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下篇卷一

建昌何公乔新,素有重名。成化末蜀人杜铭欲求为刑书,万阁老预荐何为南京刑书,恐妨铭耳。及太监怀恩起自谪所,一日诣内阁言:“新君即位,如何以何乔新升去南京?”时尹阁老徐对云:“初以其年深,暂且升去。今有此阙,又何难取?”刘阁老遽曰:“才到南部,如何可取?”尹曰:“取屠滽亦可。”刘曰:“在广东未归”。尹曰:“昨具题本,已复南台矣。”刘曰:“年亦浅。”盖刘欲进一私人而不果。遂空其位,乃荐彭韶为右侍郎。戊申春,冢宰王公首举何为司寇,士夫翕然称快。

河南耿公裕为礼部尚书时,常曰:“吾暮自部归,必经过三原之门,见其老苍头每持秤平油。吾自入仕,未尝买油,故每过,辄面城而行。”盖愧之也。后耿公代王公为吏书,常以此语人,其心服如此,可谓贤已。又朝士尝言公之子自三原来京省公,只如贫士,止骑一骡而已。有司驿递,何从奉承之?又公女适宋监生者,只乘市井所顾两人小轿。尝以银二两托云南张凤仪知印买宝石,叮咛切勿使公知之。其刑于之化,非一日矣。

弘治改元,今上即位,例该颁诏外国。江西刘景元戬以侍讲使交南。时交人吞占城、侵缅甸,颇难其行。刘毅然上道,携二仆由南宁直抵其境。交人惊曰:“昔之人皆航海来,飏樯蔽洋,留重易奇。今公岂天人耶?何其简速也!”奉迎馆候,视昔倍恭。陪臣拜跪,刘据《大明集礼》之文受之,不与交一语。至之曰颁诏,明日宴毕即行。王大惊曰:“一国生灵,命缘天使!”致馈遗丰腆倍昔,金珠犀象,珍玩甚多。刘一不顾即行,复遣陪臣要于路,期必致之。刘复书示以初入关诗曰:“咫尺天威誓肃将,寸心端不愧苍苍。归装若有关南物,一任关神降百殃。”交人益敬悚,遣陪臣入谢,表有“廷臣清白”之语云。

邹智,蜀人,甫冠,中甲科,改庶吉士,即言事直斥内外执政,人多忌之。己酉春,知州刘概、御史汤鼐妄言朝政,忌者遂指为妖言,并捕邹下狱,若楚不可言。邹无所曲挠,供词略云:“智与今汤鼐等来往相会,或论经筵不宜以大寒大暑辍讲,或论午朝不宜以一事两事塞责;或论纪纲废驰,或论风俗浮薄,或论生灵憔悴,无赈济之策,或论边境虚空,无储蓄之具。”议者欲处以死,彭侍郎韶辞疾不为判案。乃得末减,左迁石城吏目。

邹智尝因三原公征起至京师,往见之曰:“三代而下,人臣不获见君,所以事事苟且。先生勿受官职,先请见君。凡时政之不善者,历陈于上,庶其有济。一受官职,再无可见时矣。”公虽善其言,而莫能从。

山东秦公纮以都御史总督漕运,以巡按御史事关巡抚者,多会案不肯径呈,因会议言其非制。王三原公深然之,议称巡按、巡抚事有相关者,悉照行移体式而行。已著为令,然遵行者亦鲜。初巡抚官以六部卿佐奉敕以往,按察司以非统摄,文移偃蹇,不受约。河南耿公九畴以侍郎镇关中,特奏下之,至今遵行,以后巡抚官俱改都御史,正缘是耳。然与御史自有堂属体,何又偃蹇如是哉?

江西萧子鹏伪道学,藩臬以其虚名,时往候之。弘治初,应“怀材抱德”之诏,起赴京师。冢宰三原公亦公礼遇之。后循例拨工部办事,上厅事直印。堂官还第,子鹏则负印前驰。京师人戏之曰:“萧先生于材未有所试,其抱负则有之矣。”闻者为之绝倒。

琼台丘公濬学博貌古,然心术不可知。人谓阴主御医刘文泰讦奏三原公令人作传事,可见其概矣。尝与同寅刘阁老吉不协,刘作一对书之门曰:“貌如卢杞心尤险,学比荆公性更偏。”时论颇以为然。

丘琼台尝以糯米淘净,拌水粉之沥乾,计粉二分,白面一分,搜和团为饼,其中馅随用,熯熟为供,软腻甚适口。以此饼托中官进上,上食之嘉,命尚膳监效为之。进食,不中式,司膳者俱被责,盖不知兵之法制耳。因请之,丘不告以故。中官叹曰:“以饮食服饰车马器用进上取宠,此吾内臣供奉之职,非宰相事也。”识者贵其言而鄙丘,由是京师传为“阁老饼。”又所进《衍义补》,中间并无斥及内臣一言。说者谓其书必欲进,进必揣近侍喜斯刻之。此其心术之微也。

刘阁老吉,博野人。屡干清议,言官论之,辄得温旨。人谓之刘绵花,以愈弹愈好也。

莆田彭公韶为吏部侍郎时,人不见其笑容,殆可比宋包拯。及迁刑书,尤能执法。尝奏减百官柴薪皂隶之半,朝士为之一喧,以为今俸不实支,较前代已薄,所仰给者在此,而欲递减,其何以养廉?事下,兵部尚书马公奏不可减,遂如旧。说者谓彭公老于治《书》,岂不识“既富方谷”之义?询其由,盖欲论内臣一二事,故先言此以示无偏也。然大臣行其所无事,似不当容心如此。

天台夏鍭进士,放回违限,例当送刑部问罪。鍭以为母不服,且以诗风贡郎中钦。钦不怿,据法白于三原王公,欲送问。鍭急,因言曰:“必欲问,有死而已。”鍭尝以所作文献三原公,公因停其事,命其属官劝鍭。曰:“果不可免,则以进士还官,长归养母而已。”张主事志淳因解之曰:“子节诚高矣,然以中进士,则不比隐者可行其志。今公惜才好文乃如是,故遣某相告,果不服而长归,任子归矣。则据法行浙江巡按御史,下县提子,顾不惊令堂乎?”夏遂语塞。还以白公,公喜见颜色。遣一办事官,持手本引鍭送刑部,又叮咛所遣官善慰谕之。及官回,又召张引官而问曰:“鍭去云何?”曰:“送至刑部门外,鍭发叹而易衣以进。”公微笑曰:“汝在道,还使之衣冠乘马否?”官曰:“然。”又微笑谓张曰:“此少年有文而不知法,故委曲成之。”张公尝与予言三原公于一进士犹爱惜保护之如此,而法则不少屈,可谓难矣。

何司寇乔新精于吏事,文学尤长,属官凛凛奉法。先是,大理寺丞缺,率以刑科及御史为之。适南京缺丞,何力荐其属魏郎中绅补焉。御史邹鲁在道年深,欲得此缺,心甚衔之。会何外氏来京,主其家,与乡人讦奏。鲁遂诬劾何受贿主使,何不辩乞归,然实不与知也。何在部声望与彭凤仪韶相埒,皆学有经纬。彭先卒,谥惠安,士论不满。林见素俊巡抚江西,并论其事,何因得谥文肃。亦奇遇也。

巡按御史与三司官相遇,宪纲所载明甚。但近来御史张势太过,诸司亦曲意奉承,心以为常。李兴者,河南人,性尤躁暴。巡按陕西,凡三司官进见,令听事吏在于大门高声叫:“三司官作揖!”门子传说:“进来!”皂隶齐声喝说:“进来!”又打死平人数多,又与巡抚都御史新城韩文相忤。文劾奏,差官勘实,寘于大辟。三原王公恕疏解之,得免死。自是三司官无报门之例,然威福尚犹然也。尝闻先年一老监生任左都掌院,群属忽之,乃与二三新差巡按者相约入辞,且请教。掌院者厉声云:“出去不可使人怕,回来不可使人笑。”群属凛然。固名言也。

李兴在陕,曾辩一狱,人亦称之。有杨二官人者,系大辟,久不决引,称系冤不已。查得本犯先年方十余岁,与一女子通奸,因杀死巡检夫妇。连其父及其嫂录之,嫂诉:“舅姑及夫俱亡,止遗妾与夫妹同居。夫妹年方一十六岁,一日与妾闲步后园,忽见墙外一少年骑马过,此人貌美,妾不合称之曰:‘姑若得此为配,一生足矣。”夫妹与妾曰:‘斯何人也?’妾曰:‘此即东门杨二官人。’既还室,越月余,有故翁旧识一巡检任满携妻孥回,遇日暮来投宿。妾以翁故留之,以夫妹并宿妾室,却以姑室居巡检,而以其子居于外。不意是夕为人杀死巡检夫妇。今蒙审,敢吐实以告。”李审女,其语亦如嫂言。李又审杨二官人:“汝何彼时已伏,今又称冤?”杨二官人诉曰:“某一时年幼,素亦未尝桎梏,又不胜棰楚,含冤承认,实不知情。”复问女曰:“汝与彼相处月余,何无暗识?”女曰:“貌固不能识,但曾扪其左膊上一肉瘤。”李乃验杨无有,叱众且退。乃嘱有司集女家左右前后四邻四十户共取结状,供杨有无通奸杀人情词,连人解院。有司即集众邻取供呈解,李览俱证杨二因奸杀死人命。李怒众曰:“汝等扶同,不询源委。彼既行奸黑夜,岂由告报诸邻?汝等何据而知?”既叱左右去众之衣,面缚,令鞭其背。密视之,见一屠者左膊有块。李遽呼之前曰:“汝知死乎?杀人者汝也!”屠知情真事实,泣曰:“已知。”李曰:“汝何杀死巡检?又何得而奸其女?”屠曰:“是日其姑嫂在园相戏时,我因盗彼园中笋,耳闻其声,即潜伏于草莽中。俟其既回,至夕,因假杨二官之名入以求奸,相处月余。一夕复至其处,见二人同宿于床,某不胜忿怒,谓其又私他人,归取屠刀杀之。初不知其为巡检夫妇也。”李曰:“何不当时自首?”屠曰:“固畏缩苟延耳。”乃坐法,而出杨二。此亦折狱龟鉴,故记其略,不以人废之也。

猜你喜欢
  志第十五 五行三·范晔
  卷三百四十四 列传一百三十一·赵尔巽
  卷六十九 魏紀一·司马光
  卷第一百二十·胡三省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八十八·佚名
  一二五九 掌湖广道监察御史祝德麟奏请准详校三分全书各员携归私宅校勘折·佚名
  史记集解卷七十一·裴骃
  第三十一章 首都革命·冯玉祥
  永贞·周绍良
  宇文贵传·李延寿
  聂豹传·张廷玉
  二、京都票号致祁、太、平·李宏龄
  卷二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张四维

    第十一齣 奇遇【步步娇】〔生上〕万里鹏程心何壮。羞杀千人长。须知执戟郞。灭楚封齐。勋业如翻掌。我岂健儿行。此身拟画在凌烟上。剑拂秋霜气吐龙。千夫岂可困英雄。大江一夜风雷起。方辨人间蛇与龙。自家蒙王将军

  • 第二十一出 泛月·周履靖

    【秋夜月】〔净上〕善运筹。论赏当居首。赖得韩彭任功狗。欲将袖手观成否。怕覆水怎收。怕覆水怎收。老身端为梅郞一事。竟夕不能贴席。欲待入庵探听。奶奶又到。怕惹出事来。不免在此站着。等个庵裏人来。问

  • 疯人的诗·刘半农

    我在欧洲,共做过两首“疯人的诗”。较长的一首,是一九二四年所做,共有二三十张稿子,现在不知道夹在什么地方去了。这一首大约是一九二一年初到巴黎时做的,当时在一本小册子上用铅笔胡乱的涂了十多页,今于无意中发见。哈!哈!哈

  • 东汉会要卷二十三·徐天麟

    职官五奉使外国建武六年始令归徳侯刘飒使匈奴匈奴亦遣使来献汉复令中郎将韩统报命【匈奴传】十四年匈奴遣使奉献遣中郎将刘襄报命【光武纪】二十二年单于遣使诣渔阳求和亲扵是遣中郎将李茂报命【匈奴传下同】二十六年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九十五·佚名

    万历四十年五月甲午朔日有食之○兵部题覆套虏沙火铁把四酋每因挟赏不遂扰我边疆屡犯屡挫挫而亦复犯今乃归我人口而纳我九九之数也盖知挫败以后市赏又失此其势似屈意似恭直应以犬羊之道纳之请将沙计火落赤铁雷把兔姑准

  • ◎淫妇自毙·李定夷

    邹复顺,武昌县属马鞍山人,向开设饭馆。其妻姿色可人,名为饭馆,暗兼提调,远近皆知。与比邻蔡大文之妻黎氏甚善,而大文之妻,亦系淫荡者。前夜有猪贩某,寄宿该饭馆。闻该馆系提调衙门,即请提一姑娘为欢。该馆即将蔡黎氏提来,价钱二

  • 西汉年纪卷二十·王益之

    宋 王益之 撰宣帝元康三年三月诏曰盖闻象有罪舜封之骨月之亲粲而不殊其封故昌邑王贺为海昏侯【本纪】食邑四千户【考异曰王子侯表贺以四月壬子封按长歴是歳四月癸亥朔无壬子表误宣纪贺封在封丙吉前今从之】侍中卫尉

  • 四二六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遵旨分发捐纳教官回籍访查违碍书籍折·佚名

    四二六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遵旨分发捐纳教官回籍访查违碍书籍折乾隆四十二年九月初七日直隶总督臣周元理谨奏,为钦奉上谕事。本年九月初一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二年八月十九日奉上谕:

  • 卷一百十六·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一百十六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西南夷君长【正义在蜀之南】以什

  • 卢文纪传·薛居正

    卢文纪,字子持,京兆万年人。后唐长兴末年,任太常卿。卢文纪相貌魁武伟岸,声音高昂清朗,对答响亮铿锵,饮食量大。奉命出使川蜀,经过岐下,当时唐末帝为岐下主帅,以主人的身分礼遇接待他,观察卢文纪的仪态志趣,招待颇为周到热情。清

  • 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赵·佚名

    【提要】 范睢被秦王封为应侯,主持内政外交,他谋划有方,可谓“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且看他是如何在深刻把握人性的基础上用最小的成本轻易瓦解合纵联盟的。 【原文】 天下之士,合从相聚于赵,而欲攻秦。秦相

  • 卷四十九·黄训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名臣经济录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録卷四十九明 黄训 编工部【都水司上】重修京都城壕记【呉寛】惟太宗文皇帝入继大统之七年肇建京都于朔方所以临御中国控制四方其形势雄其规模大其谋虑深

  • 174.朋党的争吵·林汉达

    在宦官专权的日子里,朝廷官员中,反对宦官的,大都遭到排挤打击。一些依附宦官的朝官,又分成两个派别。两派官员互相倾轧,争吵不休,一直闹了四十年,历史上把这种争吵叫做“朋党之争”。这场争吵还是在唐宪宗在位时候开始的。有

  • 叶山涛·佚名

    叶山涛先生小传叶先生名寿春字山涛浙江海甯人也读书少颖悟执笔为文斐然成章适以丁外艰未与试怵儒冠之误人弃笔研而从事于商遂幞被来海上学识既明通故亿中有天材且操守尤谨严守身皎洁如白玉浙省巨商如刘君忱如等咸推重

  • 卷二十二·陆陇其

    钦定四库全书四书讲义困勉録卷二十二赠内阁学士陆陇其撰子张士见危致命章 乐天斋翼注曰此章见士当立其大节可字是大节无亏意已字是语助辞不作止字真西山曰义敬哀皆言思致命独不言思者死生之际惟义是徇有不待思而决

  • 贵直论第三 知化·吕不韦

    知化原文:三曰:夫以勇事人者,以死也。未死而言死,不论。以虽知之,与勿知同。凡智之贵也,贵知化也。人主之惑者则不然。化未至则不知;化已至,虽知之,与勿知一贯也。事有可以过者,有不可以过者。而身死国亡,则胡 可以过?此贤主之所

  •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佚名

      世亲菩萨造 唐 玄奘译    阿毗达磨俱舍论本颂(说一切有部)    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分别界品第一(四十四颂)  诸一切种诸冥灭  拔众生出生死泥  敬礼如是如理师  对法藏

  • 圣金刚手菩萨一百八名梵赞·佚名

    宋中印土沙门法贤译,共二十会,纯是梵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