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二百三十六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十年。乙丑。三月。癸酉。朔。日食。  

○谕、八旗前锋护军等。三年一次军政。原以该管大臣等。不勤操演。恐至懈弛。所以特派王大臣阅看。分别等第。以示劝惩。自定例以来。已阅二次。优者奖励。劣者惩戒。各知勤勉。此次着停止军政。令该管大臣章京等。务在平日训练。勿致临时貌为奋勉。并晓谕兵丁等。各勤操演。驯致精熟。至下次军政派出王大臣阅看时。如有生疎不及者。朕惟该管大臣章京等是问。  

○又谕、本月十二日朕御经筵。  

○甲戌。上诣雍和宫行礼。  

○遣官祭历代帝王庙。  

○吏部等部议准、湖南学政阮学浩条奏学校事宜。一、教官通晓吏治者少。派办地方事。不特废弛本职。兼恐假便私归。请减其差委。一、苗猺生员岁科试卷。一例弥封。考校輙居下等。未足鼓励。请嗣后卷面填注苗猺字样。与民籍相较。酌量位置。一、从前苗猺起衅。多有劣生在事。此辈私通勾结。行踪诡秘。最难查察。请嗣后遇生员越境入峝情事。除州县详报批饬外。或学政访闻。教官申详者。亦许委州县差役。关查邻境。一、永顺所属四县。在万山中。道路陡险。请岁科连考、以免跋涉。从之。  

○户部议准、河南巡抚硕色疏称。以豫省永城等县。应解德州仓米。今既改徵黑豆。请将原议祥符等州县协办漕米。统徵本色。与黑豆一并起运。至解临清仓米。应饬各州县照例改折。每石价银八钱徵解。从之。  

○铸给陕西延安府抚夷理事捕盗同知、榆林府抚彝理事粮捕同知关防。从陕西巡抚陈宏谋请也。  

○乙亥。定殿试日期。谕、向来会试之期在二月。则三月发榜。四月初间殿试。雍正五年。乾隆二年。会试改期三月。则四月发榜。五月初间殿试。朕思五月天气渐热。向来改殿试之期者。因三月会试。系偶一举行之事。今三月会试。已着为定例。则殿试之期。自应酌量变通。着自今科为始。于四月二十六日殿试。五月初一日传胪。该部即通行晓谕知之。  

○赈直隶大城、天津、西宁、三县。乾隆九年雹灾饥民。  

○丙子。清明节。上诣寿皇殿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遣官祭端慧皇太子园寝。  

○谕曰。钱斗保医理平常。在内廷行走。于诊脉治病等事。亦无用处。伊亦甚觉疎懒不称光禄寺卿职衔。其所加光禄寺卿衔食正三品俸之处。俱着销去。仍留太医院院使行走效力。  

○奉天将军达勒当阿奏、内地撑船人等。于去年五六月间冒出朝鲜采猎。臣自奉文后。即密饬佐领等率兵前往搜拏。将草房窝铺烧毁。查此等人。必系山东沿海偷渡。潜居江汊。恐春夏仍来旧处。随饬兴京、岫岩凤凰城、金州、水师各官加紧巡防。凡登莱进口船只。取验船票。遇违例越境人。即拏解盛京刑部。如官兵疎防。分别参处下部知之  

○赈云南白盐井、乾隆九年水灾灶户贫民  

○丁丑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  

○谕、朝班行礼。向来不甚整齐。今日更觉参差。查班御史系何人。着查明。其都察院堂官。亦俱侍立殿廷。岂无所见。着大学士一并询问具奏。寻奏本日东班查班御史巴什泰、常龄、海明、葛德润、冯元钦、钱度、西班查班御史、三图、伊克善、七格丁廷让欧堪善、沈景澜、及左都御史杭奕禄等均请交部议处。得旨着交部察议。  

○户部议准、直隶总督高斌疏称。直省广昌营都司。向支马粮四分。守粮六分。今该营兵丁如数补足。请照马步各半例支食。从之  

○戊寅。上诣大高殿行礼  

○幸丰泽园演耕。  

○军机大臣议覆、给事中台柱奏、拉林善后事宜。一仓粮移粜三姓地方。查拉林仓粮。今既无须接济呼兰。应令该将军、副都统。查实贮若干。应否于青黄不接时。运往三姓出粜。并酌定数目奏明办理。一移驻满洲各户。垦田为业。雇工者多。自应赏与奴仆。但于遣犯内拨给。恐不安分之徒错处滋事。应令该将军等。择其初犯乡愚尚知畏法者。赏给从之  

○以礼部侍郎杨锡绂、为会试知贡举大学士史贻直、吏部左侍郎阿克敦、为正考官。兵部尚书彭维新、刑部左侍郎钱陈群为副考官。  

○免直隶庆云盐山二县灶地乾隆九年旱灾额赋有差。  

○己卯。谕军机大臣。据总河白钟山奏。请修芒稻河东西二闸。共估工料银三万两零。向来河渠建闸。每座不过数千两。今芒稻河闸工。虽未知其大小宽狭何如。亦何至于三万两之多。尔等可寄信与白钟山。令其悉心查核确实数目。毋许属员朦混开估。致有浮冒侵蚀之弊。着白钟山具摺回奏。寻奏、芒稻河东闸有三金门。西闸有七金门。中间各设大石矶心。约宽三丈。自雍正十三年移建以来。冲刷日久。多有塌损。非小补可期完固。原估工料银两。再四确核。实无浮冒。得旨、外省工程无不浮冒。而河工为尤甚。惟应时常留心查察。至于汝等大员。皆受朕深恩。亦知轻重。岂复有染指于其间。第属员之欺隐。岂能保其全无。慎之勉之。  

○户部议覆、四川布政使李如兰奏、豫筹边地仓储。查雅州府属。为西藏孔道。现有瞻对夷人滋事。应将楚省解贮谷价一万两。分发雅安、荣经、二县。买补缺额之谷。仍各增买五千石。清溪一县、溢额无多。亦准买三千石。如价银不敷。于盐茶耗羡内垫支。又、川西之茂州。川南之会理州。盐源、冕宁、二县。越巂一卫。番苗相率就食。兼开采铜矿。商民需米孔殷。亦应将楚省借拨谷价内。除归还雅安、荣经、清溪、三县。所支库项外。先尽该州县卫酌量买贮。得旨、依议速行。  

○兵部议覆、贵州总督张广泗奏、古州清江等处兵额。业于乾隆六年裁减。今又经数载。苗性日驯。且附近各有汛防。毋庸多留糜饷。请再酌裁古州镇标中左右三营兵三百名。上江协左右两营兵一百五十名。朗洞营左右两军兵一百名。下江营兵五十名。清江协左右两军兵二百名。台拱营左右两军兵一百名。丹江营左右两军兵六十名。都匀协分防八寨兵四十名。又古州、台拱、八寨、清江、丹江、各同知通判。现存厅标千把一员。兵五十名。亦可裁彻。其分防寨蒿汛守备一员。拨回朗洞大营。各兵一时遽彻。营伍未免失业。应俟缺出停募。千把留黔补用。均应如所请。从之。  

○工部议覆、川陕总督公庆复等奏称。陕省估修各属城垣。在一千两以内之华阴等十处工程。州县合力捐修。督抚司道共勷其事。应如所请办理。至称咸阳等二十四州县。俱工在一千两以上。请将每年存剩公用银两尽修外。动用商杂税银。查此项城垣。是否均系急工。难以悬揣。现派户部侍郎三和。驰勘甘肃一带城堡边墙。应令就近会同该省督抚。详查确勘。分别缓急具奏。得旨、此议覆内。庆复等奏称一千两以内之工程。令州县合力捐修。督抚司道等共勷其事等语。部议准行、朕思大小各官。所领养廉。原以资其用度。未必有余。可以帮修工作。倘名为帮助。而实派之百姓。其弊更大。转不若名正言顺。以民力襄事之为公也。此议不准行。自古有力役之征。庶人有赴功之义。况城垣为地方保障。正所以卫民而使之安堵。即如人所居者庐舍耳。而必环以墙垣。为藩篱之计。其事甚明。其理易晓。且官民原为一体。上下所以相维。今则漫无联属。恐日久相忘。猝有用民之事。必且呼应不灵。臣工为此。奏者颇多。亦不无所见。朕再四思维。凡有修建重大工程。小民力不能办者。国家自不惜帑金、为之经理。至于些小城工。补葺培护。使之不至残缺倾圯。则小民农隙之所能为。而有司之所当善为董率者也。余依议。  

○庚辰。上幸大学士鄂尔泰第视疾。  

○户部议覆、湖南巡抚蒋溥疏称。沅江县之万子湖。土民情愿出赀。建坝圈田。应如所请。令该抚转饬地方官。传询有产居民。愿垦者出赀。不愿者给价。旧有渔课。垦户摊完。俟成熟依限升科。从之。  

○辛巳。上御乾清门听政。  

○谕、昨日会试头场。搜检各省举子。皆无夹带。惟有浙江温嵩曾一人。搜出细字一张。乃系三场策段数条。夫定例不许携带片纸只字者。盖恐士子豫带后场表策。埋藏于墙壁间。以待临时之取用也。温嵩曾自应照例治罪。但今年众举子。皆知感朕培养之恩。一洗从前丑恶之习。其愧耻奋发之意。有可嘉焉。着将温嵩曾释放。以示奖励士众之奉法。并许温嵩曾仍留举人。准其下科会试。倘众举子因朕此次宽大之典。将来故智复萌。则国法具在。难以幸免也。该管大臣。可即通行晓谕应试士子知之。  

○吏部疏请。将不遵定例、滥收天文生之钦天监堂司官。分别革职降调。得旨、戴进贤、刘松龄、系外国人。从宽免其处分。进爱、人本平常。今又滥收天文生。实属溺职。着照部议革职。其满监正事务。着勒尔森兼管。汉监正事务。着何国宗兼管。余依议。  

○加大学士鄂尔泰、太子太傅衔。  

○以兵部尚书彭维新、充经筵讲官。  

○调甘肃布政使徐杞、补用京员。以吏部郎中阿思哈为甘肃布政使。  

○是日。皇后诣桑坛位、行躬桑礼。妃嫔二人。王贝勒贝子公福晋夫人三人。三品以上文武大臣命妇四人。以次采桑供蚕事。  

○壬午。旌表守正捐躯之山东馆陶县民赵扁头妻甯氏。  

○癸未。谕军大臣等。山东河南。麦秋最为紧要。前该抚等奏有缺雨之州县。至今半月未见再奏。不知近日曾否得雨。光景何如。朕心深为廑念。若雨泽再愆。该抚应如何筹画。豫为料理。可即传旨询问。令其速行回奏。  

○工部议覆、调任山西布政使严瑞龙奏、晋省文水县之永乐村、石家庄、苏家庄等村汾水处其上游。河身高耸。易被淹浸。且各村地势平衍。泥沙易壅。应如所请。于南岸先筑一堰宣洩。如果河流畅顺。再于北岸筑堰防涨。从之。  

○甲申。以补行仲春经筵。遣官告祭奉先殿传心殿。上御文华殿。讲官暨侍班之大学士九卿詹事等。行二跪六叩礼。分班入殿内序立。直讲官四人。出就讲案前。行一跪三叩礼。复位。直讲官班第、任兰枝、进讲论语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讲毕。上宣御论曰。昔敬姜之言曰。夫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此正夫子劳之之意。夫教养二事。本是一事。既教之。则不能不劳之。无论木铎之徇。庠序党遂之设。节其性以六礼。兴其德以七教。而彼蚩蚩之民。方且视以为捍格而难行即教之树艺。课以耕桑。雨淋日炙中。老农执杖而督其子曰力为之。其子以为是苦我劳我者有之矣。而况官乎。此为政者。劳民之难也。然而亦易者。则有先之之诚在。夫老农劳其子。而其子终不怨者。无他以为其爱我教我。为我谋而劳我。而彼亦与我共此劳也。使为政者。以测怛之心。行忠厚之政。以身先之。则虽劳其民。而民不以为劳。如子之从父焉。若云以身劳之。则自有以身先之之事在。此不可以不辨。讲官暨侍班官跪聆毕。兴。直讲官索柱、汪由敦、进讲周易、修辞立其诚。讲毕。上宣御论曰。系辞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此正可与文言、修辞立诚之意相发明。盖一言一行。无不以立诚为要。而非独指文辞之宜去其伪也。且道之在天地间。无人而不具即无人而不可行。颛蒙庸愚者。不能无言行。即无不可立之诚。若徒以文辞为事。攻乎此而修治之。去枝叶。绝浮夸。以为吾将立其诚焉。则此心已非诚矣。所谓北辕而适越耳。故程子云。修省言辞。便是要立诚。若只是修饰言辞为心。只是为伪。盖深有体验之学也。讲官暨侍班官跪聆毕。大学士张廷玉等、奏曰。皇上体备内圣外王之学。立心立政。为万世开太平。阐明后文先质之模。是训是行。自九重敷至教。洵乎宵衣旰食。揭敕几凝命之精微。探本溯原。综画卦叙图之妙蕴矣。臣等恭侍讲筵。亲聆圣训。不胜钦服。奏毕。诸臣出就拜位。行二跪六叩礼。礼成。上还宫。赐讲官及侍班官宴于协和门。  

○谕、二场以诏诰表判。考试应考之举子。所以觇其学问笔力。其表题若独开生面。或恐士子不能一时促就。则不能完局。于众文人学士颜面有关。其诏诰判题。亦沿习故套。则举子易于揣摩。何由视其夙学。甚无取也。今科诏诰判题。总皆系每科习见者。司考诸臣。未免草率。着传旨申饬之。  

○兵部侍郎步军统领舒赫德顺天府府尹蒋炳奏、京师钱文。自各门严查后。价值渐平。而近京州县。钱价顿长。总因各省粮艘将次抵通。闽广洋船将次抵津。及一切停泊船只。乘时南下。奸民囤积贩卖之所致。请特降谕旨。令仓场侍郎、严饬坐粮厅。将回空粮船。实力稽查。直隶总督、严饬沿河文武官员。将官民船只。悉心查察。天津关监督。将过关船内严搜。漕运总督、于直隶山东交界之菜园地方。严饬游击。与私盐一体严查天津道府。将洋船卖货得钱压载回空之例停止。令其用银交易。并饬沿河地方官。申谕各铺户。无得将大宗钱文。售给船户。得旨、着照所请行。钱文一事。有称广为开采者。有称严禁盗销者。有称禁用铜器者。更有称多则用银、少则用钱者。其论不一。即京师现在议定章程。稽查办理。亦不过补偏救弊之一端。终非正本清源之至计。朕思五金皆以利民。鼓铸钱文。原以代白金而广运用。即如购买什物器用。其价值之多寡。原以银为定准。初不在钱价之低昂。今不探其本。惟以钱为适用。其应用银者。皆以钱代。而趋利之徒。又复巧诈百出。使钱价高昂以为得计。是轻重倒置。不揣其本。而惟未是务也。不但商民情形如此。即官员办公。亦有沿习时弊者。如直隶兴修水利城工。坐粮厅赴东采买布疋。所领帑金数万。皆欲易钱运往。其他官项。大率类此。夫所领帑项。原系银两。即报销亦以银数核算。自应以银给发。何必兑换钱文应用。若以领银之人。得受钱文为便。不知所发银两。即少至分厘。亦可按数分予。与行使钱文何异。况未必至分厘乎。向来浙江地方。有分厘皆用银者。何尝见其不便。嗣后官发银两之处。除工部应发钱文者。仍用钱文外。其他支领银两。俱即以银给发。不得复易钱文。至民间日用。亦当以银为重。其如何酌定条款、剀切晓谕。使商民共知之处。着原议之大臣。及现在办理钱法之大臣。详议具奏。  

○兵部议准、署湖广总督鄂弥达疏称。常德水师营战船。业经裁减。原设兵一百四十六名。无船可配。应请裁守备缺。将千把兵丁。归常德城守营管辖。仍配原船原汛。余兵归城守陆营冲汛。似此裁并。常德水师营。无庸更隶龙阳。至岳州水师营。向隶龙阳。而大湖阻隔。艰于檄调。应仍归岳州城守营管辖。从之。  

○乙酉。谕盛京兵部侍郎敷文曰。盛京乃根本重地。向来满洲风俗淳朴。居家崇尚节俭。清语及马步射。无不娴熟。从无纷华靡丽之习。纵该处有渐染流俗。各部大臣等。亦当教导。使之返朴还淳。不得互相效尤也。尔等皆系董率之员。当各悉心妥办衙门事务。断不可时常观戏宴会。况所得无多。尤不相宜。尔至盛京。见伊等时。传旨晓谕。并谕将军达勒当阿知之。  

○闽浙总督马尔泰疏报、福清县海口、牛口、二场垦复盐地一顷九十五亩有奇。  

○丙戌。议政大臣议覆、川陕总督公庆复奏、三齐等寨苗民。仍请归籍茂州。查三齐等寨。本系生苗。自前抚臣年羹尧、批隶瓦寺土司以来。连年构衅。应如所请。准归茂州管辖。每年纳粮充赋。从之。  

○又议覆、镇守宁古塔将军巴灵阿奏请、派移驻拉林官员。查阿勒楚喀。原有佐领八员防御二员。骁骑校八员。笔帖式二员。拟各派一半前往。仍酌量将佐领骁骑校对换移驻。并将阿勒楚喀原设协领一员。移驻拉林。所估修建廨舍银两。应照原议给予。从之。  

○工部议准、江南河道总督白钟山奏、由闸税课。每年考核事宜。河臣势难兼顾。请并归苏州巡抚管理。其银仍解河工备用从之  

○丁亥。上耕耤。诣先农坛行礼。更服。至耤田所。躬耕三推。复加一推。御观耕台。命裕亲王广禄、和亲王弘昼、恒亲王弘晊、各五推、吏部侍郎归宣光、户部尚书海望、礼部侍郎勒尔森、兵部尚书班第、刑部侍郎兆惠、工部侍郎索柱、左都御史刘统勋、通政使蕴着、大理寺少卿卢承纶、各九推。毕。顺天府府尹。率农夫终亩。赏赉耆老农夫如例。  

卷之二百三十六

猜你喜欢
  皇甫嵩朱俊列传第六十一·范晔
  第八十六回 誓马厂受推总司令 战廊房击退辫子军·蔡东藩
  ●卷二十二·陶宗仪
  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七·陈厚耀
  卷之一千三百三十四·佚名
  古今列女传卷二·解缙
  一四三五 军机大臣奏将《八旗氏族通谱辑要》增添案语黏贴进呈片·佚名
  一八九 两江总督高晋奏先后办理违碍书籍情形招·佚名
  唐年世总释【凡七十二年】·陆游
  台澎水陆十六营额设官兵马船数·佚名
  北洋海军章程第十二·佚名
  卷六十一·佚名
  卷十二·赵汝愚
  元年·佚名
  十一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羣玉诗后集目録·李群玉

    巻一仙明洲口号送萧十二校书赴郢州婚姻送隐者归罗浮献王中丞赠元复中秋广江驿示韦益九日越台中秋越台防月长沙开元寺昔与故长林许侍御题松石联句伤友法性寺六祖戒坛东湖【二首】三月五日陪裴大夫泛长沙东湖湖阁晩晴寄

  • 列传第一百三十二·刘昫

    ○王重荣 子珂 王处存 弟处直 诸葛爽 高骈  毕师铎 秦彦时溥 硃瑄 弟瑾 王重荣,河中人。父纵,盐州刺史,咸通中有边功。重荣以父廕补军校,与兄重盈俱号骁雄,名璟军中。广明初,重荣为河中马步军都虞候。巢贼据长安,蒲帅

  • 附录·苏天爵

    苏天爵传(元史卷一八三) 苏天爵字伯修,真定人也。父志道,历官岭北行中书省左右司郎中,和林大饥,救荒有惠政,时称能吏。天爵由国子学生公试,名在第一,释褐,授从仕郎、大都路蓟州判官。丁内外艰,服除,调功德使司照磨。泰定元年,改翰

  • 第五卷 清进士(一)·缪荃孙

    [顺治丙戌科] 江宁府 高鹏南 句容人。 淮安府 胡之骏 盐城人。 杨在阶 盐城人。 杨在升 盐城人。 海州府

  • 通志卷一百十一下·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二十四下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六世祖勲好黄老平帝时为郿令王莽初授以厌戎连率勲对印绶仰天叹曰吾防名汉室死归其正昔曽子不受季孙之赐况可事二姓哉遂将家属逃入深山与

  • 历代名贤确论巻七十九·佚名

    玄宗五总论玄宗之政【温公 孙之翰 东坡 范祖禹 石守道】总论玄宗之政温公曰明皇之始欲为治能自刻厉俭约如晚节犹以奢败甚哉奢靡之易以溺人也诗云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可不慎哉又论安禄山搜捕乐工入洛曰圣人以道徳为丽

  • 卷七十二 董卓列传第六十二·范晔

    (董卓)董卓字仲颖,是陇西临洮人。性情粗猛有谋略。年轻时曾在羌中游历,尽力和头领们结交。后来回家种地,众头领有来投奔他的,董卓为他们宰杀耕牛,和他们一块饮宴作乐,头领们感谢他的情意,回去后收罗到各类牲畜干余头来赠送他,从

  • 完颜伯嘉传·脱脱

    完颜伯嘉,字辅之,北京路讹鲁古必剌猛安人。明昌二年(1191)中进士,调任中都左警巡判官。孝懿皇后妹晋国夫人家奴买漆不付钱,伯嘉把牵连到的晋国办事家奴数人拘押入狱。晋国告诉章宗,章宗说:“姨付他的钱,那么家奴就释放了。”

  • 瑞异二·徐松

    日食【宋会要】太祖建隆元年,司天少监王处讷言:「五月一日太阳当亏,请其日掩藏刀枪甲胄。」事下有司,请其日皇帝避正殿、素服,文武百官各守本司。从之。 二年四月一日,司天监言:「太阳其日当食。」诏避正殿、守司如元年之制

  • 物理·吕坤

      鸱鸦,其本声也如鹊鸠然,第其声可憎,闻者以为不祥,每弹杀之。夫物之飞鸣,何尝择地哉?集屋鸣屋,集树鸣树。  彼鸣屋者,主人疑之矣,不知其鸣于野树,主何人不祥也?至于犬人行、鼠人言、豕人立,真大异事,然不祥在物,无与于人。即使

  • 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卷二十·王顼龄

    康王之诰集传今文古文皆有但今文合于顾命集说【孔氏颖达曰康王既受顾命主天子之位羣臣进戒于王王遂报诰诸侯史叙其事作康王之诰○朱子曰伏生以康王之诰合于顾命今除却序文读着则文势自相接连】王出在应门之内太保率西

  • 卷八·佚名

    复次何等是为如来十八不共法。所谓一者如来身无懈倦。二者语无卒暴。三者无失念。四者无不定心。五者无种种想。六者无不知舍心。七者欲无减。八者精进无减。九者念无减。十者定无减。十一者慧无减。十二者解脱解脱知

  • 三世因果·太虚

      佛出世的因缘,是为的甚么?因为佛是觉的,人是迷的。人既是迷的,所以人就要受一切烦恼生死的苦。佛本大慈悲心,乘大愿力降生于中印度为国王太子,享受人间尊荣富贵五欲的快乐,随即抛弃人间富贵尊荣去修行,以至于证果成佛。佛

  • 卷第五十一·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五十一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神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十回向品第二十五之十 【经】佛子菩萨摩诃萨於彼善根皆生尊重随顺忍可时究竟欣乐坚固信解自

  • 卷第六·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慧学 传宗(四) 唐澄观 生会稽之夏侯氏。年十一。依应天山宝林寺霈禅师。诵法华经。年十四。以恩泽。获隶此寺落发。即走四方。访求师友。乾元中。从闰州栖霞寺醴律师。及

  • 卷十九·佚名

    第十七篇五二一 三鸟本生谭[菩萨=鸟]序分此本生谭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向拘萨罗王训诫所作之谈话。佛向前来听闻佛法之王言:“大王!王者须正当治国,何以故?王不正时,官吏等亦必不正。”佛如第四篇中所述之训诫,语以蹈邪

  • ABC谋杀案·阿加莎·克里斯蒂

    英国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推理小说。一个逍遥法外的连环杀手通过字母表一步一步实施犯罪。作为死亡标记,杀手在每个被害人的尸体旁留下一本ABC铁路旅行指南,翻开的那页就是杀人之地。先是在安多弗,接着是贝克斯希

  • 请缨日记·唐景崧

    清唐景崧撰。十卷。唐氏于光绪八年(1882)七月,以吏部候补主事上书言越南被法侵略事。后赴越南,协助刘永福抗法。中法战后,往云南赞襄中越划界事宜,后任台湾道。是书起于光绪八年七月,止于十二年九月,所记偏重于越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