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食货四

○钱币(杂录附)

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名为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汉兴,以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荚钱,黄金一斤,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赢余,以稽市物痛腾跃,米至石万钱,马至匹百金。(食货志。)

高后二年,行八铢钱。(本纪,应劭曰,本秦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汉更铸荚钱,民患其太轻,至此,复行八铢钱。)六年,行五分钱。(本纪,即谓荚钱。)

文帝五年四月,除盗铸钱令,(应劭曰,听放民铸也。)更四铢钱。(本纪,文帝以五分钱太轻小,更作四铢钱,文亦曰半两。)

武帝建元元年,行三铢钱。(本纪,坏四铢造此也,重如其文。)五年罢三铢钱,行半两钱。(本纪。)

自孝文更造四铢钱,至元狩四年,四十余年,从建元以来用少,县官往往即多铜山而铸钱,民益盗铸,不可胜数,钱益多而轻,物益少而贵,有司言曰,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质而取铪,(铪,铜屑也。)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乃令县官销半两钱,更铸三铢钱,重如其文,其明年,有司言三铢钱轻,轻钱易作奸诈,乃更请郡国铸五铢,周郭其质,令不得磨钱取铪。(食货志,按本纪,元狩五年,罢半两钱,行五铢钱,今以食货志考之,乃罢三铢,非罢半两,通鉴考异,亦云纪误。)

元鼎二年,郡国铸钱,民多奸铸,钱多轻,而公卿请令京师铸官赤仄,(应劭曰,所谓子绀钱也,如淳曰,以赤铜为其郭。)一当五,赋官用,非赤仄不得行,其后二岁,赤仄钱贱,民巧法用之,不便,又废,于是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钱既多,而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入其铜三官,而民之铸钱益少,计其费不能相当,唯真工大奸,乃盗为之。(食货志,下同。)

自孝武元狩五年,三官初铸五铢钱,至平帝元始中,成钱二百八十亿万余。宣元成哀平五世,亡所变改。

王莽居摄,变汉制,以周钱有子母相权,于是更造大钱,径寸二分,重十二铢,文曰大钱五十,又造契刀错刀,契刀其环如大钱,身形如刀,长二寸,文曰契刀五百,错刀以黄金错其文曰一刀,直五千,与五铢钱凡四品并行。(此以后乃莽即真后事,不复录。)

○杂录

元帝时,贡禹言古者不以金钱为币,专意于农,故一夫不耕,必有受其饥者,今汉家铸钱,及诸铁官,皆置吏卒徒,攻山取铜铁,一岁功十万人以上,中农食七人,是七十万人常受其饥也,凿地数百丈,销阴气之精,地臧空虚,不能含气出云,斩伐林木,亡有时禁,水旱之灾,未必不繇此也,自五铢钱起已来,七十余年,民坐盗铸钱被刑者众,富人积钱满室,犹亡厌足,民心动摇,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农夫父子,暴露中野,不避寒暑,胼胝杷土,手足胼胝,己奉谷租,又出稿税,乡部私求,不可胜供,故民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贫民虽赐之田,犹贱卖以贾,穷则起为盗贼,何者,未利深而惑于钱也,是以奸邪不可禁,其原皆起于钱也,疾其末者绝其本,宜罢采珠玉金银铸钱之官,亡复以为币,市井勿得贩卖,除其租铢之律,租税禄赐,皆以布帛及谷,使百姓壹归于农,复古道便,议者以为交易待钱,布帛不可尺寸分裂,禹议亦寝。(贡禹传,及食货志。)

有上书言古者以龟贝为货,今以钱易之,民以故贫,宜可改币,上以问师丹,丹对言可改,章下有司,议皆以为行钱以来久,难卒变易,丹老人忘其前语,后从公卿议。(师丹传。)

○钱禁

孝文五年,除盗铸钱令,使民放铸,贾谊谏曰,法使天下公得,顾租铸铜锡为钱,敢杂以铅铁为它巧者,其罪黥,然铸钱之情,非淆杂为巧,则不可得赢,而淆之甚微,为利甚厚,夫事有召祸,而法有起奸,今令细民人操造币之执,各隐屏而铸作,因欲禁其厚利微奸,虽黥罪日报,其执不止,乃者民人抵罪多者一县百数,及吏之所疑,榜笞奔走者甚众,夫县法以诱民,使入陷阱,孰积于此,曩禁铸钱,死罪积下,今公铸钱,黥罪积下,为法若此,上何赖焉,又民用钱,郡县不同,或用轻钱,百加若干,或用重钱,平称不受,法钱不立,吏急而壹之呼,则大为烦苛,而力不能胜,纵而弗嗬呼,则市肆异用,钱文大乱,苟非其术,何乡而可哉,今农事弃捐,而采铜者日蕃,释其耒耨,冶镕炊炭,奸钱日多,五谷不为多,善人怵而为奸邪,愿民陷而之刑戮,刑戮将甚不详,奈何而忽,国知患此,吏议必曰禁之,禁之不得其术,其伤必大,令禁铸钱,则钱必重,重则其利深,盗铸如云而起,弃市之罪,又不足以禁矣,奸数不胜,而法禁数溃,铜使之然也,故铜布于天下,其为祸博矣,今博祸可除,而七福可致也,何谓七福,上收铜勿令布,则民不铸钱,黥罪不积,一矣,伪钱不蕃,民不相疑,二矣,采铜铸作者反于耕田,三矣,铜毕归于上,上挟铜积,以御轻重,钱轻则以术敛之,重则以术散之,货物必平,四矣,以作兵器,以假贵臣,多少有制,用别贵贱,五矣,以临万货,以调盈虚,以收奇羡,则官富贵,而末民困,六矣,制吾弃财,以与匈奴,逐争其民,则敌必怀,七矣,故善为天下者,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今久退七福,而行博祸,臣诚伤之,上不听,是时吴以诸侯即山铸钱,富埒天子,后卒叛逆,邓通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故吴邓钱布天下。(食货志。)

文帝除盗铸钱令,贾山上书谏,以为变先帝法非是,章下诘责,对以为钱者亡用器也,而可以易富贵,富贵者人主之操柄也,令民为之,是与人主共操柄不可长也,其后复禁铸钱。(贾山传。)

景帝立,人有告邓通盗出徼外铸钱,下吏验问,颇有,遂竟案尽没入之。(本传。)中六年,定铸钱伪黄金弃市律。(本纪。)

武帝元狩中,盗铸诸金钱罪皆死,而民之犯者不可胜数。(食货志。)

自造白金五铢钱,后五岁,而赦吏民坐盗铸金钱死者数十万人,其不自发觉相杀者,不可胜计,赦自出者百余万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氐无虑皆铸金钱矣。(同上。)

○白金皮币

武帝元狩中,县官大空,而富商贾或墆财役贫,转毂百数,冶铸鬻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于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造钱币以澹用,是时禁苑有白鹿,而少府多钱锡,有司言曰,古者皮币诸侯以聘享,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今半两钱法重四铢,而奸或盗摩钱质而取铪,钱益轻薄而物贵,则远方用币烦费不省,乃以白鹿皮方尺,缘以绘,为皮币,(按本纪,元狩四年造白金及皮币。)直四十万,王侯宗室朝觐聘享,必以皮币荐璧,然后得行,又造银锡白金,以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故白金三品,其一曰重八两,圜之,其文龙,名白撰,直三千,二曰以重差小,方之,其文马,直五百,三曰复小,椭之,其文龟,直三百,其后官铸赤仄,白金稍贱,民弗宝用,县官以令禁之无益,岁余终废不行。(食货志。)

元鼎二年,罢白金。(武纪。)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四 梁简文帝诸子 元帝诸子·李延寿
  ●复社纪略卷之一·陆世仪
  卷二十二·朱熹
  卷之一百二十九·佚名
  第三十九回 张良借前箸代筹 陈平用巨金行间·黄士衡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佚名
  卷之一百十一·佚名
  寓圃杂记上·王锜
  第三卷 农业一·缪荃孙
  六二二 军机大臣奏将浙江巡抚缴到《九十九筹》封固缴进销毁片·佚名
  别集上卷八·宋名臣言行录
  刘悛传·李延寿
  卷三百二十五·杨士奇
  卷之十八  北征記(明)楊榮 撰·邓士龙
  三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出 名逋·李渔

    〖破阵子〗(生冠带,外扮院子随上)吏隐难张雀网,名高也集蝇膻。太史真同牛马走,只为才多却受鞭,无能反是仙。〔鹧鸪天〕暂脱朝冠髩未蓬,苍生尽望黑头公。身随一鹤官如水,赋卖千金道不穷。仇画卷,怪诗筒,悔将末技擅雕虫。踏穿门限

  • 余集卷十七·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余集卷十七古今体三十四首【戊午一】戊午元旦元之三更六之三嘉庆乾隆父子覃训政心仍昼宵笃承欢膝下凊温谙知予望捷衷均苦翦逆同筹不尽谈吉戊向阳旋宝运喜旌应即到西南元旦试笔二首虽云归政仍勤政觉

  • 唐音巻八·杨士弘

    元 杨士宏 撰张 震 注唐音遗响一王无功【名绩绛州人隋大业中举孝亷还乡种黍莳药酿酒自供以周易老子置床头自号东臯子唐武徳初待诏门下省官给酒一斗自着五斗先生传及醉乡记】过酒家此日长昏饮非闗养性灵眼防人尽醉

  • 阮阅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阮阅(生卒年不详)原名美成,字闳休,号散翁、松菊道人,舒城(今属安徽)人。元丰中进士,知巢县。宣和中知郴州,作《郴江百咏》。建炎元年(1127)以中奉大夫知袁州。喜吟咏,时号阮绝句。事迹参见《桐江集》卷四、《诗话总龟考

  • 卷二百四十一·表第三十二·脱脱

        宗室世系二十七      《宋史》 元·脱脱等

  • 卷之二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南疆绎史勘本卷三十·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二十四山西:李虞夔陕西:孙守法(武大武、姚翀霄、卫天明、康姬命、王知礼、李世仁、曹三俊等)右山、陕义兵列传第二十四。◎南渡以来,视西土若弁髦矣;盗贼蹂躏之余,亦曾无一言计及者。乃得此

  • 钦定续通志卷四十八 金纪二·纪昀

    金纪 【二】熙宗海陵○熙宗熙宗皇帝讳亶本讳哈喇太祖孙景宣皇帝子母富察氏天会十年宗翰宗辅希尹入朝与宗干议以自杲薨后安班贝勒虚位已久哈喇 先帝嫡孙当立相与请于太宗者再三乃从之四月庚午诏定为储嗣十三年正月己巳

  • 卷二百四十三·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四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撰荒政殷王成汤为天子大旱七年太史占之曰当以人祷汤曰吾所为请者民也若必以人祷吾请自当遂斋戒剪爪断髪素车白马身婴

  • 罗惠侨·周诒春

    罗惠侨 字东里。年二十九岁。生于浙江寗波。父松林。业教员。已婚。本籍通信处。浙江寗波冷静街林玉房。初学于寗波第四中学。任该校教员。又毕业于上海高等工业学校。宣统元年。以官费游美。入麻省工业学校。习造船

  •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公羊高

    昭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豹、宋向戌、卫石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郑轩虎、许人、曹人于?。此陈侯之弟招也,何以不称弟?贬。曷为贬?为杀世子偃师贬,曰陈侯之弟招杀陈世子偃师。大夫相

  • 卷十三·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十三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闵公【公名啓史世家名开避景帝讳也庄公子母叔姜諡法在国逢难曰闵】元年春王正月不书即位者以继弑而不忍行即位之礼宜也说见隐元年齐人救邢狄伐邢在上年冬齐桓用管仲之

  • 卷十·朱朝瑛

    钦定四库全书读春秋略记卷十   明 朱朝瑛 撰昭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昭公之立必非子野之命使子野有命穆叔安得而阻之说者以为内有所承故书即位者非也叔孙豹会晋赵武楚公子围齐国弱宋向戌卫齐恶陈公子招蔡公孙归生

  • 读墨子·墨子

    儒讥墨以上同兼爱上贤明鬼而孔子畏大人居是邦不非其大夫春秋讥专臣不上同哉孔子汎爱亲仁以博施济衆为圣不兼爱哉孔子贤贤以四科进襃弟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孔子祭如在讥祭如不祭者曰我祭则受福不明鬼哉儒墨同是尧

  • 卷之一·佚名

    莲峰禅师语录卷之一嗣法门人性深等编福建兴化孤山禅寺语录顺治十年癸巳二月念八日,师在兴化府隐高寺受本府莆田县孤山寺监院慧闻等请至。山门云:船来陆来,总须亲到一番始得。秪如入门一句,作么生道,遂策杖而进。佛殿云:三

  • 端溪砚史·吴兰修

    清吴兰修撰。三卷。首卷记端州产石各坑;次卷论石质,并详琢砚、藏砚诸法;卷三记开坑及余事。

  • 张惠言论词·张惠言

    词论。 清张惠言(1761—1802)撰。一卷。惠言有《词选》已著录。此编系今人唐圭璋辑录张氏《词选》中评语而成,又附《词选序》、《重刻词选原序》、《词选后序》等六文而成。计收张氏对十二位词人三十三首词之评语,约万

  • 妙吉祥菩萨陀罗尼·佚名

    一卷,赵宋法贤译。纯咒无文,前有偈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