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三·本纪第十三·宪宗一

    ◎宪宗一

  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讳见深,英宗长子也。母贵妃周氏。初名见浚。英宗留瓦剌,皇太后命立为皇太子。景泰三年,废为沂王。天顺元年,复立为皇太子,改名见深。

  天顺八年正月,英宗崩。乙亥,即皇帝位。以明年为成化元年,大赦天下。免明年田租三之一。浙江、江西、福建、陕西、临清镇守内外官,诸边镇守内官,正统间所无者悉罢之。下番使者、缉事官校皆召还。二月庚子,始以内批授官。三月甲寅朔,尊皇后为慈懿皇太后,贵妃周氏为皇太后。戊午,放宫人。丙寅,毁锦衣卫新狱。庚午,赐彭教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癸酉,诏内阁九卿考核天下方面官。戊寅,复立团营。

  夏四月癸未朔,日当食,不见。五月丁巳,大风雨雹,敕群臣修省。庚申,葬睿皇帝于裕陵。

  秋七月壬申,立吴氏为皇后。八月癸未,御经筵。甲申,命儒臣日讲。癸卯,废皇后吴氏。下太监牛玉于狱。

  冬十月壬辰,立王氏为皇后。甲辰,立武举法。十二月甲辰,免京官杂犯罪。

  是年,两畿、川、广、荆、襄盗贼大起。道路不通。安南、乌斯藏入贡。

  成化元年春正月乙卯,享太庙。己未,大祀天地于南郊。甲子,都督同知赵辅为征夷将军,充总兵官,佥都御史韩雍赞理军务,讨广西叛瑶。二月戊子,祭社稷。甲午,耕耤田。三月庚戌,四川山都掌蛮乱。丁巳,释奠于先师孔子。

  夏五月辛酉,大雨雹。壬戌,避正殿减膳,敕群臣修省。

  秋七月己酉,免天下军卫屯粮十之三。甲子,振两畿、浙江、河南饥。八月丁丑,工部侍郎沈义、佥都御史吴琛振抚两畿饥民。辛巳,瘗暴骸。庚寅,毛里孩犯延绥,总兵官房能败之。

  冬十二月癸卯,抚宁伯朱永为靖虏将军,充总兵官,太监唐慎监军,工部尚书白圭提督军务,讨荆、襄贼。是月,韩雍大破大藤峡瑶,改名峡曰“断藤”。

  是年,琉球、哈密、爪哇、乌斯藏入贡。

  二年春正月戊申,罢团营。乙卯,大祀天地于南郊。辛酉,英宗神主祔太庙。二月癸未,礼部侍郎邹干巡视畿内饥民。三月甲辰,赐罗伦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己酉,李贤父卒,乞终制,不许。乙卯,朱永大破荆、襄贼刘通于南漳。闰月癸,振南畿饥。乙未,朱永击擒刘通,其党石龙遁,转掠四川。

  夏五月癸酉,修撰罗伦以论李贤起复谪福建市舶司提举。己卯,禁侵损古帝王、忠臣、烈士、名贤陵墓。六月甲辰,赵辅师还。乙巳,免今年天下屯粮十之三。壬子,杨信为平虏将军,充总兵官,太监裴当监督军务,御寇延绥。

  秋七月辛巳,封弟见治为忻王,见沛徽王。戊戌,毛里孩犯固原。八月丁巳,犯宁夏,都指挥焦政战死。丁卯,谕祭于谦,复其子冕官。

  冬十月丁未,朱永击擒石龙,贼平,进永爵为侯。十二月甲寅,李贤卒。丙辰,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刘定之入阁预机务。是月,断藤峡贼复起。

  是年,哈密、琉球、安南、乌斯藏、瓦剌入贡。

  三年春正月己卯,大祀天地于南郊。丙申,抚宁侯朱永为平胡将军,充总兵官,会杨信讨毛里孩。二月丁酉朔,日有食之。丁巳,湖广总兵官李震讨破靖州苗。三月戊辰,召商辂为兵部侍郎,复入阁。己巳,毛里孩犯大同。辛巳,复开浙江、福建、四川、云南银场,以内臣领之。

  夏四月,四川地屡震,自去年六月至于是月。乙巳,录囚。癸丑,复立团营。六月戊申,雷震南京午门,敕群臣修省。辛酉,襄城伯李瑾为征夷将军,充总兵官,兵部尚书程信提督军务,太监刘恒监军,讨山都掌蛮。

  秋七月乙酉,停河南采办。九月辛未,振湖广、江西饥。

  冬十二月庚子,左庶子黎淳追论景泰废立事,帝曰:“景泰事已往,朕不介意,且非臣下所当言。”切责之。辛丑,杖编修章懋、黄仲昭,检讨庄,谪官有差。是月,程信破山都掌蛮,平之。

  是年,琉球、哈密、占城、乌斯藏入贡。朝鲜献海青、白鹊,谕毋献。

  四年春正月甲戌,大祀天地于南郊。三月甲子,免湖广被灾秋粮。甲申,诏中外势家毋得擅请田土。

  夏四月丁巳,录囚。陈文卒。五月癸未,遣使录天下囚。六月丙午,免江西被灾秋粮。辛亥,开城贼满俊反,陕西总兵官宁远伯任寿、巡抚都御史陈价讨之。甲寅,慈懿皇太后崩。

  秋七月癸酉,都督同知刘玉为平虏副将军,充总兵官,太监刘祥监军,副都御史项忠总督军务,讨满俊。八月癸巳,京师地震。乙卯,朱永代刘玉为总兵官。是月,任寿、陈价、宁夏总兵官广义伯吴琮及满俊战,败绩,都指挥蒋泰、申澄被杀。九月庚申,葬孝庄睿皇后于裕陵。辛酉,振陕西饥。壬申,以地震、星变下诏自责,敕群臣修省。甲申,给事中董旻、御史胡深等九人请罢商辂及礼部尚书姚夔,下狱,杖之。

  冬十月乙未,项忠败贼于石城,伏羌伯毛忠战死。十一月,项忠击擒满俊,送京师,伏诛。壬戌,毛里孩犯辽东,指挥胡珍战没。十二月己酉,辽东总兵官赵胜奏:“十一月初六日,虏贼千余攻指挥傅斌营,指挥胡珍率军来援,被贼射死。”毛里孩犯延绥,都指挥佥事许宁击败之。

  是年,琉球、乌斯藏、哈密、日本、满剌加入贡。、五年春正月乙丑,大祀天地于南郊。三月辛丑,赐张升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夏五月辛丑,礼部侍郎万安兼翰林院学士,入阁预机务。六月癸丑朔,日有食之。辛酉,录囚。

  秋八月辛酉,刘定之卒。

  冬十一月乙未,毛里孩犯延绥。

  是年冬,阿罗出入居河套。琉球、哈密、乌斯藏、满剌加、安南、土鲁番入贡。

  六年春正月己丑,大祀天地于南郊。己亥,大同总兵官杨信败毛里孩于胡柴沟。二月辛未,大理寺少卿宋旻,侍郎曾翚、原杰、黄琛,副都御史滕昭巡视畿南、浙江、河南、四川、福建,考察官吏,访军民疾苦。其余直省有巡抚等官者,命亦如之。丁丑,祷雨于郊坛。戊寅,振广西饥。三月甲申,免湖广、山东被灾税粮。壬寅,诏延绥屯田。朱永为平虏将军,充总兵官,太监傅恭、顾恒监军,王越参赞军务,备阿罗出于延绥。

  夏五月丙申,振畿内、山东、河南饥。丁酉,王越败阿罗出于延绥东路。六月戊申朔,日有食之。

  秋七月壬午,朱永败阿罗出于双山堡。丙戌,都御史项忠、侍郎叶盛振畿辅饥民。都督李抚治屯营。甲辰,总兵官房能败阿罗出于开荒川。是月,免南畿、四川被灾税粮,八月辛亥,振山西饥。癸丑,以水旱相仍,下诏宽恤。

  冬十月,免畿内、河南、山东被灾税粮。十一月癸未,荆、襄流民作乱,项忠总督河南、湖广、荆、襄军务讨之。是月,孛罗忽渡河与阿罗出合。十二月庚戌,遣使十四人分振畿辅。

  是年,琉球、哈密、乌斯藏入贡。

  七年春正月辛巳,命京官五品以上及给事中、御史各举堪州县者一人。丙戌,大祀天地于南郊。

  夏四月己巳,录囚。五月辛巳,瘗京师暴骸。

  秋八月甲辰,振山东、浙江水灾。闰九月己未,浙江潮溢,漂民居、盐场,遣工部侍郎李颙往祭海神,修筑堤岸。

  冬十月乙亥,王恕为刑部侍郎,总理河道。十一月甲寅,立皇子祐极为皇太子,大赦。己未,荆、襄贼平,流民复业者一百四十余万人。十二月甲戌,彗星见,下诏自责,敕群臣修省,条时政得失。壬午,彗星入紫微垣,避正殿,撤乐,御奉天门听政。癸未,召朱永还,王越总督延绥军务。辛卯,减死罪以下。

  是年,癿加思兰入居河套,与阿罗出合。安南黎灏攻占城,破之。琉球、安南入贡。

  八年春正月庚戌,大祀天地于南郊。癸亥,皇太子薨。是月,延绥参将钱亮御毛里孩于安边营,败绩,都指挥柏隆、陈英战死。癿加思兰犯固原、平凉。三月癸丑,赐吴宽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夏四月,京师久旱,运河水涸。癸酉,遣使祷于郊社、山川、淮渎、东海之神。乙酉,录囚。丁亥,遣使录天下囚。五月癸丑,武靖侯赵辅为平虏将军,充总兵官,节制各边军马,同王越御癿加思兰。

  秋九月丙午,谕安南黎灏还占城侵地。

  冬十一月己酉,宁晋伯刘聚代赵辅为将军,屯延绥。十二月癸酉,振京师饥民。是年,孛罗忽、癿加思兰屡入安边营、花马池,犯固原、宁夏、平凉、临巩、环庆,南至通渭。琉球、哈密、安南入贡。

  九年春正月丁未,大祀天地于南郊。壬子,刘聚、王越败癿加思兰于漫天岭。是月,土鲁番速檀阿力破哈密,据之。

  夏四月辛酉朔,日有食之。甲子,福余三卫寇辽东,总兵官欧信击败之。戊辰,尽免山东税粮。瘗京畿暴骸。壬午,阅武臣骑射于西苑。

  秋七月壬辰,巡抚延绥都御史余子俊败癿加思兰于榆林涧。九月辛卯,镇守浙江中官李义杖杀宁波卫指挥马璋,诏勿问。庚子,王越袭满都鲁、孛罗忽、癿加思兰于红盐池,大破之。诸部渐出河套。

  冬十一月丁酉,复阅骑射于西苑。

  是年,免湖广、畿内、山西、南畿、陕西被灾税粮。振畿内、陕西饥,振山西者再,山东者三。哈密、琉球、暹罗入贡。

  十年春正月丁亥朔,振京师贫民。丁酉,大祀天地于南郊。癸卯,王越总制延绥、甘肃、宁夏三边,驻固原。丙午,召刘聚还。三月,免南畿、湖广被灾秋粮。

  夏五月戊申,申藏妖书之禁。是月,免山西、陕西被灾秋粮。闰六月乙巳,筑边墙自紫城砦至花马池。

  秋七月甲寅,免江西被灾秋粮。八月辛卯,都督同知赵胜为平虏将军,充总兵官,太监刘恒、覃平监军。讨癿加思兰。九月癸丑朔,日有食之。乙卯,免南畿水灾秋粮。

  冬十一月丙子,免河南被灾税粮。十二月己丑,罢宝庆诸府采金。甲午,录妖书名示天下。

  是年,琉球、乌斯藏、土鲁番入贡。

  十一年春正月癸亥,大祀天地于南郊。二月甲申,禁酷刑。三月壬子,赐谢迁等进士及第、出身有差。辛未,彭时卒。

  夏四月乙酉,吏部侍郎刘珝、礼部侍郎刘吉并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壬辰,乾清门灾。己亥,录囚。五月癸酉,免湖广被灾秋粮。

  秋八月辛巳,浚通惠河。丁亥,满都鲁、癿加思兰遣使来朝。九月丁未朔,日有食之。

  冬十一月癸丑,立皇子祐樘为皇太子,大赦。十二月戊子,复郕王帝号。丁酉,申自宫之禁。

  是年,土鲁番、琉球、暹罗、满剌加、安南入贡。命琉球贡使二年一至。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四·列传第六十二·张廷玉
  卷二百三十 列传十七·赵尔巽
  第三十三回 登燕然山夸功勒石 闹洛阳市渔色贪财·蔡东藩
  第四十九回 履尊择配后族蒙恩 犯阙称兵豪宗覆祀·蔡东藩
  纲目续麟卷四·张自勋
  卷七十四·元·蒋一葵
  卷之三百二十一·佚名
  卷之九十三·佚名
  皇王大纪卷五十六·胡宏
  卷四十九·郝经
  ●序·佚名
  匈奴列传第五十·司马迁
  钱道戢传·姚思廉
  王毛仲传·欧阳修
  卷一百九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折·杨梓

    (高国王上)英雄久镇高丽王,喜晓黄公三略书,吾乃高丽国大将是也。文通三略,武解六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休言人在帐前喧,便在鸦鹊过时不敢噪。俺这海东有个十六国:辛罗国、卯日国、分定国、文直国、落难国、门神国、

  • 卷二百二十·列传第一百十六·柯劭忞

      察罕帖木儿 扩廓帖木儿 李思齐 老保 魏 赛因不花 关关 关保 刘则礼   察罕帖木儿,字廷端,本乃蛮氏。曾祖阔阔台,元初从大军定河南。祖乃蛮台、父阿鲁温,遂家河南为颖州沈丘人,改姓李氏。察罕帖木儿幼笃学,应进士举,有

  • 卷一百六十二·列传第五十九·柯劭忞

      李庭 刘国杰   李庭,小字劳山,本金人蒲察氏,金末改称李氏,家于济阴,后徒寿光。   至元六年以才武迁隶军籍,权管军千户。从伐宋,围襄阳,宋将夏贵率战船三千艘来援,泊鹿门山西岸,诸翼水军攻之,相持七日。庭时将步骑,自请

  • 卷第二百四十五·胡三省

    唐纪六十一〔起阏逢摄提格(甲寅),尽强圉大荒落(丁巳),凡四年。〕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中太和八年〔(甲寅、八三四)〕1春,正月,上疾小廖;丁巳,御太和殿〔按阁本大明宫图,入左银台门稍北即太和殿,又西即清思殿。〕见近臣,然神识耗减,不能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九十二·佚名

    万历四十八年三月己卯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成安伯郭邦栋祭 裕陵○遣泰宁侯陈良弼祭神旗○礼部右侍郎孙如游引疾乞休<锍-釒>凡三上皆不报○庚辰大学士方从哲复以病愦求罢不报○辛巳先是崇王由樻于万历四十五年十月内

  • 卷之二百零二·佚名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十一月己丑朔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宁古塔将军沙纳海、请将席北分为三旗、送至京师从之。  ○庚寅理藩院题、鄂尔斋图哈滩巴图尔、自青海移置宁夏议给人口糗粮、牛马刍豆上谕大学士等曰

  • 第二五七副详及批光绪十五年十一月四日一一六一○--一·佚名

    前任新竹县将征存隘租银移交于新任,详请台湾善后总局查核,并该局批副详 印 新竹县印十五年十一月初七日到在任候补同知、直隶州知州、本任台湾埔里社通判、署台北府新竹县,为详送事。窃照卑职前收光

  • 卷07·吴缜

    尝见前史所载,凡父祖子孙同书而别传者,必各于其传中略相称引其官及名,或所仕之朝,及乡里世系之次,以见其家世所承。善恶晓然相属不绝,非独使览者易于考见,亦所以示奖劝而为风教之助也。自迁、固以来,此法未之有改,若不略加叙述

  • 卷三 集峭·陈继儒

    今天下皆妇人矣,封疆缩其地,而中庭之歌舞犹喧;战血枯其人,而满座之貂貚自若。我辈书生,既无诛贼讨乱之柄,而一片报国之忱,惟于寸楮尺只字间见之;使天下之须眉而妇人者,亦耸然有起色。集峭第三。 忠孝吾家之宝,经史吾家之田。 闲

  • 第九章 10·辜鸿铭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辜讲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满怀钦佩地谈到孔子的教学方式,他说:“我越是仰

  • 第五章 妇女生活·林语堂

    女人是“贤妻良母”。她既忠贞,又柔顺,而常为贤良的母亲,亦且她是出于天性的贞洁的,一切不幸的扰攘,责任都属于男子。犯罪的是男子,男子不得不犯罪,可是每一次他犯罪,少不了一个女人夹在里头……一、女性之从属地位中

  • 观行·韩非

    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已。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恶。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已;董安于之心缓,故弦统以自急。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绩短,之谓明主。天下

  •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佚名

    大唐三藏那提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悉帝城胜德林中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菩萨无央数。又与无量婆罗门毗舍首陀并诸长者。各各皆是大众之首。与其同类来至佛所。又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

  • 慈悲道场忏法 第六卷·佚名

    慈悲道场忏法 第六卷解怨结之余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先向四生六道忏身恶业。经言。有身则苦生。无身则苦灭。而此身者众苦之本。三途剧报皆由身得。未见他作我受我作他受。自作其因。自受其果。若一业成罪无边际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 三·江味农

    【“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所以者何,即指出为何两边皆要非之所以然。一切贤圣皆用此双非之法,我们凡夫,何可不用。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为贤;初地至等觉为圣;如来极圣。故云一切。无为即

  • 伊滨集·王沂

    元代诗文别集。24卷。王沂撰。王沂文集久佚无传。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题名王沂《伊滨集》的诗文若干篇,重编为《伊滨集》24卷。卷1为赋、四言诗、五言古诗,卷2—3为五言古诗,卷4—5为七

  • 云蕉馆纪谈·佚名

    明鲁人孔迩撰。一卷。共十九条,述陈友谅事约据其半,又数条述明玉珍、明升事,多为它书未载;亦及明初史事。当著于明洪武以后。有《稗乘》本、《丛书集成》本。

  • 经问·毛奇龄

    十八卷,清毛奇龄著。为毛奇龄平日说经之语,由门人编辑成书,用一问一答的体例,故名《经问》。此书外附《经问补》三卷,为其子毛远宗所补。书中论褚师声子不解韈;论肃容、肃揖、肃拜三者之分;论妇人不称敛袵;论稽首、顿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