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五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五十四

朱批葛森奏摺

雍正五年六月初七日江安粮道【臣】葛森谨

奏窃【臣】至愚极陋荷蒙

皇上天恩逾格超擢

简任粮道感沐

洪仁夙夜冰兢惟有矢忠矢愼勉竭驽骀仰报圣恩於万一【臣】自本年四月初八日到任迄今方及两月其一切事宜尚未深知容【臣】查确再爲另

奏兹交代钱粮册内查得前任粮道马世烆有接受前道王希舜动给未还并本任内透支垫给预借各项共银五万七千九百六十余两米二百一十三石零虽有借支领结尚可追抵之项竝非尽属无着但现今交盘仓库巳非实在交收至现在交收存库银四十四万八千四百余两马世烆未经

解部将来起解每千应有饭银十两添平银三十二三两约共需银一万九千余两【臣】向马世烆催交据称前任竝无交下之语马世烆当日亦未详明着落从前经收之员以致悬项但饭银添平系解部必需之项【臣】何能代爲赔垫只得一并揭报总督巡抚现候批示再查粮道仓内有捐监还漕米二万八千五百八石零经督抚题明奉

旨准发苏州松江太仓三府州属减价平粜【臣】现在按数给发所有马世烆任内那移未淸款项【臣】谨另单胪列恭呈

御览伏乞

皇上睿鉴谨

理应代催完项者毋得苛刻若与例不符徇情欺隐之款岂可代人认过马世烆犹可王希舜贪饕巳甚万难寛宥然马世烆聪明人也交代之际王希舜若不以利动之亦焉肯甘爲徇隐百凡总以秉公处之

雍正五年八月十六日江安粮道【臣】葛森谨

奏爲恭缴

朱批叩谢

天恩事窃【臣】至微至贱荷蒙

皇上格外洪仁超用粮道感戴

圣恩夙夜惶悚兹於八月十四日跪接

朱批谕旨当即望

阙叩头谢

恩捧读之下仰见

圣谕明切周详无微不照【臣】何人斯得蒙

皇上朱批敎训感激难名衔结无既惟有凛遵

谕旨不敢苛刻亦不敢徇隐矢公矢愼实心奉行以仰

高厚於万一耳爲此缮摺叩谢

天恩所有奉到

朱批谕旨理合一并恭缴伏祈

皇上睿鉴谨

朕观旗籍人员大都不可以临财每利令智昏身家性命皆有所罔顾不知无耻习气何至於此汝於操守二字极宜加勉保全满洲顔面爲要如博济等非前车之戒乎从来贪夫徇利未有不害及其身者当彼营求之际孳孳不倦亦岂知正所以贾祸也言之殊堪悯恻可惜父母生育之身可惜君上成全之德可惜半世功名千百年人物区区铜臭寜足相抵且又弗克受享则亦何所爲而乐此不爲疲耶能於此一节把持得定其余保汝皆堪从容造就勉之勉之

雍正五年九月二十八日江安粮道【臣】葛森谨

奏爲恭缴

朱批叩谢

天恩事窃【臣】於本年九月二十五日跪接

朱批谕旨当即望

阙叩头谢

恩敬读之下感蒙

圣训周详恳切操守二字

垂诫再三【臣】自思何等之人得蒙

皇上恩旨频颁

朱批屡降读至可惜父母生育之身可惜

君上成全之德可惜半世功名千百年人物之

谕旨即天地亦未有如此生成父母亦未有如此顾复圣意宏深期在远大【臣】感激难名衔结无既满洲颜面

皇上敎训惟有洁已励操竭力遵行以仰答

圣恩於万一耳谨将奉到

朱批谕旨缮摺恭缴伏祈

睿鉴谨

言之易行之难凡事固由勉强而後臻於自然然勉於一时易勉於久远难必须时时省察事事体验见理明透立志刚坚方不被物欲所囿以致亏节失度提起一腔血性鼓动丈夫气槩渐次自有得力处也

雍正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江安粮道【臣】葛森谨

奏爲恭缴

朱批叩谢

天恩事【臣】於本年十一月十一日跪接

朱批谕旨当卽望

阙叩头谢

恩敬诵

圣训广大精详无所不该伏思行不逮言卽爲浮辞终

不如始即爲改操伏读

恩训勉【臣】以言之易行之难勉於一时易勉於久远难圣意宏深造就之心期在远大及读至时时省察事事体验见理明透立志刚坚方不被物欲所囿以致亏节失度

圣言涵盖并包万有矣更读至提起一腔血性鼓动丈夫气槩渐次自有得力处

敎诲之中寓有诱掖周详恳至反覆叮咛天地生成父

母敎育未有如此【臣】何人斯得蒙

恩训屡降感激无地夙夜凛遵【臣】本属至愚何能到自然地位惟期言行相顾不使操守二字徒托空言始终不渝勉力奉行以仰报

圣主敎训隆恩於万一【臣】谨缮摺

奏谢所有奉到

朱批理合恭缴谨

仰遵前谕加勉可也至於言行相符与否断难逃朕耳目

雍正六年正月二十四日江安粮道【臣】葛森谨

奏爲叩谢

天恩恭缴

朱批事雍正六年正月二十日【臣】跪接

朱批谕旨竝

钦赐福字当卽恭设香案望

阙叩头谢

恩祗领讫伏念【臣】至微极贱毫无报效荷蒙

皇上不次擢用巳属逾分又蒙

吿诫屡颁

宸翰宠锡【臣】何等之人叨受

格外洪恩深重至此欣忭惶悚一时交集惟有凛遵训旨竭尽驽骀朝夕警惕勉副

皇上日月明鉴仰答

高厚於万一耳爲此缮摺叩谢

天恩所有奉到

朱批合并恭缴谨

宠锡之加固在朕躬能否永远承受则在於尔也诸凡愼之

雍正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山西按察使【臣】葛森谨

奏爲恭谢

天恩叩请

陛见敬聆

圣训事窃【臣】蒙

皇上恩简江安粮道自雍正五年四月内到任以来历今一载有余涓埃未报扪心自问悚惶无措兹又荷

圣主隆恩将【臣】陞授山西按察使闻

命自天惭惧无地伏念臬司一官爲通省刑名总滙务

俾盗息民安刑淸政肃始能无负

皇上任使至意若不仰恳

圣恩赐以

训旨【臣】虽殚竭驽骀总不能免於贻误伏乞

皇上垂念【臣】知识短浅外任未久俯容将经手钱粮交

代淸楚之後星驰赴

阙叩请

圣训庶仰体祗遵不特【臣】得免陨越而晋省官民亦共

皇恩於无既矣理合缮摺

奏请仰祈

圣鉴爲此谨

允尔所请到京聆朕训旨然後再赴新任

雍正七年五月初十日山西按察使【臣】葛森谨

奏爲钦奉

上谕事本年五月初九日【臣】奉总督范时绎牌行准部

文内开奉

旨西安军需钱粮着仓场侍郎刘于义山西按察使葛森前往淸查核算钦此钦遵当即恭设香案望

阙叩头谢

恩讫伏念【臣】一介卑微毫无知识荷蒙

皇上天恩屡次超擢有加无巳每逢

命下辄自惭汗无措今复降

恩旨令【臣】协同仓场侍郎刘于义前往淸核西安军需

钱粮拜

命之日惶悚益深惟有敬凛遵奉竭尽驽骀以仰副皇上任使至意但【臣】自应即刻赴

阙恭请

圣训因有经手粮道任内仓库钱粮除库项业巳交与署道张暻枢查收外所有存仓稻谷五万九千一百余石尚未盘量但此项谷石贮仓将及两载不无气头厫底未免略有折耗若俟署道逐一盘量必致濡滞时日仓谷关系重大【臣】何敢忽略现在呈请督抚委员公同监掣如有折耗照数按补【臣】又将粮道任内所得收放羡余银两留存道库以备买补折耗一俟督抚批准【臣】即兼程赴

阙请

训爲此缮摺奏

闻谨

今差汝赴陕查核军需钱粮斯乃大案也总以秉公得当爲要倘或徇庇宽纵以及瞻顾因循抑或深刻搜求至於拖累无辜均属不可汝身之见重见弃於朕即在此举莫负一番特恩委任莫误半生事业功名愼爲之毋忽

雍正七年十二月十五日办理噶斯军需甘肃布政使【臣】葛森吏部郎中【臣】鼐满岱刑部郎中【臣】福宁谨

奏爲请

旨事窃【臣】等奉

旨办理噶斯军需事务俱关动用钱粮干系甚重须以

印信爲凭伏恳

皇上可否

准给关防一颗将来文移往来始有凭据俟事竣之後恭缴礼部再【臣】等查得自肃州至京程途稍远军需紧要若雇兼程脚骡往返甚需时日难免迟滞【臣】等仰祈

圣恩嗣後奏摺可否

准於驿马飞齎则事无迟误而於军需亦属有益矣爲

此缮摺请

旨伏乞

皇上睿鉴施行谨

巳有旨矣张廷栋亦曾奏过汝等前此请将骡头更换西路大兵马匹移爲噶斯军需之用何荒唐至於此极有如是轻重倒置之理乎另有旨谕部

雍正八年三月十七日办理噶斯军需甘肃布政使【臣】葛森西安布政使【臣】张廷栋吏部郎中【臣】鼐满岱刑部郎中【臣】福宁谨

奏爲奏

闻事窃噶斯军需【臣】等一切遵照部文敬谨办理去岁因天寒草枯之际新买之马恐急切不能臕壮冒昧

奏请欲买骡头易换大兵驮载马匹又欲暂拨营马蒙

皇上训诲谆切指示详明【臣】等无任惶恐惊惧又蒙皇上将出京之兵宽期月余其应需马匹【臣】等随卽在於宁夏洮岷西宁并口外蒙古扎萨克各地方分头采买自正月二十五日起至三月十五日止照依时价自五六两至十一二两不等陆续买获正余马共一千一百三十匹俱巳收槽餧养【臣】等现

奏蒙

高厚於万一谨此缮摺奏

闻谨

将紧要处应用马匹而欲拨换於闲处备用汝等昧於轻重之识见可知将他人办就之事而欲移爲己益汝等徇於偏私之念虑可见一生爲人居心被朕轻鄙而毫不愧悔但以未加处分爲幸汝等寡亷鲜耻之胸怀更可笑矣汝等虽犹腼顔强爲摺奏朕批谕之际殊觉笔毫澁滞也

雍正九年六月初四日云南布政使【臣】葛森谨

奏爲恭谢

天恩事雍正九年五月二十九日奉云南巡抚牌准刑部咨爲羣盗劫掠事案内因【臣】署江苏布政使有盗犯沈圣文改名沈章曾爲司差不能查出部议降二级调用奉

旨葛森着降二级从寛留任钦此【臣】随即恭设香案望阙叩头谢

恩讫伏念【臣】至愚极陋荷蒙

皇上天恩历擢至司道於地方奸匪理宜严加稽察前因署江藩任内不能稽查周密致爲衙役欺蒙疎忽之罪实难辞责乃蒙

皇上高厚洪慈矜怜愚昧从宽留任跪读

【事】 期夙夜补过仰图报效

洪恩於万一耳所有感激微忱理合具摺

奏谢伏乞

睿鉴谨

同日又

奏爲奏

闻事窃查滇省地方今岁自春徂夏雨阳时若据各府属所报豆麦收成实有十二分十分八九分不等通省高低田地徧行栽插竝蚤荞杂粮无不茂盛近来阖省米粮价値较之往年平减汉夷欢腾军民忭舞此皆我

皇上敬

天勤民感召所致也理合具摺奏

闻仰慰

圣怀谨

路途遥远既无紧要应奏事件何必徒劳往返爲塞责之举若借此欲以挟制上司恐吓属员则尤属不可志之汝庸才也惟务实行做好官是乃良图若勉强舞才具弄聪明非长策矣勉力效法鄂尔泰居心可也雍正九年八月十九日云南布政使【臣】葛森谨

奏爲奏

闻事窃查乌蒙新改之昭通府自兵燹之後田地荒芜米价昂贵凡安插之残黎招来之农贾俱给田地各与籽种并於大关坝等处隙地委员采买荞种督率耕种以望秋收又拨米粮减价平粜接济民食今於七月内据昭通东川二府禀称昭通府之稻田坝八仙海等处并鲁甸各寨以及东川巧家等处去岁夷人种过荞地今年竝未耕种忽从旧根发生新荞俱甚茂盛与本年新种者无二汉夷欢腾米价大减又六月二十八日八仙海稻田坝等处禾苖忽生赤虫蚕食稻叶忽有飞来乌鸦将赤虫食尽稻苖竝无伤损等语【臣】思荞自天生虫爲鸟食实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此皆我

皇上钦若之诚感召

天恩所致而【臣】懽忭之下愈深儆惕悚惶再滇省地方今岁自春徂夏雨阳时若至六月间数次大雨山水暴发以致云南曲靖二府之昆明宜良寻甸州马龙州陆凉州等处所有低洼田地略被水淹间有倒塌墙房当即委员查勘以阖县而论俱不及百分之一但被水本户偶值歉收未免觖望督【臣】鄂尔泰抚【臣】张允随仰体

圣主轸念民瘼之至意经委迤东道迟维玺前往将倒塌房屋墙垣之家逐一酌赏并将被淹田地查明数目按户赈恤现俱得所其余各处高下田地俱

极茂盛近来省城与各处米价较之往年甚是平减爲此缮摺奏

闻谨

汝等司道不过奉行承办非有专主之责似此督抚例应奏闻事件遥遥万里差人齎摺前来不知汝具何心思也可谓愚昧率妄之至

雍正十年六月十六日云南布政使【臣】葛森谨

奏爲奏

闻事雍正十年六月初三初四等日据普洱府分防思茅通判朱绣曁元江府知府祝宏将普思一带苦葱聚衆不法情形各通报到【臣臣】查普洱府分防思茅所属蛮坝河蝙蝠洞讹传缅僧爲神仙思茅苦葱羣相拜贺遂有土把总刀兴国等暗行勾结谋爲悖叛攻围思茅城池复鼓胁夷民劫掠村寨烧毁塘房蔓至普洱接界元江地方惊扰新平威远镇沅边界并阻截道路致攸乐爲思普所隔至今信息不通经署督【臣】高其倬抚【臣】张允随闻报当即会商飞调官兵於六月初四日即委护普洱镇副将李宗膺游击王先韩雯鹏等带领官兵由元江一路进剿又调临元镇总兵董芳爲总统带领官兵於六月初九日星赴元江援应前後共调迤东官兵三千二百名土兵四百名俱由元江一路听总兵董芳调遣进剿兼顾新平当又飞咨云南提【臣】蔡成贵酌派迤西兵数百名兼程先往继又飞咨提臣再拨迤西官兵二千名俱由景东一路直入普洱攻剿兼顾镇沅威远并援思茅攸乐在案现今大兵云集东西两路攻剿料此小丑不

乌东之例竭力办理不敢稍有迟误其运粮等项仰体

皇上爱惜黎元至意俱给以脚价竝采买骡马分运军

粮以纾民力理合缮摺奏

闻伏乞

睿鉴谨

朱批谕旨卷一百五十四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五十三·列传第二百一十二·忠义八·脱脱
  卷二百三·列传第九十一·张廷玉
  卷七·李心传
  卷七 哲宗·王夫之
  第四十回 徙建州晋太后绝命 幸邺都汉高祖亲征·蔡东藩
  卷二十二·沈德符
  法军侵台档(八)·佚名
  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卷之八十·佚名
  第十卷 捐输·缪荃孙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佚名
  赵炳传·宋濂
  梁纪六 高祖武皇帝六普通五年(甲辰、524)·司马光
  卷三十四·宋敏求
  十七·沈从文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七十七·彭定求

        卷677_1 【送水部张郎中彦回宰洛阳】郑谷   何逊兰休握,陶潜柳正垂。官清真塞诏,事简好吟诗。   春漏怀丹阙,凉船泛碧伊。已虚西阁位,朝夕凤书追。   卷677_2 【赠咸阳王主簿】郑谷   可爱咸阳王主簿,

  • 词品补·杨慎

    转应曲转应曲与宫中调笑,平仄相合,予常拟之。鼓子词宋欧阳六一作十二月鼓子词,即今之渔家傲也。元欧阳圭斋亦拟为之,专咏元世燕风物。以上见函海本词品卷一刘会孟刘须溪丁酉元夕宝鼎现词云:“红妆春骑,踏月花影,牙旗穿

  • 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司马迁

    张丞相苍者,阳武人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有罪,亡归。及沛公略地过阳武,苍以客从攻南阳。苍坐法当斩,解衣伏质,身长大,肥白如瓠,时王陵见而怪其美士,乃言沛公,赦勿斩。遂从西入武关,至咸阳。沛公立为汉王,入汉中,还

  • 卷二百一·列传第八十八·列女二·宋濂

        ◎列女二   武用妻苏氏,真定人,徙家京师。用疾,苏氏刲股为粥以进,疾即愈。生子德政,四岁而寡。夫之兄利其资,欲逼而嫁之,不听。未几夫兄举家死,惟余三弱孙,苏氏取而育之。德政长,事苏氏至孝。苏氏死时,天大旱,德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六十二·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七七一 湖北巡抚郑大进奏遵旨查办《天元玉历祥异赋》情形折·佚名

    七七一 湖北巡抚郑大进奏遵旨查办《天元玉历祥异赋》情形折乾隆四十六年三月十五日湖北巡抚臣郑大进跪奏,为遵旨查办奏覆事。乾隆四十六年二月二十六日承准尚书 额驸 公福隆安字寄内开,二月初四日奉上谕:阅奏缴销毁书籍

  • 提要·胡一桂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五十七史纂古今通要   史评类提要【臣】等谨案十七史纂古今通要十七卷元胡一桂撰一桂有易本义附録纂疏已着録是书自三皇以迄五代裒集史事附以论断前有大德壬寅自序并地理世系等十三图

  • 卷二百五十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五十五人物志一百三十五列女传十五八旗满洲列女传十三镶黄旗满洲防尉皂保之妻富察氏镶黄旗满洲文举人庆云之妻白氏镶黄旗满洲前锋花沙布之妻纳喇

  • 總序·佚名

    大王諱烉、字文應,翼宗大王子。丁亥〈純宗二十七年。〉七月十八日辛酉誕降。庚寅冊封王世孫,甲午十一月十八日己卯卽位,己酉六月六日壬申,昇遐,在位十五年,春秋二十三。有睟容三本〈丙午圖寫。〉辛亥,奉于璿源殿。有一女〈宮

  • 礼记析疑卷五·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王制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侯国不设中大夫何也王朝六官之贰及官中要职皆中大夫故侯国小司徒小司冦之类必爵以下大夫乃与王朝有别旧説五大夫于经传无徴疑三卿之贰以次分摄治典礼典刑典之

  • 第六十二卦:《小过卦》·佚名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白话】《小过卦》象征略为过分:小过之时,可致亨通,但应以正为本,故而利于坚守中正之道;可以去干一些小事,但不可去涉足一些大事;飞鸟留下悲鸣之时,不应

  • 楞严经卷第六文句·智旭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六文句唐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经明菩萨沙弥古吴智旭文句菩萨比丘温陵道昉参订(辛)五观耳根。此门次序。本应在那律后。由其正被当机。故俟众圣各已略陈。乃广陈修证之相也。

  •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五卷·佚名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第五卷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因缘蕴第三之二有十种心。谓欲界系善心。不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色界系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无记心。无色界系善心。有覆无记心。无覆

  • 潏水集·李复

    宋代诗文别集。李复撰。李复号“潏水先生”,因以名集。《直斋书录解题》卷17著录此书为40卷。钱端礼于乾道九年(1173)闰正月所作的《书〈潏水集〉后》谓“其孙龟年、龟朋出遗集四十卷”,钱端礼原欲刊行,但不久奉祠而

  • 山谷论书·黄庭坚

    一卷。书论。宋代黄庭坚撰。散见《山谷文集》和《山谷题跋》。内容包括甚广,整理绎绪,大要有三:(1)认为“墨池笔冢,非传者之妄也”,故异常重视字内功夫,并从用笔、用墨、读帖、临摹等方面予以阐发。用笔主张“悬腕”

  • 医道还元·吕洞宾

    《医道还元 》是“圣清光绪二十年,岁在甲午,季秋廿九戌刻,降著’’, “板藏粤东省城善书总局”的一本文稿,全书22万余字,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文稿,对道学…中医学、中国哲学,尤其是中医哲学的研究意义重大。又名吕祖医道还

  • 医经溯洄集·王履

    医论。元末明初王履撰。一卷。履字安道,昆山 (今属江苏)人。官泰府良医正。学医于朱丹溪,尽得其传。著有《标题原病式》、《百病钩玄》、《医韵统》,均不传。是书撰成于洪武元年(1368)。寓有对医学探本溯源、贯彻源流

  • 菊庄词·徐釚

    清词别集。徐釚撰。1卷,收词110阕。徐釚的词,格调华秀而趋于苍老沉着,声调谐合而不戾于古。“便娟芊丽,已轶花间草堂而上,称贵轻婉而戒浮腻”(丁澎序),如[蝶恋花]《客中感春》、[卜算子]《春恨》等。也有少数感慨豪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