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食货五

○大司农钱(都内钱附)

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腐败而不可食。(食货志,按百官表,大司农属官有都内令丞。)(查前汉书食货志“武帝之初”应改作“汉阉至武帝之初”再版者)

山海天地之臧,宜属少府,陛下勿私,以属大农佐赋。(食货志。)

帝比岁击胡,大司农陈臧钱经用既竭,不足以奉战士,乃令民得买爵赎罪,置武功爵。(同上。)

孝武之世,开玉门,通西域,师旅之费,不可胜计,至于用度不足,乃榷酒酤,筦盐铁,铸白金,造皮币,算至车船,租及六畜。(西域传赞。)元帝温恭少欲,都内钱四十万。(王嘉传。)

汉武库兵器缮治造作,皆度大司农钱,自乘舆不以给共养,共养劳赐,壹出少府。(毋将隆传。)○少府禁钱

汉兴,山川园池市肆租税之入,自天子以至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不领于天子之经费。(食货志。)

山海天地之藏,宜属少府。(食货志,百官表,少府掌山海地泽之税,以给供养。)共养劳赐,壹出少府。(毋将隆传。)武帝出禁钱以振元元。(食货志。)

西羌之师,大司农钱尽,乃以少府禁钱续之。(贾捐之传。)

元帝温恭少欲,少府钱十八万万。(王嘉传。)○水衡钱

初大农干盐铁官布,多置水衡,欲以主盐铁,及扬可告缗,上林财物众,乃令水衡主上林。(食货志。)

宣帝本始二年,以水衡钱为平陵,徙民起第宅。(本纪,应劭曰,水衡与少府,皆天子私藏耳,县官公作,当仰给司农,今出水衡钱,言宣帝即位为异政也。)

元帝温恭少欲,水衡钱二十五万万。(王嘉传。)均输平准。

大农属司官,有均输平准令丞。(百官表,孟康曰,均输,谓诸当所有输于官者,皆令输其地土所饶,平其所在时价,官更于它处卖之,输者既便,而官有利也。)

元狩中,桑宏羊为大司农中丞,管诸会计事,稍稍置均输以通货物,汉连出兵三岁,费皆仰大农,大农以均输调盐铁助赋,故能澹之。(食货志。)

元封元年,宏羊以诸官各自市相争,物以故腾跃,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乃请置大农部丞数十人,分部主郡国,各往往置均输盐铁官,(初宏羊为大农丞,固已稍稍置均输矣,今既领大农,故遍行其法于郡国也。)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均输在郡国,各转于京师者也,准在京师,总受天下之转输者也。)召工官治车诸器,皆仰给大农,大农请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亡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跃,故抑天下之物,名曰平准,天子以为然而许之,一岁之中,诸均输帛五百万匹,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同上。)

昭帝即位六年,诏郡国举贤良文学之士,问以民所疾苦,皆对愿罢盐铁酒榷均输官,毋与天下争利,宏羊难以为此国家大业,安边足用之本,不可废也。(食货志,按桓宽盐铁论,大夫曰,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故曰均输,开委府于京师,以笼货物,贱即买,贵则卖,是以县官不失实,商贾无所贸利,故曰平准,平准则民不失职,均输则民不劬劳,故平准均输,所以平万物而便百姓也,文学曰,古之赋税于民也,因其所工,不求所拙,农人纳其获,女工效其织,今释其所有,责其所无,百姓贱卖货物,以便上求,闲者郡国或令民作布絮,吏留难与之为市,利之所入,非独齐陶之缣,蜀汉之布也,亦民间之所为耳,而行奸卖平,农民重苦,女红再税,未见输之均也,县官猥发,阖门擅市,则万物并收,万物并收则物腾跃,腾跃则商贾侔利自市,侔利自市,则吏容奸豪,而富商积货储物以待其急,轻贾奸吏,收贱以取贵,未见准之平也,云云。)

○漕运汉二年,筑甬道属河,取敖仓粟。(高纪。)萧何溜收巴蜀使给军食,何转漕关中,给食不乏。(本传。)

汉初,转漕关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食货志。)

刘敬说高帝都关中,张良曰,关中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刘敬说是也。(张良传。)

武帝元光六年,郑当时为大司农,言异时关东漕粟,从渭上,度六月罢,而渭水道,九百余里,时有难处,引渭穿渠,起长安,旁南山下至河三百余里,径易,漕度可令三月罢,得以损漕省卒,上以为然,令齐人水工徐伯表,发卒数万人穿漕渠,三岁而通,以漕大便利,其后漕稍多,而渠下之民,颇得以溉矣。(沟洫志,按武纪元光六年穿漕渠通渭。)

后河东守番系,言漕从山东西,岁百余万石,更底柱之艰,败亡甚多而烦费,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溉汾阴蒲阪下,度可得五千顷,故尽河堧弃地,民茭牧其中耳,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引河溉汾阴蒲阪下,度可得五千顷,故尽河谷弃地,民茭牧其中耳,今溉田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谷从渭上,与关中无异,底柱之东,可毋复漕,上以为然,发卒数万人作渠田,数岁河移徙,渠不利,田者不能偿种,其后人有上书欲通褒斜道及漕,事下御史大夫张汤,汤问之,言抵蜀从故道,多阪,回还,今穿褒斜道,少阪,近四百里,而褒水通沔,斜水通渭,皆可以行船漕,漕从南阳上沔入褒,褒绝水至斜,间百余里,以车转,从斜下渭,如此,汉中谷可致,而山东从沔无限,便于底柱之漕,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饶,拟于巴蜀,上以为然,拜汤子卬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百余里,道便近,而水多湍石不可漕。(沟洫志。)

卫青岁以数万骑出击匈奴,遂取河南地筑朔方,时又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饷,率十余钟致一石,又兴十余万人,筑卫朔方,转漕甚远,自山东咸被其劳。

武帝作柏梁台,宫室之修,繇此日丽,徒奴婢众,而下河漕,度四百万石,及官自籴,乃足。

元封元年,桑宏羊又请令民入粟补吏赎罪,他郡各输急处,而诸农各致粟山东,漕益岁六百万石,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余谷。(以上并食货志。)

昭帝元凤二年,诏曰,前年减漕三百万石。(本纪。)三年,诏曰民被水灾,颇匮于食,其止四年毋漕。(本纪。)

宣帝即位,岁数丰穰,耿寿昌言,故事岁漕关东谷四百万斛,以给京师,用卒六万人,宜籴三辅宏农河东上党太原郡谷足供京师,可省关东漕卒过半,漕事果便。(食货志。)

○仓庾

太仓。(百官表,司农属官,有太仓令丞,三辅黄图云,太仓萧何造,在长安城外东南。)武帝之初,国家亡事,太仓之粟,腐败而不可食。(食货志。)

长安仓。(宣帝纪,本始四年,丞相以下,上书入谷输长安仓,三辅黄图云,细柳仓嘉仓在长安面渭水北,古徼西有细柳仓,城东有嘉仓。)甘泉仓。(张敞传,张敞为甘泉仓长。)

河东郡荣阳有敖仓。(地理志音义云,敖本地名,临河有太仓。)河东郡根仓泾仓。(地理志。)河内仓。(汲黯传,汲黯矫制发河内仓粟以赈贫民。)

郡国诸仓。(百官表,司农属官有郡国诸仓长丞。)○常平仓

宣帝即位,谷至石五钱,农人少利,时大司农中丞耿寿昌奏言,故事岁漕关东谷四百万斛,以给京师,用卒六万人,宜籴三辅宏农河东上党太原郡谷足供京师,可以省关东漕卒过半,萧望之奏,寿昌未足任,上不听,事果便,寿昌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价而籴以利农,贵时减价而粜,名曰常平仓,民便之。(食货志,按宣纪五凤四年设常平仓。)

赵充国曰,金城湟中谷斛八钱,吾谓耿中丞籴二百万斛谷,羌人不敢动矣,中丞请籴百万斛,乃得四十万斛耳,失此二册,羌人故敢为逆。(充国传。)

元帝即位,天下大水,在位诸儒,多言盐铁及常平仓可罢,毋与民争利,上从其议,罢之。(食货志,按纪初元五年,罢常平仓。)

猜你喜欢
  第九十七回 猛姜维北伐丧师 老丁奉东兴杀敌·蔡东藩
  第四十八回 丧君有君强臣谢罪 因敌攻敌叛王入都·蔡东藩
  卷之二百十八·佚名
  卷之九百九十五·佚名
  卷之五百九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佚名
  皇王大纪卷六十四·胡宏
  中兴小纪卷十四·熊克
  五一九 署理福建巡抚德保奏遵旨查办《历志》等书情形折·佚名
  第一章 当时之诸部族·冯承钧
  燕凤传·李延寿
  种放传·脱脱
  卷一百五十四·雍正
  第八章 鸦片战争·吕思勉
  7.商汤和伊尹·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曾开国·唐圭璋

      摸鱼儿   寿吴权州   望层霄、五云开处。屏星光射螺浦。复来七日冬将至,恰则岳神生甫。梅半吐。试索笑巡檐,稍稍香风度。花娇欲语。问昔日治平,吴公无传,今请为公歌襦袴。   □□□,玉粒家家丰贮。因人岂关天数

  • 列传第九十四·刘昫

    ○尚可孤 李观 戴休颜 阳惠元 李元谅 韩游瑰 贾隐林 杜希全 尉迟胜 邢君牙 杨朝晟 张敬则 尚可孤,东部鲜卑宇文之别种也,代居松、漠之间。天宝末归国,隶范阳节度安禄山,后事史思明。上元中归顺,累授左、右威卫

  • 东汉会要卷八·徐天麟

    乐乐舞大予乐令掌伎乐凡国祭祀掌请奏乐及大飨用乐掌其陈序【百官志】建武十三年四月益州传送公孙述瞽师郊庙乐器葆车舆辇于是法物始备【纪】陇蜀平后乃増广郊祀凡乐奏青阳朱明西皓冥及云翘育命舞【祭祀志】二十八年

  • 第八回 齐桓公晋重耳五霸称尊·黄士衡

    词曰:滚滚龙争虎斗,匆匆鸟飞兔走。席前花影坐间移,百岁光阴有几。说古谈今话本,图王霸业兵机。要知成败是和非,都在渔樵话里。却说幽王时,郑桓公友为王司徒,甚得周众。后犬戎入寇,桓公友死于犬戎之难。平王命其子掘突为司徒,是

  • 卷一百三十四·杨士奇

    永乐十年十一月壬午朔○钦天监进永乐十一年大统历 上御 奉天殿受之颁赐诸王及文武群臣△甘肃总兵官驸马都尉西宁侯宋琥言比叛寇老的罕等走依赤斤蒙古卫指挥塔力尼亟遣人索之塔力尼匿不发此贼凶悖不除将为边患 上命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五十九·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卷之二百六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八 宣帝纪 第八·班固

    (汉宣帝刘询)【原文】孝宣皇帝,武帝曾孙,戾太子孙也。太子纳史良娣,生史皇孙。皇孙纳王夫人,生宣帝,号曰皇曾孙。生数月,遭巫蛊事,太子、良娣、皇孙、王夫人皆遇害。语在《太子传》。曾孙虽在襁褓,犹坐收系郡邸狱。而邴吉为廷尉

  • 郭登传·张廷玉

    郭登,字元登,武定侯郭英之孙。他年幼便聪颖出众。长大后,博闻强记,善长议论,喜欢谈论军事。洪熙年时,被授为勋卫。正统年间,郭登跟随王骥征麓川有功,被提拔为锦衣卫指挥佥事。又随沐斌征腾冲,升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十四年(1449)

  • 卷一百二十六之五·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二十六之五 朱批田文镜奏摺 雍正三年六月初十日河南巡抚【臣】田文镜谨 奏为恭报雨泽以慰 圣怀事窃查豫省各属自本年五月十七十八等日以 前所得雨泽业经【臣】节次缮摺奏 闻兹又据开归等

  • 卷一百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二乐考历代乐制元太祖初年以河西高智耀言徵用西夏旧乐金史外国西夏传赞曰唐节度使有鼓吹故夏国声乐清厉顿挫犹有鼓吹之遗音焉叶子奇草木子曰元

  • 读书续録卷十·薛瑄

    朱子诗曰浑然一理贯即性与天道也心性天一理也其大无外诚即性命之实理非性命之外别有诚也天人之理诚而已维天之命于穆不已即干之健而不息也人之威仪须防不可不严整盖有物有则也张子反原之说吕氏屈者不亡之言谢氏归根之

  •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三·智旭

                灵峰蕅益沙门智旭述【(子)二释不觉义二。初总明不觉依觉故无实。二别示不觉虚妄相。(丑)今初】不觉义者。谓从无始来。不如实知真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妄念。然彼妄念。自无实相。不离(真如)本觉。

  • 佛说回向轮经一卷·佚名

    于阗三藏尸罗达摩于北庭龙兴寺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大摩尼金刚宝山峰中。与大菩萨众俱。尔时世尊告金刚摩尼菩萨言。佛子若有菩萨求大菩提。为欲救度一切有情。已受菩萨律仪戒。学已曾发起大菩提心。有大悲愍。常欲奉

  • 卷第七·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七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南岳下第四世 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法嗣 潭州大沩灵佑禅师(凡四十一) 福州长溪赵氏子。侍立百丈。夜深。丈云。看炉中。有火也无。师拨云无。丈躬至炉边。深拨得少火

  • 卷三·丹霞子淳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卷三 后学性一阅 生生道人梓 第三十四则 海胡行道(大道) 示众云。权衡在手枉来询问低昂。纵夺临时切忌推排戒腊。担干负计者知是阿谁。 举海湖禅师有座主问。和尚甚么年行道(没手

  • 松阳讲义·陆陇其

    清经学家陆陇其官灵寿 (古松阳地) 知县时与诸生讲论《四书》的讲义。共12卷:《大学》1卷,《中庸》2卷,《论语》7卷,《孟子》2卷,共118章。陇其被清代讲理学的人推为正统,他最重门户之见,力辟王阳明学说,对同时的黄宗羲、孙奇

  • 普陀洛迦新志·王亨彦

    佛教史志。民国初王亨彦撰。十二卷。全书共分十二部分,记载了普陀山的山川风貌、自然景观和作为主要内容的佛教兴衰史迹。同时收集了历代帝王、僧俗有关普陀山佛教的敕令、奏疏、碑铭等二百余篇,其中有关寺院经济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