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食货六

○荒政

汉兴,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得卖子就食蜀汉。(食货志。)

汉二年,关中大饥,米斛万钱,人相食,令民就食蜀汉。(高纪。)

文帝后元年,诏曰,间者数年比不登,又有水旱疾疫之灾,朕甚忧之,愚而不明,未达其咎,意者朕之政之政有所失而行有过与,乃天道有不顺,地利或不得,人事多失和,鬼神废不享与,何以致此,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夫度田非益寡,而计民未加益,以口量地,其于古犹有余,而食之甚不足者,其咎安在,无乃百姓之从事于末以害农者蕃,为酒醪以靡谷者多,六畜之食焉者众与,细大之义,吾未能得其中,其与丞相列侯吏二千石博士议之,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本纪。)

后六年,大旱蝗,令诸侯无入贡,弛山泽,减诸服御,损郎吏员,发仓庾以振民,民得卖爵。(文纪。)

岁恶不入,请卖爵子。(如淳曰,卖爵级又卖子也,见食货志贾谊疏。)

景帝元年正月,诏曰间者岁比不登,民多乏食,夭绝天年,朕甚痛之,郡国或硗陿,无所农桑击畜,或地饶广荐草莽,水泉利而不得徙,其议民欲徙宽大地者,听之。(本纪。)

中三年,夏旱,禁酤酒。(本纪。)

上郡以西旱,复修卖爵令,而裁其贾以招民,及徒复作得输粟于县官以除罪。(食货志。)

后二年,令内郡不得食马粟,没入县官,(食,读曰食。)徒隶衣七综布,(索隐曰,盖合七升布。)止马舂,(正义曰,马碾磴之比也,先时用马,今止之。)为岁不登,禁天下食不造岁。(史记景纪,正义曰,造至也,禁天下费米谷,恐食不至岁,造七到反。)

后三年,诏曰,闲岁不登,意为末者众,农民寡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吏发民若取庸,采黄金珠玉者,坐臧为盗,二千石听者,与同罪。(本纪。)

武帝即位,河内失火,上使汲黯往视之,还报曰,臣过河内,河内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内仓粟以振贫民,请归节伏矫制罪,上贤而释之。(汲黯传。)

元狩三年,劝有水灾郡种宿麦,举吏民能假贷贫民者,以名闻。(本纪。)

四年,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遣使虚郡国仓廪以振贫,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假贷,尚不能相救,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衣食皆仰给于县官,数岁,贷与产业,使者分部护,冠盖相望,费以亿计。(食货志。)

元鼎二年,诏曰,水潦移于江南,迫隆冬至,朕惧其饥寒不活,江南之地,火耕水耨,方下巴蜀之粟,致之江陵,遣博士中等分循行,谕告,所抵无令重困,吏民有振救饥民免其厄者,具举以闻。(本纪。)

山东被河灾,及岁不登数年,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天子怜之,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欲留留处,使者冠盖相属于道护之,下巴蜀粟以振焉。(食货志。)

昭帝始元二年八月,诏曰,往年灾害多,今年蚕麦伤,所振贷种食勿收责,毋令民出今年田租。

宣帝本始三年,大旱,郡国伤旱甚者,民毋出租赋,三辅民就贱者,且毋收事,尽四年。

四年正月,诏曰,今岁不登,已遣使者振贷困乏,其令太官损,膳省宰,乐府减乐人,使归就农业,丞相以下,至都官令丞,上书入谷输长安仓,助贷贫民,民以车船载谷入关者,得毋用传。

元帝初元元年,诏曰,关东今年谷不登,民多困乏,其令郡国被灾害甚者,毋出租赋,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赋,九月,关东郡国十一大水,饥,或人相食,转旁郡钱谷以相救,令诸宫馆希御幸者勿缮治,太仆减谷食马,水衡省肉食兽。

二年六月,关东饥,齐地人相食,秋七月,诏曰,岁比灾害,民有菜色,惨怛于心,已诏吏虚仓廪,开府库,振救,赐寒者衣,公卿其悉意陈朕过,靡有所讳。

二年,夏旱,罢甘泉建章宫卫,令就农,百官各省费。

五年,诏曰,乃者关东连遭灾害,其令太官毋日杀,所具各减半,乘舆秣马,毋乏正事而已,罢角抵上林宫馆希御幸者,齐三服官,北假田官,盐铁官,常平仓。

永光二年,诏曰,间者连年不收,四方咸困,元元之民,劳于耕耘,又亡成功,困于饥馑,亡以相救,朕为民父母,德不能覆,而有其刑,甚自伤焉,其赦天下。

成帝永始二年,诏曰,比岁不登,吏民以义收食贫民,入谷物助县官振赡者,已赐直,其百万以上,加赐爵右更,欲为吏,补三百石,其吏也,迁二等,三十万以上,赐爵五大夫,吏亦迁二等,民补郎,十万以上,家无出租赋三岁,万钱以上一年。

哀帝即位,诏曰,乃者河南颍川郡水出,流杀人民,败坏庐舍,已遣光禄大夫循行举籍,赐死者棺钱,人三千,其令水所伤县邑,及他郡国灾害什四以上,民赀不满十万,皆无出今年租赋。

平帝元始二年,郡国大旱蝗,青州尤甚,民流亡,安汉公四辅三公卿大夫吏民,为百姓困乏,献其田宅者,二百三十人,以口赋贫民,遣使者捕蝗,民捕蝗诣吏,以石┨受钱,天下民赀不满二万,及被灾之郡,不满十万,勿租税,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赐死者,一家六尸以上,葬钱五千,四尸以上,三千,二尸以上,二千,罢安定呼池苑,以为安民县,起官寺市里,募徙贫民,县次给食,至徙所,赐田宅什器,假与犁牛种食,又起五里于长安城中,宅二百区,以居贫民。(以上并本纪。)

○振贷(振,救附)

文帝元年,诏曰,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吾百姓鳏寡孤独穷困之人,或阽于死亡而莫之省忧,为民父母,将何如,其议所以振贷之。(本纪。)

文帝出帛十余万匹,以振贫民。(贾山传。)后六年,大旱蝗,发仓庾以振民。(本纪,下同。)武帝元狩三年,有水灾,郡举吏民能假贷贫民者以名闻。

四年,山东被水灾,民多饥乏,于是天子遣使虚郡国仓廪以振贫,犹不足,又募豪富人相假贷,尚不能相救,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七十余万口,衣食皆仰给于县官,数岁贷与产业,使者分部护,冠盖相望,费以亿计,于是公卿言郡国颇被灾害,贫民无产业者,募徙广饶之地,陛下损膳省用,出禁钱以振元元,宽贷而民不齐出南亩。(食货志。)

元鼎二年,诏曰,水潦移于江南,吏民有振救饥民免其厄者,具举以闻。(本纪。)

是时山东被河灾,及岁不登数年,人或相食,方二三千里,天子怜之,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间,欲留留处,使者冠盖相属于道护之,下巴蜀粟以振焉。(食货志。)

河内伤水旱,汲黯矫制发河内仓粟以振贫民。(汲黯传。)昭帝始元元年,遣使者振贷贫民无种食者。元凤三年,诏曰,乃者民被水灾,朕虚仓廪,使使者以振困乏。

宣帝本始四年,诏曰,今岁不登,已遣使者振贷困乏,令乐府减乐人,归就农业,丞相以下至都官令丞,上书入谷,输长安仓助贷贫民,以车船载谷入关者得毋用传。

地节三年,诏曰,前下诏假公田贷种食。(以上并本纪。)

元帝初元元年,以三辅太常郡国公田及苑可省者,振业贫民,赀不满千钱者,赋贷种食,临遣光禄大夫褒等十二人,循行天下,存问耆老鳏寡孤独困乏失职之民,又令郡国被灾害甚者,毋出租赋,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赋,六月,以民疾疫,省苑马以振困乏,九月,关东郡国十一大水饥,或人相食,转旁郡钱谷以相救。(本纪,又食货志云,天下大水,关东十一郡尤甚,减关中卒五百人转谷振贷困乏。)

二年,诏以水衡禁囿,宜春下苑,少府佽飞外池,严籞池田,假与贫民,六月,关东饥,齐地人相食,秋七月,诏曰,岁比灾害,民有采色,已诏吏虚仓廪,开府库振救,赐寒者衣。

永光元年,赦天下,令各务农亩,无田者皆假之,贷种食如贫民。

成帝河平四年,遣光禄大夫博士嘉等十一人,行举濒河之郡,水所毁伤,困乏不能自存者,财振贷,其为水所流厌,死不能自葬,令郡国给槥椟葬埋,已葬者与钱,人二千,避水它郡国,在所冗食之,谨遇以文理,无令失职。

鸿嘉四年,渤海清河河溢,被灾者振贷之。

永始二年,诏曰,关东比岁不登,吏民以义收食贫民,入谷物助县官振赡者,已赐直,其百万以上,加赐爵右更,欲为吏,补三百石,其吏也,迁二等,三十万以上,赐爵五大夫,吏亦迁二等,民补郎,十万以上,家无出租赋三岁,万钱以上一年。

哀帝即位,河南颍川郡水灾,赐死者钱三千。(以上并本纪。)释逋贷。文帝二年,民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武帝元朔元年,诸逋贷在孝景后三年以前,皆勿听治。

昭帝始元二年,诏所振贷种食勿收责。

元凤三年,诏三年以前所振贷,非丞相御史所请边郡受牛者,勿收责。宣帝元康元年,所振贷勿收。神爵元年,所振贷物勿收。元帝永光四年,所贷贫民勿收责。

成帝建始三年,诸逋租赋所振贷勿收。河平四年,诸逋租赋所振贷勿收。鸿嘉元年,逋贷未入者勿收。四年,逋贷未入皆勿收。

永始二年,所振贷贫民勿收。(以上并本纪。)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四·列传第六十一·柯劭忞
  卷第二百二十四·胡三省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九·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五·佚名
  卷之六十二·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七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三·佚名
  卷二十九·萧常
  卷五十七·张守节
  第二十六章 在常德(二)·冯玉祥
  高宗文成帝纪·魏收
  司马池传·脱脱
  卷六十五·宋敏求
  卷一、满洲初起·黄鸿寿
  卷10·吴缜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伊川击壤集卷之一·邵雍

    观棋大吟人有精游艺,予尝观奕棋。算余知造化,著外见几微。好胜心无已,争先意不低。当人尽宾主,对面如蛮夷①。财利激于衷,喜怒见于頄。生杀在于手,与夺指于颐。戾不殊冰炭,和不侔埙箎。义不及朋友,情不通夫妻。珠玉出怀袖,龙蛇

  • 卷三百九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九十八驺虞类四言古五灵颂         【汉】蔡 邕大梁乗精白虎用生思叡信立绕于垣坰驺虞颂         【吴】薛 综婉婉白虎优仁是崇饥不侵暴困不改容敛威扬德恺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六十三·佚名

    万历三十七年十月己酉朔飨 太庙遣英国公张惟贤恭山○颁赐辅臣李廷机叶向高每中历十本民历一百本及讲官萧云举王图有差○赐 福王庶二子名由榘○庚戌 孝洁肃皇后忌辰遣官祭 永陵○辛亥荫太常寺卿詹沂孙詹希颢入监读

  • 卷之五百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尚史卷六十四·李锴

    列传四十二越诸臣传范蠡范蠡字少伯楚宛三户人【太史公素王妙论南阳人髙□吕览解楚三户人】佯狂倜傥负俗文种为宛令遣吏谒奉吏还曰范蠡狂种笑曰吾闻士有贤俊之姿必有佯狂之讥内懐独见之明外有不知之毁此固非二三子之

  • 卷九【十则】·岳珂

    钦定四库全书 愧郯录卷九【十则】     宋 岳珂 撰 礼殿坐像 苏文忠轼集私试策问曰古者坐於席故笾豆之长短簠簋之高下适与人均今土木之像既已巍然於上而列器皿於地使鬼神不享则不可知若其

  • 通志卷一百五十一·郑樵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六十四后魏孙绍 张普恵 成淹 范绍 刘桃符 鹿悆张燿 刘道斌 董绍 冯元兴 袁翻 阳尼【从孙固 固从兄藻】贾思伯【弟思同】祖莹 尔朱荣【子菩提义罗文殊 文畅

  • 许奕传·脱脱

    许奕,字成子,简州人。因父亲的恩荫任长江县主簿。遭母丧,服丧期满后调为涪城县尉。庆元五年(1199),宁宗亲自提拔他为第一名进士,被授予签书剑南东川节度判官。不到一年,他不穿丧服,在心中悼念亡父,为父亲守丧,被征召为秘书省正

  • 庞尚鹏传·张廷玉

    庞尚鹏,字少南,广东南海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进士。授职江西乐平知县,后升御史。与给事中罗嘉宾出去核查南京、浙江军饷,请治参将戚继光、张四维的罪,而全面揭发胡宗宪失律、贪淫及战事兴起以来督抚侵占军需之事。回到朝廷

  • 食货六·徐松

    限田杂录【宋会要】高宗绍兴元年十二月十四日,权户部侍郎柳约言:「授田有限,着于令甲,比来有司漫不功省,占仕籍者统名官户,凡有科敷,例各减免,悉与编户不同。由是权幸相高,广占陇亩,无复旧制。愿推明祖宗限田之制,咤时救弊,重行裁

  • 第一节 农业·吕思勉

    自晋室东渡而后,荆、扬二州,农业日见兴盛,已见《两晋南北朝史》第二十章第一节。隋、唐而后,此等情势,仍有加无已。《旧书·刘晏传》:晏遗书元载,言潭、桂、衡阳,必多积谷。关辅汲汲,只缘兵粮,漕引潇、湘、洞庭,万里几日?沦

  • 卷三十五 少仪第十七·郑玄

    (陆曰:“少,诗照反。少犹小也。郑云:‘以其记相见及荐羞之小威仪。’”)[疏]正义曰:案郑《目录》云:“名曰《少仪》者,以其记相见及荐羞之少威仪,少犹小也。此于《别录》属《制度》。”闻始见君子者,辞曰:“某固原闻名于将命者。

  • 卷第二·董仲舒

    竹林第三春秋之常辞也,不予夷狄,而予中国为礼,至邲之战,偏然反之,何也?”曰:“春秋无通辞,从变而移,今晋变而为夷狄,楚变而为君子,故移其辞以从其事。夫庄王之舍郑,有可贵之美,晋人不知其善,而欲击之,所救已解,如挑与之战,此无善善之心

  • 日日月月有进步·孔子

    【原文】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①,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注释】 ①亡:无。 【译文】 子夏说:“每天都能懂得以前不懂的知识,每月都能不忘掉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 【读解】 “日知其所亡”是

  • 附录·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经觧附録     宋 崔子方 撰春秋例要春秋之为书辞约而例繁欲其严也故其辞约欲其明也故其例繁例者辞之情也然则学者当比例而索辞然后可也例不胜其多故有与为例而疑于义者着之无与为例而不疑于义

  • 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佚名

    镡津明教大师行业记(石刻本在杭灵隐山)尚书屯田员外郎陈舜俞撰宋熙宁五年六月初四日。有大沙门明教大师。示化于杭州之灵隐寺。世寿六十有六。僧腊五十有三。是月八日。以其法茶毗。敛其骨得六根之不坏者三。顶骨出舍

  • 龙筋凤髓判·张鷟

    四卷。唐张鷟(约660—741)撰。张鷟字文成,自号浮休子,深州陆泽(今河北深县)人。唐高宗调露年间考中进士。授歧王府参军,累官至学士,四门员外郎,终于龚州长史。其事迹载于两 《唐书》其孙张荐传中。据说张鷟小时,曾梦见一只

  • 白发赋·左思

    辞赋名篇。西晋左思作。《艺文类聚》见载。赋文以白发与主人对答的形式构成全篇。先是主人因早生白发影响功名而“将拔将镊”,白发辩解说,“值君年暮”,生来白发,拔之何罪?且桔柚“贵其素华”,愿君手下留情。主人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