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三十六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加十三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议政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仍兼管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臣福敏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太保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加六级臣徐本光禄大夫经筵讲官议政大臣协办内阁大学士事务礼部尚书仍兼管太常寺鸿胪寺事臣三泰等奉敕修

  雍正十一年。癸丑。冬十月。己酉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孝敬皇后

  ○颁雍正十二年时宪历

  ○庚戌。上诣恩佑寺行礼毕。幸圆明园

  ○辛亥。谕内阁。朕赐祭贤良祠大学士张英于本籍。着安徽巡抚徐本、前往致祭。大学士张廷玉、请假回里。着给与驿递夫马。所过地方。派拨弁兵护送。并文武官员迎接之处。悉照上年大学士鄂尔泰进京之例。至明年回京时。亦照此遵行。随赐原任大学士张英祠宇匾额曰忠纯贻范。对联曰风度犹存。典礼焕千秋俎豆。师模如在。忠诚垂奕叶箕裘

  ○以内阁学士德新、为武会试正考官。詹事府詹事顾祖镇、为副考官

  ○壬子。谕办理军机大臣等。原任侍郎众佛保、着从宽释放。同原任巡抚布兰泰、前往北路军营。办理马匹事务。到日。听平郡王指示遵行

  ○谕内阁。今年各省秋审人犯。有不应缓决之案。经九卿改为情实者甚多。甚为允协。督抚通省大僚。臬司刑名总汇。录囚定狱。何等重大之事。岂可一味因循苟且。如各省督抚臬司执法科罪。而九卿详情平反。或九卿据法定议。而朕酌夺从宽。如此、方合政体。岂有执法之官、而任意于法外徇纵者乎。督抚既如此定议。若九卿不行改正。则朕亦无如之何。将使杀人者不死。而国法不伸。刑罚不中矣。今九卿虽经改正。然不将至当不易之理。明白晓谕。督抚臬司中、识见鄙陋者。或谓九卿定议、务从苛刻。稍存迎合之意。遂于可矜可缓之案。概以情实奏谳。其流弊尤不可言。尔等将改正各案。逐一查明。通行申饬。俾各省督抚臬司、嗣后悉心定拟。庶于政体允合。称朕明刑钦恤之至意

  ○喀尔喀瓦齐赖巴图土谢图汗敦丹多尔济、遣使进九白年贡。宴赉如例

  ○癸丑。谕刑部。盗犯越狱伤人。凶恶已极。而抚臬拟以缓决。殊为失当。朕前言凡为大臣、须务其大者远者。如善良之民。至于冻馁。老者不得遂其养。幼孤不得遂其长。此何等可怜可悯之事。是朕之责。亦即诸大臣之责也。比之活一凶残之人。孰重孰轻。孰是孰非。乃今人识见蒙蔽。每谓宽宥一人。可以积德。荫及子孙。不知宽纵此等凶残之人。以沽仁厚。便非公正之道。朕此心只有一公字。十一年以来行事。大臣等所共知共见。若能以朕之心、办理天下国家之事。朕实嘉赖焉

  ○甲寅。谕内阁。各省商牙杂税。额设牙帖。俱由藩司衙门颁发。不许州县滥给。所以防增添之弊。不使贻累于商民也。近闻各省牙帖、岁有增添。即如各集场中。有杂货小贩。向来无藉牙行者。今概行给帖。而市井奸牙、遂恃此把持。抽分利息。是集场多一牙户。商民即多一苦累。甚非平价通商之本意。着直省督抚、饬令各该藩司。因地制宜。着为定额。报部存案。不许有司任意增添。嗣后止将额内退帖顶补之处。查明换给。再有新开集场。应设牙行者。酌定名数给发。亦报部存案。庶贸易小民。可永除牙行苛索之弊矣

  ○又谕。硝磺为军器火药之用。例禁甚严。闻河南地方。有出产焰硝之处。小贩经纪。往往以杂物零星易换。赴邻省售卖。现据湖北各属。盘获甚多。朕思河南之硝。既私行于楚北。则其私行于附近各省。更不待言。着该督等饬令各属、实力查禁。不得仍蹈前辙

  ○命大学士鄂尔泰、为四朝国史、八旗志书馆总裁官

  ○以署刑部尚书承恩公庆复、为户部尚书。忠达公马礼善、署刑部尚书

  ○云贵广西总督尹继善题。广西太平府镇远土知州赵长通、于康熙五十九年病故。子赵昌龄年幼。暂停袭职。今一十五岁。应照例承袭。下部知之

  ○复设直隶大名顺德广平兵备道一员。兼管河道工程。以河间天津二府分巡事务。归天津河道兼管。其永平一府、通蓟遵化三州、三河武清宁河宝坻四县、归通永河道兼管。保定正定二府、及直隶五州、归清河道兼管。添设保定府粮捕通判一员。驻府城。天津府粮捕通判一员。驻沧州。从直隶总督李卫请也

  ○乙卯。谕刑部。凡因奸致死本妇者。向来律无正条。俱引因奸威逼人致死之例、拟斩监候秋后处决。但其间情事不同。如系强奸既成。本妇羞忿自尽者。拟以斩候。固属恰当。若强奸不遂。将本妇立时杀死。如此淫凶之犯。非立决不足以蔽其辜。至于强奸未成。或但经调戏。本妇即羞忿自尽者。非引照拟抵固。无以慰贞魂。而一概拟斩监候。又觉未为平允。应拟绞监候。至秋审时。将监候人犯、俱以情实请上□日。如此、庶为轻重得宜

  ○改四川重庆府属之黔江县、隶重庆府分驻黔江同知管辖。兼辖附近彭水一县。升府属之忠州、为直隶州。兼辖垫江、酆都、及夔州府属之梁山三县。移顺庆府通判、驻邻水县丰和场。宁远府西昌县县丞、驻礼州所。添设打箭炉同知衙门照磨一员。从四川总督黄廷桂请也

  ○丙辰。大学士张廷玉、给假南回。赐帑金一万两。为祠宇祭祀之用。并赐御用冠带衣裘、及貂皮人参内纻等物。又颁给内府书籍五十二种。交与江南织造高斌。从官艘运至桐城本籍

  ○丁巳。以大学士鄂尔泰、署理吏部事务。大学士朱轼、署理翰林院掌院事务

  ○戊午。谕内阁。闻山东武城县地方。夏间被水。至令未消。着该抚速委干员前往确查。即行酌量料理。务令小民不致失所。其被冲城垣。作何修理。运河两岸。作何堵筑。以防河水泛溢之处。着该督抚会同总河、妥协办理

  ○谕理藩院。今年科尔沁等扎萨克旗分所种之谷。收成甚簿。此等旗分。连年歉收。其属下人等、或有度日艰难者。尔等查明。当如何赈济养赡之处。即预行办理

  ○辛酉。谕办理军机大臣等。红郭尔鄂隆地方兵丁。着副都统噶尔锡、倭星额管领。每人赏银三千两。整顿军装。即驰驿前往。噶尔锡、着补授正黄旗护军统领

  ○正黄旗蒙古都统雅亲、缘事革职。升正黄旗护军统领扣娄、为本旗蒙古都统。仍留军营。以刑部左侍郎盛安、为正蓝旗满洲副都统

  ○壬戌。谕内阁。浙江杭嘉湖三府、上年偶被水灾。兼以飞蝗伤稼。朕特沛恩施。将应完漕米、分年带徵。发帑赈恤。黎民不致失所。惟是本地所产米石。不敷食用。现今年岁虽获丰收。而上年借粜仓谷。恐一时未能买补足数。明岁青黄不接时。尚须米石酌拨平粜、以济民食。不可不预为筹备。着将杭嘉二府属本年额徵漕米、各截留五万石。存贮备用。再、湖州府之归安、乌程二县。今岁收成稍歉。所产米粮。尤应留为本地之用。着将两县本年分应徵漕米一十八万余石。并带徵雍正十年分漕米七千余石。一并照部定折价、改徵银两解部。着该督严饬地方官、实力奉行。无得纵役需索。以仰副朕加惠黎民至意

  ○命果亲王允礼、管理户部事务

  ○以江苏巡抚乔世臣、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以署刑部尚书忠达公马礼善、兼理镶红旗满洲都统事务

  ○三等精奇尼哈番关寿、缘事革退。以其子善福、袭职

  ○癸亥。谕内阁。定边大将军平郡王军营办事之大臣甚少。富德、着授为额外内阁学士。由鄂尔昆前往大营。令平郡王酌量委用

  ○一等精奇尼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庆德、缘事革退。以其侄祥太、袭职

  ○丙寅。谕内阁。原任巡抚伊都立、办理进巢□刀科布多兵粮。甚属效力。着授额外侍郎

  ○以兵部右侍郎高起、署正白旗汉军都统。署正红旗护军统领宗室色贝、署正黄旗蒙古都统

  ○以故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兼一拖沙喇哈番孙承恩子吉福、袭职

  ○丁卯。谕刑部。从来明刑所以弼教。除暴所以安民。何恩何怨。何宽何严。处之无心。并非二事。准乎天理。善亦不为慈。协乎人情。杀亦不为忍。朕临御万方。日夕乾惕。念不能一道同风。俾吾民各安生理。免于刑戮。每以自咎。所望内外诸大臣。务识大体。持正秉公。抱刑期无刑之心。执辟以止辟之法。先使民不敢犯。俾无漏网之奸凶。继则导人不为。渐化向风之顽懦。如此设施。需之岁月。虽不敢遽望刑措。或庶几可移习俗。应知刑即是教。怨即是恩。义刑义杀。即所以仁育仁怀。自古至今。莫之能易者。朕十年以来。一切刑狱。莫不虚衷歛息。详慎推研。凡情有可原者。务从缓减。而意非主宽。凡法无可贷者。便依斩绞。而意非主严。本无成见。惟其自取。朕每见诸廷臣、并督抚大吏。谆切讲求。反复开示。谅已悉朕心。喻朕上□日矣。今者秋审大典。详览直省各册。往往有法无可贷。情无可原者。而各该督抚概拟缓决。并无勘语。且有上次定拟情实。而今年又自改缓决者。有监候年久之犯。而每年秋审。忽拟情实。忽拟缓决者。有本定缓决。因部改情实。即照拟情实。本定情实。因部改缓决。即照拟缓决者。业经九卿法司、详核改定。试问该督抚等、谳狱录囚。何等重大之事。岂竟漫不经心。抑竟毫无定见耶。夫封疆重任。为民大父母。利济安全。实有攸赖。一夫失所。当引为己愆。一政未平。当引为己耻。水旱灾祲、以及盗窃愚顽。皆当引为己责。朕实存此心。执此行。以望诸臣工匡佐承宣。俾德意广敷。万姓蒙福。至于杀人者死。国有常刑。傥杀人者不死。则冤死者何伸。朕尝谓疎纵之过。甚于苛刻。姑息之害。等于残忍。但本公诚之至意。达仁义之通权。此心此理。至公无我。方为平允。若以为欲严。是负朕恩。若以为欲宽。亦辜朕训。内外诸大臣、务筹远大。不任法。不弛刑。由此类推。庶政皆然。其各身体而勤求之。毋忽

  ○戊辰。定边大将军多罗平郡王福彭摺奏。本月十九日。臣遵上□日将定边左副将军印信。交额驸策凌掌管。由乌里雅苏泰起程。前赴科布多。其定边右副将军印信。亦交额驸策凌带往。奏入。报闻

  ○己巳。调工部右侍郎托时、为户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常有、为工部右侍郎

  ○以一等侍卫叶楚、署正黄旗护军统领

  ○赈山东德州恩县等十州县、水灾饥民

  ○庚午。谕理藩院。鄂尔多斯扎萨克公齐旺班珠尔罗卜臧、深悔上年军营疎忽之咎。此次效力勤劳。着加恩给还固山贝子之职

  ○改直隶易水营原辖之蠡县、高阳二汛、归保定营管辖。保定营原辖之完县、唐县二汛、归易水营管辖。从原署直隶总督顾琮请也

  ○辛未。升山西平阳副将冯吉品、为浙江温州总兵官

  ○赈浙江新城等四县、旱灾饥民

  ○壬申。贵州清江总兵官赵文英、缘事革职。升贵州都匀副将卜万年、为贵州清江总兵官

  ○癸酉。谕内阁。督抚提镇、为封疆大吏。总理军务粮储、刑名钱谷、营伍汛防等事。责任甚重。是以简命之初。颁给坐名敕书。将所管辖地方、所节制官员、并应行事宜。备细开载。令其详酌施行。而督抚提镇等于奉到之日。即誊黄刊刻。通行所属。各为遵守。此定例也。但国家承平百年。因革损益。备极周详。各省州县卫所、有原隶该省。后经改隶邻省者。有邻省所属。原听本省兼辖。今已无须兼理者。有文武官弁、原系本职。后经另改职衔者。有地方改设已久。员缺裁汰多年者。而敕书所载。祇照旧式缮誊。并未另行改定。是竟视为具文矣。其何所遵守。嗣后颁给敕书。该衙门务将督抚提镇等、现在管辖之地方。节制之官弁。与任内一切应行事宜。逐细查明。详确开载。俾节制经理。厘然可据。庶不失慎重封疆、以昭职守之至意

  ○谕兵部。嗣后各直省总兵官、有巡查营汛之事。俱着商请该省督提、具本请上□日。不必摺奏

  ○以福建福州副将马召南、署福建福宁总兵官

  ○办理军机大臣等议覆、署宁远大将军查郎阿奏言、目今时届冬令。雪已深积。请将大兵分派驻劄。以慎防守。臣等公同酌定。令副将军张广泗、驻劄北山。其领兵大员。派内大臣顾鲁、前锋统领阿思海、护军统领哈岱、一等侍卫特库、副都统喀拉、张正文、乌察拉、协理台吉罗布藏、总兵张豹、张存孝、杨<王宏>、共领满洲蒙古绿旗兵一万二百五十名。副将军常赉、驻劄南山。其领兵大员。派镇安将军卓鼐、前锋统领宗室哈尔吉、副都统达什、班第、提督樊廷、总兵张元佐、共领满洲蒙古绿旗兵九千名。臣查郎阿、与贝子衮布、参赞穆克登、提督颜清如、都统艮敦、散秩大臣安楚护、原任兵部尚书马会伯、总兵周一德、留驻大营。共存营蒙古绿旗兵三千七百余名。臣仍不时亲往南北两路巡查。此外另派总兵张朝良、驻劄三保。副将刘廷琰、驻劄沙枣泉。副将冯廷雄、驻劄柳树泉。各带兵马、防守要隘。并资声援。应如所请。从之

  ○赈江南宿州灵壁等四州县、水灾饥民

  ○丁丑。万寿节。停止朝贺筵宴。

  ○上诣恩佑寺行礼

  ○遣官祭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孝敬皇后

  ○遣官祭真武、东岳、城隍之神

猜你喜欢
  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诸王三·张廷玉
  卷一百十三 志八十八·赵尔巽
  前汉孝昭皇帝纪卷第十六·荀悦
  卷二十九·吴广成
  ●东征集卷六·蓝鼎元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五十五·佚名
  卷之三百八十三·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二十二 列传二百二十二·纪昀
  卷二之二·佚名
  第九章 接受改造 九 劳动与乐观·溥仪
  第一章 绪论·梁启超
  长庆·周绍良
  提要·杨大雅
  卷一百七十六之十·雍正
  三十四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弁言·聂树楷

    早岁泛览诸名家词,间有模拟,以音律难谐,漫不留稿。近读辛刘长短句,觉词之为道,状难状之景、绘难绘之情,实可以济诗之穷而极其变。且既不付之管弦,即稍舛音律,抑有何害。胆遂一壮,涉笔渐多,略检存之,藉志一时意兴,非敢附专家之尘影

  • 第十一场·田汉

    报告员:金妹的东西,就这样给没收了,她一家怎么过日子呢?学一句老话“这且按下不表”。且说新群带着贝贝去找一位跟中国文化人有些交情的日本人池田老人,由这位老人领着贝贝去日本宪兵监牢里看她爸爸和妈妈。让我

  • 平定三逆方略卷一·佚名

    卷一   恭维皇上御极以来,政教覃敷,恩泽翔洽;薄海内外,罔不率俾。方偃戈衅甲,以文德怀柔四方;煦妪生息,休养万姓:兼容并覆,销弭孽芽。时二、三藩臣久分阃于外,便藩锡予,异数有加;虑或怙宠而骄盈,深欲保全其终始。因其乞骸之陈请,

  • 提要·佚名

    (臣)等谨按宋季三朝政要六卷不着撰人名氏卷首题词称理宗国史为元载入北都无复可考故纂集理度二朝及幼主本末附以广益二王事其体亦编年之流葢宋之遗老所为也然理宗以后国史修宋史者实见之故本纪所载反详于是书又是书得于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二十八·佚名

    嘉靖三十四年十一月壬辰朔○日有食之○升提督操江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史褒善为南京大理寺卿寻罢还原仕先是褒善得旨升用给事中杨巍言东南倭夷方炽参赞巡抚俱以失事黜责褒善幸脱罪谴乃得美迁以释重负因循规避若此寇患

  • 卷之五十五·佚名

      不奏闻。又不议罪。且阿济纳叶思赫在内行走。欲用在内妇人三百。暗掘地道。与伊子、及一切心腹人同谋、约于某日某时出狱。如此大事、不以奏上、将以何事奏上乎。和硕殿亲王、系承袭父爵、应仍留亲王。罚银五千

  • 通志卷一百二十·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三十三吴朱治 朱然【子绩】吕范【子据】朱桓【子异】虞翻 陆绩 张温 骆统 陆瑁 吾粲 朱据 陆逊【子抗】贺齐全琮 吕岱 周鲂 钟离牧 潘濬 陆凯【弟允子祎】

  • 钦定执中成宪卷六·佚名

    汉新书贾谊曰操徳而固则威立教顺而必则令行周听则不蔽稽验则不惑明好恶则民心化密事端则君道神凡权重者必谨于事令行者必谨于言则过鲜矣史记张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廷尉天下之平

  • 卷一百四十二·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四十二明 杨士奇等 撰用人宋高宗建炎间编修胡铨论臣寮陈乞子弟差遣疏曰臣勘会铨司近年铨选人倍多员阙常少待阙者多是孤寒贫乏之人得替住京

  • 唐纪四十六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五兴元元年(甲子、784)·司马光

    唐纪四十六 唐德宗兴元元年(甲子公元784年) [1]二月,戊申,诏赠段秀实太尉,谥曰忠烈,厚恤其家。时贾隐林已卒,赠左仆射,赏其能直言也。 [1]二月,戊申(初七),德宗颁诏追赠段秀实为太尉,谥号称为忠烈,以优厚的待遇抚恤段秀实的家人。当

  • 东南保护约款·佚名

    一九○○年七月,光绪二十六年六月,上海。一、上海道台余,现奉南洋大臣刘、两湖督宪张电示,与各国驻沪领事官会商办法,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二、上

  • 治學第一·徐干

      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學也(此二字徐本脱)。學也者,所以疏神逹思,怡(《御覽》卷六百七作"治")情理性,聖人之上務也。民之初載,其矇未知。譬如寶在於玄室,有所求而不見(此四句《御覽》作"初學則如夜在玄室,所

  • 春秋集解卷七·苏辙

    宋 苏辙 撰宣公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公子遂如齐逆女三月遂以夫人妇姜至自齐遂之不氏因前也曰妇有姑之辞也或称妇姜或称妇姜氏文有详略非义之所在也夏季孙行父如齐晋放其大夫胥甲父于卫文十二年秦晋战于河曲秦人夜戒晋

  • 筠州九峰虔禅师·惠洪

    禅师名道虔。刘氏。福州侯官人也。容姿开豁明济。气压丛林。至霜华。诸禅师见之。谓人曰。此道人从上宗门爪牙也。诸殁时。虔作侍者。众请堂中第一座。嗣诸住持。方议次。虔犯众曰。未可。须明先师意旨。乃可耳。众曰

  • 宗镜录卷第一·延寿

    标宗章第一详夫。祖标禅理。传默契之正宗。佛演教门。立诠下之大旨。则前贤所禀。后学有归。是以先列标宗章。为有疑故问。以决疑故答。因问而疑情得启。因答而妙解潜生。谓此圆宗难信难解。是第一之说。备最上之机。

  • 三山来禅师五家宗旨纂要卷中·别庵性统

      普陀嗣法门人 性统 编曹洞宗洞山悟本良价禅师。会稽俞氏子。幼岁从师念般若心经。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忽以手扪面。问师曰。某甲有眼耳鼻舌。何故言无。师惊异曰。吾非汝师。指往五泄山礼胜默禅师披剃。二十一

  • 第四章 第一第二结集·佚名

    七十万之漏尽清净而达一切德之圆满阿罗汉等比丘僧伽集合。(一)彼等思惟选择一切最胜者,[由]五百长老僧伽[投票]而决定。(二)彼迦叶于胜者之教头陀行第一,阿难多闻第一,贤者优波离于律,(三)阿那律于天眼,婆耆舍辩才[第一],富楼那说法[第一

  • 畜德录·陈沂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明陈沂撰。一卷。现有记录汇编本、古今名贤汇语本、续说郛本、丛书集成初编本。此录自序云: “沂儿时侍外祖金静虚公,时公年九十余,道宣德正统间事甚悉。弱冠接夏太常公崇文,出其祖忠靖公所纪,又述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