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五

  ◎宦者列传

  李国辅,顺天人,为司礼太监韩赞周养子。崇祯九年,授御马太监,奉命守沿北关口,已而撤回,随赞周守备南京。圣安皇帝立,国辅附拥戴功,改司礼监,提督勇卫。赞周于弘光中以伉直为群小所嫉,引疾乞休沐。国辅居宫中,常侍左右。马士英进秘戏,导上为淫乐,国辅每从容泣谏。士英忌之,而欲夺勇卫以授其幼子锡,乃奏上,徽、池、严、信之间有云雾山,乔木蔽山,宜采为大工用。遂请敕国辅往。国辅不知其绐,因欲行。给事中吴适奏云雾山必不可开采,国辅亦自悟,请勿行。乃遣人驰视,果如适言。然士英已夺勇卫,授锡以锦衣都督提督矣。南京溃,国辅随太后走浙,遂自闽入粤。

  上践阼,国辅入见,请剃发变服往南京,潜视孝陵。诏遣往。永历三年夏,国辅自岭北重趼微服赴阙。上召见,问孝陵状。国辅伏地恸哭,言:“奴以去年夏至南京,私市香币,于星月下登钟山望陵,焚香帛泣奏:‘高皇帝十一世孙嗣皇帝某,遣奴国辅候皇陵万安。’以次履行周视,殿垣陵?毁坏无余。茅茨塞望,狐啸蜇吟,如荒山穷涧。所幸陵土巩固,梓宫燕安。其四山林木,问之都人,云:‘南都陷后,虽虏骑充斥,樵苏四出,犹无敢损一枝者。’后洪承畴来,经略江南,见陵树菁葱,怫然遽怒,遂榜示居民,令樵采为薪。悬榜三月,民无应者。承畴益恚,骂曰:‘大兵入北都,未尝令居民伐陵树,不三日间,诸山皆芟刈无余。江南蛮子,已出榜令伐,而三月不伤一木,何愚呆至此!’因复榜令诸门,非伐钟山树者,不许通樵苏。城中几至绝炊烟,都民不得已,乃往伐,呜咽震山谷。今一片童山,无尺株矣。”因引颡触地,号哭失声。上为泣下沾袍袖。国辅因奏:“奴今归,为皇上通一信,仍请以残骸再往。若上旦夕恢复,奴当至江干迎驾。如天讨有稽,奴愿以老骨头付老祖爷陵前,与狐狸餐,不复再见陛下!”复顿首大哭,起。上乃素服辍朝,就太庙哭,遂敕国辅赍香帛,再往省视。永历三年十月,国辅至梅岭,剃发,携苍头三人北发。明年,两粤陷,更无有知国辅后事者。

  王坤,顺天大兴人。为御马太监。稍习文字,阴鸷便巧。崇祯五年,敕遣阅视宣府,陷道臣胡良机。御史魏呈润劾其诬罔。呈润坐降职。坤益恣戾无忌惮,奏参大学士周延儒。左副都御史王志道疏言内臣不宜侵辅臣。上为御平台,召诘志道。志道曰:“王坤直劾辅臣,举朝皇皇为纪纲法度忧,臣为法度惜,非为诸臣惜也。”上震怒,切责志道。志道罢去。由是骄悍凌轹,与张彝宪、曹化淳齿,群臣莫敢言者。已而奉敕至淮、扬,暴害商民。未返命而北都陷。弘光元年,因缘柄用,迁司礼秉笔太监。要敕往浙、闽督催金花银两供御用。大学士高弘图具揭谏止,弗听。坤因得留闽事思文皇帝。不得大用,邀敕出粤催调援兵。

  闽陷,上即位于肇庆。坤因缘奉慈圣太后,遂掌司礼监事,秉笔执国政。坤以旧阉老猾,工揣合钳制,知内廷畏清,践阼无几,即劝上弃肇庆,移跸梧州。上顾以为忠,遂倚任之。瞿式耜上言:“今日之立,为祖宗复仇雪耻,宜奋大勇以号召远近,苟自弃门户,国何以立?”坤居中持之,上虽暂止,而日作西奔计,无固志。户部郎中周鼎瀚与坤交善,内批改给事中。式耜力争之,不听。未几,复改鼎瀚翰林院侍读。王化澄附之,内批授兵部尚书,已拜大学士,入直。大学士李永茂奏荐十五直省人士,坤以其不附己,假朱敕,斥御史刘湘客,激永茂去,而坤自疏列海内大臣远莫致者,杂坤私人于中,共荐之。给事中刘?疏言,坤内臣不当荐人。坤激上怒,将逐?,式耜力救之,乃已。坤疑?疏出中允方以智手,复以停经筵,激以智去。俄而清兵乘虚入广州,唐王死,坤遽邀驾西奔。式耜力请留跸,死守峡口,飞调援兵。奏甫上,坤已挟上驾小艇西上梧州,遂由桂林幸全州。刘承胤入见,首论坤弄权误国。上意动,乃罢其秉笔,以监事授庞天寿。坤被谴,出居柳州。

  武冈陷,上幸柳州。坤复入,与天寿分掌监事。然权稍落矣。天寿以曲谨为上所信,坤遂疏。乃请敕监军恢复粤、楚,从何腾蛟军中。腾蛟颇与狎好。湖南复,坤以功赐一品服,从胡一青下衡州。坤故以斥刘湘客与外廷争,至是,乃上疏荐湘客词学擅世,宜大用。冀蔑湘客,使失望,湘客自疏论列之。大学士严起恒面奏坤反覆倾诈,上乃绝意恶之。湖南再陷,坤走粤,顾不得入内,留居桂林,为瞿式耜所不礼。乃屏居苏桥驿,悒悒死。

  庞天寿,顺天人。崇祯间为御马太监,颇见任使,然未尝与秉笔事。奉敕至南京。弘光中,备员,不见用。已走闽,事思文皇帝,改司礼监。敕遣至湖南,遂留粤、楚间。

  上践阼,与拥戴。天寿在北都,权藉故出王坤下,至是,坤秉内政,天寿弗能颉颃。坤骄悖日著,中外既侧目,慈圣洎上亦稍厌之。而天寿于诸奄中为淳谨,上意向用,及刘承胤逐坤,天寿掌文书房事。随上自武冈走柳州,蒙尘苗峒中,天寿与马吉翔皆有劳?,由是益为上所亲信。赐一品服,提督勇卫。天寿粗识字,不习典故,其幕客徐湛以武英殿中书舍人晋秩至大理少卿,为代理红本。湛亦葸愿,不敢通外廷。顾天寿以朴率恒为夏国祥所绐,颇推让国祥,故政渐归国祥,天寿以虚名为诸奄长。所部勇卫士仅千余人,亦?疲市民,无能为有无。刑部侍郎朱盛浓疏言内臣不宜典兵,欲夺勇卫归李元胤。元胤初无夺天寿兵意。上切责盛浓,诘其何心,盛浓乃沮。天寿事上四载,为少过失,而内臣?懦畏死,不知远计。上弃肇庆,走梧州,失东粤,遂蒙尘不返,亦天寿致之也。

  天寿事天主教,拜西洋人瞿纱微为师。勇卫军旗帜皆用西番书为符识,类儿戏。又荐纱微掌钦天监事,改用西历。给事中尹三聘劾罢之。天寿随上走南、太,入滇,不知所终。或曰为孙可望所杀。

  夏国祥,直隶宁国人。美姿容,以娈童游狭邪,然稍读书,习制义,应童子试,不得补诸生。闻圣安皇帝喜外嬖,乃焚书自宫,求入内廷,未及宠用。南都陷,走闽,事思文皇帝,为少监。已走粤,因庞天寿入内,得补司礼太监。天寿质朴,不习文墨,凡阅发红本,委之国祥。国祥工狐媚,有宠于慈圣,遂??夺大权。外奉天寿,以虚名尊之,实自执政柄,天寿弗能为重轻。马吉翔谄事两宫,**国事,结国祥为内援,凡吉翔所欲行,皆因国祥达慈圣,取必于上,以行之。永历二、三年间,外廷稍持法纪,国祥不能尽如其意,日泣奏慈圣,谓金堡等把持裁抑,诋毁两宫,挟李成栋父子为势,心不可测。太后习听之,遂切齿堡等。吴贞毓、李用楫、张孝起、鲁可藻皆依附乡曲,与国祥交善。王化澄因戚畹王维恭结纳之,国祥日称化澄忠谨于太后及上所,维恭亦因皇后亟称之。上弃肇庆奔梧,逮治堡等,起用化澄,卒至倾亡,皆国祥为之也。江国泰者,亦宁国人也。自宫入南都求用,与国祥为死友。衔受意旨,通贿赂,阃外陈请,非因国泰达国祥,不得旨,以是四方镇将益轻朝廷,瓦解以亡。

  国祥故无赖于,滨亡不悟,贪权势,行谗毁,津津自喜。庞天寿已乃恶之,无能制也。国祥随上奔浔南,后不知所终。上之居肇庆也,广西粮税尽给楚军,唯梧州府属听上征用。广东则以辽饷、练饷给李成栋军。而上征京仓及金花银为国用,顾皆内臣操其出纳,户部无所关与,日就虚糜,乃至欲募从驾军而不可得。每闻敌警,哨探无人,唯听马吉翔及内臣之意而已,皆国祥主之也。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六 嘉祐七年(壬寅,1062)·李焘
  御制开国方略序·阿桂
  辽史拾遗卷十·厉鹗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九·佚名
  彭序·彭遵泗
  卷之八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五·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四十一 选举略二·纪昀
  第4章 我在郑州见蒋介石·冯玉祥
  叱罗协传·令狐德棻
  陆丽传·李延寿
  郑遇春传·张廷玉
  卷之五十  損齋備忘錄上(明)梅純 撰·邓士龙
  汉纪四十四 孝顺皇帝下阳嘉三年(甲戌、134)·司马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四·陈邦彦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三十四目録故实类鞭石图【元王恽】题邵平种瓜图【宋李纲】题高皇过沛图【宋方岳】高阳长揖图【宋刘子翬】沛公洗足见郦生图【元王恽五首】圯桥进履图【明谢承举】题萧何夜追韩信便面【

  • 卷十一·金履祥

    <史部,史评类,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   钦定四库全书 御批资治通监纲目前编卷十一 庚子周僖王元年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北杏 胡氏曰春秋之世以诸侯而主天下会盟之政自北杏始其後宋襄晋文

  • ○热河行宫欢喜佛三则·许指严

    曩游雍和宫,见所谓欢喜佛者,装塑亦不甚精致,但取其狰狞淫恶,表示野蛮宗教之态度而已。识者或言,此密宗之一派,美妇人皆系妖魔变用,其青面獠牙者,则佛祖之幻影,故作此状,欲以战胜妖魔而已。然德足胜妖,古今中外一理,无所谓以妖制妖

  • 通志卷二十二·郑樵

    (图略)

  • 卷一百十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十五雍正十年二月上谕十三道初二日奉上谕我朝抚有方夏列圣相承惟以爱养黎元为本圣祖仁皇帝临御六十余年恩施累洽於九州蠲赈动逾乎千万深仁厚泽浃髓沦肌讴思弗辍朕登大宝仰体皇考

  • 卷一百九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九十九人物志七十九大臣传六十五【汉军正白旗四 杨宗仁 蔡良魏经国 杨文乾 石礼哈孙国玺 三泰 何立柱】杨宗仁杨宗仁汉军正白旗人由监生於

  • 初见秦第一·韩非

    臣闻:“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而不 当,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唯大王裁其罪。臣闻:天下阴燕阳魏,连荆固齐,收韩而成从,将西面以与强秦为难。臣窃 笑之!世有三亡,而天下得之,其此之谓乎!臣闻之曰:“以乱

  • 提要·焦袁熹

    【臣】等谨按春秋阙如编八卷国朝焦袁熹撰袁熹字广期金山人康熙丙子举人是编为袁熹未成之书仅及成公八年而止每卷有袁熹名印葢犹其稿本前有其孙钟璜跋亦当时手迹也自谷梁常事不书之例孙复衍有贬无褒之文后代承流转相

  • 卷十一·黄道周

    <子部,儒家类,榕坛问业钦定四库全书榕坛问业卷十一明 黄道周 撰暑后借王家园与诸友晤防许汝翼适近隣舍集坐顷汝翼因问天下大患治道不效岂患圣学不明汉之地节甘露唐之贞观开元宋之景祐康定当时四夷賔服闾左蕃庶士大

  • 卷八·惠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说卷八翰林院侍读惠士奇撰隐公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取牟娄六年冬宋人取长葛【五年冬十二月宋人伐郑围长葛】十年六月辛未取郜辛巳取防【是年夏翬帅师会齐人郑人伐宋六月壬戌公败宋师于菅】秋宋人卫人

  • 成實論卷第十八·欧阳竟无

      成實論卷第十九   成實論卷第二十   成實論卷第二   訶棃跋摩造   姚秦三藏鳩摩羅什譯   吉祥品第十二   以是三寶功德具足.故經初說。又此三寶於一切世閒第一吉祥.如吉祥偈中說.佛法   及衆僧是名

  • 四十五、他是阿谁·慧开

      东山师祖曰:“释迦弥勒犹是他奴,且道:他是阿谁?”   无门曰:若也见得他分晓,譬如十字街头撞见亲爷相似,更不须问别人道是与不是。   颂曰:他弓莫挽,他马莫骑,他非莫辨,他事莫知!

  • 月灯三昧经卷第三·佚名

    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尔时世尊。知月光童子心所默念而作偈问。告月光童子言。若菩萨与一法相应。皆悉能获最胜功德。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谓一法。童子。若菩萨于一切法体性如实了知。童子。云何于一切

  • 第四十四則 禾山解打鼓·胡兰成

    第四十四則禾山解打鼓舉:吉州禾山無殷禪師垂語云:習學謂之聞,絕學謂之鄰。過此二者,是謂真過。僧出問:如何是真過?山云:解打鼓。又問:如何是真諦?山云:解打鼓。又問:即心即佛即不問,如何是非心非彿?山云:解打鼓。又問向上人來時如何

  • 文字论·张怀瓘

    一卷。书论。唐代张怀瓘撰。为作者《书断》写成后,与寅吏部侍郎苏晋、兵部员外王翰二人,欲作《书断》后序,相与讨论的记录。首论“文”、“字”、“书”三者的特点及其功用;次论书之鉴赏;又次为自评,谓真行可比虞褚,

  • 边城·沈从文

    中篇小说,沈从文作,1935年6月生活书店出版。这部小说象是一幅优美的湘西山水风情画,又似一首委婉曲折的爱情之歌。老船夫的外孙女翠翠聪明、美丽,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着她,但翠翠的心上人只是傩送。兄弟俩

  • 唐音癸签·胡震亨

    明胡震亨著。为其所编《唐音统签》中一集。全书十集,以十干为纪,共一○二七卷,此为第十集,故称癸。前九集皆录唐诗,为《全唐诗》主要依据;此集共三十三卷,专收论唐诗、唐乐。为作者研究唐诗心得的结晶。凡唐诗、唐乐

  • 国朝典故·邓士龙

    国朝典故是一部明代史料丛书,共收书六十四种,凡一百一十卷。本书为明邓士龙辑,明万曆间刻本。见於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五别史类。书半页十行,行二十字,框高二一·二公分,宽一四·六公分。书前有熊曰翀序,序后目录但题书名未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