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七

联灯会要卷第七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南岳下第四世

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法嗣

潭州大沩灵佑禅师(凡四十一)

福州长溪赵氏子。侍立百丈。夜深。丈云。看炉中。有火也无。师拨云无。丈躬至炉边。深拨得少火。夹起示之云。你道无。这个[斩/耳]。师於此大悟。作礼。呈其所解。丈云。此乃暂时岐路耳。经云。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时节若至。其理自彰。便知己物。不从外得。祖师云。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只是无虚妄。凡圣等心。本来心法。元自备足。汝今既尔。善自护持。

师一日。侍百丈行次。丈云。还将得火来么。师云。将得来。丈云。在甚么处。师拈一茎柴。吹三吹。度与丈。丈云。如虫御木。

妙喜云。百丈若无后语。洎被典座谩。

师在百丈充典座。丈选沩山主人。命师往。时华林为首座。乃云。某甲霟居第一座。而不得往。典座却往。百丈令首座与师。对众下语。出格者行。

遂拈净瓶。置地上云。不得唤作净瓶。汝唤作甚么。首座云。不可唤作木[木*突]也。丈却问师。师踢倒净瓶而去。丈笑云。首座输却山子也。因命师行。

师上堂。良久。僧出云。请和尚。为众说法。师云。我为汝得彻困也。僧便作礼。

雪峰云。古人得恁么老婆心切。

玄沙云。山头老汉。蹉过古人事。峰后问玄沙。甚么处。是老僧蹉过处。沙云。大小沩山。被这僧一问。直得百杂碎。峰骇然。

示众云。夫道人之心。质直无伪。无背无面。无诈妄心。行。一切时中。视听寻常。更无委曲。亦不闭眼塞耳。但情不附物。即得。从上诸圣。只是说浊边过患。若无如许多恶觉情见。想习之事。譬如秋水澄渟。清净无为。淡泞无碍。唤他作道人。亦名无事人。

时有僧问。顿悟之人。更有修否。师云。若真悟得本。他自知时。修与不修。是两头语。如今初心。虽从缘得。一念顿悟自理。犹有无始旷劫习气。未能顿尽。须教渠净除现业流识。即是修也。不道别有法。教渠修行趣向。从闻入理。闻理深妙心自圆明。不居惑地。纵有百千妙义。抑扬当时。此乃得坐披衣。自解作活计。以要言之。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若也单刀直入。则圣凡情尽。体露真常。理事不二。即如如佛。

示众云。如许多人。只得大机。不得大用。仰山以此语。问山下一庵主云。和尚恁么道。意旨如何。主云。你更举看。仰拟再举。被庵主一踏踏倒。仰归举似师。师呵呵大笑。

示众云。老僧百年后。向山下。作一头水牯牛去。左胁书五字云。沩山僧某甲。当恁么时。若唤作沩山僧某甲。又是水牯牛。若唤作水牯牛。又是沩山僧某甲。且道。毕竟唤作甚么。仰山出。作礼而退。

云居膺云。师无异号。

南塔勇云。一千五百人善知识。只道得一半。

保宁勇云。和尚一等是入泥入水。

芭蕉彻颂云。不道沩山不道牛。一身两号实难酬。离却两头应须道。如何道得出常流。

示众云。仲冬严寒年年事。晷运推移事若何。仰山近前叉手而立。师云。我也知。汝答这话不得。

却顾香严。严云。某甲偏答得这话。师蹑前问。严亦近前叉手而立。师云。赖遇寂子不会。

示众云。一切众生无佛性。盐官示众云。一切众生有佛性。

后盐官有二僧。探师宗旨。闻师说法。莫测其涯。意生轻慢。一日二僧。在中庭坐。见仰山来。遂劝云。师兄切须勤学佛法。不得容易。仰作圆相托呈。却抛向后。复伸手。就二僧索。二僧茫然。不知所措。仰乃劝云。直须勤学佛法。不得容易。珍重便去。

二僧却返盐官。将行三十里。一人忽有省。乃自叹云。沩山云。一切众生无佛性。酌然是无。却回沩山。一人行数里。因渡水。忽有省。亦自叹云。沩山道。一切众生无佛性。酌然是有。他恁么道了。亦返沩山。

师一日谓众云。汝等诸人。各呈所解看。

时有志和上座。出作礼。师云。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还我志和上座本来面目。和云。正恁么时。是某甲放身命处。师云。子莫落空么。和云。若有空可落。何曾放得身命。师云。你到这里。何不问。和云。到这里。亦不见有和尚可问。师云。汝福薄。扶吾宗不起。

师问仰山。甚处来。云田中来。师云。禾好刈也未。云好刈也。师云。作青色。作黄色。作不青不黄色。云和尚背后是甚么。师云。子还见么。仰拈起禾穗云。和尚何曾问这个。师云。此是鹅王择乳。

师问仰山。寂子速道。莫入阴界。仰云。某甲信亦不立。师云。汝信了不立。未信不立。仰云。只是某甲。更信阿难。师云。若恁么。即是定性声闻。仰云。佛亦不见。

师坐次。仰山从方丈。前过。师云。若是百丈先师。子须吃痛棒始得。云今日事作么生。师云。合取两片皮有分。云此恩难报。师云。非子不才。老僧年迈。云今日亲见百丈师翁。师云。子向甚句中见。云不道见。只是无别。师云。始终作家。

师摘茶次。谓仰山云。终日摘茶。只闻子声。不见子形。仰撼茶树。师云。子只得其用。不得其体。云未审和尚如何。师良久。仰云。和尚只得其体。不得其用。师云。放子三十棒。

首山念云。夫为宗师。须具择法眼。始得。当时不是沩山。便见扶篱摸壁。

琅琊觉云。若不是沩山。洎合打破蔡州。

师坐次仰山香严侍立。师云。今时总恁么者少。不与么者多。严从西过东。仰从东过西。师云。这个因缘。三十年后。掷地作金声。仰云。须是和尚提唱始得。严云。今日亦不少。师云。合取狗口。

师问仰山。即今事且置。自古事作么生。仰叉手近前。师云。犹是即今事。自古事作么生。仰叉手退后而立。师云。你屈我。我屈你。

师问仰山。近日宗门令嗣作么生。云大有人疑着。师云。寂子又作么生。云某甲只管困来合眼。倦即坐禅。所以未曾说着。师云。到这田地。也难得。云据某甲见处。着此一句。亦不得。师云。子为一人也不得。云自古圣人。尽皆如此。师云。大有人。笑你恁么祗对。云解笑某甲。是某甲同参。师云。出头作么生。仰绕绳床一匝。师云。裂破古今。

师谓仰山云。有俗弟子。将三束绢来。与我赎钟子。与世人植福。云俗弟子有绢。与和尚赎钟。和尚将何酬他。师以杖敲床三下云。我将这个酬他。仰云。若是这个。用作甚么。师又敲三下云。汝嫌这个。作甚么。仰云。某不嫌这个。只是大家底。师云。你既知是大家底。何得更就我觅物酬他。云只怪和尚。把大家底行人事。师云。汝不见。达磨大师。从西天来。亦将此物。行人事。汝诸人。尽是受他信物者。

师睡次。仰山来。师便面壁。仰云。某甲是和尚弟子。不用形迹。师作起势。仰便出去。师召云。寂子。仰回首。师云。听老僧说个梦。仰作听势。师云。为我原看。仰取一盆水。并手巾来。师洗面了。才坐。香严进来。师云。我与寂子。适来作一上神通。不同小小。严云。某甲虽在下面。一一得知。师云。你试说看。严点一椀茶来。师叹云。二子神通。过於鹙子目连。

师与仰山行次。师指枯树云。前头是甚么。仰云。枯树子。师却问耘田翁。翁亦云。枯树子。师云。这翁子。他后安有五百众。

师问仰山。妙净明心。汝作么生会。云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师云。汝只得其事。云和尚适来问甚么。师云。妙净明心。仰云。唤作事得么。师云如是如是。

师索门人呈语云。声色外。与吾相见。

幽州鉴弘长老云。不辞出来。那个人无眼。师云。此语不正。仰山出云。见取不见底。师云。细如米末。冷如氷霜。仰第二次云。声色外。谁求相见。师云。只滞声色。如方木榻地。第三次云。非声色。师云。汝解不真。第四次云。如两镜相照。於中无像。师云。此语正也。我是。汝不是。早立像了也。仰云。某甲精神昏昧。拙於祗对。未审和尚。在百丈师公处。如何呈语。师云。我於先师处。呈语云。如百千明镜鉴像。光光相涉。剎剎尘尘。各不相借。仰山礼谢。

仰山问。百千万境一时来。作么生。师云。青不是黄。长不是短。诸法各住本位。非干我事。仰便作礼。

师坐收足次。指脚谓仰山云。十二时中。承他负载。不可辜他。仰云。昔日给孤园内。也只说这个。师云。未在更道。仰云。寒时与他袜着。也不为分外。

仰山问。和尚百年后。有人问先师法道。如何传嗣。师云。一粥一饭。云前人不肯又作么生。师云。作家师僧。仰遂作礼。师云。向后错举即不可。

师见仰山来。以手捏拳相交。示之。仰作女人拜。师云。如是如是。

师坐次。仰山香严侍立。师云。过去未来。与现在佛。佛佛同宣。人人得个解脱之路。云如何是人人解脱之路。

师顾香严云。寂子借问。何不对他。严云。若问过去未来并现在。某甲却有个祗对。师云。汝作么生祇对。严珍重便出。

师却问仰山。他恁么祗对。还契子意么。师云。不契惠寂意。师云。子又作么生。仰亦珍重便出。师呵呵大笑云。如水乳合。

师问仰山。涅盘经四十二卷。多少佛说。多少魔说。仰云。总是魔说。师云。已后无人奈子何。仰云。某甲只是一期之事。行履在甚么处。师云。只贵子眼正。不说子行履处。

师问仰山。天寒人寒。云大家在这里。师云。何不直说。云适来也不曲。

师见仰山香严作饼次。师云。百丈先师亲得这个道理。仰顾香严云。谁人答得此话。师云。有一人答得。仰云谁。师指水牯牛。云道道。仰取草一束。严取水一桶来。放牛前牛才吃。师云。与么与么。不与么不与么。二人俱作礼。师云。或时明。或时暗。

师问道吾。甚处来。吾云看病来。师云。有几人病。吾云。有病底。有不病底。师云。不病底。莫是智头陀么。吾云。病与不病。总不干他事。速道速道。师云。道得也与他没交涉。

师问云岩。闻汝右药山。是否。云是。师云。如何是药山大人相。岩云。涅盘后有。师云。如何是涅盘后有。岩云。水洒不着。

岩却问师。未审百丈大人相。如何。师云。巍巍堂堂。炜炜煌煌。声前非声。色后非色。蚊子上铁牛。无汝下觜处。

师问云岩。菩提以何为座。云以无为为座。岩却问师。师云。以诸法空为座。

又问道吾。吾云。坐也听他坐。卧也听他卧。有一人。不坐不卧。速道速道。师休去。

师举如意。复作此相云。有人道得。便得此如意。道道。时有僧出云。此如意。本不是和尚底。师云。得而无用。有一僧云。设与某甲。亦无着处。

师泥壁次。李军容具公裳。直至师背后。端简而立。师回首见。侧泥盘。作接泥势。李转笏。作进泥势。师掷下泥盘。与军容。归方丈。

后岩头闻得云。噫。佛法。淡薄。大小沩山。泥壁也不了。

师唤院主。主应诺。师云。我唤院主。你来作甚么。院主无对。

师坐法堂。库头打木鱼。火头掷下火抄。拊掌呵呵大笑。师云。众中也有恁么人。遂唤来问。你作么生。头云。某甲不吃粥。肚饥。所以欢喜。师乃点头。

东使云。当时沩山会里。无此人。

卧龙云。当时沩山会里。有此人。

刘铁磨来。师云。老牸牛。汝来也。磨云。来日台山。大会斋。师还去也无。师放身便卧。磨便出去。

雪窦颂云。曾骑铁马入重城。勑下传闻六国清犹握金鞭问归客。夜深谁共御街行。

僧问。如何是道。师云。无心是道。云某甲不会。师云。会取那不会底。云如何是不会底。师云。只是你。不是别人。

师复云。今时人。但直下会取不会底。正是汝心。正是汝佛。若向外得一知一解。将为禅道。且没交涉。名运粪入。不名运粪出。污汝心田。所以云。不是道。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竖起拂子。

后有僧。到王常侍处。举前话。王云。彼中兄弟。如何商量。僧云。借色明心。附物显理。王云。不是这个道理。上座快归沩山去。某甲寄一封书。与和尚。僧得书。驰上师。师开书。见一圆相。相中书日字。师云。谁知千里外。有个知音。

仰山侍立。乃云。虽然如是。也只是个俗汉。师云。子又作么生。仰作圆相。於中书日字。以脚抹却。师乃大笑。

僧问。从上诸圣。直至如今。意旨如何。师云。目前是甚么物。僧云。莫只这便是么。师云。阿那个。云适来祇对者。师云。你拟那个去。莫生事。

筠州黄檗希运禅师(凡一十五)

福州人也。师初到洛京。行乞。吟添钵声。有一妪。出棘扉间云。太无厌生。师云。汝犹未施。责我无厌。何耶。妪笑而掩扉。师异之。进而与语。多所发药。须臾辞去。妪告之曰。可往南昌。见马大师去。

师至南昌。大师已迁寂。闻塔於石门。遂往瞻礼。时大智禅师。庐于塔傍。师序其远来之意。愿闻平日得力句。百丈乃举。我再参马大师。侍立次。大师顾绳床角拂子。我问即此用。离此用。大师云。汝他后。开两片皮。将何为人。我取拂子。竖起。大师云。即此用。离此用。我挂拂子旧处。被大师。震威一喝。我直得三日耳聋。师闻是语。不觉吐舌。丈云。子已后莫承嗣马大师去否。师云。不然。今日因师举。得见马祖大机之用。且不识马祖。若嗣马祖。已后丧我儿孙。丈云。见与师齐减师半德。子甚有超师之作。

百丈问师。甚处来。师云。大雄山下。采菌子来。丈云。还见大虫么。师作大虫声。丈拈斧作斫势。师与丈一掌。丈吟吟而笑。

即归上堂云。大雄山下。有一大虫。汝等诸人。也须好看。百丈老汉。今日亲遭一口。

后沩山举问仰山。仰云。和尚作么生。沩云。百丈当时合与一斧斫杀。因甚到如此。仰云。不然。沩云。子又作么生。仰云。百丈只会骑虎头。不解把虎尾。沩云。子有崄崖之句。

师普请开田次。丈问。运阇梨开田不易。师云。随众作务。丈云。有烦道用。师云。争敢辞劳。丈云。开得多少田。师将镢筑地三下。丈便喝。师掩耳而去。

师问百丈。从上宗乘。如何指示於人。丈据坐。师云。后代儿孙。将何传授。丈云。我将谓。你是个人。便起去。

云峰悦云。百丈老人。怜儿不觉丑。虽然如是。尽法无民。

南泉问师。如许大身材。戴个些儿大笠子。师云。三千大千世界。总在里许。泉云。王老师聻。师戴笠便行。

师在南泉。为首座。一日捧钵。向泉位上坐。泉入堂。见乃问。长老甚年中行道。师云。威音王已前。泉云。犹是王老师儿孙在。下去。师便过第二位坐。泉休去。

沩山云。欺敌者亡。仰山云。不然。须知黄蘗有陷虎之机。沩山云。子见处。得恁么长。

雪窦云。王老师。只见锥头利。我当时若作南泉。待他道威音王已前。即便於第二位坐。令黄蘗一生起不得。虽然如是。也须救取南泉。

云峰悦云。丛林中。多有商量。或云。黄蘗有陷虎之机。南泉有杀虎之威。若作与么说话。诚实苦哉。殊不知。这老贼。有年无德。吃饭坐处。也不依本分。若是云峰门下。说甚么威音王已前。王老师更大。直须吃棒了趂出。

南泉问师。定慧等学。明见佛性。此理如何。师云。十二时中。不依倚一物。始得。泉云。莫是长老见处么。师云。不敢。泉云。浆水钱且置。草鞋钱。教甚么人还。师休去。

沩山问仰山云。莫是黄蘗。构他南泉不得么。仰云。不然。须知黄蘗有陷虎之机。沩山云。子见处。得恁么长 保福展云。若无沩仰。埋没他黄蘗。

五祖戒云。仰山大似为蛇画足。

南泉问师。黄金为城。白银为壁。是甚么人居止处。师云。圣人居止处。泉云。更有一人。居何国土。师近前叉手而立。泉云。道不得。何不请王老师道。师云。更有一人。居何国土。泉云。可惜许。

南泉问师。甚么处去。师云。择菜去。泉云。将甚么择。师竖起刀子。泉云。汝只解作宾。不解作主。师以刀子。点三下。

示众云。汝等诸人。尽是噇酒糟汉。恁么行脚。何处有今日。还知大唐国里。无禅师么。

时有僧出云。只如诸方匡徒领众。又作么生。师云。不道无禅。只是无师。

沩山问仰山。黄蘗意作么生。仰云。鹅王择乳。素非鸭类。沩云。此实难辨 五祖戒出僧语云。谢和尚。说得道理好 石门聪云。黄蘗垂示。不妨奇特。才被布衲拶着。失却一只眼 翠岩真云。诸方商量。便道。黄蘗坐却这僧。又道。黄蘗被这僧出来。直得分析不下。何谓也。上蓝輙生拟议。雾豹泽毛未尝下食。庭禽养勇终待惊人。

师上堂。大众才集。师拈拄杖。一时打散。复召大众。众回首。师云。月似弯弓。少雨多风。

禾山方云。黄蘗和尚。恨不两手分付。检点将来。大似为蛇画足。

师一日捏拳。谓众云。天下老和尚。总在这里。我若放一线道。从汝七纵八横。若不放过。不消一捏。

时有僧问。放一线道时如何。师云。七纵八横。云若不放过时如何。师云普。

师闻大愚辞归宗。宗问。甚么处去。云诸方学五味禅去。宗云。诸方有五味禅。我这里。只有一味禅。愚遂问。如何是和尚一味禅。宗便打。愚於此大悟。乃云。嗄。我会也。我会也。宗急索云。道道。愚拟开口。宗又打。即时趂出。

师谓众云。马祖接八十余员善知识。动着屙辘辘地。唯有归宗。较些子。牛头横说竖说。未知有向上关捩子。有此眼脑。方辨得邪正宗党。若不如是。但知念言念语。[祝/土]向皮袋里。称我会禅会道。还替得生死么。轻忽老宿。入地狱如箭射。我才见你入门来。便识得你了也。急须努力。

师左盐官。殿上礼拜次。时大中帝为沙弥。问师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长老当何所求。师云。不着佛求。不着法求。不着僧求。常礼如是事。弥云。用礼何为。师与一掌。弥云。太粗生。师云。这里是甚么所在。说粗说细。随后又掌。

雪窦颂云。凛凛孤风不自夸。端居寰海定龙蛇。大中天子曾轻触。三度亲遭弄爪牙。

一日六人新到相看。五人作礼。一人提起坐具。作一圆相。师云。我闻有一只猎狗甚恶。云寻羚羊声来。师云。羚羊无声到你寻。云寻羚羊迹来。师云。羚羊无迹到汝寻。云寻羚羊踪来。师云。羚羊无踪到你寻。云恁么则死羚羊也。师休去。

次日升堂云。昨日寻羚羊僧出来。其僧便出。师云。昨日公案。老僧休去。作么生。僧无语。师云。将谓是本色衲子。元来是义学沙门。拈拄杖。即时打出。

雪窦云。只如声响踪迹既无。猎狗向甚么处寻逐。莫是绝音响踪迹处。见黄檗么。诸禅德。要明陷虎之机。也须是本分衲子。

广州和安通禅师(凡二)

师礼佛次。有禅者问。师礼底是甚么。师云佛。禅者指像云。这个是甚么。师罔措。

至夜具威仪。礼问禅者云。今日伏蒙垂问。意旨如何。禅者云。座主几夏耶。师云十夏。禅者云。还曾出家也未。师转茫然。禅者云。若不会。百夏奚为。遂邀师。同谒马大师。大师已示寂。后印心於百丈禅师。

仰山作沙弥时。师召云。寂子。与我拈床子来。仰持至。师云却送旧处着。

复问。寂子。床那边是甚么。云无物。师云。这边暂。云无物。师又召云。寂子。山应诺。师云去。

杭州大慈寰中禅师(凡五)

蒲坂卢氏子也。示众云。山僧不会答话。只是识病。时有僧出。师便归方丈。

雪窦云。大凡扶竖宗乘。须辨个得失。且大慈识病。不答话。有僧出。便归方丈。雪窦识病不答话。有僧出。劈脊便棒。诸方识病不答话。有僧出。必然别有长处。敢有一个。动着大唐天子。只三人。

示众云。说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取一寸。

洞山云。说取行不得底。行取说不得底。

云居云。行时无说路。说时无行路。不行不说时。合行甚么路 洛浦云。行说俱到。则本事无。行说俱不到。则本事在。

赵州问。般若以何为体。师云。般若以何为体。州呵呵大笑。师明日见赵州扫地。师却问。般若以何为体。州置扫帚。拊掌呵呵大笑。师便归方丈。

雪窦云。前来也笑。后来也笑。笑中有刀。

大沩喆云。才见呵呵大笑。便与一掌。明日又问。待渠笑。又与一掌。大慈若下得这两掌。赵州若不对他。可谓生铁铸就。风吹不入底汉。

师住庵时。南泉问。如何是庵中主。师云。苍天苍天。泉云。苍天即且置。如何是庵中主。师云。会即便会。休口喃喃。泉休去。

有僧辞。师问甚么处去。云江西。师云。将取老僧去得么。云非但和尚。更有过如和尚者。亦不将去。师休去。

汾阳昭云。知汝力微。

天台平田普岸禅师(凡五)

示众云。神光不昧。万古徽猷入此门来。莫存知解。

示众云。大道虚旷。常一真心。善恶勿思。神清物表。随缘饮啄。更复何为。

师访茂源。源起迎师。师把住云。开口即失。合口即丧。去此二途请师别道。源以手掩鼻。师放开云。一步较易。两步较难。源云。着甚死急。师云。若非是师。不免诸方捡点。

临济访师。到路口。先逢一嫂。在田使牛。济问嫂云。平田路。向甚么处去。嫂打牛一棒云。这畜生。到处走到。此路也不识。济又云。我问你。平田路。向甚么处去。嫂云。这畜生。五岁也尚使不得。济心语云。欲观前人。先观所使。便有抽钉。拔楔之意。

及见师。师便问。你还曾见我嫂也未。济云。已收下了也。

师遂问。近离甚处。济云江西黄檗。师云。情知你见作家来。济云。特来礼拜和尚。师云。已相见了也。师云。宾主之礼。合施三拜。师云。既是宾主之礼。礼拜着。

师见僧来。拈拄杖便打。僧约住拄杖。师云。适来造次。僧夺棒便打。师云。作家作家。僧作礼。师把住云。却是阇梨造次。僧呵呵大笑。拂袖而去。师云。草贼大败。

筠州五峰常观禅师(凡三)

问僧甚么处去。云五台山去。师竖一指云。若见文殊了。却来这里与汝相见。僧无对。

师问僧。还见牛么。云见。师云。见左角。见右角。僧无对。师代云。见无左右。

有僧辞。师云。汝去诸方。莫道老僧在这里。云某甲不道和尚在这里。师云。汝道。老僧在甚么处。僧竖一指。师云。早是谤老僧也。

潭州石霜性空禅师(凡一)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如人在千尺井中。不假寸绳。如何出得此人。若出得此人。即答汝西来意。僧云。湖南畅和尚。亦为人东语西话。时仰山在左右。师召云。沙弥。拽出这死尸着。

仰山举问耽源。源咄云痴汉。谁在井中。

后问沩山。如何出得井中人。沩召慧寂。仰应诺。沩云出了也。仰上住后云。我当时在耽源处得名。沩山处得地。

福州长庆大安禅师(凡六)

本州陈氏子问百丈。学人欲识佛。何者是佛。丈云。大似骑牛觅牛。师云。识后如何。丈云。如人骑牛到家。师云。如何保任。丈云。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师於言下领旨。

后因同参佑禅师。创居大沩。师往躬耕助道。佑归寂。师继踵住持。后归闽川。开山长庆。而终老焉。

示众云。汝等诸人。总来就安。觅个甚么。若欲作佛。汝自是佛。而却傍家走匆匆。如渴鹿逐阳焰何时得相应去。阿你若欲作佛。但无如许多颠倒攀缘。妄想恶觉。垢欲不净。众生之心。只汝便是初心正觉佛。更向何处别讨。所以安住沩山三十年。吃沩山饭。屙沩山屎。不参沩山禅。只看一头水牯牛。若落路入草。便牵出。若犯人苗稼。即便鞭挞。调伏既久。可怜生。受人言语。而今变作个露地白牛。常在面前。终日逈逈地。趂亦不去也。

示众云。汝等诸人。各有无价大宝。从眼门放光。照山河大地。从耳门放光。领采一切善恶音响。六门昼夜。常放光明。亦名放光三昧。汝自不识取。隐在四大身中。内外扶持。不敢倾侧。如人负重担。从独木桥上过。亦不教失脚。且道。是甚么物。恁么扶持。便得如是。汝若觅毫发。即不见。故志公云。内外追寻觅总无。境上施为浑大有。

示众云。有句无句。如藤倚树。

疎山闻之。径造沩山。值师泥壁次。便问。有句无句。如藤倚树。岂不是和尚道。师云是。疎云。忽遇树倒藤枯时如何。师放下泥盘。呵呵大笑。便归方丈。

疎山随后启云。某甲四千里。卖却布单。特为此因缘来。和尚何得相弄。师唤侍者云。将钱还伊去。遂嘱云。向后有独眼龙。为汝点破在。

疎山后到明招。举前话。招云。大沩可谓头正尾正。只是不遇知音。疎山却问。树倒藤枯时如何。招云。更使沩山笑转新。疎山因而有省。乃云。沩山元来笑里有刀。遂遥望沩山作礼。

妙喜颂云。若将此语定纲宗。辜负明招独眼龙。笑里忽分泥水路。方知千里共同风。

雪峰寄一木。其状若蛇。於背上题云。本自天然。不假雕琢。师接得云。本色住山人。且无刀斧痕。

僧问。大用现前。不存轨则。时如何。师云。汝用得但用。僧脱膞绕师三匝。师云。向上何不道取。僧拟开口。师遂打云。这野狐精。出去。

福州古灵神赞禅师(凡一)

本州人也。受业大中寺。有法眷三人。同出游方。唯师参百丈。发明心地。

后归受业。侍立其师。师云。汝等游方。得何事业。第一人云。某甲自辞和尚。在外读书。粗能着文。第二人云。某甲自辞和尚。在外听得三本经论。师出云。某甲自辞和尚。在外一如未游方时。其师咄云。这愚痴大师。兄能着文。小师兄。能通经论。汝却云。一如未游方时。辱我何多。今后只在厨下执役。

其师一日澡浴。命师去垢。师抚其背云。好所佛殿。只是无佛。其师咄云。这风颠汉。得与么无礼。师云。虽然无佛。也解放光。其师疑其语。

又一日看经次。有蝇子钻窗。师云。世界如许广阔。钻他故纸。驴年去。遂作颂云。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其师置经问云。汝行脚遇何人。吾前后见汝。发言异常。无乃得上人法耶。当为我说。师云。某甲蒙百丈和尚。指个歇处。今欲报慈德耳。

其师致斋。命师说法。师升座。举唱百丈门风云。灵光洞耀。逈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其师言下感悟。乃云。何期垂老。得闻极则事。

师临迁化时。告众云。汝等诸人。还识无声三昧么。众云不识。师云。汝等静听。莫别思量。众皆侧聆。师已示寂。

洪州东山慧禅师(凡四)

游山次。僧指岩。问云。此岩。还有主也无。师云有。云是甚么人。师云。三家村里汉。

师同大于南用三人。在茶堂内。一僧近前。合掌云。不审。南用云。我既不纳汝。汝亦不见我。不审阿谁。僧无语。

师云。不得平白地。恁么问他。用云。大于亦无语那。于把住其僧云。是你恁么。累我亦然。遂与一掴。用笑云。朗月与青天(统要作大于语误)。

师复问大于侍者。金刚正定。一切皆然。秋去冬来。且作么生。者云。不妨和尚借问。师云。即今即得。去后作么生。云谁敢问着某甲。师云。大于还得么。云犹要别人检点在。师云。辅弼宗师。不废光彩。侍者作礼。

师有小师。行脚归。师云。你离吾。在外几年耶。云十年。师云。不用指东划西。直道将来。云对和尚。不敢谩语。师喝云。这打野榸汉。

江州龙云台禅师(凡一)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昨夜栏中失却牛。

京兆府卫国道禅师(凡一)

师问僧。甚处来。云河南来。师云。黄河水清也未。僧无对。

沩山代云。小小狐儿。要过但过。用疑甚么。

清田和尚(凡一)

与瑫上座。点茶次。师敲禅床三下。瑫亦敲三下。师云。老僧敲。有个善巧。上座敲。有何道理。瑫云。某甲敲。有个方便。和尚敲。作么生。师举起盏子。瑫云。善知识眼。应须恁么。

煎茶子。瑫却问。和尚适来举盏子。意作么生。师云。不可更别有也。

庐山归宗智常禅师法嗣

福州芙蓉灵训禅师(凡三)

师问归宗。如何是佛。宗云。我向你道。你还信否。师云。和尚诚言。安敢不信。宗云。即汝便是。师云。如何保任。宗云。一翳在眼。空花乱坠。师於言下。顿领深旨。

师辞归宗。宗问。甚处去。师云。入岭去。宗云。子在此多年。束装了来。为子说一上佛法。及师束装了。却去问讯。宗云。时寒。途中善为。

师访同参实性大师。大师升堂。以右手拈拄杖。靠左边。良久云。此事若不是芙蓉师兄。大难委悉。便下座。

黄龙南云。实性用不得。便休。劫将佛法。以为人情。千载之下。与人作笑端。且道。利害在甚么处。

汉南高亭禅师(凡一)

夹山有一僧。来作礼。师便打。僧云。特来礼拜。何得打某甲。又作礼。师又打。其僧回举似夹山。山云。汝还会么。云不会。山云。赖汝不会。汝若会。即夹山口哑。

新罗大茆和尚(凡二)

示众云。欲识诸佛。向无明心内识取。欲识常住不凋性。向万物迁变处识取。

僧问。如何是大茆境。师云。不露锋。云为甚么不露锋。师云。无当者。

五台山智通禅师(凡二)

师谒归宗。忽一夜叫云。我悟也。我悟也。明日归宗上堂。问昨夜大悟底僧。出来。师便出。宗云。汝见甚么道理。便言大悟。师云。师姑元是女人做。宗骇之。

师临示寂时。有偈。示众云。举手攀南斗。回身倚北辰。出头天外看。谁是我般人。

明州大梅法常禅师法嗣

杭州天龙和尚(凡二)

示众云。大众莫待老僧。上来便上来。下去便下去。各有华严性海。具足功德。无碍光明。各各参取。

僧问。如何出得三界去。师云。汝即今在甚么处。

秀州盐官齐安国师法嗣

襄州关南道常禅师(凡一)

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拈起拄杖云。会么。云不会。师便打出。

京兆府章敬怀恽禅师法嗣

金州操禅师(凡一)

因请米胡斋。不排位。米到。展坐具作礼。师下绳床。米便就师位而坐。师却席地而坐。

斋罢。米去。侍者却问。和尚受一切人钦仰。今日坐位。被人夺却。师云。三日后若来。即受救。若不来。即救不得。三日后。果来云。前日遭贼。

朗州古堤和尚(凡一)

仰山来参。师云。去汝无佛性。山叉手。近前三步。应诺而已。师云。子甚么处。得此三昧。山云。从耽源处得名。沩山处得地。师云。莫是沩山的子么。山云。世谛即不无。佛法即不敢。

山却问。和尚从甚么处。得此三昧。师云。我从章敬。得此三昧。山叹云。不可思议。来者难为凑泊。

福州龟山智真禅师(凡二)

谒章敬。敬问。自何而至。师云。至无所至。来无所来。敬默许之。后入室。益臻玄奥。

示众云。动容瞬目。无出当人。一念净心。本来是佛。

幽州盘山宝积禅师法嗣

镇州普化和尚(凡八)

师见人。无高下。皆振铃一声。时号普化和尚。或将铃。就人耳边振。或拊人背。有回首者。师便伸手云。乞我一文钱。

师寻常入市。振铃云。明头来。明头打。暗头来。暗头打。四方八面来。旋风打。虚空来。连架打。

临济令侍者。拦胸搊住云。总不恁么来时如何。师托开云。明日大悲院里有斋。者回举似临济。济云。我从来疑着这汉。

师同临济。赴一施主斋。济云。毛吞巨海。芥纳须弥。为复是神通妙用。为复是法尔如然。师乃踢倒饭床。济云。太粗生。师云。这里是甚么所在。说粗说细。济休去。明日又同赴一家斋济云。今日供养。何似昨日。师又踢倒饭床。济云。太粗生。师云。瞎汉。佛法说甚么粗细。济不觉吐舌。

雪窦云。两个老贼。吃饭也不了。好与三十棒。棒虽行。且阿那个是正贼。

临济一日。同河阳木塔三人。在僧堂地炉内坐。正说师每日。在街市。掣风掣颠。知他是凡是圣。师忽入堂。济问云。你是凡是圣。师云。你道。我是凡是圣。济便喝。师指河阳木塔云。河阳新妇子。木塔老婆禅。临济小厮儿。却具一只眼。济云这贼。师云。贼贼。便出去。

师在临济堂前。吃生菜。济云。这汉大似一头驴。师便作驴鸣。济唤直岁云。细抹草料着。师云。少室人不识。金陵又再来。临济一只眼。到处为人开。

赵州云。何不与他。本分草料着。

师於阛阓中。振铃云。觅个去处。不可得。被道吾把住云。你拟去甚么处。师云。汝从甚么处来。吾无语。师掣肘便行。

师一日。见马道使喝道。师亦喝道。又作相扑势。马道令人打五棒。师云。似则似。是则不是。

师将入灭。徧问人。觅直裰。人皆送与。师俱不受。临济令人买棺木一具。师归来。济云。我与你。做直裰了也。师笑云。临济厮儿饶舌。

遂擎棺。绕街叫云。临济与我。做直裰了也。我往东门。迁化去。市人相率送之。师云。今日不合青乌。明日南门。迁化去。市人亦随之。师又云。今日未吉。明日西门迁化去。人皆不信。随者稍稀。师第四日。擎棺出北门外。自入棺中。债路行人。钉之。市人相报环观。只闻空中。铃声渐远。揭棺视之。乃全身脱去也。

蒲州麻谷宝彻禅师法嗣

寿州良遂座主(凡一)

初谒麻谷。谷见来。荷锄入园。锄草去。师随到锄草处。谷不顾。便归方丈。闭却门。

师明日又去。谷又闭却门。师遂敲门。谷云谁。师云。良遂。才称名。忽然契悟。乃云。和尚莫谩良遂。良遂若不来见和尚洎被经论。赚过一生。及归讲肆。开演。其略云。诸人知处。良遂尽知。良遂知处。诸人不知。

云门云。便有逆水之波。如今得入。是顺水之意。亦唤作双放时节 又云。麻谷问阿谁。他道莫谩良遂。不是识破麻谷相见时节。若不来礼拜和尚。洎被经论。赚过一生。亦知有赚人处 又云。作么生是良遂知处。

虔州西堂智藏禅师法嗣

虔州处微禅师(凡二)

僧问。三乘十二分教。体理得妙。与祖意。是同是别。师云。须向六句外鉴。不得随他声色转。云如何是六句。师云。语底。默底。不语不默底。总是。总不是。汝合作么生。僧无对。

师问仰山。汝名甚么。山云惠寂。师云。那个是慧。那个是寂。山云。只在目前。师云。犹有前后在。山云。和尚见个甚么。师云。吃茶去。

湖南东寺如会禅师法嗣

吉州薯山慧超禅师(凡一)

洞山来。师问。汝已住一方。又来这里作么。洞云。无奈疑何。所以来见和尚。师召良价。价应诺。师云。是甚么。洞无语。师云。好个佛。只是无光焰。

荆州永泰灵湍禅师法嗣

湖南上林戒灵禅师(凡一)

师参大沩。沩问。大德作么来。师云。介冑全具。沩云。卸却了。来相见。师云。卸却了也。沩咄云。贼尚未打。卸作甚么。

后参永泰。方喻厥旨。

湖南祇林和尚(凡一)

每叱文殊普贤。为精魅。手提木剑。自谓降魔。

才见僧来。便云。魔来也。以木剑乱挥。潜入方丈。如是十二年。置剑无言。

僧向。十二年前。为甚么降魔。师云。贼不打贫儿家。云十二年后。为甚么不降魔。师云。贼不打贫儿家。

五台秘魔岩和尚(凡一)

常提一杈。才见僧来。提起杈云。甚么魔魅。教汝出家。甚么魔魅。教汝行脚。道得也杈下死。道不得。也杈下死。速道速道。

法眼代云。乞命乞命 玄觉代云。老儿家。放下杈子得也 五祖戒云。山僧当时若见。夺劫杈来。蓦项杈倒。点把火。照看。面皮厚多少。

南岳下第五世

赵州观音从谂禅师法嗣

杨州光孝慧觉禅师(凡五)

师一日。见露柱合掌云。不审世尊。僧云。和尚是露柱。师云。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

师到崇寿。法眼问。近离甚处。师云。赵州。眼云。承闻赵州有栢树子话。是否。师云无。法眼云。往来皆谓。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州云。庭前栢树子。上座何得言无。师云。先师实无此语。和尚莫谤先师好。

师问宋齐丘。还会道么。宋云。若是道。也着不得。师云。是有着不得。是无着不得。宋云。总不恁么。师云。着不得底[斩/耳]。宋无对。

张居士问。奈老何。师云。年多少。士云。八十也。师云。可谓老也。士云。毕竟如何。师云。直至千岁也未在。

或人问。某甲平生杀牛。还有罪也无。师云无。或人云。何得无罪。师云。杀一个。还一个。

陇州国清奉禅师(凡二)

问牛头未见四祖时。为甚么百鸟衔花献。师云。陕府人。送钱财与铁牛。云见后为甚么不衔花献。师云。木马投明行八百。

僧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云。雨滋三草秀。春风不裹头。

问如何是出家人。师云。铜头铁额。鸟觜鹿身。

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云。释迦是牛头狱卒。祖师是马面阿傍。

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云。东壁打西壁。

婺州新建禅师(凡一)

一生不畜沙弥童行。有座主问。和尚年尊。何不讨个小师侍奉。师云。若有眼暗耳聋口哑底。为我讨一个来。主无对。

杭州多福和尚(凡一)

僧问。如何是多福一丛竹。师云。一茎两茎斜。僧云。不会。师云。三茎四茎曲。

益州西穆和尚(凡二)

师召侍者。者应诺。师云。更深夜静。共伊商量。

有俗士。举手云。和尚是一头驴。师云。老僧被你骑。士无语去。后三日。却来云。某甲前日。着贼了也。师拈棒打出。

衢州子湖利踪禅师法嗣

日容远禅师(凡一)

奯上座来。师拊掌三下云。猛虎当轩。谁是敌者。奯云。俊鹞冲天。阿谁捉得。师云。彼此难当。奯云。且休。未要断这公案。师拈拄杖。作舞。归方丈。奯无语。师云。死却这汉也。

紫桐和尚(凡一)

僧问。如何是紫桐境。师云。你眼里着得沙么。云大好紫桐境也不识。师云。老僧不讳此事。其僧出去。师下绳床擒住云。今日好个公案。老僧未得分文入手。云赖遇某甲是僧。师云。祸不单行。

漳州浮石和尚(凡一)

示众云。山僧开个卜铺。能断人贫富。定人生死。

时有僧出问。离却贫富生死。不落五行。请师直道。师云。金木水火土。

联灯会要卷第七

 

猜你喜欢
  杂毒海卷六·性音
  卷第七·佚名
  叹无为品第三十·马鸣
  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八·子璇
  罪障品第二十八·佚名
  勖居尘学道·印光
  法句譬喻经道行品第二十八·佚名
  四分律卷第五十三(第四分之四)·佚名
  卷四十二(玄奘译)·佚名
  如何去除不如法之境界·印光
  论母·佚名
  佛学之心理卫生·太虚
  卷第七·佚名
  卷第四·李通玄
  卷第三·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四·房祺

    钦定四库全书 河汾诸老诗集卷四 元 房祺 编 陈先生庾子京 送麻信之内乡山居 四海纷挐战虎龙惊麕无计脱围中莫贪利禄招时忌要学聱牙与世同汝水应逢寒食雨淅川行趂舞雩风离心洗荡方如许莫上危楼听断鸿 吊麻信之二首

  • 卷九·沈德潜

    张佳胤佳胤字肖甫,铜梁人。嘉靖庚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赠少保,谥襄敏。少保诗时露警拔,陈卧子重其庄雅,称为李、王后劲。【乌蛮滩】乌蛮滩前石齿齿,盘涡转地惊涛起。险绝空传滟滪堆,估客帆樯愁欲死。万里江源异域来

  • 向滈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向滈字丰之,号乐斋,开封(今属河南)人。自幼能诗,从王庭珪游,绍兴间官萍乡令。《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前集谓其“才调极高,贫窘则甚”。杨万里尝赏其“人情甚似吴江冷,世路真如蜀道难”之句。又谓妇翁恶其穷,夺其妻以

  • 卷三百五十五·列传第一百一十四·脱脱

        贾易 董敦逸 上官均 来之邵 叶涛 杨畏 崔台符 杨汲 吕嘉问李南公 董必 虞策郭知章   贾易,字明叔,无为人。七岁而孤。母彭,以纺绩自给,日与易十钱,使从学。易不忍使一钱,每浃旬,辄复归之。年逾冠,中进士甲科

  • 卷三十四·本纪第三十四·文宗三·宋濂

        ◎文宗三   至顺元年春正月丙辰,命赵世延、赵世安领纂修《经世大典》事。怀庆路饥,赈钞四千锭。丁巳,赐明宗妃按出罕、月鲁沙、不颜忽鲁都钞币有差。以知枢密院事伯帖木儿为辽阳行省左丞相。戊午,颁玺书

  • 第六十六回 埋伏计连败北军 警告书促开大会·蔡东藩

      却说陆荣廷既通电各省,声明讨袁,复任梁启超为总参谋,先贻书粤东,劝龙济光一同举义。书中大意,差不多似哀的美敦书,文云:  广东龙上将军,张巡按使同鉴:张巡按即张鸣岐。前大总统袁世凯谋逆叛国,神人共愤,自滇、黔首义,湘、

  • 卷之一百六十五·佚名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九月丙寅朔上驻跸乌里雅苏台达巴汉地方  ○戊辰上驻跸穆禄喀喇沁地方  ○己巳上驻跸坡赖噶山  ○大学士等奏请彻三等侍卫特古思等、新设驿站。上曰、极当彻此驿站。归化城有费扬古右卫

  • 孔子生年月日考异·孔传

    春秋公羊传:鲁襄公二十有一年冬十有一月庚子孔子生按皇极经世书已酉岁周灵王二十年鲁襄公二十有一年也传之注曰时岁在已卯误也按春秋书冬十月庚辰朔日有食之则庚子在十月二十一日而十一月无庚子传亦误也春秋谷梁传:鲁襄

  • 苏秦列传第九·司马迁

    王学孟译注【说明】在这篇列传中,以苏秦为传主,兼及苏氏兄弟苏代和苏厉。苏秦始以连横游说秦惠王,失败,转而以合纵游说六国。整一年,歃血于洹水之上,功成名就,佩带六国相印,煊赫一时,为纵横家杰出的代表人物。继而奔齐,为燕昭王

  • 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之八·佚名

    户婚门立继类当出家长蔡久轩立继之法,必由所由。李氏既是家长,则立继必由李氏。李氏之词,则曰已立刘恢继嗣十余年,而刘宾暗作据照谋夺。刘宾之词,一则曰众尊长立宾男明孙为继,二则曰李氏老病昏昧等语。则明孙之立,乃出于羣党

  • 卷九十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九十八学校志五【世职幼学 清文学 教场官学 蒙古语学 算学 八旗义学附 盛京八旗官学 黑龙江官学】世职幼学雍正七年闰七月八旗都统议覆都统奇

  • 卷六十九 易五·黎靖德

      ◎乾下   文言上不必大故求道理,看来只是协韵说将去。"潜龙勿用,何谓也"以下,大概各就他要说处便说,不必言专说人事、天道。伊川说"乾之用"、"乾之时"、"乾之义",也难分别。到了,时似用,用似义。〔渊〕   问:"程易'乾

  • 大学衍义卷十四·真德秀

    格物致知之要一明道术王道霸术之异齐宣王【齐国名宣諡也诸侯僭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齐桓公名小白晋文公名重耳皆春秋时霸者】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王谓行王

  • 辨方便與僧制·欧阳竟无

    不畏聖言,天下無是非,當前之糾謬不能,遂亦無希望于後日,而教之危險何可勝言?漸既非比丘,亦未從政,又不與聞近時法事。然數十年讀書,是非則昭然明白,本其所知陳于當世,俾有不克匡正于現在者,必將有救于未來。世尊之遺囑雲何?淪胥之

  • 金刚光焰止风雨陀罗尼经·佚名

    唐南天竺三藏法师菩提流志译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与其大众前后围绕。游摩伽陀国。行在中路遇大黑云。叆叇弥薄岚颲恶风。雷电霹雳骤澍雹雨。语具寿庆喜言。汝当取一新净瓮子。满中盛水真言。摄逐如是婆修吉龙王。及诸

  • 羯磨仪式目录·书玉

    上卷 时事第一黑白忏摩篇(四法)先明悔过法  如律审戒法  上殿礼佛法  呈罪称量法第二半月布萨篇(十四法)先知净住法  起缘说戒法  净堂敷座法  整仪入众法  请师升座法  诫敕小众法  问和行筹法 

  • 一 达磨以前的中国禅学·正果法师

    菩提达磨观见中国人有大乘根器,即泛海东来,经过三年时间,到达建康(今南京),这时正是梁武帝普通七年(522,有争议)。武帝迎达磨于宫中,相与问答。达磨知机不契,遂渡江北上,到河南洛阳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后来慧可断臂立雪求佛法印,达磨

  • 后官场现形记·许忧民

    章回小说。近代许伏民著,署“白眼”。八回。小说继《官场现形记》后再次揭露官场之黑暗。是书效吴趼人《官场现形记》笔法,揭露晚清社会政治腐败现象。如科考作弊,贿赂考官即可中举,而嘲笑那些“悬梁”,“刺骨”的腐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