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十二年

(丙寅)十二年大明正德元年

春正月

1月1日

○辛卯朔,傳曰:「柳子光、蔡壽之罪,與他人異,其復職。」

○傳曰:「群聚出入宗宰家者,各部員,每於朔望,依非議時事例,書啓。」

○下御製絶句三首曰:

三陽開泰瑞光華,宴進誠心元日多。滿殿紅粧嬌自艶,昇平絲竹屬恩加。雲暖風和萬物融,春光新繞管絃中。福來災殄年年事,更獻千秋壽不窮。佳辰喜事對眸新,花柳芳心暗引春。莫問慈齡長短運,臣曾期表與天眞。

令政院和進。

○傳曰:「一應內屬人父母同生,其蠲除結綵等雜役。」

○傳曰:「調隼坊軍人一萬名內,每一日五千名,各隊將,率領待令。」

1月2日

○壬辰,下御書曰:「金仁決杖五十,餘杖及徒三年贖。不答傳敎,而揣計內事。金璽決杖四十,餘杖贖,揣計內事。崔恭決笞四十。任在掌察,而不卽請罪,當下問,不詳啓。文致、薛忠、朴恕,違令退在罪,各決笞二十。」

○傳旨戶曹曰:「米一百碩,輸送大妃殿本宮。」

○傳曰:「五部內,三十餘間家舍,五十區抄啓。」

○傳曰:「國用雜物,不如法造作,或不及進排者,幷治罪。」

○命入緜布、正布,各二百匹。

○傳曰:「運平樂等,憚於入內,試才時,佯爲不能者重刑,父母兄弟杖一百,全家徙邊。」

○傳曰:「渾平敎豐頭舞,使如楚腰輕之舞。」

○行曲宴于慶會樓,樓北邊設綵棚,分左右,以承旨及宰相,監督其事,急於星火,不日畢成。一觀卽撤,未十日,又搆如是者,不可勝計。

○傳曰:「每旬揀選豐頭舞五人以啓。」王善豐頭舞,每於宮中,自着假面,戲舞以娛,嬖姬又善男巫之戲。率諸寵姬及興淸等,設野祭于隙地,自爲死者之語,窮極其狀,諸嬖幸合手觀聽。王作死者泣狀,諸興淸亦哭,遂悲感痛哭而罷。

○傳曰:「宗宰家群聚出入人,令各部官,依非議時事例,每朔望書啓。」

1月3日

○癸巳,傳曰:「米一百碩,輸送大妃殿本宮。」

○傳曰:「其差聚紅院、蕾英院典備各八員,聯芳院、會絲閣典備各四員,竝給祿。且公孝連、黃小老,不計散官,准七品除授。」

○傳曰:「濟州多産良馬,且人多鬒髮,以曾經守令人,差採紅駿使。採未嫁女及良家女,運平官婢中鬒髮姿色人,土産良馬,飛禽走獸,海菜等物,幷摘奸。分配罪人。」

○傳曰:「聚紅院五品天科三十一人,六品天科十六人,地科三十六人,今春等衣纏正布四百十六匹,緜紬四十七匹,白紵布四十一匹,白緜布十八匹進排。」

1月4日

○甲午,傳曰:「前日抄啓罪人等,分配于濟州、巨濟、珍島等地,勿令混處,隔一息圍籬安置。且禁雜人,所率奴子年歲容貌,刻牌以給,出入考之。且分遣嘉善以上解事奉公人,爲鎭幽謹理使,常留撿察。」

○傳曰:「尹逅、尹遇陞堂上,李世薈陞四品,司鑰崔壽如山改名壽,軍職六品除授,邊成敍用。」

○傳曰:「凡祭祀,只一日齋戒,已有其令。大抵祭祀,在誠不在文,豈必齋戒而後,致其誠乎?如宗廟、社稷、文昭殿,可以齋戒,至於文廟、先農祭及外陵,則不必齋也。其問政院。」且命召政丞。禮官議啓。承政院啓:「大抵祭祀,以誠爲主,不在齋戒,上敎允當。」領議政柳洵、左議政朴崇質、禮曹判書金勘、參議閔祥安議啓:「祀有大中小,下敎數祀,皆非上祀,不必齋戒。」從之。

○傳曰:「其授龍廐馬醫朱致亨正五品,鄭敦正六品,梁石乙石正七品。」

○傳曰:「聯芳院運平千江月等三十三人,贖杖八十。」

○傳曰:「天科興淸嫡母金氏,不給興淸資粧,其贖杖七十,又杖其婢三十。」

○行典宴于景福宮,興淸樂五百餘人,着迓祥服,舞鶴呈戲,日晏乃罷。

1月5日

○乙未,受朝參。

○傳曰:「前日承旨所採紅,今日只領五十人,到聚紅院。」

○傳曰:「首飾人不依數領來,漢城府員拿來,政院鞫之。」

○傳曰:「分配巨濟等地罪人,謹理使勿接待。或發怨言,或出圍內者啓聞,違者論罪。」

○傳曰:「未嫁女加抄啓。」

○傳曰:「昨命造興淸首飾,而今未畢造,拿致監造官鞫之。」

○禁夜行人。雖初昏,不得相過里閭。

1月6日

○丙申,傳曰:「熨斗柄,以松木麤造,工人及監造官囚鞫。」

○傳曰:「今後一應進上遲晩人,竝囚鞫。」

○傳曰:「長興庫奴車者乙未,結綵雜役蠲除。」

○傳曰:「豆毛浦浮橋船守直人,依漢江浮橋例,令內需司檢察。」

○傳曰:「奉朝賀餘遞兒,正七品二員,從七品、從八品、從九品,各一員,敦寧府僉正、判官、主簿、直長、奉事、參奉,各一員,成均館司藝、直講,各一員,典籍六員,承文院校理、校檢,各一員,通禮院相禮一員,引儀二員,奉常寺僉正一員,司饔院直長、奉事、參奉,各一員,內醫院判官、直長、奉事、副奉事,各一員,都摠府經歷、都事,各二員,部將十員,惠民署參奉二員,觀象監判官、主簿、直長、奉事、副奉事、參奉,各一員,典醫監副正、直長、奉事,各一員,副奉事、參奉,各二員,司譯院判官、直長,各一員,革除。典設司守掌苑署掌苑、司圃署司圃、司畜署司畜、造紙署司紙革除、加置無祿官,各一員、忠翊府革都事,降爲司,置無祿官二員,昭格署東部、北部、八道都事竝革,軍器寺僉正、判官、主簿,各一員,直長、奉事,各二員,司僕寺僉正、判官、主簿、直長、副直長,各一員,奉事二員,副奉事三員,參奉四員,內資寺、內贍寺、禮賓寺、軍資監、繕工監、濟用監、聯芳院等司副正以下主簿以上一員,竝以軍職兼,軍器寺判官、主簿,各一員,皆以文臣差之。」

○傳曰:「白紵布一千匹,速備待命。」

○傳曰:「十品金二頁兩,花銀一千兩價,以司瞻寺綿布二萬三千匹題給。」

○慶尙左右道、全羅道、忠公道兵馬節度使,以同知中樞府事兼,水軍節度使,以僉知中樞府事兼,平安道、咸鏡道虞候、評事,竝以軍職兼。

○傳曰:「調隼坊軍人一百名於龍廐,相遞定送。」

○傳曰:「金璽杖三十,餘杖七十贖。」

○王親審退城基址。

○傳曰:「洪昭容同生等,投匿名書可疑,其鞫之。」昭容,卽完原君

猜你喜欢
  志第六 地形二中·魏收
  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七十四·赵尔巽
  外篇 杂说下第九·刘知几
  大事记续编卷六十二·王祎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三·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九十一·佚名
  卷七十三下下·郝经
  金佗续编卷二十一·岳珂
  卷五十七·鄂尔泰
  卷七十五·班固
  志第二十三 郡国五(原文)·范晔
  世祖沈皇后传·姚思廉
  苟金龙妻刘氏传·魏收
  卷五·长孙无忌
  卷二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七百七十二·彭定求

        卷772_1 【奉和登会昌山应制(一作钱起诗)】赵起   睿想入希夷,真游到具茨。玉鸾登嶂远,云辂出花迟。   泉壑凝神处,阳和布泽时。六龙多顺动,四海正雍熙。   卷772_2 【冬日与群公泛舟焦山】王瓒   江外水

  • 卷一百零三·彭定求

        卷103_1 【奉和圣制立春日侍宴内殿出剪彩花应制】赵彦昭   剪彩迎初候,攀条故写真。花随红意发,叶就绿情新。   嫩色惊衔燕,轻香误采人。应为熏风拂,能令芳树春。   卷103_2 【奉和人日清晖阁宴群臣遇雪应

  • 今传是楼诗话 十四·王揖唐

    五二一、绵竹杨叔峤京卿锐,以戊戌变政及难,遗柩于己亥年回籍过鄂。梁节庵赋诗吊之,记其一云:“玉屑孤儿消息来,未收悲痛札难开。早知圣主容臣直,每叹同时少此才。破寺凄凉聪马过,故乡迢递杜鹃哀。人生百岁犹为夭,独往空

  • 江北旧词·向子諲

      ☆满庭芳(政和癸巳滁阳作,其年京师大雪)  天宇长闲,飞仙狂醉,挼云碎玉沈空。谢家庭院,争道絮因风。不怕寒生宝粟,深调护、犀幕重重。瑶林里,疏梅献笑,小萼露轻红。  瑞龙。香绕处,云间弦管,尘外帘栊。须烂醉流霞,莫诉千钟

  • 卷四十三·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四十三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文徴明【十五首】徴明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徴仲长洲人以岁贡入京用荐授翰林待诏卒私諡贞宪先生有甫田集【顾华玉云徴仲七言诗惬当飘逸唐风宋语两相融化自是一机轴也又云文璧

  • 卷二十六·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二十六师拓【一十二首】拓字无忌平凉人举进士不第明昌中有司荐其才以嗜酒不果作诗有气象而工于錬句如赋雁云天低仍在眼山没更伤心溪上云夕阳明菡萏秋色静蒹葭白曵冲烟鹭红翻漾水霞

  • 卷之四百七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三十七·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三十七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衞州吁宣姜之乱【懿公亡国 文公定狄难附】隐公三年衞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衞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已

  • 卷九十·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九十 唐 张守节 撰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史记九十 魏豹者故魏诸公子也其兄魏咎故魏时封为甯陵君秦灭魏迁咎为家人陈胜之起王也【王于放反】咎往从之陈王使魏人周市徇魏地魏地已下欲

  • 七十九、在商务印书馆·包天笑

      我自入新闻界以后,每日与笔墨为缘,自不必说了。但译写小说,则不是这个时候为始。第一次写小说为“迦因小传”,那时间的译作,都是文言体。在未到时报馆以前,在山东青州府中学堂的时候,上海商务印书馆便与我通信

  • ●皇朝通典卷六十五·佚名

    樂三 ○樂三 (臣)等謹按杜典所列十二律五聲八音旋宮相生諸門皆以闡發樂律精微然自漢唐以來誤以絃音度分牽合管音遂致陰陽紊雜我朝考訂中聲定清濁分均之法一洗千古相沿之謬茲所登載與杜典所列迥乎不同昇平制作天地為昭遠

  • 卷十六·乾隆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钦定礼记义疏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礼记义疏卷十六王制第五之二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千里之内以为御【共供同】正义郑氏康成曰谓此地之田税所给也 孔氏颖达曰此论畿内千里之地田税所供给之事百里之

  • 卷七·刘瑾

    <经部,诗类,诗传通释钦定四库全书诗传通释卷七元 刘瑾 撰诗朱子集传陈一之十二陈国名太嘷伏羲氏之墟在禹贡豫州之东其地广平无名山大川西望外方东不及孟诸周武王时帝舜之胄有虞阏【遏】父为周陶正武王赖其利器用与

  • 阿弥陀经通赞疏卷中·窥基

    大慈恩寺沙门窥基撰经云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赞曰。第二正宗分也。大文分六。第一标净土之宗果。经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乃至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第二明极乐之因殊。经舍利弗

  • 卷第二十八·祖琇

    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第二十八 隆兴府石室沙门 祖琇 撰 唐 光启三年四月。岩头全豁禅师示寂。师泉州人。姓柯氏。少落发。抵长安受具。游讲席。习经律。次与雪峰钦山结伴优游禅苑。初造临济。值济迁化。见仰山。才入

  • 湘军志·王闿运

    《湘军志》是一部记载晚清湘军的纪事本末体志书。王闿运撰。清光绪七年(1881)成都尊经书院初刻。有光绪十一年长沙斠微斋刊本; 光绪十二年虞山鲍氏以《湘军水陆战记》为题,在上海刊行的石印本等。1983年湖南岳麓书社

  • 大药叉女欢喜母并爱子成就法·佚名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佛在竹林,大药叉女名欢喜者,说自心陀罗尼,及爱子陀罗尼成就法,饶益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