八万五千五百三十四两九钱。米、麦、豆、五百七十七万五千一百八十九石有奇。草、五百一十六万四千六百五十一束。行盐、三百九十八万六千八百五十八引。徵课银、二百一十八万六千三百六十九两五钱。铸厘钱、二十四万八千八百五十四万四千四百六十有奇。旧铸铜钱、二十万一千二百一十有奇。钞、一十二万八千一百七十二贯四百七十有奇。

猜你喜欢
  卷七十·谷应泰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二·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佚名
  卷五十一·苏辙
  卷五十一·郝经
  卷之一百五·祁韵士
  钦定兰州纪略卷十四·阿桂
  通鉴纪事本末卷二十七下·袁枢
  列传卷第五十 高丽史一百三十七·郑麟趾
  卷三十二·佚名
  孙登传·房玄龄
  徐浩传·刘昫
  星吉传·宋濂
  吴麟征传·张廷玉
  杨维桢·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史愚·唐圭璋

      谒金门   深院宇。寂寂不禁风雨。苔迳流钱青莫数。银泥蜗篆古。   满院多应无主。却被痴儿拈取。穿向柳丝喧笑语。买将春色去。

  • 第二出 梦讯·李渔

    (场上预设床帐)〖意难忘〗(生儒服上)饱杀侏儒。叹饥时曼倩,望米如珠。长贫知有意,天欲尽其肤。除故我,换新吾,才许建雄图。看士人,改躯换貌,尽赖诗书。〔鹧鸪天〕自幼亡亲苦备尝,时人尽道产空桑。不阶尺土成家易,止靠孤身办事忙。

  • 双溪集巻六·杭淮

    明 杭淮 撰歌行辞中秋雨凤山席上和献吉韵十三看月城之西已有清光夜中发今宵骑马向城南云痴雨结愁无月隂晴变旦夕世事安可料徘徊一樽酒临轩发清啸乌鹊枝头梦岂安仙人何处游三山三山渺兮不可及竹叶林深烟火湿题士人鱼

  • 列传第十七 长沙嗣王业子孝俨 业弟藻 永阳嗣王伯游 衡阳嗣王元简 桂阳嗣王象·姚思廉

    长沙嗣王业字静旷,高祖长兄懿之子也。懿字元达,少有令誉。解褐齐安南邵陵王行参军,袭爵临湘县侯。迁太子舍人、洗马、建安王友。出为晋陵太守,曾未期月,讼理人和,称为善政。入为中书侍郎。永明季,授持节、都督梁、南、北秦、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六十二·佚名

    万历三十七年九月己卯朔太常寺奏进三十八月祀册命礼部侍郎吴道南捧进○户科给事中韩光祜言内监陈永寿所派三殿木植大工钱粮至九百三十余万比嘉靖间三门午楼之费尚增一培乞明诏天下蠲湖广川贵三省木价之半不报○庚辰

  •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司马迁

    邱永山译注【说明】在这篇记载田叔事迹的传记中,作者以赞佩的口吻突出表现了田叔“义不忘贤、明主之美以救过”的品质和“刻廉自喜”的性格。在这个人物身上,虽然瑕疵互见,但瑕不掩瑜,他的忠诚、严于律己的品格以独有的魅

  • 崔光传·魏收

    崔光,本名孝伯,字长仁,名为高祖所赐,东清河俞阝人。祖名旷,跟随慕容德南渡黄河,定居青州时水。慕容氏灭亡之后,出仕刘义隆政权,任乐陵太守。父亲灵延,任刘骏的龙骧将军,长广太守,与刘..的冀州刺史崔道固一起抵抗国军。慕容白曜平

  • 杜审言传·欧阳修

    杜审言字必简,襄州襄阳人,是晋朝征南将军杜预的后裔。考中进士,任隰城县尉,自恃才高,处世高傲而被人妒忌。苏味道为天官侍郎,杜审言参加考判,出来对别人说:“味道必死。”人们惊问原因,审言答说:“他见了我的判文,将要羞死。”又

  • 序·洪应明

    余过古刹,于残经败纸中拾得《菜根谭》一录。翻视之,虽属禅宗,然于身心性命之学,实有隐隐相发明者。亟携归,重加校雠,缮写成帙。旧有序,文不雅驯,且于是书无关涉语,故芟之。著是书者为洪应明,究不知其为何许人也。乾隆五十九年二

  • 至乐第十八·刘文典

    〔释文〕以义名篇。乐音洛。 天下有至乐无有哉?有可以活身者无有哉? 〔注〕忘欢而后乐足,乐足而后身存。将以为有乐耶?而至乐无欢。将以为无乐耶?而身以存而无忧。 〔疏〕此假问之辞也

  • 卷十·曾国藩

    卷十进退篇“进步处便思退步,着手时先图放手。”进的时候要多点见闻,多些懵懂,退的时候要找好时机,留有余地。范蠡何以成陶朱?张良雪夜读《素书》。“六根清静方为稻,退步原来是向前”。曾国藩晚场善收,却谦称自己有“画蛇添

  • 卷三·佚名

    教外别传卷三东土祖师初祖菩提达磨大师初祖菩提达磨大师者。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也。姓刹帝利。本名菩提多罗。后遇二十七祖般若多罗。至本国。受王供养。知师密迹。因试令与二兄。辨所施宝珠

  • 如何发菩提心修菩萨行而不退·太虚

    ──二十五年一月在广州菩提林讲──诸位住在菩提林中,想都是已发了菩提心的人。菩提林、是佛法的大功德聚,总持一切佛法;佛法的本质,即在乎菩提。各位既已发菩提心,我就略说如何不使菩提心退失的意义。菩提林的“林”,乃是

  • 答黄子理问(二则)·太虚

    问一:佛法不立名言,不可思议,言其非思想议论之所能及。然不用议论犹可也,若思想不用,从何而入?答一:佛法不可思议,而思议为入佛法之门,故学者宜由思议之门以入不可思议之佛法,三藏十二部皆佛菩萨应众生之机而说,使众生由名言之门

  • 金史·脱脱

    纪传体史书。元脱脱、阿鲁图等撰。一百三十五卷。包括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另附《金国语解》一卷。修于元至正三年至四年(1343—1344)。记述了从金太祖收国元年(1115)阿骨打称帝至金哀宗天兴三年

  • 春秋大全·胡广

    明胡广等于永乐十二年 (1414年) 奉诏纂集,次年告成。70卷。《四库全书》本为37卷,卷首载有《春秋大全序论》、《春秋大全诸国兴废说》、《春秋大全列国图说》、《春秋大全年表》。其书沿袭元人汪克宽《春秋胡传附录纂疏

  • 般泥洹经·佚名

    闻如是,一时佛游於王舍鹞山。从大众比丘。比丘千二百五十。时摩竭王阿阇世。与越祇不相得。众臣议言:越祇自恃国富民众。地沃野丰多出珍宝。不首伏我。当往攻伐。国贤大臣名曰雨舍。梵志种也。王命使行。稽首佛足。敬问

  • 无量义经·佚名

    大乘佛教经典。全经共分3品,第1德行品赞颂诸菩萨的功德,讲述此经的说法因缘;第2说法品,讲述修行“无量义”法门的方法,认为修行此法门可使菩萨速成无上菩提(觉悟);第3十功德品,颂赞此经的功德。内容讲众生“性欲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