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椒生随笔·卷二

◎惜字

外舅萧公(继昌)佐贺耦耕先生(长龄)于苏藩任时,办海运。先生勤于政,除夕觞幕中客,执杯问曰:“有遗事否?”萧曰:“惟一小事,尚宜办。”贺肃然曰:“愿闻。”萧曰:“署中字纸灰向不准收,飞积厕秽,何如以大竹篓盛之,发交粮艘带至津门,再掷诸海,既镇风波,又为惜字之一道,推之各州县,亦应遵办。”贺为首肯,立即通饬照行。嗣据州县呈报,合本署所收者,共三千四百余篓。先大夫闻知,作书有云:“一言之福,公之后其无虑无读书识字者乎?”

◎论加广学额

戊辰之秋,湖北学政张湘涛太史(之洞)《以团练捐输加广学额太滥,请饬疆臣切实核减部臣变通定章》一疏有云:“初学者略识‘之’、‘无’,便怀侥幸之想。幸中者,未尝学问,更无求进之心,将向来文物荟萃之区,浸变为荒芜谫陋之习。不学者以为得计,老成者深有隐忧。况人数过众,则官师之约束难;取类过宽,则士林之流品杂。其于士习文风,殊有关系。”云云。夫进取难,则真才出而国强;进取易,则伪士多而国弱。太史之论,合乎正本清源之道矣。

◎正定府十四属对句

直隶正定府属十四州县,好事者各缀二字,曰“正定将军,行唐使者,元氏夫人,阜平老人,晋州客人,获鹿道人,井陉童子,灵寿仙官,赞皇丞相,无极大帝,平山大王,栾城公子,新乐公主,藁城草寇”,如小说中之称谓然,颇觉连贯,诚匪夷所思也。山左戴紫垣集成对句,更见巧思,其句云:“公子何翩翩也,喜仙官暗系赤绳,于是夫人议婚,老人主盟,彼童子无知,但凭使者行媒,聘定藏娇公主。大帝其巍巍乎,赖丞相借筹玉箸,因而客人亨利,道人服教,虽草寇窃发,可卜将军报捷,削平恃险大王。”

◎精忠庙联

武昌精忠庙祀岳王,实创于此,唐书臣大令撰联云:“入其国,不非大夫、若宋高宗且不论。古之人,责备贤者,于张魏公又何诛。”运以史笔,下语如铸。

◎回文集

朱文公、刘静修文集,俱有《菩萨蛮》回文词,随句倒读,不免意复,总不如自尾读回为妙。邱琼山(浚)有《秋思》回文《菩萨蛮》词云:“纱窗碧透横斜影,月光寒处空帏冷。香蛀细烧檀,沉沉正夜阑。更深方困睡,倦极生愁思。含情感寂寥,何处别魂销。”谢默卿司马依调《咏春闺》云:“飞花落尽春归早,客游遨处青青草。芳树晓啼莺,愁劳梦又惊。魂销香惹袖,翠积眉山皱。微颦小立时,多爱意迟迟。”又张紫蘩《寄怀素兰六妹》回文《虞美人》云:“明窗半掩一庭幽,夜静灯残不。得留风冷结阴寒,落叶别离长坐倚高楼。迟迟月影移斜竹,叠叠诗馀赋。旅愁将欲断肠随,断梦雁飞连阵几声秋。”女士名芬,一字月楼。

◎张文毅撰联

鄂抚青墨卿中丞(麟)待士卒有恩,众乐为用,徇一总兵请,移兵就饣襄入湖南境,天子震怒,正法荆州。死之日,三军皆哭。张文毅(芾)挽一联云:“雷霆雨露总天恩,早知秉节孤忠,久拚一死。成败功名皆幻境,即此盖棺论定,巳足千秋。”九京知此,魂其无所恫乎。

◎板桥词句悖律

《百字令》收句:平(可仄)平平仄,平(可仄)平平(可仄)仄平仄。音节如斯,不能改易。板桥先生《怀古》词有云:“世间鼠辈,如何装得老虎。”上句第三字,下句第五字,宜平而均易为仄。既碍口,便悖律矣。此老自成一家,动多率意之作,岂可取法?

◎陈耕云诗

楚北陈耕云送唐太守子方之任巩昌,有句云:“二千石正为良佐,一万里原是壮游。杨柳歌残辞鄂渚,葡萄酒熟趁凉州。”工致极矣。“杨柳句”用韦皋从武昌移蜀事唐,亦从武昌赴陇,用典雅切。

◎黄云孙先生诗词

丁卯夏,于都门购得武进黄云孙先生(永)诗词。诗名《秣陵删》,仅百十余首。词名《公车词》,仅七十余首。春合读而考证之,盖国初人物也。其诗则笔力清遒,不同凡响;其词则意旨雄迈,亦脱恒蹊,颇于朱、王各大家独标一帜。特录其《听蛙》句云:“多言勿乃躁,群聚近于争。”《祁庄》句云:“空庭花习静,深院鸟长饥。”《过有秋堂小饮》句云:“年来贫病无休日,说到文章有戒容。”《小楼晓起》句云:“雄心过去翻成俗,好梦圆时每自危。”又:“花月有情成痼疾,山川无恙作深交。”又:“一二酒徒盟铁卷,寻常花径叹铜驼。”《虞美人》二阕咏虞姬墓云:“马嵬坡下昭君塞,几件伤心外。虞姬墓上不须悲,犹与项王白首两同归。垓心一剑香魂渺,变作风前草。我今折得草归来,欲与断肠秋色一齐栽。”“英雄自古推刘季,差有人强意。一意辟易吕家狐,愿与食其审老大家夫。一姬死后难相顾,枉自歌声楚。项王闻此目狰狞,应与虞姬长笑几千声。”

◎墨劫

常山王灼斋(昶)太仆,富而有墨癖,所藏自唐代迄本朝名煤不下数百种,殊珍异之,弗轻示人。戊午春,发逆突扰,仓卒奔避,未及携以俱行。寇退亟归,则各墨融煮两锅,以刷印伪示,而用其半,翁为痛哭。

◎八字官人

相传高庙精于月旦,尝以“同、田、贯、日、气、甲、由、申”八字评定人才,以决用舍。中如“贯”字、“气”字为最得形容之妙,能知人者能官人,大知固不独虞舜也。

◎二贤祠

开州长垣之交,有闵子骞、公西华墓,隆阜相望,祠祀二贤,地借以名。黄河绕流,从未冲没,难黎均结茅其上,以避水灾。祠联云:“父母昆弟,人不间其言。宗庙会同,孰能为之大。”本地风光,不烦雕琢。

◎破句别字对语

相传一纳资为宰官者,遇童试出对云:“父母千戈(干误),朕琴朕氐朕二嫂。”一童对云:“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破句别字,竟成绝妙对偶。

◎嘲盐城令联

某明府宰盐城,不甚惬民意,有人大书联语粘于照墙云:“当时只说此之谓,今日方知恶在其。”可为一笑。

◎咏楚霸王

郑板桥先生咏巨鹿之战有云:“项王何必为天子,只此快战千古矣。”后读康书臣《止马河》一诗,亦不蹈人云亦云之习,均可为项王吐气也。其诗云:“楚人此止马,汉人此得鹿,得鹿不必欢,止马不必哭。太尉不安刘,几乎易产禄。重瞳虽败亡,令人舌难缩。楚王不用贤,亚父保骸骨;汉王能用贤,淮阴灭三族。楚王有烈妃,汉王无贤后,贞淫判两途,青史分芳臭。鸿门遇高祖,不失其为厚,取败在欺敌,故尔功不就。后世多沧桑,李赵慌忙走,作诗尉重瞳,江山非汉有。”

◎论《聊斋志异》

衡阳曾耕楼曰:“《聊斋》一书,效左氏则左氏,效《檀弓》则《檀弓》,效《史》《汉》则《史》《汉》,出语必古,命字必新。《叶生》一则中有尺牍云:‘仆东归有日,所以迟迟者,待足下耳。足下朝至,则仆夕发矣。’语简意明,效魏晋亦似魏晋也。”又云:“《聊斋》论断,即《后汉》论断。《杨忠愍》一则论云:‘先生生为河岳,死为日星,世多以遇仙为先生惜,然鄙意谓天上多一神仙,不若世上多一圣贤。’此等议论,前人未道,有功于儒不小。”又云:“《聊斋》善于用典,真如盐着水中也,读其四六,可以见其无一字无来历。”又云:“‘人知之,丧汝德,人不知,亦促汝寿’,是绝好语。愚谓‘德’字不如‘名’字。”又云:“轻薄之态,施之君子则丧德,施之小人则招祸。’此言可以为佩。”

◎谢给谏疏语

仪征谢梦渔给谏(增)《请诛已革两江总督何桂清》一疏有云:“何桂清莅任以后,惟以张宴演剧为事。常州知府平翰等竞进玩戏,男歌女舞,日集于庭,遂置军事于不问。及和春、丹阳败衄,退往常州,何桂清即俶装思遁,绅民闻信,遮道攀留,愿效死守,何竟令亲兵开放枪炮,伤死士民吴九喜等二十余人,突门而出。逃至常熟之十里亭,纵令兵丁放火劫掠,居民铺户实受其害。迨经奉旨逮问两年之久,屡奉严催,始行到部。”又云“迹其所为,既属形同寇盗;延不就逮,尤为藐视王章”云云。闻和春军溃时,有营员奔告之何,何适举茶欲饮,杯落于地,神色无措。夫无胆识者,必无志节,讵解泰山、鸿毛之义哉?

◎古人抄袭

秦少游《临江仙》词,直抄钱起诗“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二句。宋子京词:“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全取小杜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句意。沈石田启南老景诗有云:“今日残花昨日开。”此七字与唐崔惠和句一字不易,可见古人亦不免抄袭也。

◎论三焦

《蓉塘诗话》云:苏黄门《龙川志》云,彭山有隐者,通古医术,与世诸医所用法不同,人莫知之。单骧从之学,尽得其术,遂以医名于世。骧曰:古说左肾其府膀胱,右肾命门,其府三焦,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包。以理主之,三焦当如膀胱,有形质可见。而王叔和言,三焦有脏无形,不亦大谬乎?盖三焦有形如膀胱,故可以藏,有所系,若其无形,尚可以藏、系哉?且其所以谓之三焦者,何也?三焦分布人体中,有上、中、下之异。方人心湛寂,欲念不起,心火炽然,翕摄三焦,精气入命门之府,输泻而去,故号此府为三焦耳。予后为齐州从事,有一举子徐遁者,右守道之婿也。少尝学医于卫州,闻高敏之遗说,疗病有精思,予为道骧之言,遁喜曰:“齐尝大饥,郡郭相脔割而食,有一人皮肉尽而骨脉全者。遁以学医故,往观其五脏,见右肾下有脂膜如手大者,正与膀胱相对。有二白脉自其中出,夹脊而上贯脑,意此即道家所谓夹脊双关者,而不悟脂膜如手大者之为三焦也,单君之言与所见悉合,可以正古人之谬矣。”今医家者流,皆执叔和三焦无状空有名以自信,不闻有此说,故录之,予谓此论可补诸医书之缺。

◎别号

古人有字无号,别号不知始自何人。然别号太多者,幸而名传,后人将不知谁何矣。郑板桥先生云:“八大名满天下,石涛名不出吾扬州,何哉?八大纯用减笔,石涛微茸耳。且八大无二名,人易记识,石涛曰宏济,又曰清湘道人,又曰苦水和尚,又曰大涤子,又曰瞎尊者,别号太多,翻成搅乱。八大只是八大,板桥亦只是板桥,吾不能从石公矣。”此论极当。

◎大衔借补小缺

江督曾公(国藩)奏武职各员大衔借补小缺,前经奏准,嗣经部驳。此次奏补长江水师各缺,甚至以提镇之衔而借补千把之缺,以入营之资格极久,列保之次数较多,而家中贫寒如故,情愿一小缺为终身衣食之资。统计各省军营保至武职三品以上者,不下数万人。将来军事大定,各路撤兵,此项有阶无缺之员,难保不滋生事端。同治三年,沈葆桢请安置此项人员,自提镇至都守,照实缺例给予俸银米石。饬下臣议,臣以糜费太巨,未经议准。或每年将借补者酌补六七成,序补者酌补三四成,截至同治二十七年止。此后仍按班序补,请旨将绿营将备借补小缺一案,一并饬部核议。见同治七年三月京抄。

◎折福

程拳石先生谓终日无事,写字读书亦为折福。予生平最好此二事,忙里偷闲,非握一管,即把一卷,然则予之福折多矣。

◎论军需报销

倭相国仁等请以同治三年六月前各处军需概免册报,自七月初一日起,事竣后,一体请销。疏略有云“其造册按例定之数不溢一丝,而阴将款目浮开巨万者,与例既符,即在准销之列;其以实用之数登之销册而并无丝毫浮冒者,例稍未符,即难核准。然则报销一事,即能弊绝风清,而实数不准销,准销非实数,虚文相袭,甚无谓也”云云。“实数不准销”二语确切,时下虚文之病,片言足抵千百。

◎有文在手

益阳胡宫保有文在手如“田”字,刘省三爵帅两手如指斗文,予有文在两手如“井”字。考唐叔有文在手,曰“友”、曰“虞”(古文作{从从}),刘渊有文在手曰“渊”,彭神符有文在手曰“神符”,张文潜有文在手曰“耒”,故以为名。

◎刘霞仙中丞自陈语

湘中刘霞仙中丞(蓉)初以胡文忠密荐,嗣在骆文忠幕府,又叨荐剡特简川藩。蒋京卿(琦龄)有慎名器之奏,论列及之。方伯自陈乞退,中数语云:“民力既尽,尚为竭泽之渔;苛政未除,更奖催科之绩。事非出于得已,情实迫以难堪。”确切沉痛,是不忍人之言。

◎昭雪故相

柏静涛相国()清廉端正,不阿肃顺,肃颇衔之。咸丰戊午典京兆试,以失察家丁靳(祥)舞弊,肃顺竭力构陷,己未二月十三日特宣“情有可原,法难宽宥,言念及此,不禁垂泪”之谕,遂与罗(鸿绎)等同弃市,观者流涕,监刑者肃顺暨赵公(光)也。赵则悲泣不胜,肃则扬扬得意。都人痛恨肃顺始此。今上御极,肃顺等伏法,任侍御(兆坚)以柏公情罪未明,奏请昭雪,有云“永建嗣统,先明杨震之忠;隆庆改元,即赠夏言之谥”。又云“尔时承审之载垣等,意在揽权,多方罗织,靳祥之口供未吐,交关之实迹毫无,附会科场,妄议定案”云云。谕旨通行,中外钦悦。

◎《淮海秋笳集》

《淮海秋笳集》词为甘泉李冰署所辑,共十二家,都为哀怨之音。盖因兵燹仳亻离,有感而作也。冰署自序有云“雍门之操,非媚赏于聋俗,车子之奏,期躐佞于温胡,苦调文心,是所望于觚俞之听也”云云。我也目断湖山,魂惊鼙鼓,偶披此卷,辄怆予怀。以名作如林,分选志赏。盖掬新亭之泪,步石帚之尘,不仅以搓酥摘粉为工也。

◎李、韦二逆祸本

道光戊申,吾湘新宁令李博平籴,勒价二千文一石,次年差役讹诈雷再浩之妻党,以致李沅法乘时倡乱。广西桂平韦正因谬悬登仕郎匾额,叠次讹诈,因倡乱,后称北王。官吏诈赃,实为痼本。嗟乎!地方不安,由官邪也?犯上作乱,是谁阶之厉乎?

◎养气

圣贤工夫以知言、养气为主,而气之难养,总由七情六欲不能制耳。何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灵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善养则无是矣。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五 王敬则 陈显达 张敬儿 崔慧景·李延寿
  内篇 鉴识第二十六·刘知几
  第四十五回 庚子年拳会起迁都陕地·黄士衡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十二·佚名
  第五节慈善事业·佚名
  通志卷一百六十五·郑樵
  通志卷八十下·郑樵
  历代名贤确论卷九十二·佚名
  卷十二·吴缜
  袁山松后汉书卷二·周天游
  南唐书卷十·陆游
  一一四 复辟前后三·周作人
  淳于量传·姚思廉
  翰苑羣书卷二·洪遵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八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古今滑稽联话五·范左青

    解大绅滑稽善对,尝与某君坐,某君曰:“有一书句甚难其对。”解问之,曰:“色难。”解曰:“容易。”某君不悟,促之曰:“既云易矣,何久不对?”解曰:“适已对矣。”某君始悟&ldquo

  • ●天台陶九成论曲·臧懋循

    唐有传奇。宋有戏曲。金有院本杂剧。而元因之。然院本杂剧厘而为二矣。院本则五人。一曰副凈。古谓之参军。一曰副末。古谓之苍鹘。鹘能击众禽。末可打副凈故也。一曰引戏。一曰末泥。一曰孤装。又谓之五花爨弄。或云

  • 丙集第九·钱谦益

    唐解元寅七十五首【短歌行】尊酒前陈,欲举不能。感念畴昔,气结心冤。日月悠悠,我生告遒。民言无欺,秉烛夜游。昏期在房,蟋蟀登堂。伐丝比簧,庶永忧伤。忧来如丝,纷不可治。纶山布谷,欲出无岐。歊歊若穴,戺

  • 卷八十五·列传第十五·脱脱

        萧挞凛 萧观音奴 耶律题 子耶律谐理 耶律 奴瓜 萧柳 高勋 奚和朔奴 萧塔列葛 耶律撒合   萧挞凛,字驼宁,思温之再从侄。父术鲁列,善相马,应历间为马群侍中。挞凛幼敦厚,有才略,通天文。保宁初,为宿直官,累任

  • 坦斋通编·邢凯

    损之六五,益之六二,皆曰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自。王辅嗣有朋龟献策之说。学者类以十朋之龟,为絶句闻。明易者以或益之为一句,十朋之为一句,龟弗克违为一句,葢十人朋,而益之。虽龟亦不能违。如询谋佥同,则鬼神其依,而龟筮亦协从

  • 卷之二百四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首卷四 德宗实录进实录表·佚名

    德宗景皇帝实录进实录表★经筵讲官太保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国史馆总裁总管内务府大臣★臣☆世续太保敏庆宫授读★臣☆陈宝琛经筵讲官变通旗制处大臣总理禁烟事务大臣学部左侍郎★臣☆宗室宝熙头品顶载典礼院副

  • 三十六 江宁织造曹寅奏请应于何处伺候摺·佚名

    康熙四十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谨奏:臣同李煦已造江船及内河船只,预备年内竣工。臣等应于何处伺侯,伏俟圣旨,臣等慎密遵行。 朱批:已有旨了。尔等照旧例伺候。

  • 成帝纪·房玄龄

    成皇帝名司马衍,字世根,是明帝司马绍的长子。太宁三年(325)三月初二,立为皇太子。闰八月二十五日,明帝驾崩。二十六日,太子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增加文武百官的爵位二等,赐给鳏寡孤老布帛,每人二匹,尊奉皇后庾氏为皇太后。九月初

  • 桂阳王萧铄传·萧子显

    桂陽王萧铄字宣朗,是太祖第八个儿子。永明二年(484),出任南徐州刺史,镇守京口。以前都设镇军府,自萧铄出任地方,开始撤销军府。永明四年(486),加授散骑常侍。永明六年(488),调任中书令,度支尚书。永明七年(489),调任中书令,加授

  • 卷三百十五·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十五明 杨士奇等 撰营缮鲁庄公丹桓宫之楹而刻其桷匠师庆言於公曰臣闻圣王公之先封也遗後之人法使无陷於恶其为後世昭前之令闻也使长监於世

  • ●卷一内篇·何孟春

    元世祖起自朔漠,以有天下。悉以胡俗变易中国之制,士庶咸辫发推髻,深礻詹胡帽,衣服则为礻夸褶窄袖,及辫线腰褶。妇女衣窄袖短衣,下服裙裳,无复中国衣冠之旧。甚者易其姓氏,为胡语。俗化既久,恬不知怪。我太祖心久厌之。洪武启元

  • 舆服二·徐松

    大驾卤簿【宋会要】政和七年正月二十七日,礼制局言:「昨讨论大驾六引,开封牧乘墨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御史大夫乘夏缦,已经冬祀陈设讫。所有驾士衣服,尚循旧六引之制,宜行改正。况天子五辂,驾士之服各随其辂之色

  • 水旱第三十六·桓宽

    大夫曰:“禹、汤圣主,后稷、伊尹贤相也,而有水旱之灾。水旱,天之所为,饥穰,阴阳之运也,非人力。故太岁之数,在阳为旱,在阴为水。六岁一饥,十二岁一荒。天道然,殆非独有司之罪也。”贤良曰:“古者,政有德,则阴阳调,星辰理,风雨时。故行

  • 著者告白二·梁漱溟

    我在本书结论里认定我们现在应当再创宋明讲学之风,我想就从我来试作。我不过初有志于学,不敢说什么讲学,但我想或者这样得些朋友于人于已都很有益的。又我想最好是让社会上人人都有求学的机会,不要单限于什么学校什么年级

  • 说无垢称经疏卷第三(末)·窥基

    经。大迦叶波(至)诣彼问疾。赞曰。下辞有三。此总陈道屈也。迦叶偏济贫苦。不能等施慈。诸相犹存。不能事事无相。因斯被屈。故答不堪。经。所以者何(至)而循乞食。赞曰。下文第二别显理穷。初征后显。显中复二。初陈

  • 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佚名

    《太上洞玄灵宝中和经》,撰人不详。内容与《升玄内教经》卷七《中和品》类同,而文字更为简古,盖系南北朝道士所造。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平部。经文以劝人奉道守戒,行善去恶为主旨。谓道以中和为德,人当以戒制情,使德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