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四十五

  炎兴下帙一百四十五。

  起绍兴三十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丙申,尽其日。

  范成大揽辔录(旧校云:是卷以金史各志参校殊多抵牾无从属主正)曰:过芦沟河三十五里至燕山城外燕宾馆自馆行柳堤缘城过新石桥中以杈子隔驰道从左边过桥入丰宜门即外城门也。两边皆短墙有两门东西出通大路有兵寨在墙外玉石桥燕石色如玉桥上分三道皆以栏楯隔之雕刻极工中为御路栏以杈子桥四旁皆有玉石柱甚高两旁有小亭中有碑曰:龙津桥入宣阳门金书额两头有小四角亭即登门路也。楼下分三门中为御路常阖皆画龙两旁通行皆画凤入门北望其阙曰:西御廊首转西至会同馆出馆复循西廊首横过至东御廊首转北循廊簷行几二百闲廊分三节每节一门路东出第一门通街市(第二)门通球场(第三)门通太庙庙中有楼将至宫城廊即东转。又百许闲其西京然亦有三门但不知所通何处望之皆民居东西廊之中驰道甚阔两旁有沟沟上植柳两廊屋脊皆复以青琉璃瓦宫阙门户即纯用之葱然翠色驰道之北即端门十一闲曰:应天之门旧常。

  名通天门亦十一闲两夹有楼如左右昇龙之制东西两角门每楼次第攒三簷与夹楼接极工巧端门之内有左右翔龙门日华月华门前殿曰:大安殿使人入左掖门直左循大安殿东廊後壁行入敷德门自侧门入。又东北行直东有殿宇门曰:东宫墙内亭观甚多直北面南列三门中曰:集英门去胆故寿康殿母后所居西曰:会通门凡会通东小门北入承明门。又北则昭庆门东则集禧门尚书省在门外。又西则右嘉会门四门正相对入右嘉会门门有楼与左嘉会门相对即大安殿後门门内至幕次黑布拂庐待班有顷便殿门也。门内庭中列卫士二百许人帖金双幞头团花红锦衫散手列入仁政门盖隔门也。至仁政殿下大花毯可半庭中团双凤殿两旁各有朵殿朵殿之上两高楼曰:东西上阁门两旁悉有帘幕中有甲士东西御廊循簷各列甲士东立者红茸甲金缠午枪黄旗画青龙西立者碧茸甲金缠午枪白旗画黄龙直至殿下皆然惟立於门下者早袍持弓矢殿两角杂列仪物幢节之属如道士醮坛威仪之类使人由殿下东行上东阶却转南繇露台北行入殿阈谓之栏子虏(改作金)主幞头红袍玉带坐七宝榻背有龙水大屏风四壁帟幕皆红绣龙斗栱皆有绣衣两楹闲积肥焚香大金狮蛮遍地铺礼佛毯可满一殿两旁玉带金鱼或金带者十四五人相对列立遥望前後殿庑矗起处甚多制度不经工巧无遗力所谓穷奢极侈者炀王亮始营此(改作北)都规摹多出於孔彦舟役民夫八十万军匠共四十万作治数年死者不可胜计,地皆古坟冢,悉掘弃之。虏既蹂躏中原国之制度,强效华风,往往不遗馀力而终不近似(删地皆至此三十四字)今虏主(改作主裒)既端坐得国其徒益治文为以眩之始则大修官制见其大定二年十二月诏书略曰:建官咸则於三代分职仍总於六卿宣化迩遐服采内外卑设序名位有伦或舛差理宜增损冗散者并其任繁剧者益其联悉命有司存革从允当其新定官制令尚书省镂行所谓官制者曰:三师太师太傅太保曰:三公太尉司徒司空曰:尚书省有令及左右丞相。又有平章政事为宰相官左右丞参知政事为执政官左右司郎中员外为之属曰:六部有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曰:都元帅府有元帅有左右副元帅监军都监曰:枢密院有使副签《书》曰:大宗正府有判大宗正事及同。

  判同签。又有丞及宗室将军之属曰:劝农使司有使副曰:殿前都点(检司)左右副都点检左右卫将军。又符宝郎宿直将军宫籍监副监鹰坊及近侍器物尚厩尚辇四局皆有使副武库武器二所令丞顿舍官诸直长皆隶焉曰:宣徽院有左右使同知同签院事判官及拱卫直客省引进司尚衣仪鸾尚食尚药官闱四局使副东西上阁门使副通事舍人供奉官都知判官内供奉押班御院通进太医院坊提点使副判官御药院都监宫苑司尚厩尚辇四局皆有使副武库武器二令丞舆论义局使直长等皆隶焉曰:御史台有大夫中丞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及登闻检院知院同知院隶焉曰:翰林学士院有学士承旨学士侍读侍讲学士侍直待制修撰应奉文字等官承旨至直学士带知制诰待制至应奉文字等官承旨至直学士带知制诰待制至应奉带同知司天台提点监少监判官隶焉曰:国史院有同修史编修官曰:太常寺大丞博士协律郎之属太庙郊社诸陵大乐四所令丞等隶焉曰:秘书监少监丞郎秘书郎著作局郎佐郎及笔砚书画二局直长隶焉曰:谏院左右谏议大夫补阙拾遗曰:大理寺有卿少正丞司直评事曰:国子监有祭酒司业丞博士助教曰:记注院有修注曰:大府监有监少监及丞左右藏库使副支供所都监太仓酒房市买司使副钩盾所令丞等隶焉曰:少府监有监少监丞文忠尚方图画裁造文绣纤染区官上林八所令丞诸直长等隶焉曰:都水监有监少监丞及四方馆曰:内藏库曰:法物为曰:榷货务皆有使副曰:都城所有提举左右厢官受给官曰:惠民司有令丞曰:承发司曰:管当司管尚书省当厨曰:公使酒库曰:交钞库曰:印造引钞库皆有使副曰:直省局有局长副长曰:管当尚书省乐工有名无官曰:宫师府东宫官也。有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曰:詹事院有詹事少詹事左右卫率(府率)副率左右监仆正副正长宝典仪赞仪直内郎丞典食丞侍药奉药掌钦令丞家令丞司经司藏司仓皆有副左右谕德左右赞善等皆肃清睛曰:亲王府属官有长史府掾文学。又有诸京留守同知留守副留守留守判官诸京都转运使及同知使副使判官招讨使诸府尹诸路转运使及同知副使判官诸节度使副同知使事诸府同知诸州刺史同知防御同知总军招讨都监猛安(改作明安)谋克(改作穆昆)群牧防御使诸京兵马副都指挥使警巡使判官诸府。

  军指挥使提举漕运解盐司及同提举诸京诸路都总管判官京府诸府招讨节度观察判官留守诸府推官节镇录事防御判官都巡河京府运使节镇诸州司狱知法等为在外职事官。又有诸知事主事都事典事等为吏职此其分职之离也。。又参以文武散官列为正从九品开府仪同三司崇进特进金紫光禄银青荣禄光禄荣禄资德资政宣奉正奉通奉中奉正议通议大中中议中宪中散中靖中顺朝请朝散朝奉朝列奉政奉议奉直大夫承议承德承奉承直承务儒林文林承事徵事从事登仕将仕等郎为文散官自荣禄大夫以上文武通得为之龙虎金吾卫骠骑奉国辅国镇国上将军昭武昭毅安远定远大将军广威宣威建威振威明威信武显武经武宣武武功武德武义等将军承信奉信昭信忠武忠显忠勇修武敦武保义进义等校保章司元等大夫授时灵台候仪司政平秩正序契壶司历司晨等郎为司天官保康保康保甯保安保顺保和保冲等大夫保全成安成全成和医正医效医候医痊医愈等郎为太蓬收中尹中侍中御中仪中阁中涓等大夫通侍郎御侍直御直司谒司阍司供司奉司引等郎为内侍官以上三以上三色官皆不过从四品亦以上柱国至武骑尉为勋官其封邑荫补皆有正法王食邑止万户实封止千户其下降杀皆准此至县男止三百户一品荫子孙等七人二品六人其下降杀皆准此至五品止荫一人。又有佩服之制文臣五品以上服紫六七品绯八品九品绿武官并服紫自天子而下有玉带玉双鱼玉鱼金鱼及金笏头球大荔枝御仙花及乌犀红呈等带皆金鱼服绯者红带银鱼武官自二品以上得佩鱼其告身有翔鸾云:鹤黾莲鱼藻瑞草(等锦)妇人(则有)云:气瑞莲芙蓉杂花等锦金鸾鸂鶒等罗其封国亦有大国次国小国之别头衔亦有行守试充之辨其历曰:大明历一亦遵宜忌日无二亦有通行小本历头与中国异者(删此五字)每日止注吉凶谓如庚寅岁正月二日出行乘舟动土凶拜官吉之类而最可笑者(删此五字)虏(改作金)本无年号自阿骨打(改作阿固达)始有天辅之称今四十八年矣。小本历通具百二十岁相属某年生而四十八岁以前虏(删此字)无年号乃撰造以足之重熙四年清甯咸雍年盛昌六年乾通十年大庆四年收国二年以接於天辅。又以其窃据之(删此三字)地纷更离合为十四路曰:中都路大兴府为首(即燕山府)通蓟易涿顺滦平雄霸安保遂安肃(二名)十二州总三十九县属焉曰:东京路辽阳府为首会甯咸平广甯三府渖济辰复(济川)澄贵德(二名)信肇韩十州总三十七县属焉曰:辽西京两路大同府为首天德一府云:内(二名)武丰蔚东胜(二名)奉圣(二名)应甯边(二名)洪宣化(二名)朔十一州总三十一县属焉曰:南京路开封府为首河南归德二府颍顺一军曹睢寿邓陈郓泗单陕唐汝亳蔡嵩颍十六州总一百六县属焉曰:北京路大写府为首临潢兴中二府和益锦宗庆懿秦建八州总三十二县属焉曰:河东路河闲府为首蠡莫献冀深清沧景八州总二十九县属焉曰:河北路真定认为首威赵(虏改沃州。注虏改作金)邢相磁定祁洺濬洱十州部五十二县属焉曰:河东西路平府为首大名府滕阳泰安二军济恩(徐濮)开滑邳宿兖博德十一州总六十三县属焉曰:山东东路益都府为首(即青州)济南府城阳甯海二军潍滨沂密淄登莱七州总五十县属焉曰:河南路平阳府为首河中一府隰耿泽潞辽沁孟德绛解十州总六十六县属焉曰:河北路太原府为首步忻汾代石五州晋甯天山甯化岢岚平定五军总三十五县属焉早班洋兆路京兆府为首凤翔府商乾耀华虢邠同七州总五十七县属焉曰:鄜延路延安府为首坊鄜丹三州总一十九县属焉曰:熙秦路临洮府为首兰巩陇会秦洮河七州积石镇戎德顺三军总十六县属焉曰:庆原路庆阳府为首平凉环庆泾原四州总十九县属焉凡府三十四节镇三十七防御二十三刺史七十三军十六留守四转运十四使人见虏(改作金)主之日略得其氏曰:领省太尉尚书令李石元妃之父也。称皇丈人起复左丞相纥石烈(改作赫舍哩)良弼右丞相纥石烈(改作赫舍哩)志甯左右平章完颜合喜(改作喀齐喀)完颜夕刺(改作锡喇)左右丞石傅参政魏子平完颜德受左右宣徽使敬嗣晖耶律後同知宣徽院韩纲殿前都点检完颜习列(改作锡里)左右事点检鸟古论(改作鸟库哩)忠弼乌古论(改作乌库哩)元忠判宗正王(不知其名)吏部尚书王宇户部耶律道礼部杨伯雄兵部高寿星刑部高德基工部张恭愈御史中丞李天瑀工部侍郎张汝霖御史完颜德温梁肃翰林待制郑子聃秘书监杨邦基太府监兼客省使梁彬都水监耶律宝大理卿李昌国阁门使卢珙内藏库使兼国子祭酒王可。

  进左司员外郎张汝弼右司张亨兵部郎中田彦皋虏(改作金)主有八子长曰:越王判大兴府其母死矣。次为太子母方宠次隋王次渖王次瀛国公馀未详宫多内宠其最贵者有元德淑丽温恭慧明等十妃臣下亦娶数妻多少视官品以先後聘为序民惟得一妻。

  族帐部曲录曰:主兵官纥石烈(改作赫舍哩)志甯字从护卫将军出身授州同知因契丹窝干逼燕山召为右翼统军既灭窝干拜尚书右丞相天下兵马副元帅为人有兀术(改作乌珠)风概。

  夹谷愿(改作瓜尔佳愿)字仲恭其父先曾作西南路招讨使死袭封千户继为副点检後除西北路招讨统军。

  夹谷忠(改作瓜尔佳忠)愿之弟也。甚知兵当为右副点检後除右翼都统。

  乌古论(改作乌库坦)执中正女真人颇知书见知昆吾鲁神(改作乌克苏喇)部族节度使。

  夹谷慎中妇真人任益都尹兼右翼统军。

  纳合(改作纳哈)士举女真(女人)文举之兄也。颇能诗任冀州节度使兼弹压一路盗贼。

  唐括安礼(改作唐古安礼)字仲和亮之妹婿也。自陕西总管入拜参知政事极能文知兵。

  赤盏顺忠(改作持嘉顺忠)女真人为开州世龚千户兼管屯田军。

  温迪罕察刺(改作温特赫察喇)女真人任东平府世袭千户兼管屯田军。

  完颜狗粪元连续剧年世袭止以小名授官因而名焉见任大名府世袭千户兼管屯田军。

  蒲察门三(改作富察默色)小名三门自幼袭封因而名焉任明威将军见任益都府千肩膀灵管屯田军。

  完颜挞懒(改作达兰)银珠(改作尼珠)大王之孙任西北路招讨知大兴府亮死为河南兵马副元帅。

  耶律执中契丹人曾为右副点检兼管汉儿军。

  耶律劝农人往往不知其名以劝农呼之亮寇(改作攻)淮甸除威胜统军杀亮者。此人首为谋也。葛王立为平章政事。

  萧母里哥(改作默尔根)契丹人任河闲府寻除东上阁门使右副都点检。

  耶律母里哥(改作默尔根)劝农之子也。自宿直将军弑亮後除蠡州刺史。又除右翼都监。

  萧五斤(改作乌锦)契丹人曾知顺昌府葛王立除河中府。

  统军。

  完颜阿喜(改作爱实)娄室(改作罗索)之孙自统兵至今为陕西副元帅。

  萧德契丹人德温之弟曾为右监军。

  萧顺契丹人右丞颐之弟为京兆府尹兼右翼都监徐文本朝旧人徐大刀是也。知莱州以控海道。

  张忠彦本朝发还人亮寇(改作攻)淮甸除步军都统後除真定总管。

  郭安国药师之子亮寇(改作攻)淮日为先锋。

  郭瑞孙安国之子亮时为右护军。

  宰执翟永固燕山良乡人事亮与葛王两作相。

  苏保衡云:中府人亮寇(改作攻)淮为水军都统葛王立除右丞跛一足。

  石琚字子美中山府人亶朝状元及第是年出君子能通人之情赋葛王立除参知政事。

  魏履元奉圣州人状元石琚榜及第葛王立除参知政事。

  敬嗣晖易州人石琚榜下及第亮时为宣徽使寻除参知政事亮死贬为庶人次年复官召为宣徽使。

  赵永锡燕人葛王立除司空谓之槐林赵开者是也。任熊祥燕人辽时及第葛王立除少师。

  李受渤海人葛王立以母舅常为参知政事。

  侍从梁球广甯府人石琚榜下及第亮时为户部尚书葛王立复为户部极有才。

  王竞字无兢相州人乃本朝王灾之亲兄常为礼部尚书(旧校去御选金诗王竞安阳人宋进士)。

  胡励字元化山东密州人少被虏韩虻放从良状元及第是年出好生德洽民不犯上赋亮时为刑部尚书葛王立改翰林承旨。

  马俸燕人石琚榜及第亮时为御史中丞葛王立除为御史大夫。

  张恭愈字师韩广甯府人状元孙用康榜第二人及第亮寇(改作功)淮甸时为谋主修船造军器皆本人主之除户部侍郎。

  蔡廉字正父馀杭人蔡靖述古之孙松年之子状元杨建中榜及第葛王立除刑部侍郎(旧校去按松年真定人)。

  张汝霖字仲泽辽阳人太量浩之子亮时特赐及第葛王立迁吏部尚书累拜平章政事对莘国公。

  张汝为字仲宣汝霖之兄浩之长子石琚榜及第葛王立贬为庶人次年复官除户部侍郎。

  刘仲山字山甫中京人特赐及第尝为礼部侍郎。

  李天吉燕人体貌甚伟丰姿长髯状元胡励榜及第复为大兴尹葛王立除刑部侍郎。

  高怀忠大定人亮特赐及第葛五立除国子监祭酒高怀正怀忠之弟亮特赐及第为吏部侍郎葛王立因而任之。

  萧廉字和丹契丹人右丞庆之弟亶特赐及第亮时为右翰林学士葛王立除刑部侍郎。

  馆阁台谏郑子聃字景纯大定府人先於亮初僭时状元杨建中榜第三人及第出天锡勇智以正万邦赋除翼城县丞被召除书画直长至正元四年亮令再度状元及第是年出不贵异物民乃足赋亮时为翰林修撰寻迁修起居注葛王除为殿中侍御史兼侍读学士。

  刘仲渊字介石燕山人亶朝状元及第是年出日月得天能久照赋亮时为翰林待制葛王立迁知学士(旧校云:周密癸辛杂识云:金人天会中破真定拘境内进士立试场褚以亮宇茂先宣和之闲擢第至此匿不出军中知其才押赴对策大抵以徽宗无道钦宗失信为问举人承风旨极行底毁茂先诣主文刘侍中云:君父之过岂臣子所宜言耶即揖而出刘为色变後复召问愿附榜乎!坚不从时状元许必仕至郎中其清高如此)。

  张景仁字受甫广甯人刘仲渊榜别试及第久在翰苑葛王立除翰林侍读学士。

  杨伯雄咸平府人状元刘仲渊榜及第葛王立除翰林直学士。

  杨伯仁伯雄之弟状元王彦潜别试及第葛王立除翰林待制。

  王彦氵时状元及第是年出文以足言行而远赋葛王立除翰林待制。

  綦戬字天锡山东胶东人少被虏亮特赐及第授翰林应奉文字葛王立迁待制。

  刘机字仲章益都府临朐县人幼年被虏在葛王家葛王父潞王放从良应举状元杨建中榜上甲及第葛王立授左拾遗凡事多取谋於彼其人足智略。又温粹士多归之。

  孙用康字游古燕人亶时状元及第是年出仁为道远行莫能致赋葛王除翰林修撰。

  吕宗翰字周芗燕人亮时状元及第是年出王业艰难赋葛王立除翰林修撰。

  孟宗献字友之开封人葛王初立特赐状元及第解试建官惟贤天下治赋府试立政惟人不惟官赋省。

  度夙夜求贤务在官民赋殿试所以临制则臣民畏服赋授翰林应奉文字同知制诰寻除右赞善大夫(旧校云:孟宗献以律赋著名学者法之见归潜志)。

  任忠杰山西天成县人亮时状元及第是年出赏罚之令信如四时赋授翰林应奉文字同知制诰。

  李颜献州人。又云:中山府人亶时因作省元下第特赐及第授翰林应奉文字同知制诰。

  王堪隶州人亶朝经义及第葛王立为翰林修撰。

  卿监毕逢吉渖州人状元石琚榜及第葛王立除太府少卿。

  徐之方状元刘仲渊榜及第葛王立除少府太监燕山玉田人。

  任侗燕人状元石琚榜及第葛王立除都水使者。

  任倜字子美侗之弟状元杨建中榜及第葛王立除秘书少监。

  田谷广陵人状元石琚榜及第亶时坐欺罔党锢贬为庶人葛王立复官除工部员外郎。

  马柔德字周卿广陵人状元刘仲渊榜及第亶时与田谷等坐欺罔党锢贬为庶人葛王立复官援刑部员外郎。

  王仲通字达人闾阳人。又云:中京人状元石琚榜及第亶时坐欺罔与田谷等为党锢贬为庶人葛王立复官礼部郎中(旧校去御选金诗王仲通长庆人)。

  王从龙字云:卿山东密州人亶时经义状元葛王立除太常少卿。

  孔固字德远孔子四声琥一代孙状元王堪榜及第葛王立除宣徽判官。

  杨蟠字子飞中京人状元杨建中榜及第葛王立授宣徽判官。

  张锡字永山燕山氵郭阴人。又云:燕山武康人状元孙用康榜及第葛王立授左司员外郎。

  王全黄龙人状元刘仲渊榜及第这时右司郎中葛王立授左司郎中。

  赐进士出身头品顶戴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清苑许涵度校刊。

  ※卷二百四十五校勘记。

  燕石色如玉(一本无燕字)第一门通街市(街一作御)有监少监丞及街道司(街一作御)见作昆吾鲁神部族节度使(作误作知)女真人任文举之兄也。(误作女真女人文举之兄也。)元幼年世袭(元一作自)完颜塔懒(误作挞懒)耶律劝农使(脱使字)止以劝农呼之(脱止字)常为京兆府尹(脱常字)常知莱州(脱常字)出君子能尽人情赋(尽误作通)封莘国公(封误作对)。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 后妃上·刘昫
  第八十四回 贺生辰尚书钻狗窦 侍夜宴艳后媚龙颜·蔡东藩
  ●毒害深谋·高拱
  卷十·陈继儒
  进实录表·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佚名
  卷之五百五十八·佚名
  今言卷之四·郑晓
  附錄·郑晓
  第十四章 正月十二日·冯玉祥
  卷十一·赵汝愚
  食货七·徐松
  卷九十一商会·冯煦
  汉哀帝·苏辙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文选顔鲍谢诗评卷一·方回

    元 方回 撰述徳述祖徳诗二首谢灵运达人贵自我髙情属天云兼抱济物性而不缨垢氛段生蕃魏国展季救鲁人髙犒晋师仲连却秦军临组乍不緤对珪宁肯分恵物辞所赏励志故絶人苕苕歴千载遥遥播清尘清尘竟谁嗣明哲时经纶委讲缀

  • 卷20 ·佚名

    晁说之 冒雨西行 败堤留沮洳,苦雨剧泥涂。 婢子求芒屩,童儿竞地炉。 能甘逐客分,但耻溃兵俱。 何必滔天水,兹为纵壑鱼。 晁说之 蒙用诸人韵赋诗见贻复用韵谢之 昔人何事爱吾庐,燕雀鸾凰不并居

  • 卷十七·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十七目录山水类次韵秦少游春江图【宋陈师道】春山图【宋文同】题柴言春景山水【宋陆游】草堂春暮横披【金冯璧】题杜莘老春融秀岭图【元王恽】春江小景【元程钜失】赵干春山曲隖图【元

  • 卷二百九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九十四崔峒崔峒慱陵人登进士第为拾遗集贤学士终於州刺史艺文传云终右补阙大历十才子之一也诗一卷扬州选蒙相公赏判雪後呈上自得山公许休畊海上田慙看长史传欲弃钓鱼船穷巷殷忧日芜城雨雪

  • 卷二十 古今人表第八·班固

    自书契之作,先民可得而闻者,经传所称,唐、虞以上,帝王有号谥。辅佐不可得而称矣,而诸子颇言之,虽不考虖孔氏,然犹着在篇籍,归乎显善昭恶,劝戒后人,故博采焉。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又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未知,焉得仁?”

  • 七国考卷十一·董说

    ○秦兵制三军文献通考秦穆公覇西戎始作三军殽三帅而车三百乗又置陷阵又商子载秦三军之法三军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老弱者为一军壮男之军使盛食励兵陈而待敌壮女之军使盛食负垒陈而待令客至而作土以为险阻及耕格

  • ●碑传选集(一)·钱仪吉

    多尔衮 和硕睿忠亲王多尔衮传多铎 和硕豫通亲王多铎传豪格 和硕肃武亲王豪格传图赖 议政大臣昭勳公图赖传佟图赖 勤襄公佟图赖传张朝璘 浙闽总督张朝璘传(「八旗通志」)张存仁 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直隶山东

  • 刘仲威传·姚思廉

    刘仲威是南陽睟陽人。祖父刘箈,齐代征他为国子博士,没有到职。父亲刘之迟,任荆州治中从事史。刘仲威年轻时就有志向,研读了许多经典史籍,梁承圣年间任中书侍郎。在萧庄伪署任御史中丞,跟随萧庄入北齐,死于邺中。刘仲威的堂弟

  • 卷四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四十七礼略凶礼【臣】等谨按郑樵通志凶礼门列大丧及山陵制至朋友相为服诸目内如天子吊大臣服天子为大臣及诸亲举哀诸侯及公卿大夫为天子服皇太后长公主及三夫人以下为天子服杖四条皆综括於典礼

  • 卷七十五、宣统嗣立·黄鸿寿

    德宗光绪三十四年,冬十月,授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帝自上年入秋以来患疾,不御殿者两载馀,上月达赖喇麻勒朗结来朝二十日,帝犹勉御仁寿殿接见。是月初六日,复御紫光阁赐宴,至初十日,太后万寿节,勒朗结率徒祝嘏,帝已疾甚,不能亲诣行

  • 卷九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九十一礼部五十丧礼二高皇后丧礼洪武十五年定一闻丧次日文武百官素服行奉慰礼一在京文武百官於闻丧之四日清晨素服诣右顺门外具丧服入临临毕素服行奉慰礼第二日第三日礼同一文官一品至三品武官一

  • 律吕阐微卷七·江永

    婺源江永撰旋宫按礼运曰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爲宫也谓十二律皆迭爲宫宫者一钧之主也毎一律爲主则商角徴羽变宫变徴或用倍或用半或在后或在前各有当用之律与之相比而成钧调也欲眀旋宫之理当先知清浊高下有倍有半之理朱载

  • 诗经稗疏卷二·王夫之

    汉阳王夫之撰小雅苹 唐文宗问宰相苹是何草李珏曰臣按尔雅苹是藾萧文宗曰朕看毛诗疏叶圎而花正白丛生野中似非藾萧然文宗李珏要未审知其为何草也陆玑疏云青白色茎似筯抑与文宗之说又别以义考之当求之鹿食九草之中故李

  • 慎行论第二 壹行·吕不韦

    壹行原文:四曰:先王所恶,无恶於不可知。不可知,则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妻之际败矣。十际皆败,乱莫大焉。凡人伦,以十际为安者也,释十际则与麋鹿虎狼无以异,多勇者则为制耳矣。不可知,则知无安君、无乐亲矣,无荣兄、无亲友、无尊夫

  •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十五·佚名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光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惟净等奉 诏译 复次海意。我念过去无量无边阿僧祇无等比劫数之前。彼时有佛出现世间。名无边光照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善

  • 宗镜录卷第五十一·延寿

    夫因相立名。因名显相。名已广辩。识相如何。答。诠表呼召。目之为名。行状可观。号之曰相。第六分别事识是名。取境染心是相。第七现识是名。无明熏妄心是相。第八藏识是名。心清净是相。第九真识是名。体性不改是相

  • 万花楼·李雨堂

    清代白话长篇英雄传奇小说,书题《万花楼杨包狄演义》、全称《后续大宋杨家将文武曲星包公狄青初传》,简称《万花楼》,十四卷六十八回。题“西湖居士手编”,则作者当为李雨堂。演绎英雄传奇人物杨宗保、包拯、狄青等忠臣良

  • 潜溪诗眼·范温

    诗话著作。宋范温撰。范温,字元实,成都华阳(今四川双流)人。范祖禹之子,秦观之婿,吕本中之表叔。曾直接从黄庭坚学诗。该书亦简称《诗眼》,卷数不详,当时曾为各家所引,宋以后散佚。今传《说郛》本仅三则,罗根泽《两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