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修行方便道不净观升进分第十一

已说不净观,方便道住过。若於胜道中,住应如前说。

今当次第说,不净升进法。先总相思惟,系念不净缘。次住身少分,正观察自相。自在及外缘,二种说无量。

行者於内身,自在三摩提。勤习正方便,周满究竟处。外缘无量者,境界普周遍。而於彼正受,不能数自在。

又自观内身,是亦说无量。谓於自身处,种种众多色。筋连与肉段,其数各五百。提赖与揵大,是皆有六种。

提赖似果。揵大似痈。尽在腹内。三十六动物,三百二十骨。节解九百分,九十千种脉。宣气通诸味,三万六千道。

身中诸毛孔,九十九万数。身内侵食虫,户有八十千。内血外精气,是二共和合。先得迦罗逻,身根与命根。

是身不净起,出自迦罗逻。结业之所起,愚惑生乐著。二种重烦恼,爱恚痴冥心。谓初受生时,兴二颠倒想。

於内生爱欲,於外起瞋恚。男有如是想,女则上相违。不净迦罗逻,迦罗逻起泡。从泡生肉段,渐厚成支节。

出胎名婴儿,转次为童子,如是渐增长,盛壮谓中年。年逝形枯悴,朽耄日衰老。识灭寿命终,身坏白骨现。

青毁节节离,消碎尽磨灭。如是十五种,修行观自相。始从迦罗逻,次第衰老死。七日渐毁变,乃至灰灭尽。

宿世曾修行,先从迦罗逻。出生至老死,次第谛观察。白骨青赤相,肢节皆离散。骨琐及羸朽,腐坏尽磨灭。

彼诸修行者,思惟不净念。有从因观察,或果方便学。成就深妙慧,能了是相义。观察迦罗逻,乃至一切分。

四大和合净,造色五情根。无量极微种,一切从彼起。当复更观察,死後次第相。日日渐变异,乃至於七日。

无复有来去,视瞻笑语言:容止悉已灭,舍离威仪姿。死尸渐渐异,其色日毁变。青等诸不净,如是次第现。

膖胀脓烂溃,流漫极臭处。种种诸虫出,见已离色欲。观察本所著,已坏食不尽。离散在处处,能灭全具欲。

上言端正非其本亦应言全具。自见枯朽骨,无复滋润相。久故极粗涩,能离细滑欲。腐碎若尘塺,磨灭无所有。

成就如是相,远离有形欲(有形不必患是众生)。五欲亦五坏,随病而对治。相对真实相,修行正观察。色变若离散,威仪容止灭。

羸朽及磨碎,是名五种坏。此则自身中,无量诸境界。修行正忆念,悉能得自在。已说二无量,自在及境界。

修行不自在,亦已分别说。於是不净念,闻思与修慧。正观开慧眼,是说有三种。作想有二种,时复不想住。

俱开解思惟,或时非开解(解即开也)。第三性无垢,离垢清净住。不想不开解,是慧修禅起。起身寂止乐,馀二则不能。

心亦寂静乐,是名为修慧。滋润身柔软,此则寂静相。二俱不柔软,当知非寂静。彼二不寂静,一则安隐住。

是说色有中,修禅所起慧。不净观一智,依止十地起。根本及未至,亦说欲中间。依住一界身,境界於欲色。

化生既命终,即灭无不净。身净无馀秽,不能起厌患。唯观彼生灭,变易无常相。胞胎所生身,则有死尸形。

於身起净想,不净观对治。不求止贪欲,思惟习厌患。更有净对治,不作厌患想。方便净解脱,智者开慧眼。

谓於不净缘,白骨流光出。从是次第起,青色妙宝树。黄赤若鲜白,枝叶花亦然。上服珠璎珞,种种微妙色。

是则名修行,净解方便相。於彼不净身,处处庄严现。阶级次第上,三昧然慧灯。从彼一身出,高广普周遍。

一切馀身起,庄严亦如是,此则净解脱,方便不净观。若能须臾顷,修习此胜观。是则顺佛教,堪受一切施。

世尊所称叹,三界良福田。说馀一切相,功德亦复然。白骨青瘀想,成就心厌离。因是不净念,方便度诸地。

所谓身念止,受心法念处。暖来及顶忍,世间第一法。见道及修道,乃至漏尽智。因是方便度,一切功德地。

从初身念观,乃至究竟处。佛说不净念,一切诸种子。世尊说贪欲,利入深无底。正受对治药,当修厌离想。

一切馀烦恼,悉能须臾治。我已说不净,方便升进法。

馀有胜道进,相行如前说。

猜你喜欢
  解深密经卷第三·佚名
  卷七·佚名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幽明钦赞之印光大师·印光
  卷第一百一十九·佚名
  佛说一切佛摄相应大教王经圣观自在菩萨念诵仪轨一卷·佚名
  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佚名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十·念常
  卷第三·佚名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卷下·佚名
  卷五百一十九·佚名
  卷十·佚名
  佛说三厨经·佚名
  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还难·印光
  佛说摩尼罗亶经·佚名
  卷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洪·唐圭璋

      洪字子大,扬州人。建炎三年(1129)生。曾知温州及藤州。与弟漳、泳、洤、涮有李氏花萼集。洪又有芸庵类稿。俱不传,今只有辑本。朱祖谋以芸庵类稿之李洪为昭武人,字芸子。本书初刻卷一百六十二以为芸庵类稿乃昭武李芸子

  • 巧对录卷之七·梁章钜

    《中桥居士吴敏集句序》云:左史林震,自号介翁,长于集句。其所用诗凡三百八十家。一日与客饮,壁间有题《阳关辞》者,客曰:“试用‘劝君更尽一杯酒’句以侑尊。”因举杯而属对曰:“‘与尔同消万

  • 列传第八 硃龄石 弟超石 毛修之 傅弘之·沈约

    硃龄石,字伯儿,沛郡沛人也。家世将帅。祖腾,建威将军、吴国内史。伯父宪及斌,并为西中郎袁真将佐,宪为梁国内史,斌为汝南内史。大司马桓温伐真于寿阳,真以宪兄弟与温潜通,并杀之。龄石父绰逃走归温,攻战常居先,不避矢石。寿阳平

  • 卷二百六十三 列传五十·赵尔巽

      王弘祚 姚文然 魏象枢 朱之弼 赵申乔   王弘祚,字懋自,云南永昌人。明崇祯三年举人。自蓟州知州迁户部郎中,督饷大同。顺治元年,授岢岚兵备道。总督吴孳昌以弘祚筹画军饷,请仍留大同。二年,以总督李鉴荐,仍授户部郎中

  • 卷七 晋语一·左丘明

    1武公伐翼,杀哀侯,止栾共子曰:“茍无死,吾以子见天子,令子为上卿,制晋国之政。”辞曰:“成闻之:‘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长,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唯其所在,则致死焉。报生以死,报赐以力,人

  • 第二十五回 烟沈黑幕空具弹章 变起白狼构成巨祸·蔡东藩

      却说河南地方,是袁总统的珂里,袁为项城县人氏,项城县隶河南省,从前鄂军起义,各省响应,独河南巡抚宝棻,是个满洲人,始终效顺清廷,不肯独立,学界中有几个志士,如张钟瑞、王天杰、张照发、刘凤楼、周维屏、张得成、冯广才、徐

  •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一九一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从前给还不解各书及现在确查缘由折·佚名

    一九一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从前给还不解各书及现在确查缘由折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十五日安徽巡抚臣裴宗锡谨奏,为遵旨覆奏事。窃臣接到办理四库全书处咨开,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奉上谕:云云。查安河采访遗书,臣节次钦奉谕

  • 金朝兴传·张廷玉

    金朝兴,巢人。淮西战乱,他聚众结寨自保。俞通海等人已归附太祖,金朝兴也率部前来归附。从太祖渡江,征伐各地,立下战功。攻克常州,担任都先锋。收复宜兴,担任左翼副元帅。平定武昌,晋升为龙骧卫指挥同知。平定吴地,改任镇武卫指

  • 或谓韩王曰·佚名

    【提要】 下面的说客预言了六国的灭亡,真是具有远见卓识。远见卓识既是谋略家的重要特点,也是一种论辩素质,远见卓识,才能晓以利害,让对方从长远利益出发考虑自己的行为。论辩者如能做到远见卓识,便能深刻地揭示事物的内在

  • 卷十七 说林训·刘安

    以一世之度制治天下,譬犹客之乘舟,中流遗其剑,遽契其舟桅,暮薄而求之,其不知物类亦甚矣!夫随一隅之迹,而不知因天地以游,惑莫大焉。虽时有所合,然而不足贵也。譬若旱岁之土龙,疾疫之刍狗,是时为帝者也。曹氏之裂布,蛷者贵之,然非夏

  • 卷九十一·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九十一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三十九襄公二十九年考异足利本注今楚欲遣使之比遣上有依字永怀堂同 郏敖康王子熊麋也麋作麇宋板正嘉同谨按作麇为是 义取寄寓之微陋劝公归也

  • 前言·钱穆

    诸位先生,我这一次得有机会,向诸位作一番有系统的讲演,甚为高兴。我的讲演,将连续四次,分成四个讲题。综合起来,暂定一总题,名为《中国思想里的几个普泛论题》。让我先略一申说所谓“中国思想”一语之涵义。讲到思

  • 卷五·佚名

    教外别传卷五六祖大鉴禅师法嗣南岳怀让禅师南岳怀让禅师。姓杜氏。金州人。唐仪凤二年四月八日降诞。年十五岁。往荆州玉泉寺。依弘景律师出家。通天二年受戒。后习毗尼藏。一日自叹曰。夫出家者

  • 卷第八·宗密

    圆觉道场禅观等法事礼忏文卷第八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 述 第十上 (金刚藏十六唱。七十偈。忏疑慢)。 叹佛 如来应正等觉。成正觉时。於一切义。无所观察。於法平等。无所疑惑。无二无相。无行无上。无量无际。远

  • 装潢志·周嘉胄

    中国书画装裱技艺论著,一卷。明万历间周嘉胄著。提出“装潢者,书画之司命也”的观点,认为“古迹重装,如病延医”,必须有高明的医生,保存古代书画,不可不究装潢。作为一种工艺,需要主人对于装潢的“精富”,“参究料用

  • 伤寒心法要诀·吴谦

    清·吴谦撰。成书于1742年。全书3卷, 5. 5万字。卷一, 论伤寒传经从阳化热从阴化寒原委、六经各病脉证、阴阳表里、阳毒、阴毒诸证等, 凡三十五篇; 卷二, 列表热里热阴热阳热、恶寒背恶寒、恶风、头痛等四十九证, 分

  • 独醒杂志·曾敏行

    宋代文言轶事小说。南宋曾敏行(号独醒道人)撰。十卷,有《知不足斋丛书》本、《四库全书》本、 《笔记小说大观》本等。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朱杰人点校本。本书所载内容十分丰富。杨万里所作序称“人物之淑慝,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