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七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七

洪武十七年闰十月乙未朔,故元国公抹陀等四人自沙州来归,诏赐衣服、文绮、钞锭。

增置府军前卫、羽林左卫中、左千户所。

左都御史詹徽言:“四川成都府有吏诉其知府张仁受贿,同知蔡良于公署设宴,放吏为民。请逮问之。”上曰:“吏胥之于官长,犹子弟之于父兄,下讦其上,有乖名义,不足听也。”

丁酉,给在京诸司二品至四品官员牙仗、伞盖有差。

戊戌初昏,太阴犯毕宿。

己亥,旌表宁波府慈溪县民沉名善妻孙氏、弟名礼妻宋氏:双节之门。

赐钦天监灵台郎及天文生冬衣。

以人材成德新为广西布政使司右参政,马翀为右参议。

庚子,命吏部择儒士老成者五十人为各道试监察御史。

辛丑曲靖亦佐县土酋安伯降。初,安伯作乱,命西平侯沐英发兵讨之,兵至其境,安伯惧,出降。至是,英奏请罢兵,以抚辑其民,上从之。

壬寅,修筑江都县深巷坝,浚河道五百六十七丈。

癸卯夜,岁星犯井宿。

乙巳,浙江定海千户所总旗王信等九人擒杀倭贼,并获其器仗。事闻,上命擒杀贼者升职,获器仗者赏之。

上谕礼部臣曰:“近闻在外方面官多侵郡县之职,甚乖治体,其申谕之:自今民间庶事皆自州县始,县有不公则州理之,州有不公则府理之,府有不公则布政司理之,布政司所任非人,从按察司紏之,如仍前乱政,以扰吾民者,罪之无赦。”

丁未,上谕都督府臣曰:“濒海兵卫本以防御倭夷,今台州倭人登岸,杀其巡检,守御官兵所职何事?”命逮其指挥陈亮、赵全至京师,罪之。

戊申,致仕布政使何真复招集广东旧所部兵三千四百二十三人送京师,间多道亡者,请追捕之。上曰:“彼为民久矣,今复扰之,宜其然也,亡者勿问。”

永城侯薛显母卒,工部请以棺给之。上曰:“公侯夫人皆赐以棺,亦朝庭优待之礼。然赐予,朝廷之恩,岂可请邪?自今非奉特旨者,不许奏请。”

癸丑,遣官以钞四十四万八千五百四十锭往四川、贵州二都司赐征南军士。

命天下诸司:“刑狱皆属刑部,都察院详议平允,又送大理寺审覆,然后决之。其直隶诸府州刑狱,自今亦准此令,庶几民无冤抑。”因谓刑官曰:“刑者,人君用之以防民。君之于民如天之于物,天之道春生秋歛,而论天之德则曰生,君之道仁育义制,而论君之德则曰仁。夫王良善御,岂在于策?周公善治,岂在于刑?所谓刑者,辅治之具,是以用之不可不详,故每令三审五覆,无非求其生而已。”

云南布政使司言:“所属大小土官有世袭者,有选用者,如景东府知府俄陶、阿迷州知州和宁则世袭者,云南府罗次县主簿赵和、姚安府普昌巡检李智则选用者。世袭者世居本土,素有储蓄,不资俸禄,养廉可也;选用者多因流寓本土,为众所服,故一时用之,非给俸禄,无以养廉。况律:官吏受财,有禄、无禄,分为二等,今土官犯罪,律条无所据依,乞加定议。”上命六部官会议:“凡土官选用者有犯,依流官律定罪,世袭者所司不许擅问,先以干证之人推得其实,定议奏闻,杖以下则纪录在职,徒流则徙之北平。著为令。”

甲寅,上谓吏部臣曰:“设官分职,以为民也。曩者,诸司任用非人,常遣官属吏卒下乡,逮捕追督,迎送供给,甚为民患,已尝下令禁止。近河南府仍遣永宁县官下乡拘捕逋卒,民甚苦之,此岂良有司所为?宜即逮治,仍申明禁令,使天下知之。”

乙卯,四川布政使司请募商人于黎州纳粟中盐,从之。

丙辰,旌表衡州府来阳县民陈合大妻李氏、延安府甘泉县民许舒妻曹氏、鄜州民贺谷荣妻唐氏、临洮府狄道县民王绍春妻魏氏贞节。

增置镇江卫中、左千户所。

钦天监刻漏博士元统言:“历日之法,其来尚矣。盖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制,随时修改,以合天道。皇上承运以来,历虽以‘大统’为名而积分,犹‘授时’之数,况授时历法以至元辛巳为历,元至今洪武甲子积一百四年,以历法推之,得三亿七千六百一十九万九千七百七十五分经云,大约七十年而差一度,每岁差一分五十杪,辛巳至今年远数盈,渐差天度,拟合修改。臣今以洪武甲子岁前冬至为大统历元推演,得《授时历》辛巳闰准分二十万二千五十分,洪武甲子闰准分一十八万二千七十分一十八杪,《授时历》辛巳气准分五十五万六百分,洪武甲子气准分五十五万三百七十五分,《授时历》辛巳转准分一十三万二百五分,洪武甲子转准分二十万九千六百九十分,《授时历》辛巳交准分二十六万三百八十八分,洪武甲子交准分一十一万五千一百五分八杪。盖七政之源有迟疾,逆顺伏见,不齐其理,深奥实难推演。臣闻磨勘司令王道亨有师郭伯玉者,西安府郿人也,精明九数之理,深通历数之源,若得此人推演大统历法,庶几可成一代之制。盖天道无端,惟数可以推其机;天道至妙,因数可以明其理。是理因数显,数从理出,故理、数可相倚而不可相违也。臣等职在观占推步,以验民时,诚不敢以肤浅之学自用,愿得慱闻洽见之人任之,庶可以少副皇上敬天之心也。”书奏,上是其言。

夜,填星犯井宿。

戊午,上谕兵部臣曰:“闻太行山尚有余寇潜伏不时,出劫行旅,宜遣人往谕其地居民,有勇略能擒捕贼者复其家三年,仍厚赏之。”

庚申,象州土吏覃仁用言其父景安,故元时尝任本州巡检,有兵獞二百人,今皆为民,请收集为军。上不许,因谕之曰:“兵獞既为民矣,国家之兵,岂少此二百人?朕尝下令,凡故元时士卒隶民籍者,不许相告,岂可以尔之一言而格朝廷之令乎?”

辛酉,置辽东都指挥使司儒学,设教授一员、训导四员,金、复、海、盖四州儒学学正各一员,训导各四员,教武官子弟,复命皆立孔子庙,给祭器、乐器以供祀事。

壬戌,苏州府言:“昆山县民八十余户有田六顷九十余亩为水所没。”诏除其租,仍给钞赈之。

癸亥,礼部尚书赵瑁言:“自设置僧、道二司,未及三年,天下僧道已二万九百五十四人,今来者益多,其实假此以避有司差役,请三年一次出给度牒,且严加考试,庶革其弊。”从之。

赐国子监师生及京民冬至节钱。

是月,《大明清类天文分野书》成。其书以十二分野星次分配天下郡县,于郡县之下又详载古今建置、沿革之由,通为二十四卷。诏颁赐秦、晋、今上、周、楚、齐六王。

召魏国公徐达还京。

猜你喜欢
  第三十八回 李自成犯京邑社稷摧崩·黄士衡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八·佚名
  风趣类·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佚名
  卷之九百三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佚名
  卷之三百四十二·佚名
  明名臣琬琰续録卷二十二·徐紘
  奚康生传·魏收
  于玺传·魏徵
  颜师古传·刘昫
  萧拜住传·宋濂
  汉纪五十五 孝献皇帝戊建安四年(己卯、199)·司马光
  卷一百十九·宋敏求
  附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二出 联姻·周履靖

    【双劝酒】〔丑上〕日建期场。时修佛会。米袋牢随。募书不置。虽无婚嫁与公需。风月处也要支持。贫尼了缘。向蒙柳衙子母到庵。今日特来致谢。座间正遇何妪。欲待问他那晚的详细。人前不好启齿。不免在此站着。慢慢

  • 苏庠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苏庠(1065—1147)字养直,初病目,自号眚翁,澧州(今湖南澧县)人。后徙居丹阳(今属江苏)之后湖,更号后湖病民。工诗,颇得苏轼赏识。绍兴间居庐山,与徐俯同召,固辞不赴。十七年卒,年八十三。事迹见《宋史新编》卷一七八、《京

  • 卷七十九 冯奉世传第四十九·班固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徙杜陵。其先冯亭,为韩上党守。秦攻上党,绝太行道,韩不能守,冯亭乃入上党城守于赵。赵封冯亭为华阳君,与赵将括距秦,战死于长平。宗族由是分散,或留潞,或在赵。在赵者为官帅将,官帅将子为代相。及秦灭六

  • 卷三百六·列传第一百九十四·阉党·张廷玉

        ◎阉党   明代阉宦之祸酷矣,然非诸党人附丽之,羽翼之,张其势而助之攻,虐焰不若是其烈也。中叶以前,士大夫知重名节,虽以王振、汪直之横,党与未盛。至刘瑾窃权,焦芳以阁臣首与之比,于是列卿争先献媚,而司礼之权

  • 卷之二百四十七·佚名

    洪武二十九年九月丙辰朔修广西兴安县灵渠三十六陡其渠可溉田万顷亦可通小舟国初尝修浚之至是兵部尚书致仕唐铎以军务至其地图其状以闻且言修治深广可通官舟给军饷于是命监察御史严正直发旁县民丁修之浚渠五千余丈筑渼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十三·佚名

    万历二年三月丙子朔户部覆河南抚按题该省商税税契路引三项共一万五千三百一十余两准留补给宗室禄粮其历日纸工水夫工食鱼课缺官俸给吏承纳班扣减防夫民快工兵工食事例赃罚仍解部济边毋得影射延缓诏可○录进剿广西犭□

  • 孔觊传·李延寿

    孔觊字思远,少年时代正直有气节,把明辨是非作为自己的责任。他口吃,好读书,很早就知名。曾任中书黄门侍郎。起初,晋安帝的时候,散骑常侍官位很重要,与侍中没有区别,后来职位闲散,用人渐渐变轻。孝建三年(456),孝武帝打算加重它

  • 霍韬传·张廷玉

    霍韬,字渭先,广东南海人。考中正德九年(1514)会试的第一名后,提名候补,就返回家乡结婚,然后在西樵山刻苦读书,对经史等学问融会贯通。世宗即位后,任用他做了职方主事。当时杨廷和还在执政,霍韬上书说:“内阁大臣的职务是参与机

  • 卷六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日讲礼记解义卷六十服问服问者善其问以知有服而遭丧所变易之节也吴氏澄曰此篇与丧服小记篇内丧服一章相类传曰有从轻而重公子之妻为其皇姑有从重而轻为妻之父母有从无服而有服公子之妻为公子之外兄弟有从

  • 提要·陈栎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二尚书集传纂疏     书类提要【臣】等谨案尚书集传纂疏六卷元陈栎撰栎字夀翁号定宇休宁人宋亡之後隐居三十八年至延佑甲寅年六十三复出应试中浙江乡试以病不及会试越二年上书干执政不

  • 卷二·朱申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句解卷二宋 朱申 撰天官宰下医师【医官之长 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掌医之政令【医之政谓聚毒药以供医亊医之令谓使医分而治之】聚毒药以共医事【毒谓五毒药谓五药医师聚之以共

  • 去强第四·商鞅

    题记:强指百姓不听政令。本篇谈论如何消除百姓不听从政令的弊端。作者认为去强需要以刑罚,专心农战,少事商贾也是去强的办法。运用强民的办法来清除不服从法令的民众,国家会被削弱;运用刑罚使民众听话等措施来清除不服从法

  • 普贤菩萨·佚名

      于是,普贤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愿为此会诸菩萨众,及为末世一切众生修大乘者,闻此圆觉清净境界,云何修行?世尊,若彼众生知如幻者,身心亦幻,云何以幻还修于幻?若诸幻性一切

  •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五·子璇

    长水沙门子璇录述意中二。初显意。疏出两意。上正下兼尔。疏初句下。二释文中二。初总释此偈三。初释初句。所为机者。唯众生二字余皆能。为属菩萨也。众生通于三聚五性。于中为有兼正。如悬谈所辨故云如前。疏次二下

  • 圣妙吉祥真实名经·佚名

      元 释智译  大明太宗文皇帝御制真实名经序  盖闻真实名经者。是诸如来超出有坏智身。极显密微妙。正觉菩提其义深广。犹如意大宝珠宝中最胜。故能利益有情增长福慧。超离尘垢脱除过愆。消弭烦恼解释魔障。令

  • 三一 教授尸伽罗越经·佚名

    如是我闻。一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栗鼠养饵处。于此时,居士子尸伽罗越晨早起床,出王舍[城],至郊外沐浴净衣,合掌向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之各方礼拜。二尔时,世尊于晨早,着内衣、持外衣及钵,入王舍城行乞。世尊见

  • 新竹县制度考·佚名

    不分卷,不着撰人。原为抄本,藏于台湾省立台北图书馆。前无序,后无跋。但观其中有「明治二十八年七月」及采访人员有日人「市川彻弥」等字样,推知为日据台湾后不久之作。内叙「竹城沿革」,起自「淡厅建始于雍正元年……」,迄

  • 物理论·杨泉

    魏晋之际杨泉著。自然哲学著作。《隋书·经籍志》:“梁有《杨子物理论》十六卷。”清孙星衍《平津馆丛书》辑有《物理论》一卷,并保留了原书思想梗概,但其所据武英殿本《意林》误把《傅子》杂入《物理论》。严可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