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观行

古之人目短于自见,故以镜观面;智短于自知,故以道正已。故镜无见疵之罪,道无明过之恶。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缓已;董安于之心缓,故弦统以自急。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绩短,之谓明主。

天下有信数三:一曰智有所有不能立,二曰力有所不能举,三曰强有所有不能胜。故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有乌获之劲而不得人助,不能自举;有贲、育之强而无法术,不得长胜。故势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故乌获轻千钧而重其身,非其重于千钧也,势不便也。离硃易百步而难眉睫,非百步近而眉睫远也,道不可也。故明主不穷乌获以其不能自举,不困离硃以其不能自见。因可势,求易道,故用力寡而功名立。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人主为三者发喜怒之色,则金石之士离心焉。圣贤之朴深矣。古明主观人,不使人观己。明于尧不能独成,乌获之不能自举,贲育之不能自胜,以法术则观行之道毕矣。


译文


古代的人,眼睛看不见自己,所以用镜子照着观察面孔;才智不足以认识自己,所以用法术来修正自己。因此镜子没有照出毛病的罪过,法术没有暴露过失引起的怨恨。眼睛离开镜子,就不能修整胡子眉毛;人们离开法术,就不能辨别是非。西门豹性情急躁,所以佩带柔韧的皮带来提醒自己从容;董安于性情迟缓,所以佩带绷紧的弓弦来鞭策自己敏捷。所以用多余补充不足;用长的接续短的就叫做英明的君主。

天下有三种定数:一是智者也有办不成的事情,二是力士也有举不起的物件,三是勇士也有战不胜的对手。所以即使有唐尧的智慧,却没有众人的辅佐,大功就建立不起来;有乌获的力气,却得不到别人帮助,也不可能自己举起自己;有孟贲、夏育的勇猛,却没有法术作为保障,仍不能总是取胜。所以形势总有不具备的,事情总有办不成的。所以乌获以千钧为轻而以自身为重,不是他的身体比千钧重,而是形势不允许。离朱易于看清百步之外的毫毛,却难以看到自己的盾睫,并非百步近而眉睫远,而是条件不允许。所以明君不因乌获不能自举而为难他,不因离朱不能自见而刁难他。顺应可获成功的形势,寻找容易成功的条件,所以力少而功名成。季节有盛有衰,事情有利有害,万物有生有死,君主对这三种变化表现出喜怒之颜色,那么忠贞人士就会离心离德,聪明的人就会摸到君主底细了。所以明君观察别人,而不让别人观察自己。明白唐尧不能单独成功,乌获不能举起自己,孟责、夏育不能胜过自我,运用法术则观察臣下行为的道理就尽在其中了。

猜你喜欢
  卷十三·李光地
  卷十 大射仪第七之二·李如圭
  目录·陈建
  卷四十七·朱熹
  外储说右上 译文·韩非
  谈习气·梁漱溟
  卷三百五十九·佚名
  卷二百八十·佚名
  释氏稽古略卷二·觉岸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二·玄奘
  起世因本经卷第六·佚名
  卷十九·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十二·佚名
  论经典·印光
  金刚仙论 第十卷·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徐安国·唐圭璋

      安国字衡仲,号春渚,上饶人。乾道二年(1166)进士。六年(1170),知华亭县。绍熙中,知横州。庆元中,提举广东茶盐。嘉泰二年(1202),授湖南提举,放罢。有西窗集,不传。   蓦山溪   早梅   青梅骨瘦,已有生春意。椒萼露微花,便觉

  • 五集卷九十四·乾隆

    <集部,别集类,清代,御制诗集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五集卷九十四古今体七十七首【乙卯二】新正幸御园即事六十乾隆天眷谌奉时行庆御园临赏灯张乐惟遵古悦近来遥觉盛今谦满受招诫犹着居诸亏变惕诚深便宜幸胜昨年况【昨年此

  • 鹤山集钞·吴之振

    魏了翁题谢耕道一犁春雨图床头夜雨滴到明,村南村北春水生。老妇携儿出门去,老翁赤脚呵牛耕。一双不借挂木杪,半破□□冲晓行。耕罢洗泥枕犊鼻,卧看人间蛮触争。题上亭驿红锦绷盛河北贼,紫金盏酌寿王妃。弄成晚岁郎当曲,正是

  • 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第十二·陈寿

    杜微字国辅,梓潼涪人也。少受学于广汉任安。刘璋辟为从事,以疾去官。及先主定蜀,微常称聋,闭门不出。建兴二年,丞相亮领益州牧,选迎皆妙简旧德,以秦宓为别驾,五梁为功曹,微为主簿。微固辞,轝而致之。既致,亮引见微,微自陈谢。高以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五十一·佚名

    嘉靖四年五月己未朔吏部言顷礼部右侍郎顾清以言官论劾自陈致仕未几荐者属至今抚按诸臣复亟称其贤谨条上前后诸恭候圣裁上以劾荐异同已之试监察御史侯秩服阕复除江西道辽阳地震命神机营坐营署都指挥佥事李义充甘肃游击

  • 卷四十四·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前编卷四十四乾隆三年夏四月辛卯准噶尔部人巴雅尔起塔特伯勒克等来降命赏给安揷如例五月戊午命暂停运送军营米石定边副将军额驸防凌奏言大兵既撤每月需饷无多军营现贮粮十七万余石屯田米三

  • 周弘正传·姚思廉

    周弘正字思行,汝南安城人,晋光禄大夫周岂页的九世孙。祖父周..,齐朝中书侍郎,领著作。父亲周宝始,梁朝司徒祭酒。周弘正幼年丧父,和弟弟周弘让、周弘直都由伯父护军周扌舍收养。十岁时,通晓《老子》、《周易》,周扌舍每每与他

  • 食货六一·徐松

    官田杂录【宋会要】高宗建炎元年五月十日,知江宁府、兼江南东西路经制使翁彦国言:「准朝廷指挥:委官拘收籍没蔡京、王黼等庄田,变卖收充籴本。窃详逐家庄田元租与人户,岁收净课。今若比元立租及主户所得稍损一二分比元:「比

  • 卷三·叶隆礼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三太宗孝武惠文皇帝下【乙巳】会同八年春正月帝将兵攻邢洺磁三州至於安阳河千里之内焚杀殆尽帝见大桑木骂曰吾知紫披袄出自汝身吾岂容汝活耶束薪於木而焚之 时晋主病不能出军遣张从

  • ●孝友鉴第一(二十四案)·徐谦

      孰无父母,孰无兄弟。猗嗟物兮,孝友如是。歌者伤心,闻者陨涕。辑孝友   孝象(《矩斋杂记》)   刘时用言:见一老象将死,其子取草饲之,已不能食,则运鼻周拭其身,双泪如雨。及母死,子泣跃而仆。   鹤子曰:一腔血泪,滴滴从心

  • 提要·刘荀

    (臣)等谨案明本释三卷宋刘荀撰荀东平人尚书左仆射挚之孙书中所称先文肃公即谓挚也孝宗时尝知盱眙军其事迹则不可考矣是书乃其讲学之语大旨谓致力当求其本因举其切要者三十三条各为标目而着论以发明之论所不尽者又自为之

  • 卷十七·王鸿绪

    <经部,诗类,钦定诗经传说汇纂钦定四库全书钦定诗经传说彚纂卷十七大雅三集传说见小雅集说【朱子曰大雅非圣贤不能为平易明白正大光明○熊氏禾曰案小雅集传云正大雅会朝之乐受厘陈戒之辞文王大明緜三篇国语皆以为两君

  • 袁子正书·袁准

    礼政治国之大体有四。一曰仁义。二曰礼制。三曰法令。四曰刑罚。四本者具。则帝王之功立矣。所谓仁者。爱人者也。爱人父母之行也。为民父母。故能兴天下之利也。所谓义者。能辨物理者也。物得理。故能除天下之害也。

  • 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第二·圆悟克勤

    上堂二上堂。僧问。譬如掷剑挥空。有一人剑亦无。虚空亦不挥时如何。师云。大众。见尔败阙。进云。学人只管推出。和尚何不放行。师云。莫谤崇宁好。进云。为什么不肯承当。师云。藏身露影。进云。今日捉败。师云。果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九·佚名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大明品第三十二(丹本作宝塔品)尔时佛告释提桓因言:&ldquo;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深般若波罗蜜,受持亲近读诵、正忆念、不离萨婆若心、两阵战时,是善男子、善女人诵般若波罗蜜故,入军阵中终不失

  • 东溪先生文集·徐霈

    二十卷,明徐霈撰。徐霈文集

  • 侍帝晨东华上佐司命杨君传记·佚名

    侍帝晨东华上佐司命杨君传记,撰人不详。约出于唐代或北宋。《通志‧艺文略》着录作「东华司命杨君传一卷」,《宋史‧艺文志》作「司命杨君传记一卷」。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正一部。此书乃晋代著名道士杨羲传记。书中略

  • 燕书·宋濂

    寓言集。明宋濂著。40则。系作者于元末隐居之时所作。抨击元代政治社会的黑暗、讥刺一般的人情世态。笔锋犀利,寄意深刻。形式上,“起有引,末有记” (傅旭元《小序》)特为讽刺流弊而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