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理院附总检察厅

为国立最高审判机关,在司法独立国中,当然非他人所能干涉,即吾华帝制时代,法司之强毅者,亦称曰执法如山,可以想见其风采焉。民国肇兴,尚略具司法精神,其时勿论何等要人,苟被控诉于大理院,传讯不敢不到,判罚不敢不遵。自宋教仁击毙,上海审判厅,据供依法,票提国务总理赵秉钧赴沪备讯,且以票迳寄京师检察厅代传。赵智庵气愤几死,而不能加法官以罪也。袁氏始知欲锄异己,法界必当收为我用。于是以大理院为下手处所,自院长以下,皆饵以好爵,加以殊遇,北洋旧僚更联翩加入法界。从此贯注一气,迨第二次革命事定,总检察厅即提起内乱诉讼,指控诸民党。大理院即据以呈请通缉,命下,开国伟人,皆褫爵官职勋位,严缉归案讯办,无一得免者。适袁氏晏外使某,席间盛言己意未尝不欲成全民党,奈民国以法治,今诸人为司法机关依法指请拿办,虽总统亦无如何,言竟状若懊惜者。某使信之,退而告人曰:“司法官皆旧党。”故主排除新党,此事在欧洲历史上,亦恒见之,非项城罪也。某甲以留学生适任推事,闻之,立请辞职曰:“果若此,他日革党再起,我辈且上断头台矣。”是时民党报纸,竟大书特书,袁贼收买军人,收买议会,收买法官,实地调查,上二者固不免饵以金钱,法界则确无所得。不过,经理此案者,或超擢,或他调腴,缺皆能速化,、故众谓一呈请褫夺缉拿勋将若干人,实大理院第一露头角日,亦大理院诸官,第一邀宠元首日也。

迨西南自主,孙中山开元帅府于广州。朱渊源抄袭东文,呈请政府下命通缉,而元帅府亦如法以报之。朱氏竟附段芝泉梁卓如汤济武三人之后,标列大名。由是段宠益专,移法长,兼内长,安福系且欲请其组阁,此大理院第二露头角日,而法界乃实行归入政党旋涡,独立精神,扫地无余矣。

清代京控,多发回原省,罕有提归部讯者,大理自不能覆循此辙。然原被告或已为高等地方厅判决罪名者,一经起解,虑其潜逃,又不能如前清之委员专解,准理提讯,殊难率尔。然呈诉手续,若果完备,复不得效往代听讼以情理两字为准驳,除当发还原厅更为审判,或指定其上级法庭受理者,自可依法核办。若案须提院审理者,则至为不便。某报谓大理院当改为不理院,正谓此也。

大理院为上告审,不能于违法问题外,为本案事实之调查。只有发还原厅,原庭依法,更为审判之,一法故原审官判决任如何疏忽武断,既不能如前代予以处分,又不能如欧美之法官,倚重私誉,宜其听断,可以任意矣。往者旗人锡光,茔地被宛平人王禄侵占,因系清代恩赐地,龙票遗失,故于辩论中愿放,弃土地所有权,只求收回先人遗骨。京师高等审厅推事并予斥驳,锡乃上诉于大理院,适旗籍人员烦言勃兴,而自治局管茔人,及原告家谱证据确凿,皆可明所诉之,非诬,大理院不得已乃撤销原判,发还原厅审理焉。又田土诉讼,在前清时勘明始判,判词中必指明东西南北四至,以为管业之据。此州县衙门户工两房,书吏所谙练者,不谓大理院,以国立法院。法官皆法律大学之毕业生,乃竟不谙此例,如雷镜超雷维传,以争树场涉讼终审判决,并无四至,原被告均无从管业,律师张孝琳为之声请追加判决,始定明四至。在上诉人经此手续,所费不资,而当日原判之某法官,实以亟赴妓筵,神智已昏,故留此遗漏,人多传为笑谈云。

许世英长法部时,援其奉天旧僚鄂人刘某为总检察长。刘留学日本,以患秽疮归,并未卒业者也。嗣随管凤和至日,乃讨得一文凭。后任奉天审厅推事,许矮方为厅丞。二人排日游,平康里,交若昆弟。迨许擢总长,拔茅连茹,则遂一跃而为总检察长,然其人除嫖赌外,无一长。以与陈二安戚谊,故鄂籍军官,亦多共狎游,势颇煊赫。尝宴客于王广福斜街某妓院,征侑觞娼,至百余人。识之者曰:“此间不愧总厅足下长留此地,检察可矣。”闻者绝倒,盖京津以妓馆为厅,故呼龟奴为跑厅者。刘以数染梅毒,头顶濯濯,建议宜仿日法,按旬检查妓女下体,故人以是讽之也。又许矮曾召集司法会议,刘为副会长,一日开会,人已毕集,而副会长久不至,众喃喃有怨,词当事四遣入迷之始至。坐方定,衣袖间一物坠地有声,幸为一侍役立拾去,人不及见,后此侍役告人曰:“是盖一麻雀牌之红中。”刘是日方为雀戏以催促,勉强赴会,故是物藏衣袖间,后持以还之,慨赏以三十元,而戒其勿告外人云。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魏徵
  卷二百九十六 列传八十三·赵尔巽
  卷二百九十五 列传八十二·赵尔巽
  卷一百六十四 慶曆八年(戊子,1048)·李焘
  ●卷第二十三·胡三省
  御批厯代通鉴辑览卷七十八·乾隆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五十二·佚名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四·佚名
  卷十九·叶盛
  民国奇闻·吴虞公
  一二二六 江南道监察御史莫瞻菉奏请于武英殿重校三分书籍折·佚名
  勅纂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鄂尔泰
  英宗前纪·张廷玉
  卷十八·允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十八·王奕清

    <集部,词曲类,词选之属,御选历代诗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历代诗余卷三十八目録【六十字】临江仙【又一体】苏轼【十二首】秦观晁补之【十一首】陈师道李之仪【二首】贺铸毛滂【三首】杜安世舒亶赵令畤晁冲之【二首】

  • 提要·艾性夫

    (臣)等谨案是集见永乐大典中或题曰艾性夫剰语或题曰艾性夫孤山晩稿而不着性夫为名为字亦不载时代考江西通志称抚州三艾叔可字无可宪可字符徳性字天谓皆工于诗性阖门教授执经者盈门着有孤山诗集与永乐大典所题孤山晩稿相

  • 卷二百三十八·表第二十九·脱脱

        宗室世系二十四      《宋史》 元·脱脱等

  • 卷一百四十八·志第一百一·仪卫六·脱脱

        ◎仪卫六   ○卤簿仪服。   卤簿仪服。自汉卤簿,象最在前。晋平吴后,南越献驯象,作大车驾之,以载黄门鼓吹数十人,使越人骑之以试桥梁。宋卤簿,以象居先,设木莲花坐,金蕉盘,紫罗绣幨络脑,当胸、后鞦并设铜铃

  • 卷三百二十二 列传一百九·赵尔巽

      窦光鼐 李漱芳范宜宾 曹锡宝谢振定 钱沣 尹壮图   窦光鼐,字元调,山东诸城人。乾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大考四等,罚俸。高宗夙知光鼐,居数月,擢左中允。累迁内阁学士。二十年,授左副都御史。督浙江学政。上

  • 第八十九回 侍病父密谋行逆 烝庶母强结同心·蔡东藩

      却说太子广诈谋百出,构陷兄弟,全亏杨素一力帮助,因得如愿。素亦威权日盛,兄弟诸父,并为尚书列卿,诸子亦多为柱国刺史。广营资产,家僮数千,妓妾亦数千,第宅华侈,制拟宫禁。朝右诸臣,莫不畏附。惟尚书右丞相李纲及大理卿梁毗,

  • 卷之九十八·佚名

      顺治十三年。丙申。二月。庚戌朔。  ○辛亥。日生半晕。旁有两珥。色黄白。  ○甲寅。遣官祭三皇庙。  ○乙卯。升侍讲吴伟业、为国子监祭酒。  ○补外转检讨于朋举、为河南按察使司副使、分巡睢陈道。

  • ◎梁督军之新婚趣史·吴虞公

    某某合肥人,督某省军事。值断弦续娶某氏为继室。某氏本英雌中之尤者也,结衤离之夕,即萌故态。其狮威咄咄可畏,无敢近之者。当红烛光中,送入洞房之后,新娘即效苏小妹三难新郎故智。督军大为所窘,黄昏时分,新娘饷新郎以闭门羹,督

  • 金佗稡编卷四·岳珂

    <史部,传记类,名人之属,金佗稡编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稡编卷四宋 岳珂 撰行实编年一崇寜二年癸未岁先臣和遗事初岁遗事二月十五日先臣生名飞字鹏举按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及姓源类谱曰唐尧时有四岳者佐尧理天下因官以命

  • 历代名贤确论卷二十一·佚名

    成王令尹子文【老泉】子玉用兵【东坡】康王屈建不荐芰【东坡】昭王子西【颍滨】惠王叶公【颍滨】泰伯让国【东坡 颍滨】季札让国【萧定 独孤及 颍滨 东坡】令尹子文老泉曰楚人高令尹子文之行曰三以为令尹而不喜三

  • 赵瑨传(附赵秉温传)·宋濂

    赵瑨,云中蔚州人,自幼放任不羁,好习武。太祖八年(1213),蒙古大军南伐中原,先锋至飞狐,城中官吏不知所为。瑨到县府说:“大军压境,不降还等待什么?”于是全城降于蒙古。太祖十二年,太师、国王木华黎驻兵桓州,任命赵 瑨为百户

  • 卷十五·钱时

    钦定四库全书融堂书解卷十五宋 钱时 撰多士成周既成迁殷顽民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书言周公初于新邑洛而序曰成周未尝明言其为下都也观此则成周为洛邑总名的然无疑矣自大诰而下皆周公之言也而此独书周公以王命告者盖复

  • 卷三十四·毛奇龄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毛氏传卷三十四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八年春王正月公侵齐公侵齐门于阳州报前年之伐也公至自侵齐二月公侵齐前侵未得志故又侵之三月公至自侵齐曹伯露卒夏齐国夏帅师伐我西鄙齐伐我西鄙晋士鞅赵鞅荀寅救之

  • 海王第七十二·管仲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藉于台雉何如?”管子对曰:“此毁成也。”“吾欲藉于树木?”管子对曰:“此伐生也。”“吾欲藉于六畜?”管子对曰:“此杀生也。”“吾欲藉于人,何如?”管子对曰:“此隐情也。”桓公曰:“然则

  •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李叔同

    青年佛徒应注意的四项丙子正月开学日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讲养正院从开办到现在,已是一年多了。外面的名誉很好,这因为由瑞金法师主办,又得各位法师热心爱护,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我这次到厦门,得来这里参

  • 金刚顶经观自在王如来修行法一卷·佚名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 诏译  我今依金刚顶经。演金刚莲花达摩法要。先须入于灌顶三昧耶曼茶罗。发大菩提心。舍身命财饶益一切。勇

  • 众经目录卷第三·静泰

    释静泰撰别生(于大部内钞出别行)合八百一十部一千二百八十七卷大乘别生一百二十一部一百二十八卷&middot;华严经十种生法经一卷&middot;佛名经一卷&middot;净行品经一卷&middot;菩萨名经一卷&middot;抄华严经一卷&mid

  • 五佛顶三昧陀罗尼经·佚名

    四卷,唐菩提流志译,说五佛顶尊之陀罗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