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百三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三十一

胡宿【以下四人或云宋人诸本竝附唐末今仍旧】

胡宿唐末人诗十九首

津亭

津亭欲阕戒棠舟五两风来不暂留西北浮云连魏阙东南初日满秦楼层城渺渺人伤别芳草萋萋客倦游平乐旧欢收不得更凭飞梦到瀛洲

古别

长道何年祖軷休风帆不断岳阳楼佳人挟瑟漳河晓壮士悲歌易水秋九帐清油徒自负【一作贵】百壶芳醑岂消忧至今长乐坡前水不啻秦人怨陇头

塞上

汉家神箭定天山烟火相望万里间契【一作颉】利请盟金匕酒将军归卧玉门关云沈老上妖氛断雪照回中探骑闲五饵已行王道胜絶无刁斗至阗顔

寄昭潭王中立

高弦一弄武陵深六幙天空万里心吴苑歌骊成久别楚峰回雁好归音十千美酒花期隔三百枯棋奕思沉莫上孤城频送目浮云西北是家林

屏翳驱云结夜隂素花飘坠恶氛沈色欺曹国麻衣浅寒入荆王翠被深天上明河银作水海中仙树玉为林日高独拥鸘裘卧谁乞长安取酒金

冲虚观

五粒青松护翠苔石门岑寂断纎埃水浮花片知仙路风递鸾声认啸台桐井晓寒千乳歛茗园春嫩一旗开驰烟未勒山亭字可是英灵许再来

淮南发运赵邢州被诏归阙

天台封诏紫泥馨马首前瞻北斗城人在函关先望气帝於京兆最知名一区东第趋晨近数刻西厢接昼荣正是两宫裁化日百金双璧拜虞卿

天街晓望

长乐才闻一叩钟百官初谒未央宫金波穆穆沙堤月玉树琤琤上苑风香重椒兰横结雾气寒龙虎远浮空嗟余索米无人问行避霜台御史骢

淮南王

贪铸金钱盗写符何曾七国戒前车长生不待炉中药鸿宝谁收箧里书碧井牀空天影在小山人去桂丛疎云中鸡犬无消息麦秀渐渐徧故墟

赵宗道归辇下

沿艓相逢楚水湄竹林文酒此攀嵇半氊未暖还伤别一臂初交又解携江浦呕哑风送?河桥勃窣柳垂堤明年四月秦关到洗眼扬州看马啼

忆荐福寺牡丹

十日春风隔翠岑秪应繁朶自成阴樽前可要人颓玉树底遥知地侧金花界三千春渺渺铜盘十二夜沈沈雕盘分篸何由得空作西州拥鼻吟

次韵和朱况雨中之什

苍野迷云黯不归远风吹雨入岩扉石牀润极琴丝缓水阁寒多酒力微夕梦将成还滴滴春心欲断正【一作更】霏霏忧花惜月长如此争得东阳病骨肥

感旧

千里青云未致身马蹄空踏几年尘曾迷玉洞花光老欲过金城柳眼新粉壁已沈题凤字酒垆犹记姓黄人坞中横笛偏多感一涕阑干白角巾

城南

昨夜轻阴结夕霏城南十里有香泥初闻山鸟惊新哢遥见林花识旧蹊荡桨远从芳草渡垫巾还傍緑杨堤罗敷正苦桑蚕事惆怅南来五马蹄

早夏

井辖投多思不禁密垂珠箔昼沈沈睡惊燕语频移枕病起蛛丝半在琴雨径乱花埋宿艳月轩修竹转凉阴一春酒费知多少探尽囊中换赋金

侯家

洞户春迟【一作深】漏箭长短辕初返雒阳傍彩云按曲青岑醴沈水薰衣白璧堂前槛兰苕依玉树後园桐叶护银牀宴残红烛长庚烂还促朝珂谒未央

函谷关

天开函谷壮关中万古惊尘向此空望气竟能知老子弃繻何不识终童谩持白马先生论未抵鸣鸡下客功符命已归如掌地一丸曾误隗王东

残花

雨压残红一夜凋晓来帘外正飘揺数枝翠叶空相对万片香魂不可招长乐梦回春寂寂武陵人去水迢迢愁将玉笛传遗恨苦被芳风透绮寮

次韵徐爽见寄

五两青丝帝渥深平时可敢叹英沈侏儒自是长三尺澼絖都来直数金寂寞死灰人丧偶婆娑生意树交阴年来想见琼枝色久梦蘧蘧到竹林

杜常

杜常唐末人诗一首

华淸宫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星残月入华清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

滕白

滕白官郎中历台省有工部集一卷今存诗二首

题文川村居

种茶岩接红霞坞灌稻泉生白石根皤腹老翁眉似雪海裳花下戏儿孙

短羽新来别海阳真珠高卷语雕梁佳人未必全听尔正把金针绣凤凰

王岩

王岩蜀人曾避地荆南有集一卷今存诗六首

题严君观

寒云古木罩星台凡骨仙踪信可哀二十年前曾此到一千年内未归来

山中有所思

零零夜雨渍愁根触物伤离好断魂莫怪杜鹃飞去尽紫微花里有啼猿

一巢功绩破春光絮落花残两翅狂月树风枝不栖去强来言语泥雕梁

贫女

难把菱花照素顔试临春水挿花看木兰船上游春子笑指荆钗下远滩

杪春寄友人

何处相逢万事忙卓家楼上百淘香明朝渐近山僧寺更为残花醉一塲

回旧山

庾家楼上谢家池处处风烟少旧知明日落花谁共醉野溪猨鸟恨归迟

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三十一

猜你喜欢
  第七出 自媒·李渔
  第十九章 母子虑祸·屠隆
  ◆陈录事高(不系舟渔集)·顾嗣立
  元诗选卷首·顾嗣立
  第三十九出 林公理寃·王世贞
  晁无咎词卷六·晁补之
  卷二十·孙默
  卷九十·陈思
  卷二百五十七·曹学佺
  鸿庆集补钞·吴之振
  卷十一·杨基
  卷三百四十五·陈廷敬
  卷一百二十六·陈廷敬
  惜誓·屈原
  陶渊明集序·李公焕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雷峰塔(杭白)·徐志摩

    “那首是白娘娘的古墓,(划船的手指着野草深处);客人,你知道西湖上的佳话,白娘娘是个多情的妖魔。”“她为了多情,反而受苦,爱了个没出息的许仙,她的情夫;他听信了一个和尚,一时的糊涂,拿一个钵盂,把他妻子的原形罩

  • 列传第四十二·魏徵

    ○隐逸 自肇有书契,绵历百王,虽时有盛衰,未尝无隐逸之士。故《易》称“遁世无闷”,又曰“不事王侯”;《诗》云“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礼》云“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语曰“举逸民,天下之人归心焉”。虽出处殊途,语默异

  • ●卷一百九十九。·徐梦莘

      炎兴下帙九十九。   起绍兴十年正月,尽二月。   绍兴十年正月李谊为工部尚收迎奉梓宫奉迎两宫使莫将为工部侍郎以副之使於金国。   十日丙戌李谊落职放罢。   李谊既承奉使之命力辞其行亲旧日不可谊曰:我不

  • 第七节调处·佚名

    第一之一诉状及批具状人古阿兴,年五十三岁,住○○里大港口庄,离城○里。具呈:大港口庄古阿兴,年五十三岁,为逞凶赶杀,被砍重伤,恳恩提案惩办,以儆凶顽事。缘兴住居港口庄耕种为业,本年二月初二日,有本庄李阿二放水灌田,伊自己水圳

  • 二 屈原和鲁迅·许寿裳

    鲁迅在弘文学院时,已经购有不少的日本文书籍,藏在书桌抽屉内,如拜伦的诗、尼采的传、希腊神话、罗马神话等等。我看见了这些新书中间,夹着一本线装的日本印行的《离骚》——这本书,他后来赴仙台学医,临行时赠给我

  • 卷二十二·佚名

    <史部,职官类,官制之属,礼部志稿>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二十二明 俞汝楫 编仪制司职掌传制仪国初大祀天地前三日誓戒百官及遣官摄祭皆御殿传制具仪如左誓戒仪洪武二十六年定凡大祀前三日陈设如常仪文武官各具朝服

  • 卷之四十八  天順日錄(明)李賢 撰·邓士龙

    (天順日錄,一卷,明李賢撰。李賢,字原德,河南鄧縣人,宣德癸丑進士。景泰初由文選郎中超拜兵部右侍郎,後轉吏部。英宗復位,命兼翰林學士,入直文淵閣,預機務,未幾進尚書。憲宗即位,進少保、華蓋殿大學士。傳見明史卷一七六。校勘中,通

  • 208.“莫须有”冤狱·林汉达

    绍兴和议之后,兀术派使者送密信给秦桧说:“你天天向我们求和,但是留着岳飞,我们不放心。一定得想法子把他除掉。”秦桧接到主子的密信,就向岳飞下毒手了。秦桧先唆使他的同党、监察御史万俟卨(mò qí xiè,万俟是姓)向朝廷上

  • 卷九(庄十一年,尽二十二年)·孔颖达

    【经】十有一年,春,王正月。(无传。)夏,五月,戊寅,公败宋师于晋阝。(晋阝,鲁地。传例曰:“敌未陈曰败某师。”○晋阝,子斯反。)[疏]十一年“公败宋师于晋阝”。○正义曰:往年公败宋师于乘丘,今为乘丘之役侵我,则是报复前怨,鲁当无辞。

  • 论?第五十四·桓宽

    大夫曰:“巫祝不可与并祀,诸生不可与逐语,信往疑今,非人自是。夫道古者稽之今,言远者合之近。日月在天,其征在人,?异之变,夭寿之期,阴阳之化,四时之叙,水火金木,妖祥之应,鬼神之灵,祭祀之福,日月之行,星辰之纪,曲言之故,何所本始?不知则

  • 提要·胡渭

    【臣】等谨案大学翼真七卷国朝胡渭撰渭有禹贡锥指别着録是书卷一分四目曰大学二字音义曰先王学校之制曰子弟入学之年曰乡学之教卷二分三目曰小学之教曰大学之教曰学校选举之法卷三分三目曰大学经传撰人曰古本大学曰改

  • 立教篇 第十二 凡十七条·范立本

    子曰:&ldquo;立身有义而孝为本,丧祀有礼而哀为本。战阵有列而勇为本,治政有理而农为本。居国有道而嗣为本,生财有时而力为本。&rdquo;《景行录》云:&ldquo;为政之要,曰公与清。成家之要,曰俭与勤。&rdquo;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

  • 卷二十·夏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二十宋 夏僎 撰洛诰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使来告卜作洛诰此序与前召诰相顾成文召诰惟太保先周公相宅故此言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谓召公既以如洛相其所宅周公继往观召公所卜因而又营成周将

  • 卷第十二·道原

    景德传灯录卷第十二怀让禅师第四世一十二人洪州黄檗山希运禅师法嗣一十二人镇州临济义玄禅师睦州龙兴寺陈尊宿杭州千顷山楚南禅师福州乌石山灵观禅师杭州罗汉宗彻禅师相国裴休(已上六人见录)扬州

  • 梅屋集·许棐

    宋代诗文别集。5卷。许棐著。全书由《梅屋诗稿》、《融春小缀》、《梅屋第三稿》、《梅屋第四稿》和《杂著》各1卷组成。集中诗作常有闲适情绪的表露,如《秋斋即事》:“桂香吹过中秋了,菊傍重阳未肯开。几日铜瓶无可

  • 枫窗小牍·袁褧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南宋袁褧撰,袁颐续。 《稗海》本题为百岁寓翁撰。二卷,有《宝颜堂秘笈》本、 《唐宋丛书》本、《说库》本、 《稗海》本等。本书记宋代朝野杂事,有关北宋时汴京遗事的记载尤多,如京城宫阙、河渠街

  • 于少保萃忠全传·孙高亮

    《于少保萃忠全传》是明代的一部演义小说,又称《大明忠肃于公太保演义传》、《旌功萃忠录》。共十卷四十传。小说以于谦一生的经历为主线,在注重历史真实的大前提下作了一定的虚构和夸张,是当时集纳历史演义、神魔小说和

  • 台湾割据志·川口长孺

    历史著作。日人川口长孺著。不分卷。书中首述台湾风土及先住民之习俗,次述明季漳、泉人士之通商台湾,再为1621年(明天启元年)至1723年(清雍正元年)有关台湾之史事。书用编年体,虽称《台湾割据志》,实为郑氏三世经营台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