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 集峭

今天下皆妇人矣,封疆缩其地,而中庭之歌舞犹喧;战血枯其人,而满座之貂貚自若。我辈书生,既无诛贼讨乱之柄,而一片报国之忱,惟于寸楮尺只字间见之;使天下之须眉而妇人者,亦耸然有起色。集峭第三。 

忠孝吾家之宝,经史吾家之田。 

闲到白头真是拙,醉逢青眼不知狂。 

兴之所到,不妨呕出惊人心,故不然,也须随场作戏。 

放得俗人心下,方可为丈夫。放得丈夫心下,方名为仙佛。放得仙佛心下,方名为得道。 

吟诗劣于讲学,骂座恶于足恭。两而揆之,宁为薄行狂夫,不作厚颜君子。 

观人题壁,便识文章。 

宁为真士夫,不为假道学。 

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随口利牙,不顾天荒地老;翻肠倒肚,那管鬼哭神愁。 

身世浮名,余以梦蝶视之,断不受肉眼相看。 

达人撒手悬崖,俗子沉身苦海。 

销骨口中,生出莲花九品,铄金舌上,容他鹦鹉千言。 

少言语以当贵,多著述以当富,载清名以当车,咀英华以当肉。 

竹外窥莺,树外窥水,峰外窥云,难道我有意无意;鸟来窥人,月来窥酒,雪来窥书,却看他有情无情。 

体裁如何,出月隐山;情景如何,落日映屿;气魄如何,收露敛色;议论如何,回飙拂渚。 

有大通必有大塞,无奇遇必无奇穷。 

雾满杨溪,玄豹山间偕日月;云飞翰苑,紫龙天外借风雷。 

西山霁雪,东岳含烟;驾凤桥以高飞,登雁塔而远眺。 

一失脚为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人。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常怀廊庙的经纶。 

学者要有兢业的心思,又要有潇洒的趣味。 

平民种德施惠,是无位之卿相;仕夫贪食财好货,乃有爵的乞人。 

烦恼场空,身住清凉世界;营求念绝,心归自在乾坤。 

觑破兴衰究竟,人我得失冰消;阅尽寂寞繁华,豪杰心肠灰冷。 

名衲谈禅,必执经升座,便减三分禅理。 

穷通之境未遭,主持之局已定;老病之势未催,生死之关先破。求之今世,谁堪语此? 

一纸八行,不遇寒温之句;鱼腹雁足,空有往来之烦。是以嵇康不作,严光口传,豫章掷之水中,陈秦挂之壁上。 

枝头秋叶,将落犹然恋树;檐前野鸟,除死方得离笼。人之处世,可怜如此。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 

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声闻,便成伪果。讲道修德,念念要从虚处立基;若稍计功效,便落尘情。 

执拗者福轻,而圆融之人其禄必厚;操切者寿夭,而宽厚之士其年必长;故君子不言命,养性即所以立命;亦不言天,尽人自可以回天。 

才智英敏者,宜以学问摄其躁;气节激昂者,当以德性融其偏。 

苍蝇附骥,捷则捷矣,难辞处后之羞;茑萝依松,高则高矣,未免仰攀之耻。所以君子宁以风霜自挟,毋为鱼鸟亲人。 

伺察以为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养智;奋迅以求速者,多因速而致迟,故君子以动持轻。 

有面前之誉易,无背后之毁难;有乍交之欢易,无久处之厌难。 

宇宙内事,要力担当,又要善摆脱。不担当,则无经世之事业,不摆脱,则无出世之襟期。 

待人而留有余不尽之恩,可以维系无厌之人心;御事而留有余不尽之智,可以堤防不测之事变。 

无事如有事时堤防,可以弭意外之变;有事如无事时镇定,可以销局中之危。 

爱是万缘之根,当知割舍;识是众欲之本,要力扫除。 

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及圆融。 

荣宠旁边辱等待,不必扬扬;困穷背后福跟随,何须戚戚。 

看破有尽身躯,万境之尘缘自息;悟入无怀境界,一轮之心月独明。 

霜天闻鹤唳,雪夜听鸡鸣,得乾坤清绝之气;晴空看鸟飞,活水观鱼戏,识宇宙活泼之机。 

斜阳树下,闲随老衲清谈;深雪堂中,戏与骚人白战。 

山月江烟,铁笛数声,便成清赏;天风海涛,扁舟一叶,大是奇观。 

秋风闭户,夜雨挑灯,卧读离骚泪下;霁日寻芳,春宵载酒,闲歌乐府神怡。 

云水中载酒,松篁里煎茶,岂必銮坡侍宴;山林下著书,花鸟间得句,何须凤沼挥毫。 

人生不好古,象鼎牺樽,变为瓦缶;世道不怜才,凤毛麟角,化作灰尘。 

要做男子,须负刚肠,欲学古人,当坚苦志。 

风尘善病,伏枕处一片青山;岁月长吟,操觚时千篇白雪。 

亲兄弟折箸,壁合翻作瓜分;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 

心为形役,尘世马牛;身被名牵,樊笼鸡骛。 

懒见俗人,权辞托病;怕逢尘事,诡迹逃禅。 

人不通古今,襟裾马牛;士不晓廉耻,衣冠狗彘。 

道院吹笙,松风袅袅;空门洗钵,花雨纷纷。 

囊无阿堵物,岂便求人;盘有水晶盐,犹堪留客。 

种两倾负郭田,量晴校雨;寻几个知心友,弄月嘲风。 

着屐登山,翠微中独逢老衲;乘桴浮海,雪浪里群傍闲鸥。 

才士不妨泛驾,辕下驹吾弗愿也;诤臣岂合摸棱,殿上虎君无尤焉。 

荷钱榆荚,飞来都作青蚨;柔玉温香,观想可成白骨。 

旅馆题蕉,一路留来魂梦谱;客途惊雁,半天寄落别离书。 

歌儿带烟霞之致,舞女具邱壑之资;生成世外风姿,不惯尘中物色。 

今古文章,只在苏东坡鼻端定优劣;一时人品,却从阮嗣宗眼内别雌黄。 

魑魅满前,笑着阮家无鬼论;炎嚣阅世,愁披刘氏北风图。 

气夺山川,色结烟霞。 

诗思在灞凌桥上,微吟处,林岫便已浩然;野趣在镜湖曲边,独往时,山川自相映发。 

至音不合众听,故伯牙绝弦;至宝不同众好,故卞和泣玉。 

看文字,须如猛将用兵,直是鏖战一阵;亦如酷吏治狱,直是推勘到底,决不恕他。 

名山乏侣,不解壁上芒鞋;好景无诗,虚携囊中锦字。 

辽水无极,雁山参云,闺中风暖,陌上草薰。 

秋露如珠,秋月如珪;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声应气求之夫,决不在于寻行数墨之士;风行水上之文,决不在于一字一句之奇。 

借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礧磈。 

春至不知湘水深,日暮忘却巴陵道。 

奇曲雅乐,所以禁淫也;锦绣黼黻,所以御暴也。缛则太过,是以檀卿刺郑声,周人伤北里。 

静若清夜之列宿,动若流彗之互奔。 

振骏气以摆雷,飞雄光以倒电。 

停之如栖鹄,挥之如惊鸿,飘缨蕤于轩幌,发晖曜于群龙。 

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初便娟于墀庑,未萦盈于帷席。 

云气荫于丛蓍,金精养于秋菊;落叶半床,狂花满屋。 

雨送添砚之水,竹供扫榻之风。 

血三年而藏碧,魂一变而成红。 

举黄花而乘月艳,笼黛叶而卷云翘。 

垂纶帘外,疑钩势之重悬;透影窗中,若镜光之开照。 

叠轻蕊而矜暖,布重泥而讶湿;迹似连珠,形如聚粒。 

霄光分晓,出虚窦以双飞;微阴合瞑,舞低檐而并入。 

任他极有见识,看得假认不得真;随你极有聪明,卖得巧藏不得拙。 

伤心之事,即懦夫亦动怒发;快心之举,虽愁人亦开笑颜。 

论官府不如论帝王,以佐史臣之不逮;谈闺阃不如谈艳丽,以补风人之见遗。 

是技皆可成名天下,唯无技之人最苦;片技即足自立天下,唯多技之人最劳。 

傲骨、侠骨、媚骨,即枯骨可致千金;冷语、隽语、韵语,即片语亦重九鼎。 

议生草莽无轻重,论到家庭无是非。 

圣贤不白之衷,托之日月;天地不平之气,托之风雷。 

风流易荡,佯狂近颠。 

书载茂先三十乘,便可移家;囊无子美一文钱,尽堪结客。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受用者,才情决然不露。夫人有短,所以见长。 

松枝自是幽人笔,竹叶常浮野客杯。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好山当户天呈画,古寺为邻僧报钟。 

瑶草与芳兰而并茂,苍松齐古柏以增龄。 

群鸿戏海,野鹤游天。 

猜你喜欢
  晏子使晋晋平公问先君得众若何晏子对以如美渊泽第十五·晏婴
  為人者天第四十一·苏舆
  延平答问·朱熹
  三传辨疑卷十九·程端学
  卷五·蔡清
  卷三·袁燮
  卷四·高攀龙
  第六卦:《讼卦》·佚名
  第45章·老子
  序·钱穆
  人间训(上)·刘安
  文昌帝君阴骘文·周梦颜
  卷四·佚名
  佛说佛名经卷第二十六·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十·澄观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黑老五·隋树森

    黑老五,又称梨园黑老五。生平、里籍均不详。 套数 【中吕】粉蝶儿 集中州韵 从东陇风动松呼,听叮咛定睛睁觑,望苍茫圹广黄芦。却樵夫,遇渔父,递知机携物。便盘旋千转前湖,看寒山晚关滩渡。 【醉春风】

  • 巻十二·顾瑛

    钦定四库全书草堂雅集卷十二元 顾瑛 编彭罙字仲愈广陵人无书不读通五经性行纯谨言笑侃侃陈君敬初深敬事之来吴中予甥张大本首延致之授举子业户外之屦常满江左硕儒也巴陵女子行巴陵郡西江水浑赤沙黄壤东南奔迩来湜湜

  • 第六出 舟外寻舟·丁耀亢

    (生负舟上)骑驴还觅驴,旁人见了笑。吞舟还得舟,再返来时道。俺何生自与一班异人游海求仙,分明记得泊船海边,上一小舟垂钓。不知如何便落一黑暗之地,几乎闷死。又不知如何又白洞洞的钻将出来。且喜孤舟无损,故我

  • 起造一座墙·徐志摩

    你我千万不可亵渎那一个字, 别忘了在上帝跟前起的誓。 我不仅要你最柔软的柔情, 蕉衣似的永远裹着我的心; 我要你的爱有纯纲似的强, 在这流动的生里起造一座墙; 任凭秋风吹尽满园的黄叶, 任凭白蚁蛀烂千年的画壁; 就使有一天

  • 卷一百七十六·列传第六十三·宋濂

        曹伯启   曹伯启,字士开,济宁砀山人。弱冠,从东平李谦游,笃于问学。至元中,历仕为兰溪主簿,尉获盗三十,械徇诸市,伯启以无左验,未之信;俄得真盗,尉以是黜。累迁常州路推官,豪民黄甲,恃财杀人,赂佃客诬伏,伯启谳得其

  • 卷十三·沈德符

      ○礼部【国初荫叙】洪武中太师韩国公李善长及礼部官,议荫叙之法凡五。其一曰:用荫以嫡长子,若嫡长子残废,则嫡长之子孙,以逮曾玄,无则嫡长之同母弟,以逮曾玄;又无则继室及诸妾所生者;又无则傍荫其亲兄弟子孙;又无则傍荫其伯

  • 卷之四百九十三·佚名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春正月。壬戌朔。上诣奉先殿堂子行礼。内起居注  ○遣官祭太庙后殿。  ○率王以下文武大臣。诣皇极殿庆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礼成。御太和殿受朝贺。  ○诣大高殿

  • 五三 浙江巡抚三宝奏查访范氏天一阁等藏书情形折·佚名

    五三 浙江巡抚三宝奏查访范氏天一阁等藏书情形折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二十六日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遵旨查办遗书,恭折奏覆事。钦奉谕旨,采访遗书,经前抚臣熊学鹏购得五十六种,护抚臣布政使王亶望购得五十一种,又淳安县知县

  • 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司马迁

    留侯【索隐】:韦昭云“留,今属彭城”。按:良求封留,以始见高祖於留故也。【正义】:括地志云:“故留城在徐州沛县东南五十五里。今城内有张良庙也。”张良者,【索隐】:汉书云字子房。按:王符、皇甫谧并以良为韩之公族,姬姓也。

  • 戒子通録卷六·刘清之

    家戒 黄太史【庭坚字鲁直豫章人元佑史官绍圣中作家戒付子相】庭坚自丱角读书及有知识迄今四十年时态歴观谛见润屋封君巨姓豪右衣冠世族金珠满堂不数年间复过之特见废田不耕空囷不给又数年复见之有缧绁于公庭者有荷担

  • 卷二十二·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二十二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大雩【附祭水旱祈雨祈雪祈晴及祷雨杂仪】蕙田案月令曰大雩帝左传云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即诗颂所谓春夏祈谷于上帝也其礼天子诸侯皆有之然

  • 卷二十一·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二十一   宋 王与之 撰地官司徒下载师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六人徒六十人郑康成曰载之言事也事民而税之载师者闾师县师遗人均人官之长○郑锷曰周制王畿之地不过千里可为井田者则

  • 利益存亡品第七·佚名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是等辈人如履泥涂负於重石。渐困渐重足步深邃。若得遇知识替与减负或全与负。是知识有大力故。复相扶助劝令牢

  • 辟邪集附·智旭

    【钟振之居士寄初征与际明禅师柬】忆吾两人。生同一日。学同一师。幼同一志。不谓尊者至廿四岁。逃儒入禅。二十年来。所趋各别。音问遂疎。兹者病卧湖滨。忽闻天主邪说。借彼矛。攻彼盾。略为初征。知尊者。久事禅学

  • 卷第六十·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六十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一行纳息第二之五三结乃至九十八随眠。为前摄后后摄前耶。问何故作此论。答为重遮遣分别论者执他性摄。及重开显应理论者说自性摄令转分明

  • 卷第九·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九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周 叙曰。周之艺祖。字文觉者。即魏大丞相泰之世子也。泰举高阳王为帝。迁都长安。号西魏。凡一十八年。废帝更立齐王为帝。四年而泰薨。觉承魏禅。当年被废。立弟

  • 道光来安县志·刘廷槐

    道光本《来安县志》原由符鸿主持纂修。符鸿,湖南益阳人,乙丑(1805,嘉庆十年)进士,道光二年冬到任来安县令。道光三年清廷诏令各省纂修省志,因纂修《安徽通志》需向各府县征县志,符鸿遂组织人力在伍斯殡志的基础上纂修新志,至

  • 孔氏谈苑·孔平仲

    笔记。旧题宋孔平仲著。此书记事以北宋为主,偶亦及唐代传闻,而内容则较杂,自朝野逸事、士大夫言行至民俗民谚、异闻传说均有涉及,其中亦有关于宋代文人诗词创作(如“王曾赋梅花诗”、“王介甫江宁夹口诗”、“范文正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