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八十七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

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八年。癸亥。三月。庚午。浙江道监察御史薛澂奏。京职与外任不同。道府州县等官。刑名钱谷。责成一身。兼以沿河沿海苗疆烟瘴等缺。有不得不遴选题补之势。京职各衙门事务。皆所伙办。更有明于心者。未必尽利于口。呈稿回堂之时。捷给者冲口如流。朴诚者启口多滞。堂官每以应对喋喋。遂以为才具敏练。或有巧于钻营者。交结请托。其弊更多。迨遇缺题升。朴诚者翻以迟钝见遗。钻营者多以才能荐举。请停京员题升之例。出缺尽归吏部。论俸推升。如员缺紧要。必须题补者。亦不必指定正陪二人。令该堂官将所属应升人员。通行带领引见候简。得旨。御史薛澂请停京员题升之例。以抑奔竞一摺。朕思各部司分。有繁简之不同。司员才具。有长短之不一。定例之准堂官拣选保题者。乃不得不然之势。若如薛澂所奏。外官应准上司遴选题补。而京官则不当准。岂在外之督抚皆可信。而在京之满汉尚书等。皆不可信乎。至薛澂摺内所举情事。虽未必尽然。亦不能断其必无。即如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孔子至圣。尚有此语。况其下焉者乎。为大臣者。见此等议论。当留心体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务使保举毫无偏徇。其为所举者。可以不愧。而未举者。亦足以服其心。不致隳颓志气。方足以副朝廷黜陟之大典。薛澂原摺并发。  

○调安徽巡抚喀尔吉善、为山东巡抚。山东巡抚晏斯盛、为湖北巡抚。湖北巡抚范璨、为安徽巡抚。  

○辛未。议政大臣和硕裕亲王广禄等议覆、宁古塔将军鄂弥达奏称、乌苏里等处。出产人参。查有偷采之人。多于山内搭盖窝铺过冬。至夏间或留人种地。或入山私采。地方辽阔。恐积久愈多。办理愈难。请于宁古塔拣派干员。带兵三百名。于四月初旬。在乌苏里等处。择要隘设卡。遇有赍粮入山接济者。即行查拏。六七月间进山。遇有私采匪徒。一一拘拏。雪落后彻回。应如所奏办理。并请敕该将军严饬所派官兵。奋勉出力。务尽根株。或有借端滋事。及私放隐匿等弊。严治其罪。官兵彻回时。将所获人数参数。报部办理。又称、近年采参之人。多诓领官票。不行回缴等语。并请敕该将军等。遇放票之年。须选才干员弁。上紧查拏。并饬总商必择十分可信者予票。务绝诓领之弊。从之。  

○户部议覆、闽浙总督那苏图疏覆、部咨行查闽省鹾政情形。一、台湾盐课饷银。及云<?氵粤>认课菜银。向俱不随额引徵收。原因彼处或远隔重洋。或孤悬海岛。从前商人完课。均不行引。应如所题、仍旧办理。一、闽省西东南三路行销盐觔。除西路引目。照旧颁给。其东南路、并各县<?氵粤>引张盐觔。请参酌核减。查闽省奏定按引计觔。按觔合担。未便骤更。应令该督分别官运商办。并盐课细数。另造清册。报部查核。一、办理奏销。应如所题、将正课入正额具题。其余引及额外余引。令各路通融办理。不必注定州县。余引缴部查销。徵银入赢余册内汇报。至不敷行运之处。仍令另题请增。一、闽盐收晒收贮。发售接济。及枰掣验查。各事宜。旧制周密。应如所题、照旧办理。至何处查验。何处截角。应造册报部。一、闽省有不入引额之丘折银。请照例留拨本省兵饷。查此项先经该督奏明解部。未便更张。应仍令按年搭解。一、永春、德化、大田、三属滞销余引。巳拨惠安、光泽、二县分销。即依西路课则徵银。查闽省向无余引。今始颁发。应令另报。一、台湾所贮乾隆二三四年未销盐十四万担。曾于乾隆五年拨运内地销售。业于是年册报。查造报数目。先后不符。应仍令分晰另题。从之。  

○刑部题、已革浙江巡抚卢焯、先以营私受贿革职。其不枉法赃银。于限内全完。应照例减等发落。得旨。依议。卢焯着发往军台效力。  

○前任湖广总督孙嘉淦题、已革湖南粮道谢济世。讯有强勒铺民购米。浮收价银劣迹。应依枉法赃律议。不准折赎。得旨。此案俟阿里衮、孙嘉淦、会审具题到日。再降谕旨。该部知道。  

○调任山东巡抚晏斯盛疏报、金乡、济宁、兰山、蒙阴、聊城、茌平、莘县、临清、高唐、乐安、临胊、掖县、平度、昌邑、胶州、高密、福山、莱阳、一十八州县。乾隆六年分、开垦旱田共五十顷有奇。  

○壬申。上诣恩佑寺行礼。  

○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谕军机大臣等。闻喀尔喀副将军和托辉特贝勒青滚扎卜。凡事怠惰。并不在军营效力。去年查阅伊属下兵丁器械。指称有病不前。又将伊本身开入军营行走之列。希图双俸。经额驸策凌查出除名。严行训诫。喀尔喀副将军。有承办全部落之责。系众蒙古表率岂可稍有怠玩苟且。青滚扎卜。世受国恩。并不实心报效。殊属不合。着额驸策凌查明具奏。寻策凌遵旨传询。慑服待罪。奏入。得旨。青滚扎卜。既自知其罪。姑行宽贷。嗣后当加意奋勉。效力赎罪。着将此旨谕令知之。  

○户部议覆、调任安徽巡抚喀尔吉善奏称、凤、颍、泗、三属各州县卫。因被灾蠲余应徵银米。例系分年带徵之款。应如所奏、请旨豁免。至节年旧欠系从前未完之项。未便如该抚所请。一并免徵。得旨。乾隆七年。上江凤、颍、泗、三府州属。被灾田地。除照例应免分数外。尚有蠲剩应徵地漕银米。例系分年带徵者。朕念该处积歉之后。又被水灾。民力拮据。俱着加恩宽免余依议。  

○又议准、江西巡抚陈宏谋疏称、瑞州、临江、建昌、广信、饶州、南康、九江、抚州、八府。及星子、德化、新建、清江、新淦、五县。均有上年加贮谷石。请添建仓廒共七十九间。从之。  

○归化城将军兼管山西提督补熙、丁母忧。命百日内。以归化城副都统准提保、管理将军事务。副都统吉当阿、署山西提督。  

○癸酉。吏部议准、前任湖广总督孙嘉淦疏称、靖州州判事简。请移驻绥宁县临口地方。管理该处仓贮兵粮。临口司巡检。请移驻附近之双江地方。管理苗猺事务。听宝庆府同知辖。其同知系乾隆六年移驻长安。额支养廉不敷。请增给银三百两。前议设之江头司巡检。请照苗疆缺例。岁给养廉银一百两。移驻长安之横岭巡检。请增民壮八名。城步、绥宁、二县典史。及绥宁所属青坡司巡检。俱请以苗疆注册。从之。  

○都察院奏。湖南岳常道仓德。密揭湖南布政使张璨、嘱将承审衡阳县收漕一案改换详文。总督孙嘉淦、谕令婉曲善处事属两难。恳请转达。得旨。都察院摺奏岳常道仓德、通揭上司抑勒换详一事。曾申详总督孙嘉淦、孙嘉淦批令该道婉曲善处。且云审时不问此款等语。孙嘉淦身为总督。又承旨审办此案。接到仓德揭帖时。即应奏闻。将揭内情节审理。乃故寝其事。不行陈奏。而审案内并无一语及仓德所揭情由。扶同许容。草率完结。甚属徇庇。有失封疆之体。俟此案结后。着该部严察议奏。其都察院原摺。交与阿里衮。将此案前后情节。逐一查审具奏。  

○銮仪卫奏、本年谒陵大典。应备带拆合轿。马上銮驾。蒙古画角、细乐。或俱随营带往。或将拆合轿。马上銮驾。先送至盛京豫备。祇将蒙古画角、细乐随带。得旨。蒙古画角、细乐随营带往。其拆合轿、銮驾。由京送至盛京。盛京亦着留銮驾一分。以备将来之用。用一分。俟回銮之日。即留彼处。着交盛京礼部。应于何地收贮之处。该将军一并会商办理。此一分所留之銮驾、轿。回京城另行新造。  

○以右通政定柱、为大理寺卿。  

○旌表守正捐躯之河南郑州民杨考妻、徐氏。  

○甲戌。谕。上年淮徐一带水灾。米价腾贵。朕念漕标河标兵丁。食用艰难。准借一季饷银。于今年分作四季扣还。今朕闻得彼地被灾之余。粮价不能平减。兵丁额支粮饷。折色为多。若再按季扣除。则食用愈觉难支。可为悯恻。着将上年借支之项。目下暂缓。俟本年秋成之后。米粮价平。再行扣除还项。该部即遵谕行。  

○以故奉恩将军揆良之子德禄、袭职。  

○旌表守正捐躯之山东单县民孙洪吉女、孙氏。  

○乙亥。户部奏八旗官兵马驼需用料豆。于每年九月回厂起。如例放给。至次年四月。出厂后停止。今岁恭逢谒陵。各旗马驼。已奏准留养。其料豆若纷纷购买。市价必昂。且恐缺乏。未便停给。查仓贮豆甚多。请将八旗留京马驼。于闰四月起。酌量放给。其价照例坐扣。得旨。所奏甚是。依议。  

○又议覆、吏部左侍郎蒋溥条奏。内地之米。向例不容私贩外洋。而外洋往往倍价私籴。奸民趋利。仍有装载货船出口之弊。出洋者多。则内地见少。价贵妨民。势所必至。请敕沿海督抚。严饬防海文武。查凡出口商船。无论货船渔船。除食米外。不许稍有夹带。亦不得借端勒索。违者本人如律究治。文武各官。立即参处应如所奏、严饬实力查办。遇有犯者。并将该督抚等交部并议。从之。  

○又议拨河东盐课银二十万两。解往甘肃、为准噶尔夷使进藏熬茶等项之用。从甘肃巡抚黄廷桂请也。  

○刑部议覆、广西巡抚杨锡绂疏称、来宾县逆匪李彩等结党挖窖。图劫城池、请分别正法治罪如律应如所题从之。  

○以太仆寺卿李世倬、为太常寺卿  

○丙子谕。据青州将军钦拜奏称、从前指借俸银六年。至今尚未扣完。恳恩补借俸银二千五百两。将每年应领半俸扣除。分作十年完项等语。着照所请。准其借给。又谕军机大臣等。钦拜因补借俸银。具摺陈奏。备述家务窘状。其词繁冗琐屑。甚失大臣之体。且云、若不据实奏闻。苟或检身不及。遂至贻羞。此言尤属悖理。伊摺朕不便批发。尔等可寄信申饬之。其所借俸银二千五百两。着照所请行。  

○户部议准、署理云南总督张允随奏称、东川鼓铸钱文。甚多余剩。请将昭通一镇。东川、镇雄、寻沾、三营官兵俸饷。以银七钱三搭放。从之。  

○礼部奏、八旗义学教习。今当奏请考取。据满洲文进士德音、繙译进士双图、等。呈请一体考试。查向无此例。可否、请旨。得旨。准其考试。  

○丁丑。谕曰。公弘普、自幼蒙皇祖、皇考。养育宫禁。读书内廷。原欲造就成材。其人亦聪慧谨慎。可备任使。今患病溘逝。朕心深为轸恻。意欲亲临其丧。经大臣等再三劝阻。已降旨着大阿哥前往奠酒。但念庄亲王当中年以后。忽遭丧子之戚。朕欲亲往慰唁。着即豫备。弘普、着赏给世子品级。应得恤典。该部察例具奏。  

○命赏庄亲王允禄银一万两。料理公弘普丧事。  

○旌表守正捐躯之河南上蔡县民宋喜妻、张氏。  

○蠲淮安分司所属板浦、徐渎、中正、莞渎、临洪、兴庄、泰州分司所属、富安、安丰、东台、何垛、梁垛、丁溪、草堰、小海、刘庄、伍祐、新兴、等场。上年分水灾灶户应徵额赋有差。并缓带徵历年未完银两。  

○戊寅。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调正黄旗满州副都统苏呼济、为正红旗满洲副都统。以正红旗满洲护军参领永林、为正黄旗满洲副都统。  

○庚辰。上诣畅春园、问皇太后安。  

○诣瑞景轩、视寿祺皇贵太妃病。  

○谕军机大臣等。前巡抚晏斯盛奏称临清关有铜补商补一项。系雍正六年、已经革除。因免徵米粮石头。委管关员照旧徵收。奏请豁免。而户部以铜补商补二料。乃雍正六年以前。向有徵收。归额起解。即六年以后。亦名革实存。并非今日始徵之项议。以毋庸请免。彼此驳诘。至于再三。朕复命大学士会同该部议奏。亦复申前议。朕因部中查系应徵之项。而晏斯盛平日又不免沽名之习。是以允照部议。但朕之蠲免米税。原以加惠商民。此项究竟应徵应免必有确实情形。可密传谕喀尔吉善。令其虚公悉心详查议奏  

○辛巳。户部议准、江苏巡抚陈大受疏称、抚提各标营。兵粮不敷。查苏松粮道所属。有减存给丁赠米三万七千九百三十八石零。请留抵支给。从之。  

○又议准、广西巡抚杨锡绂疏请开采恭城县大有朋山铅矿。从之  

○工部议准江西巡抚陈宏谋奏请、兴修丰城、进贤、万载、金溪、宜黄、南丰、广昌、玉山、广丰、鄱阳、余干、建昌、湖口、彭泽、大庾、赣县、十六属已坍城工。以代赈上年灾民。从之。  

○以内阁学士春山、为盛京兵部侍郎。通政使伍龄安、为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赠故福建陆路提督总兵官都督佥事苏明良、为署都督同知。  

○旌表守正捐躯之河南商水县民高黑妻、吴氏。  

○壬午。大学士鄂尔泰等覆奏、镇海将军王釴等会议副都统张正文、奏请巡缉江海一摺。据称各省驻防大员。从无出巡之例。且水师江汛遥远。若自中流到岸挨查。一日不过数汛。张正文既已奏请。可即于本年停操空闲前往。次年副都统朱廷桂。亦照例巡查一次。至所奏每年一次。臣不敢以为永远之定例等语。查沿江要地。大员亲阅。方不废弛。本年次年既可按汛巡查。何以又难永远定例。但每年一次。未免糜费军需。应令两年出巡一次。两翼副都统轮往。得旨。依议。王釴不察事理。但尚客气。着严饬行。  

○户部议拨山西省春拨册报存银七万二千九百一十七两零。解往甘肃。为凉庄驻防满兵粮草增价。从甘肃巡抚黄廷桂请也。  

○兵部奏、蓝翎侍卫拟补都、守、一途。例补单月缺。一年止用五员。查自乾隆二年丁巳科起。及世职荫生提镇子弟。补授蓝翎侍卫。而未选都守者。已积至六七十员之多。若照例选用。不独壅滞为患。且该员等守候多年。亦渐致衰迈。查双单月应用守备者。各班常有应用之人。惟双月都司缺出。例用投供候补人员。而在部候补都司者甚少。即应行抵选之营卫守备。亦属无几。且现已升至乾隆五六两年到任之员。请嗣后于蓝翎侍卫。除例用单月都守外。如双月都司缺出。无投供应补。及卓异应升者。即借补蓝翎侍卫一缺。一年亦不得过五。俟蓝翎侍卫疏通。仍复旧例。从之。  

○又奏、候选武进士。有情愿随营学习者。应仿照武举效力之例。如在部投供者。由本部考验。分发有题缺之省分。学习试用。如在籍者。令其在督抚衙门。具呈考验。分发有题缺之邻省。学习试用。该督抚收标后。照分发武举之例。给额内马粮一分。随报部注册。仍令督抚提镇。留心试看。以五年为率。如果弓马娴熟。谙练营务。遇人地相宜之题缺。即行题补。如年分已深。学习尚未满五年。轮应铨选者。仍照伊等原班。与现在投供人员。较拣选年分等第名次补用。如弓马次等。人材尚可驱使。该督抚提镇出具切实考语。造册送部。亦照拣选年月等第名次。归本班选用。倘弓马庸劣。怠惰废驰。令回本籍。报部注册。无庸铨选。再查汉军包衣武进士。向无分发之例。但既与汉进士一体铨用。亦当令其学习营务。应将拣选一二等之汉军武进士内。有情愿随标学习者。亦照汉军武举之例。分发巡捕营。直隶马兰镇、泰宁镇、随营学习。其给粮及录用之处。与汉武进士一例办理。从之。  

○仓场侍郎觉罗吴拜奏。通州杂税。有曾经革除者。多系部册开载之款。且从前未经题奏。应奏明请旨。得旨。既已宽免多年。即着永免。该部知道。  

○江西巡抚陈宏谋疏报、新建、丰城、宁州、萍乡、万载、新喻、庐陵、泰和、万安、余干、万年、星子、建昌、长宁、等十四州县。乾隆六年分、开垦老荒续荒。及额外新生田地塘。共一十顷六十八亩有奇。又广昌县开垦建昌所老荒屯田二十六亩有奇。  

○癸未。以御前侍卫散秩大臣张谦、为銮仪使。  

○是月。钦差大学士陈世倌、等续奏。删汰上江冒赈情形。凤阳府属。汰大口二万三千九百余口。小口一万三千三百余口。颍州府属。汰大口六千四百余口小口四千三百余口。泗州并所属。汰大口一千九百余口。小口四百余口。得旨。知道了。  

○钦差总督高斌、侍郎周学健、奏。两江赈务。有应至四月止者。现查水占地亩。麦收失望。其极贫穷黎。当饬属加赈闰四月一月。今大工并举。贫民原可佣工糊口。其老弱残病者。或饬属送养济院收养。或动项安插抚恤。俱期安全得所。所有涸出低洼地亩。业经布种。兴盐等处积水。亦消十分之九。各属冬麦已茂。春麦亦渐次发生。至河工工程。所办分数。已及十之五六。伏汛以前。定可完竣。今石林口新坝完固。大溜中趋。坝外新淤渐高。坝后月堤将竣。河流顺轨。各工俱稳。南北运河无滞。清口水势甚平。粮艘俱已全数过淮。得旨。览奏稍慰朕怀。  

○前任两江总督宗室德沛奏报、江西赣州府城。于二月三十日。猝被狂风雹雨交作。时值学臣按试。宁都、石城、两邑童生。打伤七十余人。压毙四十余人。经南赣道动关税盈余银。将压毙者。每名给棺殓银四两。打伤者。每名给医药银二两。得旨。览。  

○江苏巡抚陈大受奏。向来办理水利工程。淮郡有积惯包揽者。名曰。淮夫。查黄运两河。如卷埽钉桩。必须淮夫指点者。准量为收用。至挑河筑埂之工。概用农民。以工代赈。并饬属平粜。俾免米贵之虑。柴草为民间必需。其装柴船只。多恐派差不前。因严饬工员。发价另雇。不用柴船。至发帑做工等事。并派道员周流巡查。务期修筑如式。得旨。所奏俱悉。妥酌为之。  

○又奏、苏郡米价。至三四月间。恐致高昂。已饬司道、于上年留漕米内。多为截留平粜。至禁米出洋。严查全在近海各口。饬文武员弁。赴口查验。其洋贩食米。准计口按日。分别验放。不使溢额。并饬属于崇明等处。查以印票购买者。均不得多买滋弊。惟贫民一遇价昂。多以禁价遏粜二事为请。复恐禁价。则商贩不前。遏粜、则缓急莫济。均属难行。不便徇民所请。得旨。是。应如是权宜轻重而为之。  

○又奏、淮、扬、徐、海、成灾州县。交春以后。商贩流通。籴粮尚易。若于赈给米谷内。酌折银两。于民颇便。其匀存米石。并可稍资储备。得旨。所奏俱悉。通融料理。原系汝等职分。岂有止赖官帑官谷。而均匀散给。即为了事耶。  

○江南河道总督白钟山、漕运总督顾琮、奏。中河运道。一分黄河之水。由竹络坝灌入。一引骆马湖之水。由董家沟灌入。以济漕运。所谓十字河是也。但黄河常久流通。并无节制。而每年运河之水。大小不等。前河臣高斌、奏明。如遇湖水过弱。暂时开坝。引黄水以济漕运。如湖黄水势相平之际。将竹络坝支河。相机堵闭。不令长久通流在案。上年春雨不匀。上源来水本微。骆马湖又蓄水无多。是以设法、于河浅处筑坝。束水济运。惟是运河本无来源。骆马湖蓄水有限。嗣后应请随时酌量。如遇中河水弱。黄河水大之时。仍照高斌原奏。将十字河坝。暂时开放。于水势相平之际。即行堵闭。于运道工程。两有裨益。得旨。所奏俱悉。  

○白钟山又奏、石林工程。系大溜顶冲。而新筑埽坝。形势兜湾。尤为险要。且埽工不甚宽厚。埽内又刷成极大深塘。埽外河水。高于埽内塘水、八尺有余。一遇伏秋大汛。深为可虑。必得浇筑里戗。以为埽坝内靠。庶可着实坚固。臣已面谕道厅。速行办理。得旨。朕正为此廑念。所见甚是。  

○两淮盐政准泰奏。淮、泰、两属场灶。去秋被水。今春又两雪连绵。不能煎晒。上年成灾者。穷丁给赈已毕。即不成灾者。亦资本耗尽。虽官仓平粜。无以籴食。请照乾隆三年场灶借给麦价之例。查明实在贫灶穷丁。于存备运库商人捐赈银内。先拨一万六千四百两。酌量借给。以资接济。俟秋成扣收盐价归款。得旨。知道了。  

○江西学政金德瑛奏、臣岁试按临赣州。于二月三十日。合考宁都、石城、二县文童。猝被风灾。吹倒考棚二十余间。非旬日可以修竣。赣郡十二县文武童生。共一万七千余人。孤寒贫乏。守候已久。势难令其散回。查知府官廨。尚属宽敞。因酌量划分署西一所。并让出大堂二堂。以为考试阅文之所。臣即权移府署办理。得旨。是。应如此者。  

○闽浙总督那苏图、调任福建巡抚刘于义奏。三月初四日。据古田县、访获奸匪黄天瑞、黄元贵、陈文、郑简、罗惠能、等。各有绫符戳印。语涉悖逆。现在臣等审明具奏。将为首者。当众予诛。俾咸知警惕。其被惑自首者。照例减等发落。得旨。览。应如是办理。被惑自首者固应宽。而亦不可失于纵。此等惟应尽法处之。不可姑息。庶可惩一警百耳。  

○那苏图又奏。查禁台地偷运偷渡。不专在台地之对岸。尤在台地之各口。臣饬属防范。惟自台返棹船只。查非捏报遭风。量给食米。并寄庄佃租。运回漳泉者。均报官给照。准其出口。其余商贾贩运。及捏报遭风各船。一概禁止。各口小船。编号约束。止令照旧往来支海。以抵郡为率。如有偷越大洋。将守汛员弁重惩。仍严饬文武协力查禁。得旨。知道了。应时刻留心者。  

○浙江巡抚常安奏报、海塘之华岳庙。至马牧港一带。涨有新沙。东西计长四千二百八十丈。南北约宽九百余丈。足为石塘保护。士民无不欢忭。得旨。欣慰览之。摺内又称、臣庆幸之中。益用小心。仍谕在事各员。倍常防范。得旨。朕所喜者此耳。若谓涨沙可恃。则二年三年间。不曾涨沙乎。  

○调任湖北巡抚范璨奏。上年九月。具奏襄阳郡城。有不法奸徒。捏造李梅等姓名。妄写悖逆伪示。当即饬属严缉。今闻郧阳府属。房县地方。有一道士。招集多人。襄阳人亦有入其党者。且上年襄城。检获伪示之时。该犯亦在襄郡。臣查奸徒诱惑。羽党必多。现饬该地文武严密访查。并差臣标弁兵。协力办理。俟访明获犯。当再据实奏闻。得旨。此等事。断不宜存姑息了事之见也。  

○又奏。上年安荆一带水灾。各属买籴过多。粮价未平。其有仓贮可济者。毋庸酌拨。至仓贮无多。与虽有贮积。而地属灾祲之后。必须多为筹备。当将自川买回米石。酌量分拨。俾敷春粜之用。正月后积雪经旬。穷民无可佣趁。令地方有司。将社仓谷麦。分别借给。其社仓不敷之所。则酌借常平仓谷。至汉阳之汉口、与荆州之沙市、二巨镇。本境外来之人。聚集甚众。经两淮商人、及本地绅士。好善乐输。并令地方官。代为经理。均各得所。得旨。所奏俱悉。  

○四川副都统永宁奏。兵丁甲面。旧坏应修。惟川省向无绣匠。甲面多用素色。不足壮观。请于八旗官兵内。选派干练官一员。领催、马甲、八名。赴江宁采办绣花甲面。一律修整。其需费、即于滋生项内息银。并牧场地粮粜价内动用。得旨。着照所请办理。此滋生银两。免令兵丁补还。  

○四川巡抚硕色、提督郑文焕、奏报。黎雅营之富林汛。为清溪县地。于本年二月十二日。有夷人三百余名。各持器械。蜂拥而来。经该营游击李继经。带兵赶退。据被获贼蛮供。系大渡河南曲曲鸟夷人。过河劫杀。官兵追及。旋即闻风奔散。居民俱各安堵。臣等复恐潜来滋扰。并有无河北夷人。串通勾结。现饬该管文武。调集各蛮头目。逐加研讯。并相度该处形势。应作何添兵设汛。稽查弹压之处。俟查覆另奏。得旨。知道了。此等事。不可以姑息处之。亦不可滥及无辜。须料理妥协。方免贻日后之患也。  

○广西巡抚杨锡绂奏。各属米谷。间有价贵之处。然杂粮可望丰收。民间亦多自设乡禁。不令米谷出外。臣饬属于梧州江口。查有零星小贩。听其流通。多者酌行抽买。以实仓储。西省既有撙节。而东省仍藉流通。得旨。虽云如此。然汝但顾本省。而东省之受累。已不小矣。可再酌量情形。弛禁为是。又奏、各营兵丁。连年借项。现在陆续坐扣。颇觉艰难。而不通水次各营。每米一石。向例折银八钱。偶值价贵。亦购买不敷。今已札商署督臣庆复、于青黄不接之时。令通省各营。均借支一月粮米。秋成后、分月扣还得旨。览。  

○又奏。安南进贡陪臣阮翘等。行经浔州。闻管理税厂之知府刘暐潭。于例看随从船只之外。并看陪臣船只。办理甚属固执。俟查确后。酌办奏闻。得旨。此岂失于固执。并失柔远之道。可参处。以为后来戒。  

○又奏。粤、楚、滇、黔、地处边荒。苗猺土獞。种类错处。自雍正八年。广东逆匪李梅、逃匿西省之后。每有挖窖取银之说。造说愈妄。结伙愈多。即湖南、滇、黔、在在有之。应请密敕粤、楚、滇、黔、数省文武大吏。严饬地方官员。将挖窖妖言一事。留心严察。共相整饬。久之或可望此风渐息。得旨。所奏是。知道了。  

○又奏报、泗城府属之西林县。访有王姓岑姓二人。与李梅案内之李捷三、廖士美。年貌相似。由西林而过滇省之土富州。随饬属前往追缉。旋据西隆州报。贵州永丰州。拏获妖言惑众之黄三、岑显亮、等犯。供有西隆州伙党。旋于西隆获王文甲、王文魁、二犯。讯与李梅案合。或李捷三等。易名藏匿。正可从此跟究。当即饬属赴西隆地方。上紧办理查拏。俟缉获后。再行奏闻。得旨。上紧妥办。不可使奸匪漏网。并不可有并案完结之意。审有确实。即速行奏闻。  

○贵州总督兼管巡抚张广泗、贵州提督韩勋、奏。黎平府属之清水河、乌孟江猺箐内。并该府冲隘地方。缉获粤西归随寨逆苗姚奉明、龙老元。二犯。讯有窝藏黔省逆苗石金元情事。现饬司审拟另题。至此外黔省各苗。俱极安静守法。仍饬属加意防范。务期奸匪绝迹。民苗安堵。得旨。此等妖言惑众之事。难保其必无。但能有则发觉。发觉则缉获。斯边隅保无事矣。若存无事之念。一切置之不理。将来酿害。可胜言哉。  

○贵州安笼镇总兵宋爱奏。永丰州地方。缉获李梅案内逆匪黄三、韦阿三、罗阿韦、罗龙、四名。搜出悖逆符纸。并续获之王祖先等。即讯供咨报督提二臣查核。复将供出未获各犯。于本省上紧严缉。其在滇、粤、各省者。亦即飞咨各督抚提镇。转饬查拏。得旨。所奏俱悉。断不可存此疆彼界之心。一切查拏。惟应上紧。以靖根株。  

卷之一百八十七

猜你喜欢
  ●补遗·李心传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六·乾隆
  卷十二·张廷玉
  卷之二百一·佚名
  卷之二百零六·佚名
  通志卷一百十六·郑樵
  钦定兰州纪略卷六·阿桂
  列传卷第二十七 高丽史一百十四·郑麟趾
  卷六十一·佚名
  卷六·佚名
  六〇 一封诚恳慰问的信·邹韬奋
  食货四四·徐松
  韦以黻·周诒春
  二十八年·佚名
  十五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

  • 巻二十九·李攀龙

    钦定四库全书古今诗删卷二十九明 李攀龙 编明七言律诗太华山歌【杨慎】太乙终南培塿开洪河清渭绕行杯日华先照莲花上云气常从仙掌来高穿箭括通天路俯瞰明星玉女台泠泠风驭不可驻降望大壑心悠哉李君偕过臯桥新居言别

  • 列传第六十 自序·沈约

    昔少暤金天氏有裔子曰昧,为玄冥师,生允格、台骀。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颛顼嘉之,封诸汾川。其后四国,沈、姒、蓐、黄。沈子国,今汝南平舆沈亭是也。春秋之时,列于盟会。定公四年,诸侯会召陵伐楚,沈子不会,晋使

  • ●卷一百七十七·徐梦莘

      炎兴下帙七十七。   起绍兴七年正月十五日丁丑,尽四月。   诏遣使诣建康府佛寺为太上皇帝祈福。   刘权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   张浚屡荐兼文武两器真在将才至是行在平江府会侍卫马军司解潜与沿边制置

  • 提要·罗泌

    路史四十七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罗泌撰。泌,字长源,庐陵人。是书成于干道庚寅。凡《前纪》九卷,述初三皇至阴康无怀之事;《后纪》十四卷,述太昊至夏履癸之事;《国名纪》八卷,述上古至三代诸国姓氏地理,下逮两汉之末;《发挥》六卷

  • 庚子国变记·罗惇曧

    义和拳起嘉庆时,民间私相传习,其时禁令严切,犯者凌迟死。燕齐之间,犹有秘传其术者。光绪庚子,毓贤为山东巡抚,民间传习义和拳,以扶清灭洋为帜。时各省多闹教案,外人逼我甚,民情益愤,闻灭洋说,争鼓吹之。义和拳自山东蔓延及于直隶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三 列女传五·纪昀

    列女传 【五】元○元周珠赫妻崔氏 李伯通妻周氏郭三妻杨氏刘平妻胡氏【建德王氏女】阚文兴妻王氏朱进士妻郎 氏【东平郑氏 太宁杜氏 安西杨氏】秦氏二女【河闲孙氏女 安丰许氏女 庐州张氏女】袁天佑妻焦氏【张兴

  • 顾宪成传·张廷玉

    顾宪成,字叔时,江苏无锡人。万历四年(1576)在乡试中取得第一。八年中进士,授职户部主事。大学士张居正生病了,朝臣群起为他祈祷,顾宪成不干。同僚代他签名,他拿笔去掉。张居正死后,他改任吏部主事。请假回乡三年,补为验封主事

  • 卷一百八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五经籍考子【神仙家 释家】【臣】等谨案马端临通考仿班固艺文志之例道家之外复列神仙所谓道家者汉时黄老并称其大旨主乎清净无为而已赤松子魏伯阳之徒则言炼养而不言服食卢生李

  • 卷六十九·湛若水

    钦定四库全书 格物通卷六十九    明 湛若水 撰 任相上 易涣六四涣其羣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臣若水通曰天下以一而治以涣而乱六四柔顺居正之臣上承九五刚正之君道之同而任之专刚柔相济以一

  • 卷六·夏良胜

    <子部,儒家类,中庸衍义钦定四库全书中庸衍义卷六     明 夏良胜 撰逹道之义【父子之常 父子之变父子之戒】五子之歌其四曰明明我祖万邦之君有典有则贻厥子孙闗石和钧王府则有蔡沈曰典犹周之六典则犹周之八则

  • 贤护分受持品第五·佚名

    尔时世尊复告贤护菩萨言:贤护。此众有人今在我前。亲闻我说如是三昧。於我灭後其所生处。还复得闻是三昧宝。虽闻不信诽谤毁呰。远离善友随逐恶人。贤护。复有一人。於善人所闻是三昧深妙经典。尚不生信不以为实不能开

  •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十九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一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二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三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四   阿毗達磨俱舍論卷第二十五

  • 大般若經十六分總·欧阳竟无

      菩薩正軌.境之爲楞伽.行之因果爲般若.差别爲華嚴.果之爲涅槃.今應談般若因   果。菩提之因是般若.般若之果是菩提.般若菩提相應不異.是爲因果。自初發願至   等正覺皆不離於實相名般若波羅蜜.實相者無相也.無其執相.非相

  • 终南家业卷中(本)·守一

    重受戒父予主巾峰坛席。累行重受。今因日本忍师泛舶远来。探阅律藏。明达受缘。微有所碍。戒非增上。自疑先受。力乞重增。世多昧者。輙生疑阻。逆彼高怀。因考律论及诸祖明文。决彼迷情。使教门无拥。大分三段。初引

  • 龙龛手鉴·行均

    结合部首和四声排检汉字的工具书。行均编。有宋刊本和明抄本、清抄本、清刻本、明影印宋抄本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续编影印傅增湘藏宋刊本,商务印书馆续古逸丛书影印傅增湘藏宋刊本,1982年中华书局以高丽版影印辽刻

  • 留东外史·平江不肖生

    章回小说。近代向恺然著。十集一百六十章。叙湖南湘潭人周撰,幼失怙恃,为叔父收养。早年骗得同学杨某推荐信,成为官费留日学生。回国后,任岳州镇守府副官。由于不务正业,被镇守使免职。周设计再次以官费留日,结识一伙歹徒无

  • 论衡校释·黄晖

    黄晖校释。凡三十卷,附编六。《论衡》为东汉王充撰,是一部系统批判汉代儒学的天人感应理论的著作,在思想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但因其问孔刺孟,离经叛道,历代皆受诋毁,从未有人为全书作注。黄晖在对王充和《论衡》作了深入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