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章 当时之诸部族

他首先利用札只剌、克烈两部的力量,将蒙古诸部统一;然后藉故征服克烈、乃蛮等部,畏吾儿、哈剌鲁两部畏威不战而降;由是南下,一面侵入西夏,一面利用汪古部作向导,侵入金国,同时又因为乃蛮王子夺据西辽帝位,又进兵西方,拓地至花剌子模国境;旋因花剌子模杀其遣派的商人,并攻击蒙古讨伐蔑儿乞部的军队,遂进兵入花剌子模境,残破各地,分军逾太和岭,蹂躏欧洲东部;有史以来侵略家斥地之广,无逾成吉思汗者也。

成吉思汗本人的部族是孛儿只斤。同孛儿只斤血统关系较亲密的蒙古部族,统称尼伦;其余的蒙古部族统称都儿鲁斤。蒙古部族以外的部族,可大别为东胡种的部族同突厥种的部族。这些部族我们虽然将他们大别为蒙古、东胡、突厥三种,其实并不是严格的区别;因为在历史里面言人种,就无纯粹的人种,多少皆有血统之混合,充其量不过在语言风习方面区别去。就是这类的区别,现在还在研究中,尚无确定的根据,我们沿袭旧称,仍旧采用这三个名称,无非为叙述之便利而已。所以在本书中所言的部族,切莫作人种中的民族解释。当时的部族几尽是些游牧部落:因为“牧”“猎”“劫”“战”等事的变迁,分合不常,甲部落中常有乙丙丁等部落的人。在一最短期间,固然知道某部落中的某人是某氏,质言之,或是本部落的人,或是从别部落来降的、被俘的、被拾得的、被交换的,过了一定时间,因通婚的关系,便皆变作本部的人了。按照蒙古人的传说,固然说每部落的祖宗是某人,这也不过是一种传说而已。同中国古代氏族起源的传说一样,并无历史根据。现在姑举一个例子来说:蒙古尼伦部落中有个很强的部落,名称主儿勤,相传是合不勒汗的长子斡勤巴儿合黑之后,严格说,应该都是巴儿合黑的子孙。其实不然,《元秘史》卷四曾说,巴儿合黑因是长子,在百姓内选择有胆量有技能有气力能射箭的人随从他,而名曰主儿勤部,成吉思汗将此部灭了,又将他的百姓收为自己的百姓。当时诸部落的分合生灭,我以为皆可以这个主儿勤的例子类推。

前题既明,我现在试将中西载籍可考的部落名称列举于后:

(一)蒙古尼伦部

雪你惕。

阿鲁剌惕。

阿鲁剌惕。

阿荅儿斤,相传是阿荅儿吉歹之后,一说谓寻合赤温之后。

那牙勤,相传是那牙吉歹之后,一说为札黑速之后。

速勒都思。

这些尼伦部落,同后面列举的若干都儿鲁斤部落的游牧之地大致在斡难怯绿连两水流域,孛儿只斤部牧地似在斡难、怯绿连、秃剌三水发源的地方。

(二)蒙古都儿鲁斤部

赤那思,相传为坚都赤那干罗黑真赤那兄弟二人之后。

许兀慎。

蔑儿乞惕,一名兀都亦惕,分为四部曰兀洼思,见《元秘史》曰麦古丹,见《亲征录》,余二部仅见剌失德丁书,也是突厥语系的部落;牧地似在薛灵哥斡儿寒流域。

肃良合,此部所指的是高丽人,好像并将高丽附近一带的东胡部落也包括在内。

火鲁剌思。

泰亦赤兀惕,相传为俺巴海之后。

沼兀列亦惕,相传是沼兀列歹之后。

格泥格思。

朵豁剌惕,相传为朵豁剌歹之后,一说为孛端察儿朵豁阑之后。

朵儿边,多数作朵儿伯惕,剌失德丁曾将此部列在尼伦部之内,是不对的;因为据他所说,阿阑豁阿寡居时所生三个儿子的后人皆是尼伦部,而朵儿边是阿阑豁阿丈夫的四个侄儿之后,不当列在尼伦部内。

札荅阑,多数作札荅剌惕,一称札只剌惕,相传其始祖是孛端察儿妻前夫之子,一说是兀都儿伯颜之后。

札剌亦儿此部的牧地似在斡难河北,大概是同蒙古杂居的突厥部落;因为突厥语中的y,在蒙古语中常改作j,此部部名在《元史》中固常作札剌儿,然在本纪中初见即作押剌伊而,可以令人推想他是突厥语系的部落。剌失德丁说札刺亦儿大别为十部,在中国载籍中可以考见的,好像只有两部,一名脱忽剌温,见《元秘史》,一名朵郎吉,见《亲征录》此外无考。

晃豁坛,相传为抄真斡儿帖该六子之后,下五部同。然西域书谓下五部非尼伦部族。

斡罗纳儿。

斡勒忽讷兀惕。

撒勒只兀惕,相传是不忽秃撒勒只之后。

忙忽惕,相传为忙忽台之后,一说为札黑速之后。

弘吉剌,此部有人说是突厥种,其牧地好像与塔塔儿部相接,也在捕鱼儿海附近,同也儿古纳河一带;剌失德丁说弘吉剌部有四个别部,在中国载籍中可考的,只有下列两部,可是中国载籍并未说是弘吉剌的别部。

巴鲁剌思,相传是巴鲁剌台合出剌兄弟二人之后,一说谓合出里之后。

巴邻,相传是巴阿里歹之后。

孛儿只斤,有说是孛端察儿之后,有说是也速该时始有是称。

女真,蒙古语名之日主儿扯。

契丹,蒙古语名之日乞塔惕,此名大概是从契丹转出的多数之称。

失主兀惕,相传为失主兀歹之后,一说为抄真斡儿帖该之后。

塔塔儿,是东胡语系的部落,牧地在捕鱼儿海附近。剌失德丁说分为六部,中有四部同《元秘史》著录的名称大同小异;就是《元秘史》的都塔兀惕塔塔儿,阿勒赤塔塔儿察罕塔塔儿,主因塔塔儿;此外《元秘史》中还有阿赤里兀惕塔塔儿、备鲁兀惕塔塔儿、阿鲁孩塔塔儿三部,与剌失德丁所著录的余二部名称完全不同。《元史》中还有个按滩脱脱里,犹言金塔塔儿,仅见阔阔不花(此言青牛)传,恐是阿勒赤塔塔儿之误读;因为蒙古语中的n生灭无常,阿勒赤也有译作按陈的,然则从按陈变为按滩,只须错一个声母,就可发生这种误会。塔塔儿部同汪古惕部皆是为金国守边墙的部落,时常捕送他部的酋长献给金国。

合塔斤,相传是不忽合塔吉之后。

合卜秃儿合思。

别速惕,一作亦速惕,相传为别速台之后.一说为赤纳台斡赤斤之后。

克烈惕,也是突厥语系的部落,牧地在斡儿寒秃剌两河的流域,北邻蔑儿乞,东邻蒙古诸部,尤与孛儿只斤部紧接,所以他们的关系很密切;好像克烈部强时,孛儿只斤等部也臣属过。剌失德丁说除克烈本部外还有五个别部,中有三部可以在中国载籍中考见其名称,这就是只儿斤、董合亦惕、秃别干三部,其名并见《元秘史》。秃别干在元代载籍中亦作土别燕,大约是脱落g声母,所以变成Tubaan了。

兀鲁兀惕,相传是兀鲁兀歹之后,一说为札黑速之后。

兀良合惕。

伯岳吾惕,此部的牧地在贝加尔湖之南,好像当时属于突厥种的康里,部中也有个别部名伯岳吾。

(三)东胡突厥等部

亦秃儿坚,此部在剌失德丁书中作Ihurkin,说是部名;而在《亲征录》中颇难辨别是部名抑是人名;在《元秘史》凡两见,皆作两个使臣的名称。大约是译人误以部名作人名。

亦乞剌思,牧地在也儿古纳河畔。

也里吉斤多数作,《元史》曰燕只吉台。

乞颜,多数作乞牙惕,相传古代即有此称,后在合不勒汗时重以为部族之号;孛儿只斤同主儿勤两部,是从此部分出,所以此二部亦常冠以乞牙惕之号。

乃蛮,也是突厥语系的部落,牧地最广,东邻克烈,北邻乞儿吉思、谦谦州两部,西邻康里,南以阿勒台山为界;其中有个重要的部落名称古出古儿。

主儿勤,相传是斡勤巴儿合黑之后。

不荅安,多数作不荅阿惕,相传是合阑歹之后。

兀儿速惕。

帖良古惕。

客思的迷,此三部居地似在贝加尔湖西,同昂哥剌河东之森林中。

林木中之兀良合惕,此部与蒙古诸部中的兀良合惕有别,似亦居同一地带之森林中;《元秘史》名此部曰槐因亦儿坚,犹言林木中百姓。

斡亦剌惕,好像是蒙古部落,不过牧地在蒙古诸部之外,处玉须水上流谦河一带,与乞儿吉思为邻。

乞儿吉思、谦谦州,此二部居地在谦河沿岸。

巴儿忽惕,居贝加尔湖东,巴儿忽真河畔;其别部有四,在中国载籍中可考者有下列二部。

不里牙惕。

秃马惕,此部亦称豁里秃马惕,犹言老秃马惕也。

火儿罕,应是《亲征录》中之火鲁罕。

撒合亦惕,此二部居地未详。

汪古惕,居河套北,似属突厥语系部落;突厥语谓长城曰汪古,因以为部名。史亦名此部曰白达达,则为察罕塔塔儿之别译,然而必非塔塔儿部;至若名之曰白达达者,疑因其同塔塔儿部在东西两地同守金之边墙,金人或亦误称之曰塔塔儿欤?此说诚知薄弱,可是难得别解。

唐兀惕,就是宁夏甘肃青海一带的西夏国;蒙古人先名此国曰河西,《元秘史》一讹而为合申,后改称曰唐兀惕,此部既非东胡,亦非突厥。

亦必儿失必儿,此部似在乞儿吉思部之北,《元秘史》省称作失必儿,其全名见《元史·玉哇失传》。

(四)西域诸国

畏吾儿,就是隋唐时代的回纥,被乞儿吉思(黠戛斯)破灭后,其残部徙居现在新疆东部,别失八里(今孚远北)哈剌火州(今吐鲁番东)等地。

哈剌鲁,居伊犁河流域,其中有个阿力麻里国,就是此部所建之一国。

哈剌契丹,即史之西辽,建都于垂河附近之八剌撒浑;此国最强,畏吾儿哈剌鲁等部以及西方诸国皆称藩于西辽。

河中,地在昔浑(古药杀水)只浑(昔乌浒水一名阿母河)二水之间;西辽曾在此地置河中府;本地亦有君主君临此地,建都于撒麻耳干,而称藩于西辽。欧洲人名此地曰Transoxiane。

花剌子模,地在阿母河与里海间,亦自成一国,建都于玉龙杰赤;成吉思汗西征以前,此国最大。今之阿富汗斯坦波斯两地皆列其版图。

报达,是黑衣大食教主之都城,时其国境日削,领地甚小。

鲁木是小亚细亚之突厥蛮所建国,元代的拂菻,大概即指此国;可是拂菻有时与富浪相混,富浪就是西亚人名称欧洲人之称。

苫国,就是欧洲人所称的西利亚,此国常属密昔儿,密昔儿诸宗王常分藩于此。

密昔儿,就是欧洲人所称的埃及。

曲儿忒部,在波斯鲁木两地之间。

谷儿只国,在太和岭之南。

薛儿客速惕。

阿速,一名阿兰,此二部在太和岭北。

康里部,在咸海之北。

巴只吉惕,此部在札牙黑水之上流,札牙黑今名兀剌勒水。

不里阿耳,《元秘史》作孛剌儿,居地在昔亦的勒今窝勒伽水之上流。

钦察,此部在里海黑海之北。

斡罗思,即后之俄罗斯,当时领地尚小。

马札儿,即后之匈牙利。

以上所列举的部族同国民,仅就东西载籍中可以比附的列举而已。此外《元秘史》同剌失德丁书还有许多名称,现在尚难比附,故从略。

这些部族皆是当时成吉思汗所征服所蹂躏的部族,他首先利用札只剌、克烈两部的力量,将蒙古诸部统一;然后藉故征服克烈、乃蛮等部,畏吾儿、哈剌鲁两部畏威不战而降;由是南下,一面侵入西夏,一面利用汪古部作向导,侵入金国;同时又因为乃蛮王子夺据西辽帝位.又进兵西方,拓地至花剌子模国境;旋因花剌子模杀其遣派的商人。并攻击蒙古讨伐蔑儿乞部的军队,遂进兵入花剌子模境,残破各地,分军逾太和岭,蹂躏欧洲东部;有史以来侵略家斥地之广,无逾成吉思汗者也。

猜你喜欢
  伶官传第二十五·欧阳修
  卷一百八十七·列传第七十四·宋濂
  卷四百五十七 列传二百四十四·赵尔巽
  御批歴代通鉴辑览卷六十一·乾隆
  资治通鉴后编巻二十八·徐乾学
  读礼通考卷九十一·徐乾学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四·佚名
  卷之四百五十八·佚名
  第二十卷 元·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十一 列传十一·纪昀
  李元护传·魏收
  司马消难传·令狐德棻
  傅慎微传·脱脱
  一七 编译的教训·邹韬奋
  卷二商约二·冯煦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四·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二十四目録【五十二字】南歌子【又一体】毛熙震孙光宪欧阳修苏轼【十一首】黄庭坚【二首】秦观【四首】晁补之【二首】陈师道【二首】贺铸【三首】

  • 凡例·佚名

    凡例一唐高祖赐秦王诗云圣德合皇天五宿连珠见和风拂世民上下同欢宴见於册府元龟明胡震亨谓唐初无五星联聚之事疑其伪托今删去断自太宗始且一代文章之盛有所自开一序次首诸帝次后妃次宗室诸王次公主宫嫔略依唐史序例至

  • 李重元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重元」生平不详。《花庵词选》录其词四首。 ●忆王孙·春词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 柳外高楼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 雨打梨花深闭门。 李重元词作鉴赏 李重元,传世词作仅《忆王孙》四首(春

  • 三集 三卷·钱德苍

    琵琶记赏荷(小生上)【一枝花】闲庭槐影转,深院荷香满。帘垂清昼永,怎消遣?十二栏杆无事闲凭遍,闷来把湘簟展。方梦到家山,又被翠竹敲风惊断。翠竹影摇金,冰殿帘栊映碧阴。人静昼长无个事,独沉吟,美酒金樽懒去斟。幽恨苦相寻,谁知

  • 卷四百三十九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起哲宗元祐五年三月丙寅盡是月壬辰   三月丙寅朔,中大夫、同知樞密院事趙瞻卒。輟朝臨奠,贈右銀青光祿大夫,諡懿簡,遺表常數外特官二人。   丁卯,詔賜故龍圖閣直學士孫覺家錢五百緡,令所屬給葬事及借官舍,御史中丞梁

  • 张文襄公事略·佚名

    ●第一节绪言噫,是书也,胡为乎而作哉?曰张公之洞也。夫张公之洞之得名,以其先人而新,后人而旧。十年前之谈新政者,孰不曰张公之洞,张公之洞哉?近年来之守旧见,又孰不曰张公之洞,张公之洞哉?以一人而得新旧之名,不可谓非中国之人望

  • 卷十·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十 纪年 熙宗孝成皇帝二 【戊午】天眷元年春始诏改元 帝即位三年尚仍天会之号是岁始改天眷 时诸将相官职依旧多居汴京【按此谓刘豫之诸将相也诸将相土当有刘豫或亡齐字盖文脱耳】帝

  • 志卷第三十三 高丽史七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敎修。食货*(二)。户口。○国制民年十六为丁始服国役六十为老而免役州郡每岁计口籍民贡于户部凡征兵调役以户籍抄定。仁宗十三年二月判: 居京大小

  • 世宗文襄帝纪·李延寿

    世宗文襄皇帝名澄,字子惠,是高欢的长子。母亲为娄太后。他出生后就显得与众不同,聪慧过人,高欢觉得很惊讶。魏中兴元年(531),被立为渤海王世子。到杜询那里读书,机敏悟达过人,杜询很是叹服。二年,加封为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娶

  • 亦黑迷失传·宋濂

    亦黑迷失,畏吾儿人。至元二年(1265),入宫为宿卫。九年,奉世祖命出使海外八罗孛国。十一年,与该国使臣携珍宝奉表来朝拜,世祖嘉奖亦黑迷失,赐金虎符。十二年,再出使八罗孛国,与该国国师携名药来献,世祖赏赐甚厚。十四年,授兵部侍

  • 鼓钟·佚名

    ——掩盖不住的悲哀【原文】鼓钟将将①,淮水汤汤②,忧心且伤。淑人君子③,怀允不忘④鼓钟喈喈⑤,淮水湝湝(6),忧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7)。鼓钟伐鼛③,淮有三洲,忧心且妯(9)。淑人君子,其德不犹(10)。鼓钟

  • 卷一·吴廷华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章句卷一同知吴廷华撰士冠礼第一【冠古乱反加冠之称○士三等之士男子二十而冠四十始仕而冠以士称者父兄之为士者主之且其子亦学士也如下记元子犹士则自元子以下凡学士皆同此礼其异者特如襄九年左氏传

  • 卷二十八(元魏三藏法师佛陀扇多译)·佚名

    △大乘十法会第九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大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五百大阿罗汉俱。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净无垢宝月王光。即从坐起整服右肩。右膝胡跪莲花台上。至如来所合掌向佛

  • 慈力王血施缘品第十二·佚名

    【古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桓中止。尔时尊者阿难。于中食后。林间坐禅。而自思惟。如来兴世。甚为奇特。众生之类。皆蒙安乐。又思惟。憍陈如等五尊比丘。种何善本。依何因缘。法门初开。而

  •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三(论本第五十一二三)·窥基

    基撰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一者。此论一部总有五分。前五十卷。已明十七地之体义。即初本地分也。下之四分义。重辨前首。皆称摄此分。乃下四分中之初分也。摄决择分故。名决择分。或有以文摄文。前分有者。

  • 菩萨戒本疏卷上·义寂

    新罗沙门义寂述夫戒德之本道之所由生。所以兴觉种绍隆正法。绝长流登彼岸。抍济含识者。罔弗由兹矣。故如来先在道树。初制菩萨波罗提木叉。寔乃寂累脱缚之基。修因证果之本。既名制止。无众恶而不截。又称孝顺。无诸

  • 红玫瑰旅馆的客人·安房直子

    “我”在森林里独自散步,遇到了一个身材高大的男人,他穿着牛仔裤,肩上扛着几根树枝。他说他叫北村治,东京人,一年前辞了工作来这里,他要在这里开一家旅馆,旅馆的名字叫红玫瑰旅馆……天哪,世上会有这样的巧合?这可是“我”小说

  • 栎社沿革志略·傅锡祺

    近代文学史料。傅锡祺著。1931年秋初版。1963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再次印行。卷首有林资修《序》。栎社系近现代台湾的一个诗社。该书为栎社的大事记。它以时间为经,记述了自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1931年的30年间,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