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五十九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撰

列传第五十二

方外

晞容(海明) 邳州石屋僧 项缸(景■〈口虽〉、一泓)丹竹 德宗 南狱和尚 道源(函可、成回、明光、如寿)髡残(傅良、大成、知休) 桑山人 陈仙者松仙(清凝上人) 狗皮道人(铜袍道人等)

晞容(海明)邳州石屋僧项缸(景■〈口虽〉、一泓)

丹竹德宗南狱和尚道源(函可、成回、明光、如寿)

髡残(傅良、大成、知休)桑山人陈仙者

松仙(清凝上人)狗皮道人(铜袍道人等)

晞容,七宝寺僧也。甲申(一六四四)献贼攻豹子硐;晞容曰:『硐中数百万生灵,岂可坐视其死』!纠乡勇五百人拒战;身先冲杀,贼大败,硐中围解。于是简练精悍,与贼相持,前后杀贼千计。一日,贼突至,遂为所害。

又,海明号破山,四川人,主嘉兴东塔寺;后入蜀。献贼之党李某尝欲屠保宁城,破山为请命。贼持犬豕肉曰:『啖此者从汝』!破山曰:『老僧为百万生灵,忍惜如来一戒乎』!遂尝数脔;因以免。着有「破山语录」。

邳州石屋僧者,当南都破时,国子生王合辅大集亲朋,哭祭崇祯帝而后就缢;僧适过之,手持一麻鞭指之曰:『此亦常事也,恶用是矜张为』!后数月,有渡河来者曰:『石屋寺一僧以雉经死,有鞭在其侧』。僧名不可知,以其死石屋,名之曰「石屋僧」。

项缸、景■〈口虽〉,皆苏州僧也。乙酉(一六四五)六月,苏州城中义师起,项缸战甚力;手杀我兵数十人。未几,溃。而西山徐云龙复率众薄胥门;我骑兵冲突出,云龙走,景■〈口虽〉战死。

又有僧一泓,不知何许人。张名振之以海师应吴胜兆也,兵败,于洪涛中浮蓬上得不死。登岸,遇一泓招至庵中,为薙发易服;饭罢,令即走。名振贻以印,属以后。骑甫脱而追兵至,搜得大领湿衣并印;一泓绐以他路。追不获,遂遇害。

丹竹者,江西安仁某寺僧,罗川王起义师时三十六将之一也;勇冠一军。尝从揭重熙袭抚州,猝遇我将王得仁;丹竹以步逐马,刃及得仁面,几获之。

后金声桓过安仁,闻其病,遣九骑往缚之。丹竹力疾起,呼所部十余人伏于隘,而单身入酒肆中。金骑见其僧,不知其即丹竹也;因问:『识丹竹乎』?遽应曰:『我是也』!拔刀杀二人。七骑者上马驰,遇伏获其二;再前再遇,获其三;得归者,纔二骑耳。声桓破广信,丹竹以木桩置水中,舟尽碎,多泅水死;丹竹尽其所获而返。后率壮士邀击王师之入闽者,马蹶被杀。

德宗,扬州僧也。谈祸福奇中,高杰折节称弟子;问曰:『弟子他日得免于祸乎』?德宗曰:『居士起扰攘,今归朝为大将、为通侯;此不足为居士重。惟率众从史居士,儒家称圣人、我法所谓菩萨;与之一志并力,可谓得所归矣』!杰敛容服。

金声桓少时,亦尝师事之;德宗拊其背曰:『勉之,二十年后,江右福主;世人尽变红头虫,此其侯已』。后降大清为江西提督,军中冠着红缨;以其言验也,益信礼之。德宗乃劝其改图;声桓之复归明,德宗启之也。

南岳和尚退翁者,名洪储,字继起;扬州兴化人,姓李氏。早岁出家,师事三峰为高弟,驻锡苏之灵岩。

父嘉兆,志士也;甲申(一六四四)之变,贻书其子曰:『吾始祖咎繇为理官,子孙因氏「理」;其后以音同,亦氏李。今先皇帝死社稷,而贼乃李氏;吾忍与贼同姓乎?吾子孙尚复姓理氏」。先是,中州李鬯和上书请改「理氏」,嘉兆未知而适与合;天下传为二理。洪储虽出家,然感其父之大节,〔时时思所继〕。丙戌(一六四六)以后,东南之士濡首焦原,吴中为最冲;皆相结纳,从者如市。然厚重不泄,为人排大难最多;世不尽知也。辛卯(一六五一)竟被连染,诸义士争救之;久而得脱,好事如故。或以前事戒之;则曰:『吾苟自反无愧,即有意外风波,久当自定』!又曰:『道人家得力,正于不如意中求之;使忧患得其宜,汤火亦乐国也』!吴中高士徐枋叹曰:『是真以忠孝作佛事者也』!枋所居涧上草堂,当灵岩之麓;生平不肯纳人丝粟之馈。顾独于洪储有深契,自称「白衣弟子」。洪储时其急而周之,无不受;尝曰:『退翁是西竺国中所谓「大人」者也』。故仪部周之玙,三吴之良也;临终,脱然谈笑逝。洪储蹙然沈吟曰:『是恐非故国遗臣所宜』!闻者瞿然。嘉禾吴鉏有大志;一见,辄叹曰:『军持中有此老,吾辈宁不媿死』!一日,登堂说法;忽发问曰:『今日山河大地又是一度否』?众莫敢对。居吴既久,筑报慈堂于尧峰,祀其父。晚以南岳之请,主讲福严寺;吴人惟恐失之,复迎归。

壬子(一六七二),卒于灵岩,年六十有九;着有「灵岩树泉集」、「孝经笺说」。在沙门四十年,闳畅宗风、笃好人物,大类三峰;海内皆能道之。徐枋曰:『是非退翁心之精微;但观其每年三月十九日素服焚香北面挥涕,二十八年如一日,是何为者』!

道源号石林,太仓州人;居苏州北禅寺。好读儒书,尝类纂子史百家为「小碎集」。又注「李义山诗」三卷;其言曰:『世论少陵忠君爱国,每饭不忘;而目义山为浪子。以其绮靡华艳,极「玉台」、「金缕」之体而已。第少陵之志直,其词危;义山当南北之水火,中外箝结,不得不纡曲其指、诞谩其词,此风人、小雅之遗。推原其志义,可以鼓吹少陵』。吴江朱长孺笺义山诗,多取其说云。

函可字祖心,博罗人;尚书韩日缵子。少为诸生,忽弃家入罗浮山。王师下江南,函可坐事戍沈阳。有「剩人诗」。

成回字霜华,不知何许人;示寂于绍兴之显圣寺(或曰崇祯癸未(一六四三)进士嘉善钱默不识也)。有「杂感诗」(见朱彝尊「明诗综」。

明光姓王,号上中;事母孝。后为僧厦门之开元寺,与阮文锡唱和。文锡选其诗三百首,名「偶然草」。同寺僧如寿姓傅,字济翁;亦能诗。明光工草书、如寿精楷法,人称「明光草、如寿真」。

髡残字介邱,号石溪;武陵刘氏子。母梦僧入室而生。一夕,大哭不已,引刀自薙其头,血流被面。同里教谕龙人俨,儒而禅者也;一见绝爱之,令游江南参学。至白门,遇一僧,言已得云栖大师为薙度;因请大师遗像,拜为师。返楚,居桃源某庵。久之,忽有所悟,心地豁然;再往白门谒浪杖人,一见皈依。所交游皆前朝遗逸,顾炎武其一也。

髡残脱略一切,独嗔怒不可解;在祖堂,与众僧不合。少受寒湿,身臂作痛,厌苦之。疾革,语大众:『死后,焚骨灰投江流中』。众有疑色;复大叫曰:『不以吾骨投江者,死去与他开交不得』!众从之。殁后十余年,有瞽僧至燕子矶,募工升绝壁刻「石溪禅师沈骨处」。

又有傅良字去六,攸人。以诗见知于祁阳王。王奇其才,欲以汤休、贾岛故事擢之;不可。年八十五,卒。大成字竺庵,醴陵人。少披薙于南岳,后行脚四方;晚归南岳。诗有奇气,拳拳故国君父之戚;殆亦有托而逃者也。知休,不知何处人。居茶陵秦人洞,不食烟火。偶为樵者所见,始有物色之者。山多虎患,知休驯狎之;至今虎不伤人。

桑山人姓许氏,名澄;汴人也。少为诸生。崇祯中,尝献剿贼三策于督师杨嗣昌;不用,郁郁归。甲申(一六四四)后,至淮上入刘泽清幕;既而语不合,拂衣去。

有怨家发其隐事于我帅之镇汴者,走匿桑下,因自号桑山人;日与嵩阳曹道士游。夜坐,忽耳鸣,丝竹徐发,若有物拔其顶,耸身丈余,骨节皆通;自是竟得道。尝卖药嵩山庙市,以水酌喑者能言、洗盲者能睹。许州童子为狐所苦;邀过其家,呼狐出。狐遯,追斩之;空中啾啾有声,毛落盈把。人遂以为神。

已复还汴,怨家见之曰:『此许某也』!率十数人掩捕之。山人乃大笑,独身指挥,尽缚诸捕者;揖怨家者谢曰:『天坏甚宽,人心自窄。尔必吾杀,吾必尔报;怨之不解,伤吾道矣!吾姑去』。遂身游衡阳,不复返。

陈仙者,本名王宾,宇天倪;定海诸生。少负异禀;性高伉,不肯一毫挫于人。

甲申(一六四四)后,大江以南顽民未化,海氛错出,风波震惊;遂遯迹,中怏怏不自得。忽一道士过之,曰:『吾子诚高士。然丧乱之辰,负此刚肠,恐为意外之变所折也!吾授子药,急则用』。初不以为意,庋其药阁中。已果当厄,念道士言,姑试之;神效。乃稍稍习之,后得道去。

松仙,在湖州山中。瞿式耜初奉抚粤之命,松仙授以锦囊数封曰:『临危始发!发则其事与年、月、日、时皆预定也』。擒靖江、守桂林、用焦琏,皆依策行之有效。末一封,题「庚寅元旦发」。发之,中有「扶公荣归」四字;是年竟死。庶吉士钱秉镫亲见之。

清凝上人,宜兴人。瞿式耜、张同敞之殉难也,与式耜门下士杨艺、御史姚端具衣冠葬之风洞山之麓,庐墓不去。

狗皮道人者,黄冠朱履,身被狗皮、口作狗吠,乞食成都城中,狗从而和之;市人与之钱、粟,道人则画然作虎啸,狗皆辟易。俄而献贼至,突出马前作狗声。贼怒逐之弗及;射之,矢及其脑激而还,贯贼骑,骑蹶。贼骇以为神。比贼僭号,元旦受朝贺,忽狗皮者列班行,狗吠不止。贼怒且恨,命缚之;则益大吠,俄廷陛间如数千狗声。贼大呼『杀!杀』!众不闻;盖为吠声乱也。贼惊退,狗倏绝声,道人亦杳。

铜袍道人者,张闲善也;联铜片周其身,行则丁当有声;于狗皮后见于川。川之人遂以「铜袍」名而,或又呼为「张丁当」。尝与滇中铁道士饮市中;既醉,则謌呼乌乌,大恸去。

铁道士,残明诸生,初不详其姓氏。永历帝入缅,乃弃家学道。首覆一折脚铛为冠;人与之酒,少即张口下,多则脱铛受,且行且咽,歌且哭。若妇人与之,则睁目曰:『男女也,可授受乎』!麾之弗顾。所至,间向人乞铁一片,自肩臂、胸背至腰以下悉悬之,小大如鳞;故与铜袍遇,辄击掌狂笑。

又一女子,自称铁娘子。腰缠铁索,麤如牛,重不可知。自西之东疾走,大呼曰:『铁娘子失去铁牛一头;报信者,予钱十万贯』!呼数日,贼以为妖,帅千骑射之;矢若飞蝗,卒无一中。贼大怖,归而病;未几,王师下,即中创死。铁娘子后从狗皮道人仙去。

活死人者,本蜀中素封子;姓江氏,名本实。国亡后,散家财、弃妻孥,入终南山;得炼形术,因自号活死人焉。弟子陈留王者,得其旨,能于水面立、峭壁行。一日,缚虎为骑;活死人怒责之曰:「所贵乎道者,静无为也;有为则骇世,岂妙道哉』!陈留王乃面壁三年;曰:『道有传人,吾将蜕已』。■〈走耴〉掘土穴,入之命封土,毋许通隙。既埋,群弟子朝夕拜,呼之辄应。三年后,始寂;乃立石表之曰「活死人之墓」。

上官常明者,南昌人;尝为武弁,居天津为道士。年六十余,有道行。丙戌(一六四六)闽中败,购一缸舁之庭,遽入试之,南面坐;曰:『正好。不须择日眩世,去了罢』!即瞑目逝。其徒素无赖,好饮博;谋出其尸,以缸易酒。夜启之,枵然也,大惊;已遍体生疮不能动。有客自吴门还,遇道人淮阴市;问何日离天津?云『三月三』。客留之饭,临别,授一方,乞付其徒治疮。客归诣之,始知道人先三年亡;启缸之夕,正上巳也。

周德风字思永,亦南昌人;曾列仕版。南都亡,弃官入道,自号古月。游广陵搢绅间,豫告死期以坐化;年七十有六。后有自武当来者,遇诸涂云。

同时有心月道人谭守诚,酃县人。明亡,黄冠弃家,遍游名山。晚止江宁城西虎踞山之隐仙庵;既而语弟子曰:『某日吾将归』。乃端坐说偈而逝。

宿州鬼道士姓章,失其名;以其能役鬼,故以鬼为号。鬼名柳青,随道士所至,常住徐州。大雪中,麻衣踯躅,汗津津如六月状。徐之人挈榼登山,道士乞饮;或曰:『一壶酒,群饮且不足;安得余沥』!道士拊掌拾石子如豆,诃之成白金,付主人奴代沽;尽醉数十客,而壶不竭。有御史者奇之,与之游。一日,忽请贷金十笏,御史有难色;道士曰:『戏耳!吾自有吾金』。呼柳青来,遥指榻上,则黄白粲粲;细审之,皆御史囊中物,大疑。道士复呼柳青去,则物已空。明日,御史竟暴卒。南都亡,道士沈于桃源之渊。后数年,徐之人往山左,过泰山酒楼,闻有歌「大江东」者;觇之,则依然一鬼道士。

朱衣道人,不知何许人;自言为明诸生,国亡,弃家入道,能作九州岛外夷语。冠玉冠、服朱服,尝自三吴走蓟门,七日往返;寄人家书,有验。尝戏作纸鸢数十丈,坐二童子于鸢背,给以金鼓,乘风吹入云霄;闻者疑是天乐。或有知之者曰:『此朱衣者,为明室支孙』。

猜你喜欢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佚名
  卷之一百十一·佚名
  首卷四 德宗实录进实录表·佚名
  涌幢小品卷之二·朱国祯
  四○七 谕嗣后总裁应议者仍令罚俸半年总校等止须罚俸三月·佚名
  金佗续编卷七·岳珂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四十一·杜大珪
  卷二·高士奇
  赵鼎传·脱脱
  马知节传·脱脱
  八〇、杨朱考·钱穆
  四七 “难兄难弟”的又一个·邹韬奋
  卷05·陈邦瞻
  卷一百六十八·佚名
  三十八年(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曾栋·唐圭璋

      栋字原隆,又字子隆,号月朋。   浣溪沙   落日蒸红山欲烧。短筇行药过山腰。松声隐隐晚来潮。   矮树依岩无败叶,梅花当路少全梢。水村时有短长桥。   过秦楼   曙色开晴,轻飔敷暖,日影才经檐角。倦来芳径,且

  • 初集卷四十·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初集卷四十古今体一百首【丁卯四】雨後圆明园【三月廿六日】园亭标净爽花木长精神幸尔过愁雨犹然及践春茶来南国贡雁去北天宾漫惜韶光促清和亦可人水郭连山墅农功周览知麦烟初羃际谷雨乍过时底用翻

  • 梁统列传第二十四·范晔

    梁统 子松 子竦 曾孙商 玄孙冀梁统字仲宁,安定乌氏人,晋大夫梁益耳,即其先也。统高祖父子都,自河东迁居北地,子都子桥,以资千万徙茂陵,至哀、平之末,归安定。统性刚毅而好法律。初仕州郡。更始二年,召补中郎将,使安集凉州,拜

  • 列传第二十六 江统(子囗 惇) 孙楚(孙统) 绰·房玄龄

    江统,字应元,陈留圉人也。祖蕤,以义行称,为谯郡太守,封亢父男。父祚,南安太守。统静默有远志,时人为之语曰:“嶷然稀言江应元。”与乡人蔡克俱知名。袭父爵,除山阴令。时关陇、屡为氐、羌所扰,孟观西讨,自擒氐帅齐万年。统深惟四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零五·杨仲良

      哲宗皇帝   刘安世居谏职   元祐三年二月乙未,宣德郎、正字刘安世为右正言。司马光既殁,太皇太后问吕公著:『光门下士素所厚善、可任台谏者,孰当先用?』公著以安世对,遂擢任之。   四月甲申,右正言刘安世进对,太皇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四十六·杨仲良

      仁宗皇帝   塘水   明道二年三月。塘水东起沧州界,拒海岸黑龙潜西,至乾宁军,沿永济河合破船淀、满淀、灰淀为一水,衡广百三十里,纵九十里至百三十里,其深五尺。东起乾宁军,西至信安军永济渠为一水,西合鹅巢淀、陈入淀

  • 资治通鉴后编卷八十一·徐乾学

    宋纪八十一【起阏逢摄提格正月尽十二月凡一年】神宗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熈宁七年春正月辛亥赏复岷洮等州功西京左藏库使桑湜等迁官有差 壬子幸中太一宫宴从臣又幸大相国寺御宣德门观灯 乙

  • 卷之二百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

  • 卷二十七 上 五行志 第七上·班固

    【原文】《易》曰:“天垂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雒出书,圣人则之。”刘歆以为虙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雒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圣人行其道而宝其真。降及于殷,箕子在父师位而典之。周

  • 钱道戢传·姚思廉

    钱道戢字子韬,吴兴长城人。父钱景深,梁汉寿县令。道戢少时以孝行著称,年长后,颇有治事之才略,高祖未显时,将堂妹嫁给了他。从高祖平卢子略于广州,授职为滨江县令。高祖辅政,遣道戢随世祖平定张彪于会稽,以功拜为直阁将军,任员外

  • 陈子龙、夏允彝传·张廷玉

    陈子龙,字卧子,松江华亭人。他天赋过人,擅长写科举文章,兼写作诗赋、古文,他取法于魏、晋时代的文章,所写的骈体文尤其精妙。崇祯十年(1637)考中进士后,被选用为绍兴推官。东阳的一个童生叫许都,是副使许达道的孙子。他家里富

  • 晋纪十一 孝愍皇帝下建兴二年(甲戌、314)·司马光

    晋纪十一 晋愍帝建兴二年(甲戌,公元314年) [1]春,正月,辛未,有如日陨于地;又有三日相承,出西方而东行。 [1]春季,正月,辛未(初一),有个像太阳似的东西殒落到地下,又接连出现三个太阳,从西方朝东行。 [2]丁丑,大赦。 [2]丁丑(初七),宣布大

  • 卷十委署·冯煦

    ◇吏科·卷十·委署数目职官原定改定现定巡抚布政使提学使按察使江安粮道安庐滁和道现裁徽宁池太广道改皖南道凤颍六泗道改皖北道巡警道劝业道安庆府知府同知通判徽州府知府同知宁国府知府通判池州府知府池太同知通判

  • 七年·佚名

    (辛巳)七年大明天順五年春正月1月1日○壬寅朔,上御勤政殿,受朝賀,御思政殿,召侍衛諸將及承旨等設酌。1月2日○癸卯,命義禁府,保放掌令李墀,又放其妻子,以盜佛像不知情故也。1月3日○甲辰,前錄事李宗衍昵愛妾妓待重來,疎薄其妻,數歐

  • 引·季本

    诗说解頥总论引予辑诗说解頥有正释三十卷字义八卷比诸家旧説为详然一以经文为主而于旧说多所破之览者或未防悉逹故述总论二卷以冠其端知总论然后知作诗之本义而考见得失由是而读全经则条理分眀可以得其指意之所在而凡

  • 大乘瑜伽金刚性海曼殊室利千臂千钵大教王经卷第二·佚名

    大兴善寺三藏沙门大广智不空奉 诏译  二者说诸佛出现证修金刚菩提殊胜第二品  是时释迦牟尼如来。告曼殊室利菩萨言。吾今启请诸佛如来。令圣力加持一切菩萨摩诃萨。进修一切如来金刚三密三菩提法三摩地观。令诸

  •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卷·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卷唐毗陵沙门湛然述次举譬者。婆沙大论并依树譬道品。故名道树。二论并与今文大同。但今结果位在初住。与婆沙异。于中又二。初别约无作道品。次通约三观。初文有譬合结。譬及合文并阙如

  • 三点钟·伍尔里奇

    《三点钟》是美国作家康奈尔·伍尔里奇著名的悬念小说之一,作者于19世纪20年代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开始创作小说,并于30年代至40年代与雷蒙德钱德勒及詹姆斯·M·凯恩一起成为“黑色体裁”推理小说的创始人之一,写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