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愍帝纪

孝愍皇帝名邺,字彦旗,是武帝司马炎之孙,吴孝王司马晏的儿子。出继给后伯父秦献王司马柬,袭位封秦王。

永嘉二年(308),拜为散骑常侍、抚军将军。洛陽陷落后,到荥陽密县避难,与舅父荀藩、荀组相遇,自密县南走许颍。豫州刺史阎鼎与前抚军长史王毗、司徒长史刘畴、中书郎李昕及荀藩、荀组等共同谋划送愍帝回长安,刘畴等中途叛变,阎鼎追上把他杀了,荀藩、荀组幸免于难。阎鼎即裹挟愍帝,乘坐牛车,经宛奔武关,多次遇到山贼拦截,士卒逃散,停留在蓝田。阎鼎告知雍州刺史贾疋,贾疋立即派州兵迎接护卫,到达长安,又使辅国将军梁综帮助守长安。当时霸水出现玉龟,长安城南有神马鸣叫。

永嘉六年(312)九月初三,阎鼎等拥戴秦王为皇太子,登坛祭天,建立宗庙社稷,实行大赦。给贾疋加上征西大将军称号,以秦州刺史南陽王司马保为大司马。贾疋讨伐贼张连,被张连杀害,众人推举始平太守麴允兼雍州刺史,做盟主,按照朝廷制度,选拔设置官员。

建兴元年(313)夏四月初一,得到怀帝被害的音讯,举行哀悼祭奠之礼。二十七日,愍帝即位,实行大赦,改年号。以卫将军梁芬为司徒,雍州刺史麴允为使持节、领军将军、录尚书事,京兆太守索纟林为尚书右仆射。石勒在上白进攻龙骧将军李恽,李恽战败被杀。

五月十八日,以镇东大将军琅王牙王司马睿为侍中、左丞相、大都督陕东诸军事,大司马、南陽王司马保为右丞相、大都督陕西诸军事。又给南陽王、琅王牙王下诏说:“天灾人祸,虽在明君盛世,有时也会遇到。朕因年幼,继承大业,凭祖宗之灵和群公义士之力,欲扫除凶寇,拯救故都宗庙,瞻望前途,未能顺心如愿,心肝为之碎裂,西周时周公召公分陕而治,姬氏得以兴隆;周平王东迁,得到晋国郑国有力的辅助。今左右丞相高德可与圣贤媲美,又是王室近亲,国家当仰仗二公,扫除巨寇,奉迎怀帝灵柩,克复故土,使王业中兴。令幽、并两州将领率兵三十万,直捣平陽。左丞相应率秦、凉、梁、雍四州劲旅三十万,进军长安。右丞相率自己所属精兵二十万,直指洛陽。并分别派遣前锋,作为幽、并军的后继。各路军克期赴敌,为国家建立大功。”

又给琅王牙王下诏说:“朕因年幼昏昧,继承大业,未能扫平凶逆,奉迎先帝灵柩,枕戈待时,心肝碎裂,前日得到魏浚上表,知道公率领三军,已经占据寿春,并传檄文于诸侯,共振国威,想来大军继续前进,已达洛陽。凉州刺史张轨,一心振兴王室,军旅在途,连绵万里,已经到达氵开陇;梁州刺史张光,也派遣巴汉士卒,屯驻骆谷;秦川的骁勇将士,也会集如林。不久前派出的使者已经回来,得知平陽方面的确实消息,说是幽并二州兵力强盛,残余的胡人已经衰败,然而还在恃险顽抗,应当大举剿灭。不知公当前在何处,因而其他各军都休养士卒,砺兵秣马,尚未大举进军。今公军已至何处,应当来信告知,朕便御驾亲征,会师中原,扫除群凶。公应思献宏大之计,长远之略,使先帝陵墓得迁还旧都,四海赖以安宁。故派遣殿中都尉刘蜀、苏马等前往宣示朕意。公德高望重,为王室亲属,兴隆东方,安定天下,非公而谁能当此任!但洛陽为陵墓宗庙所在,不可空虚,公应镇守洛陽,以安抚山东百姓。右丞相当辅助朝政,仿效周公召公,以使中兴事业得以隆盛。”

六月,石勒杀害兖州刺史田徽。此时,崤山以东的郡县,相继被石勒攻陷。

秋八月二十日,刘蜀等到达扬州。把建邺改为建康,把邺城改为临漳。杜..侵扰武昌,焚烧城邑。杜..的别将王真袭击沌陽,荆州刺史周岂页逃到建康。

九月,司空荀藩死于荥陽。刘聪进犯河南,河南尹张髦战死。

冬十月,荆州刺史陶侃在石城讨伐杜..的党羽杜曾,被杜曾打败。二十七日,下大冰雹。二十八日,下大雪。

十二月,河东地震,下雨时空中落肉。

二年春正月初一,出现黑雾,沾到人身上像墨一样,连夜不止,五天以后才消散。初三辰时,东升的太陽坠落于地。又有三个太陽相继出现于西方而向东运行。初九,实行大赦。杨武在汉中大肆掠夺,然后投奔李雄。

二月初二,以司空王浚为大司马,卫将军荀组为司空,凉州刺史张轨为太尉,封为西平郡公,并州刺史刘琨为大将军。

三月初四,石勒攻陷幽州,杀死侍中、大司马、幽州牧、博陵公王浚,焚烧城邑,死者万余人,杜..别帅王真在林鄣袭击荆州刺史陶侃,陶侃逃奔滠中。

夏四月初五,地震。

五月二十三日,太尉、领护羌校尉、凉州刺史、西平公张轨死。

六月,刘曜、赵冉进犯新丰等县,安东将军索纟林讨伐并击破了他们。

秋七月刘曜、赵冉等又进逼京都,被领军将军麴允击破,赵冉中流矢而死。

九月,北中郎将刘演收复顿丘,杀了石勒所任命的太守邵攀。十九日,麟出现于襄平。单于代公猗卢派使者来献马。蒲子有马生人。

三年春正月,盗贼杀了晋昌太守赵..。吴兴人徐馥杀害吴兴太守袁..。以侍中宋哲为平东将军,驻军华陰。

二月十二日,左丞相、琅王牙王司马睿晋升为大都督、督中外诸军事,右丞相、南陽王司马保晋升为相国,司空荀组为太尉,大将军刘琨为司空。晋封代公猗卢为代王。荆州刺史陶侃在巴陵击破王真。杜..的别将杜弘、张彦在海昏与临川内史谢扌离交战,谢扌离大败战死。

三月,豫章内史周访攻击杜弘,将他赶跑,在阵上杀了张彦。

夏四月,实行大赦。

五月,刘聪进犯并州。

六月,盗贼挖开了汉文帝汉宣帝的陵墓霸陵杜陵以及薄太后陵,太后面貌和活人一样,盗去的金玉纟采帛无法计算。当时因朝廷临时定都长安,草率从事,服饰费用短缺,命令将陵墓中盗贼偷剩下的财物收拾起来,充实国库。初五,地震。十九日,实行大赦。命令雍州官吏掩埋尸骨,修复陵墓,有盗墓者,诛灭三族。

秋七月,石勒攻陷濮陽,杀死太守韩弘。刘聪进犯上党,刘琨遣将援救上党守军。

八月初二,王师与敌军在襄垣交战,王师大败。荆州刺史陶侃攻击杜..,杜..战败逃走,死在路上,湘州平定。

九月,刘曜进犯北地,朝廷命领军将军麴允去讨伐。

冬十月,麴允进攻青白城。以豫州牧、征东将军索纟林为尚书仆射、都督宫城诸军事。刘聪攻陷冯翊,太守梁肃逃奔万年。

十二月,凉州刺史张实送上皇帝印玺一个。盗贼杀害安定太守赵班。

四年春三月,代王猗卢死,其部卒归附刘琨。

夏四月二十日,刘曜进犯上郡,太守籍韦率领部下逃到南郑。凉州刺史张实派遣步骑兵五千赴京师护卫。石勒攻陷廪丘,北中郎将刘演出逃。

五月,平夷太守雷火召杀害南广太守孟桓,率领二郡三千余家反叛,投降李雄。

六月初一,日蚀。蝗虫成灾。

秋七月,刘曜攻北地,麴允率步骑兵三万去援救。王师不战而溃,北地太守麴昌投奔京师。刘曜进军至泾陽,渭水以北诸城的守军都溃散,建威将军鲁充、散骑常侍梁纬、少府皇甫陽等都死于乱军之中。

八月,刘曜进逼京师,京城内外断绝联系,镇西将军焦嵩、平东将军宋哲、新平太守竺恢等一同奔赴国难,麴允与公卿守长安小城保护自己,散骑常侍华辑监督京兆、冯翊、弘农、上洛四郡兵,屯于城东霸上,镇军将军胡崧率领城西诸郡兵驻遮马桥。各路守军都不敢出击。

冬十月,京城饥荒极端严重,米一斗值黄金二两,人吃人,一大半人饿死。太仓中有酿酒用的麴数十块,麴允将麴砸碎熬粥给愍帝喝,到这时麴块也吃完了。愍帝哭着对麴允说:“如今穷困危急到这种地步,外面没有救援,为社稷而死,是我所应该的。然而想到将士们遭受这样的磨难,应趁城未陷落而行全身之计,或许可以使百姓免受屠戮之苦。就这样做吧!跋快发书,朕已经决定了。”

十一月十一日,愍帝使侍中宋敞向刘曜送降书,自己乘坐羊车,脱去上衣,口衔玉璧,侍从抬着棺材,出城投降。群臣哭泣呼号,攀援住车驾,拉住愍帝的手,愍帝也不胜悲哀。御史中丞吉朗自杀。刘曜烧了棺材,接受了玉璧,使宋敞侍奉愍帝回宫。当初有童谣说:“天子何在豆田中。”当时王浚在幽州,听到此童谣后,以为藿即豆叶,豆与藿连,便杀了一个叫霍原的隐士以应此谣。实际是愍帝到刘曜军营投降时,军营正在城东豆田壁。十七日,愍帝被送往平陽过流亡生活,麴允和群官都跟从到平陽。刘聪给愍帝加上光禄大夫、怀安侯的称号。十八日,刘聪登殿,愍帝在他面前叩头跪拜,麴允看到这种情景,伏地痛哭,然后自杀。尚书梁允,侍中梁氵睿、散骑常侍严敦、左丞臧振、黄门侍郎任播、张伟、杜曼及诸郡守都被刘曜杀害,华辑逃到南山。石勒围攻乐平,司空刘琨派兵援救,被石勒打败,乐平太守韩据出逃,司空长史李弘献并州地投降石勒。

十二月初一,日蚀。初五,刘琨投奔蓟依附段匹石单。

五年春正月,愍帝在平陽。十七日,虹霓满天,三个太陽并悬于天空。平东将军宋哲投奔江南。李雄使其将李恭、罗寅进犯巴东。

二月,刘聪使其将刘畅进攻荥陽,被荥陽太守李矩击破。

三月,琅王牙王司马睿继承皇统,改年号,在建康称晋王。

夏五月丙子,日蚀。

秋七月,大旱,司、冀、青、雍四州螽蝗成灾。当时石勒也争着收取百姓禾稼,当时人们称为“胡蝗”。

八月,刘聪使赵固在定颍袭击卫将军华荟,并杀害了他。

冬十月丙子,日蚀。刘聪外出打猎,令愍帝执行车骑将军的职务,穿着戎服,手执戟矛,在前面开路,百姓聚在路旁观看,有些晋朝遗民故老,看了以后抽泣流涕,刘聪听到后十分厌恶。以后,刘聪又趁宴会时让愍帝行酒,洗酒杯,上厕所时又使愍帝拿马桶盖,旁边的晋臣多失声哭泣,尚书郎辛宾抱住愍帝痛哭,被刘聪杀害。

十二月二十日,愍帝被刘聪害死于平陽,终年十八岁。愍帝继承皇位时,正值永嘉之乱,天下分崩离析,长安城中不满百户人家,房屋坍塌,荆棘成林。朝廷无车马服饰,只能把官衔写在桑木板上作标志而已。军队不过一旅,公私有车四辆,器械缺少,粮饷运输不能接济。巨贼横行,京都危急,各地诸侯无献身之志,四方将帅无勤王之举,故使愍帝君臣处境窘迫,受辱被杀。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一十六·列传第一百七十五·脱脱
  第二十七回 哀牢王举种投诚 匈奴兵望营中计·蔡东藩
  唐鉴卷十九·范祖禹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卷之三百七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一·佚名
  清波杂志卷五·周煇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八十二·阿桂
  夏本纪第二·司马迁
  王奂传·李延寿
  熊概传·张廷玉
  ●皇朝通典卷七十四·佚名
  卷二百十六·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八·佚名
  卷之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栲栳山人岑安卿(栲栳山人集)·顾嗣立

    安卿,字静能,余姚人。自号栲栳山人,以所居近栲栳峰也。与李著作季和、危学士太朴相善。尝作《三哀诗》,吊宋遗民之在里中者。寄托深远,有俯仰今昔之思焉。岑氏昆季多以科名显者,而静能独沦落不偶。其《简王子英诗》云:「平生

  • 卷三十六·孙默

    钦定四库全书十五家词卷三十六     休宁孙默编董俞玉鳬词上小令忆江南本意江南好最忆石头城孙楚楼边春系马莫愁湖畔夜弹筝佳丽胜西京又江南好其次忆苏州笠泽潮生春网急枫桥雨细晓钟愁远峤翠烟浮又江南好虎阜更如

  • 卷十八·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千叟宴诗【乾隆五十年】卷十八预宴九十六人诗一百七首【骁骑校】李清泰【年六十七】金石竞奏觞豆旅前木公挹袖洪厓拍肩水玉益夀房芝延年火珠明堂盛典春筵土鼓蒉桴【臣】颂洪延【五行体】【骁骑校】罗

  • 卷二十五·陈焯

    钦定四库全书宋元诗会卷二十五兵部主事陈焯编陈 襄【字述古侯官人少孤能自立举进士调浦城主簿摄令事发奸如神知河阳县当富弼为郡守一见即礼遇之及入相荐为秘阁校理判祠部出知常州入为开封府推官盐铁判官神宗立奉使朔

  • 第八十九回 得汉中刘玄德称王 失荆州关云长殉义·蔡东藩

      却说黄忠率领援师驰至阳平关,备与夏侯渊相拒,已经逾年,既得黄忠来助,遂命为先锋,出关南行,渡过淝水,择得定军山要隘,安营下寨。夏侯渊闻报,当即引兵来争,一面奉书曹操,请速接应。操遂亲督全军,西指汉中,先遣使诫渊道:“为将当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五·佚名

    正德十二年十一月癸酉朔上驻大同是日钦天监进正德十三年大统历如例给赐群臣颁行天下浙江杭州府雷鸣 丁丑坐虏入甘州甘峻等堡都指挥王杲等守备不设发充军总兵官王勋以去任夺俸三月 太监温传旨以南京内官监太监刘璟守备

  • 卷之七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补史记·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补史记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补撰并注 三皇本纪 【太史公作史记古今君臣宜应上自开辟下迄当代以为一家之首尾今阙三皇而以五帝为首者正以大戴礼有五帝德篇又帝系皆叙自黄帝以下故因以五帝本纪为

  • 广南土司传·张廷玉

    广南,宋朝时名叫特磨道。当地土著酋长姓侬,是侬智高的后裔。元朝至元年间,设立了广南西路宣抚司。该司开初统领有路城等五个州,后来只统领安宁、富州两个州。洪武十五年(1382),广南西路宣抚司归附朝廷,朝廷便将其改为广南府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十九 洪武十一年六月辛丑朔,命齐王榑复之凤阳。 戊申,改黎州长官为安抚司,以长官芍德为安抚使。 己酉,以兵部尚书李焕文为吏部尚书,户部侍郎王琚为兵部侍郎,吏部尚书陈铭为都督府掌判官。 壬子,遣

  • 杂记·姚际恒

    杂记者,记丧礼为多,而间杂他礼。又其言丧礼,多杂古今正变,不归于一,如:上篇「大夫为其父母兄弟」两节,言丧服有等,后又言「端衰丧车无等」是也,故名杂记。然上篇犹不乏精纯之义,而下篇颇滋冗驳,字句亦多脱误可疑,又不及上篇焉。(

  • 卷四百三·佚名

    △第二分观照品第三之二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若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声闻般若。若独觉般若。若菩萨摩诃萨般若。若如来应正等觉般若。是诸般若皆无差别不相违背。无生无灭自性皆空。若法无差别不相违无生灭自性空。是法

  • 辩中边论卷下·世亲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辩得果品第六  已辩修位。得果云何。颂曰。  器说为异熟  力是彼增上  爱乐增长净  如次即五果  论曰。器谓随顺善法。异熟力。谓由彼器增上力。

  • 十二缘生解迷显智成悲十明论·李通玄

      唐 李通玄撰  释华严十明论叙    宋宝觉圆明禅师惠洪觉范撰  显谟阁待制朱公世英。为余言。顷过金陵。谒王文公于钟山。公以彦里闬晚生有志学道。谓曰。若读史见勾践伍员事乎。勾践保栖会稽。置胆于坐卧

  • 第十卷·圆瑛

    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圆瑛弘悟述 受法弟子明旸日新敬校丑二 兼释转难 分二  寅初 满慈执因疑果  二 佛分真妄喻释  今初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当

  • 钵池山志·冒广生

    《钵池山志》设山水志、建置志、古迹志、金石志、人物志、方外志6卷,附《志余》1卷。其体例堪称简洁而严谨。全志计5万多字,按照当今新编志书动辄数十百万字的格局来衡量,似嫌太简太短。然而,这对于一座附培嵝之末、胜迹

  • 邪不压正·赵树理

    现代短篇小说。赵树理著。威县冀南新华书店1948年11月初版。作品以下河村中农王聚财的女儿软英的婚事纠葛为线索,描写从1943年到1947年间的土改斗争,表现了农村各阶级在这个运动中的各种变化。美貌的软英由地主的走狗

  • 阿鸠留经·佚名

    佛说阿鸠留经,一卷,失译,小乘部,说阿鸠留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