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提要

  《越绝书》十五卷,不著撰人名氏。书中《吴地传》称勾践徙琅琊,到建武二十八年,凡五百六十七年,则后汉初人也。书末《叙外传记》以廋词隐其姓名。其云以去为姓,得衣乃成,是袁字也。厥名有米,覆之以庚,是康字也。禹来东征,死葬其疆,是会稽人也。又云文词属定,自於邦贤,以口为姓,承之以天,是吴字也。楚相屈原,与之同名,是平字也。然则此书为会稽袁康所作,同郡吴平所定也。王充《论衡·按书篇》曰:东番邹伯奇,临淮袁太伯、袁文衡,会稽吴君高、周长生之辈,位虽不至公卿,诚能知之囊橐,文雅之英雄也。观伯奇之《元思》、太伯之《易童句》(案童疑作章),文术之《箴铭》,君高之《越纽录》,长生之《洞历》,刘子政、扬子云不能过也。所谓吴君高殆即平字,所谓《越纽录》殆即此书欤?杨慎《丹铅录》、胡侍《珍珠船》、田艺衡《留青日札》皆有是说。核其文义,一一吻合。《隋唐志》皆云子贡作,非其实矣。其文纵横曼衍,与《吴越春秋》相类,而博丽奥衍则过之。中如《计倪内经》军气之类,多杂术数家言。皆汉人专门之学,非后来所能依托也。此本与《吴越春秋》皆大德丙午绍兴路所刊。卷末一跋,诸本所无。惟申明复仇之义,不著姓名。详其词意,或南宋人所题耶?郑明选《秕言》引《文选·七命》注引《越绝书》:大翼一艘十丈,中翼九丈六尺,小翼九丈。又称王鏊《震泽长语》引《越绝书》,风起震方云云。谓今本皆无此语,疑更有全书,惜未之见。案《崇文总目》称《越绝书》旧有内记八、外传十七。今文题阙舛,裁二十篇。是此书在北宋之初已佚五篇。选注所引盖佚篇之文,王鏊所称亦他书所引佚篇之文。以为此本之外更有全书,则明选误矣。别有《续越绝书》二卷,上卷曰《内传本事》、《吴内传》、《德序记》、《子游内经外传》、《越绝后语》、《西施郑旦外传》;下卷曰《越外传》、《杂事别传》、《变越上别传》、《变越下经》、《内雅琴考序传后记》。朱彝尊《经义考》谓为钱伪撰,诡云得之石匣中。与彝尊友善,所言当实。今未见传本,其伪妄亦不待辨。以其续此书而作,又即托於撰此书之人,恐其幸而或传,久且乱真。又恐其或不能传,而好异者耳闻其说,且疑此书之真有续编,故附订其伪於此,释来者之惑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二 刘琨(子群 琨兄舆 舆子演 祖逖(兄纳·房玄龄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七十六·佚名
  卷之八十五·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五·佚名
  今言卷之一·郑晓
  卷五·曾巩
  史记集解卷一百十·裴骃
  契丹传·魏徵
  萧亻免传·刘昫
  戴休颜传·欧阳修
  卷五十四·阿桂
  卷十八·黄训
  北洋海军章程第九·佚名
  卷九十四·佚名
  三十二年(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五百十二杨洵美杨洵美登宝历元年进士第终监察御史诗一首荅李昌期三山载羣仙峩峩咸浪中云【一作霞】衣翦不得此路安可从我生亦何事出门如飞蓬白日又黄昏所悲瑶草空虫声故郷梦枕上禾黍风吾道如

  • 卷三·陈镒

    钦定四库全书 午溪集卷三 元 陈镒 撰 五言律诗 溪上晚步 散步斜阳外独行无与期鱼梁秋水落沙树夕云欹人事有闲日溪流无尽时悠然心景会盘礴得归迟 送孔鲁茂録事解官归永嘉 到老心常赤先忧髪易苍纪纲吾道重风节古人方

  • 卷之三百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四五认充结状光绪七年八月一一二○六-二·佚名

    三皂头役姚景认充具认充结状人姚景,年四十一岁,原籍晋江县。今当大老爷台前,认充得景蒙充三皂头役额缺,小心奉公,所有红白契、钱粮、正供各款公项,按卯填缴,不敢侵渔、玩误等情。如有等情,愿甘坐罪。合具

  • 司马迁的生平和著作·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有广博的学问修养,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又曾为文“论六家之要旨”,批评了儒、墨、名、法和阴阳五家,而完

  • 卷四十五上·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四十五上 朱批沈廷正奏摺 雍正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河南开归河道【臣】沈廷正谨 奏为遵 旨回奏事雍正二年十二月十八日抚【臣】田文镜传【

  • 卷二十六·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十六 朱批塞楞额奏摺 雍正四年十一月初十日署理山东廵抚印务侍郎【臣】塞楞额谨 奏为钦奉 上谕事雍正四年十月十三日【臣】到任後接准

  • 卷一百一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司马迁

    袁盎【索隐】:音如周礼“盎齐”,乌浪反。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集解如淳曰:“盎为兄所保任,故得为中郎。”绛侯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自

  • 十年·佚名

    (己未)十年清咸豐九年春正月1月1日○壬申,詣孝正殿,行正朝祭晝茶禮。1月3日○甲戌,以李鼎信爲司諫院大司諫。1月4日○乙亥,詣孝正殿行春享。○次對于熙政堂。領議政金左根啓言:「在京才行人,令九卿及有司堂上,各薦二人。」從之

  • 卷八十三 春秋·黎靖德

      ◎纲领   春秋煞有不可晓处。〔泳〕   人道春秋难晓,据某理会来,无难晓处。只是据他有这个事在,据他载得恁地。但是看今年有甚么事,明年有甚么事,礼乐征伐不知是自天子出?自诸侯出?自大夫出?只是恁地。而今却要去一字

  • 修行方便道不净观升进分第十一·佚名

    已说不净观,方便道住过。若於胜道中,住应如前说。今当次第说,不净升进法。先总相思惟,系念不净缘。次住身少分,正观察自相。自在及外缘,二种说无量。行者於内身,自在三摩提。勤习正方便,周满究竟处。外缘无量者,境界普周遍。而

  • 卷四百八十七·佚名

    △第三分善现品第三之六复次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修行精进波罗蜜多时。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而修精进波罗蜜多。不杂声闻独觉作意。持此善根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修精进时能勤修学难行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九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九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初释见境中。先总释。次开章别释。初言诸者。自解云非一者众也。所起虽多不出一百四十。起不当理名之为见。又解知下重释见字。于一百四十中。各起一见皆推理不当。

  • 卷之十七·别庵性统

    续灯正统卷十七 南海普陀嗣祖沙门西蜀 性统 编集 临济宗 大鉴下第三十世 聚云真禅师法嗣 忠州万松三目慧芝禅师 郡之刘氏子。落发於本郡东明。次参聚云。云示以本色钳锤。力究数年。方明心要。初总院事。后充西堂

  • 卷第三十三·呆翁行悦

    列祖提纲录卷第三十三 武林十八涧理安禅寺住持娄东行悦集 谢西序头首提纲(首座 书记 藏主 知殿 侍者) 真净文禅师谢主首上堂。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乃拈拄杖云。不是一法又舍个什么佛事也。三德

  • 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果戈理

    《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是俄国作家果戈理创作的中篇小说,收录于小说集《密尔格拉得》。《伊凡·伊凡诺维奇和伊凡·尼基福罗维奇吵架的故事》以夸张的手法,辛辣嘲讽了两个“体面”的贵族绅

  • 阴符经·佚名

    道教经典。全称《黄帝阴符经》。唐李筌注 曰:“阴者暗也,符者合也。天机暗合于事机,故曰阴 符”。旧题黄帝撰,实为借黄帝之名而作。关于其著者世 说纷纭,有说为唐李筌撰,有说为魏道士寇谦之作,有 说为吕望作。《四库提要辩正

  • 东归日记·方士淦

    (清)方士淦撰。方士淦,字莲舫,定远(今安徽定远)人。尝从姚鼐弟子、内阁学士鲍桂星受辞章之学。嘉庆十二年(1804年)召试举人,历官至浙江湖州知府。道光六年(1826年)以事遣戍伊犁,道光八年(1828年)释归。著有《生还诗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