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

大唐三藏那提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悉帝城胜德林中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菩萨无央数。又与无量婆罗门毗舍首陀并诸长者。各各皆是大众之首。与其同类来至佛所。又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在大法会前后围绕。

  尔时众中有菩萨摩诃萨。名离垢慧。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恭敬合掌前白佛言。世尊。欲有少问愿见听许。佛言。恣汝所问当随意答。离垢慧菩萨既闻佛许。踊跃无量而白佛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等。于如来所。云何恭敬礼拜供养。佛言。离垢慧。善哉善哉。汝多悲愍。饶益安乐一切人天。当善谛听为汝解说。若善男子及善女人。欲于佛所起礼敬者。先应发愿作如是言。我今至心顶礼十方诸佛。普入一切诸胜法中。我今五轮于佛作礼。为断五道离于五盖。愿诸众生常得安住。无坏五通。具足五眼。愿我右膝著地之时。令诸众生得正觉道。愿我左膝著地之时。令诸众生于外道法不起邪见。悉得安立正觉道中。愿我右手著地之时。犹如世尊坐金刚座。右手指地震动现瑞。证大菩提。今我亦尔。共诸众生同证觉道。愿我左手著地之时。令诸外道难调伏者。以四摄法而摄取之。令入正法。愿我首顶著地之时。令诸众生离憍慢心。悉得成就无见顶相。离垢慧。是为五轮作礼之相。次礼十方现在诸佛。应作是言。

  南无东方阿閦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南方宝相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西方无量寿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北方妙鼓声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东南方因陀罗鸡都幢王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西南方宝游步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西北方娑罗因陀罗王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东北方无量幢王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上方智光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南无下方毗卢遮那如来。广及彼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并诸菩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次又归命娑婆世界本师释迦牟尼如来。广及十方无量世界一切如来。诸大法藏。及入地菩萨摩诃萨声闻缘觉一切贤圣。

  又作是言。我今一心顶礼如上一切佛法诸贤圣众。当愿证知我。从今日乃至菩提。常行归依佛世尊者。大慈悲者。一切智者。一切知见者。诸畏已离者。人中大师子。大龙王。人中大仙士。大丈夫。一切遍知不思议身。无上身无等身。不与二乘共身。清净法身。一切众中最尊上者。我今至诚一心归命。如是归命百遍千遍百千万遍。乃至无量无数遍。尽未来际彻骨彻髓。归依如上诸佛世尊。

  又作是言。我今以身口意三业善根。共诸众生归依于佛常不离佛。如是归依坐道场者。常住常恒不迁变者。不老不死不灭坏者。无住无缘性寂静者。住于法舍作大护念为洲渚者。为归为依证涅槃者。于诸法中住最上者。我今至诚殷勤郑重。归命如是诸佛正法。重又如上至诚归命住种性中诸菩萨等。从欢喜地乃至法云。住于十地诸菩萨僧。

  次应忏悔当作是言。唯愿十方诸佛世尊。证知忆念哀受我忏。身业三种。行杀盗淫。口业有四。妄言恶口两舌绮语。意三业行谓贪嗔痴。自作教他见作随喜。如是十恶今悉忏悔。又重思惟。无始已来轮转六道。于诸众生种种欺负。大斗重秤取物自资。轻秤小斗便与他物。假饰衣金潜行毒药。皆为损害今悉忏悔。或谤三乘。妄说法律。轻慢三宝。欺誷二亲。于诸尊长和上阇梨耆老之前。不生只敬。如是等过去诸罪今悉忏悔。现在恶业诚心发露。所未作者更不敢作。今于诸佛诸菩萨等最大众首。无比无上无等等前。发露忏悔不敢覆藏。一忏已后更不重造。如是忏悔。第二第三亦如上说。

  次应劝请当作是言。十方诸佛。若未转法轮。若欲入涅槃者。我皆劝请唯愿久住。于无量劫愍诸众生。雨大法雨转正法轮。不般涅槃。

  次应随喜当作是言。十方所有三乘贤圣数如恒沙。及一切众生。修行六度助菩提法。我皆随喜。

  次应回向当作是言。十方三世诸佛作业。及诸菩萨声闻缘觉所行六度。尽已回向无上菩提。我亦如是回向佛道。

  次应发愿。仰惟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皆发弘愿。尽虚空遍法界所在流化为诸众生。三界所摄无有遗余。愿令众生利乐成熟。具善律仪住大涅槃。今并现前。我亦如是大誓庄严。愿我于无上道心不散乱。常见诸佛常闻正法。承事修行无有空过。所作善法及菩提心。亦不退失。所生之处供养圣众。教化众生得无上道。转正法轮。具大神通。亦令众生如是修学至不退转。

  又愿一切众生早断诸苦。速证涅槃住如来智。我既出于生死觉悟一切。亦令众生出离生死。解脱烦恼觉悟一切。唯愿十方诸佛。证知我行菩萨道发兴愿海。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愿我所生处  随业而受形

  成大丈夫身  有信诸根具

  通伎术艺能  广解诸教意

  世事悉弃舍  诸欲皆远离

  正语住法念  庄严菩提心

  敬事善知识  有情咸见重

  戒仪既具足  净受念乐报

  常畏彼恶业  游步于善法

  恒依十度行  故得成菩提

  乃至最后身  常与众生乐

  珠中摩尼胜  能成利他事

  愿我穷未来  利益无休息

  佛告离垢慧菩萨摩诃萨言。若有众生行菩萨道。如我所说当依修学。说是经已。离垢慧等及诸大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经

猜你喜欢
  卷第八十六·李通玄
  大菩薩藏經校勘說明·欧阳竟无
  佛说鬼问目连经·佚名
  卷之十七·即非如一
  成唯识论观心法要卷第二·智旭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八·澄观
  華嚴經十回向品·欧阳竟无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十三·玄奘
  卷六·佚名
  诸法集要经卷第三·佚名
  卷第六·佚名
  第六十九卷·佚名
  佛说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卷第十二·佚名
  卷中·佚名
  卷三百五十四·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小畜集补钞·管庭芬

    宋诗钞补小畜集补钞王禹偁寄商州冯十八仲咸同年迁客秋来捧诏还,故人多怪鬓毛班。重为东掖垣中士,犹梦西晖亭下山。薄忆宦情皆是幻,老思身计不如闲。何时获约同归隐,水竹萧萧但掩关。移任长洲移任长洲县,舟中兴自馀。篷高犹

  • 卷二二一 唐紀三十七·司马光

      起屠維大淵獻(己亥),盡上章困敦(庚子),凡二年。   肅宗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乾元二年(己亥,公元七五九年)   春,正月,己巳朔,史思明築壇於魏州城北,自稱大聖燕王;以周摯為行軍司馬。李光弼曰:「思明得魏州而按兵不進,此欲使

  • 卷一百十五·杨士奇

    永乐九年夏四月辛卯朔享 太庙○壬辰 命故辽东都指挥同知单旺侄兴袭金吾右卫指挥使特赐钞千贯罗衣一袭 上念旺父有战功旺继没于军故有是命命羽林前卫指挥同知刀伯通子贵金吾右卫指挥佥事侯泰侄用府军卫指挥佥事程名

  • 卷之一千三百三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五百八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六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第七七单光绪十二年八月十二日一一二一二-六·佚名

    新竹知县方,饬皂、快总头役倪源、许来,吊销已革三皂头役李益谕戳,并跟交公事及人犯钦加五品衔、特授埔里抚民分府、署新竹县正堂方,单仰皂总头役倪源、快总头役许来,立将已革三皂头役李益承领谕戳,先行

  • 第六十四册 天命十年正月至三月·佚名

    第六十四册 天命十年正月至三月乙丑年正月初二日,汗率众福晋、八旗诸贝勒、福晋、蒙古诸贝勒、福晋、众汉官及官员之妻,至太子河冰上,玩赏踢球之戏。诸贝勒率随侍人等玩球二次之後,汗与众福晋坐於冰之中间,命於二边等距离

  • 总目·纪昀

    (臣)等谨案钦定续通志六百四十卷乾隆三十二年奉敕纂其纪传自唐始诸略自五代始因郑樵旧目参考同异斟酌损益之有郑 志所无而增补者有郑志所有而删并者各于本门小序详述端委窃惟作史之要贵于体例精严褒贬至当为天下后世纲

  • 卷104·陈邦瞻

    ○李璮之纳理宗景定三年二月,蒙古江淮大都督李璮以京东来归。璮李全子,既降蒙古,为山东行省,葺旧海城,将窥海道。已而陷海州、涟水军,拔四城,杀官军几尽,淮扬大震。自蒙古主蒙哥卒,忽必烈立,璮始萌南归之志,前后所奏凡数十事,皆恫

  • 明鉴易知录卷三·吴楚材

    明纪建文皇帝编 己卯,建文皇帝建文元年,春正月,燕王遣长史葛诚入奏事。编 帝密问诚燕邸事,诚具以实告。遣诚还燕,使为内应。至则燕王察其色异,心疑之。编 二月,尊皇考懿文太子为兴宗孝康皇帝,皇妣常氏为孝康皇后。编 对弟

  • 卷五·朱鹤龄

    钦定四库全书读左日钞卷五吴江朱鹤龄撰十二年荆尸而举荆尸陈法之名庄四年传楚武王荆尸授师孑焉以侵随方言云孑戟也盖参用戟以为陈法夷于九县疏九县庄十四年灭息十六年灭邓僖五年灭弦十二年灭黄二十六年灭夔文四年灭江

  • 卷之三·张居正

    夏书夏,是大禹有天下之号。这书纪夏家一代的事迹,故叫做夏书,共四篇。禹贡贡,是贡赋。这一篇,史臣记大禹平水土,定贡赋,及经理天下的事。独以贡名篇者,水土平而后贡赋定,特举其成功而言也。【原文】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 卷二十·普济

      南岳下十五世下龙门远禅师法嗣龙翔士圭禅师温州龙翔竹庵士圭禅师,成都史氏子。初依大慈宗雅,心醉楞严。逾五秋,南游谒诸尊宿。  始登龙门,即以平时所得白佛眼。眼曰:“汝解心已极,但欠著力开眼耳。”  遂俾职堂司。

  • 观世音菩萨救苦经·佚名

    南无救苦观世音菩萨。百千万亿佛。恒河沙数佛。无量功德佛。佛告阿难言。此经大圣。能救狱囚。能救重病。能救千灾百难苦。若有人。诵得一千遍。一身离苦难。诵得一万遍。合家离苦难。南无佛力威。南无佛力护。使人无

  • 经络汇编·翟良

    经络类著作。明翟良撰。不分卷。良字玉华,山东益都人。幼时体弱多病,后学医并以医为业。另有《脉诀汇编说统》已著录。作者认为经络非专为针灸而设,医者必须精通经络,为脏腑辨证所需,故撰此书。刊于崇祯元年(1628)。

  • 唐国史补·李肇

    唐李肇撰。原称《国史补》。三卷。肇为中唐时人,曾官翰林学士,宪中元和时任中书舍人,穆宗长庆时任尚书左司郎中。著有《翰林志》。是编成书于长庆间(821—824),记事起自开元终至长庆,共百余年事。为补史志之阙,故名。

  • 西征随笔·汪景祺

    笔记。清汪景祺撰。二卷。存一卷。景祺原名曰祺,字无己,号星堂,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康熙举人。尝自邢州取道晋阳、河东入潼关至雍州,凡路之所经、身之所遇、心之所感、口之所谈,皆记之,遂成是书。雍正二年(1724)游陕西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