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古今滑稽联话五

解大绅滑稽善对,尝与某君坐,某君曰:“有一书句甚难其对。”解问之,曰:“色难。”解曰:“容易。”某君不悟,促之曰:“既云易矣,何久不对?”解曰:“适已对矣。”某君始悟“色”对“容”,“难”对“易”,为之一笑。

王雪村善召乩,每吟咏有窘阻,则叩乩续之。一日与马鹤窗泛西湖,偶得一对,思久未续,鹤窗因请召之。乩乱动。问仙何名,书曰:“有事但问,问毕告名。”鹤窗曰:“有一对请仙对之:‘捧瑶觞南国佳人,一双玉手。’”乩即书曰:“趺宝座西方大士,丈六金身。”乩运如飞,俄顷复成一律。盖钱塘苏小小也。诗与本对无关,不录。

又某书载雪村一对云:“三个半钟钟半酒;一边双陆陆双星。”亦佳。

莆田陈师召性宽坦,夫人欲试之。会客至,呼茶,曰:“未煮。”师召曰:“也罢。”又呼干茶,曰:“未买。”师召曰:“也罢。”客为捧腹,时人呼为“陈也罢”。尝自翰林擢南京太常,门生会饯,有垂涕者。大学士李西涯戏曰:“师弟重分离,不升他太常卿也罢。”师召应声曰:“君臣难际会,便除我大学士何妨。”一座绝倒,服其敏给。

解大绅幼时随父执某公,游南京金水河玉阑干诸胜,成一对云:“金水河边金线柳,金线柳穿金鱼口;玉阑干外玉簪花,玉簪花插玉人头。”父执大奇之。

程墩篁以神童至京,李学士某欲妻以女,因留饭,指席间果出对曰:“因荷何而得藕偶。”程曰:“有杏幸不须梅媒。”李大称赏,遂以长女字之。又一日程与李西涯过采石,李得句云:“五风十雨梅黄节。”程即续云:“二水三山李白诗。”“梅黄”对“李白”,生动极矣。

长洲陈启东训导分水时,有人题桥云:“分水桥边分水吃,分分分开。”久未得对。启东过之,续曰:“看花亭下看花回,看看看到。”看花亭即在分水桥边,即景生情,诚佳对也。

李西涯字宾之,江朝宗字东之,其时翰林有句云:“宾之访东之,东之宾之。”无能对者。适陈启东谒选至京,吴文定即以叩之,答曰:“回也待由也,由也回也。”文定为之击节。又一日西涯思对“的颈葫芦”四字,未就,方浴而得“空心萝卜”,天生对也,喜而一跃,浴盆顿破。

唐守之出使朝鲜,其国王出对曰:“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目。”守之云:“魑魅魍魉,四小鬼各样肚肠。”

“烟锁池塘柳”,古人之绝对也,句中嵌金木水火土五行。近人某君以“茶烹凿壁泉”对之,虽不敌原句,亦难能矣。又有“妙人儿倪家少女”、“西子颠倒为子西,须辨吴头楚尾”、“一张琴上七条弦,弹出五音六律”、“六木森森,松柏梧桐杨柳四山出出,昆仑嵩岱峨嵋”等句,则迄未有对。谁谓小道,可忽乎哉!

前清某都御史太夫人寿辰,有嵌一之十数目为联者,颇觉自然。联曰:“一品太夫人,备三从四德,五世同堂,恭值二宫齐介寿;六旬都御史,统七宾八师,九畴献寿,欣逢十月好称觞。”

某训导兴致风流,老而弥笃,有赠淡云、美云二女友各一联云:“莫嫌老圃秋容淡;除却巫山不是云。”“匪女之为美;于我如浮云。”

李文忠居相府,有自书一联榜于座右,识者谓真宰相语也。联曰:“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昔曾文正公在天津办理教案,未洽舆情,有撰一联以讽之者,曰:“僧去曾留,将人丢尽;因崇作祟,引鬼进来。”僧指僧王,崇则国戚崇某也。

戏台联滑稽者甚伙,余已收入不少矣。顷又于友人处得一联云:“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亦非我;装谁像谁,谁装谁谁就像谁。”一意化两,是白描之好手也。

前清戊戌变政,湖南陈佑民中丞暨徐学使两公,父子同被严议,时人以联语调之曰:“不孝等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显考,陈氏父子,徐氏父子;维新党末学肤浅,罔识忌讳,干冒宸严,礼部侍郎,兵部侍郎。”一作“陈陈相因,徐徐云尔,不孝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显考;孳孳为利,迟迟吾行,微臣末学新进,罔识忌讳,干冒宸严”。传闻异词,不知谁为当日原本。但第二联对句,孳孳、迟迟,肤泛不切,应以前联为胜。

嵌字联不露痕迹,已非易易。若嵌字而兼集句,且能浑成者,则尤难之又难矣。尝见天涯恨人赠别都中名妓春美联云:“独有宦游人,秋月春花等闲度;与君离别意,良辰美景奈何天。”嵌“春美”二字,天衣无缝,非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者耶?

恨人又有赠雪珠一联,与上则工力悉敌。联云:“晓风杨柳,初日芙蕖,怜取眼前人,雪肤花貌参差是;歌馆楼台,秋千院落,不知身是客,珠箔银屏迤逦开。”

猜你喜欢
  卷四十九·彭定求
  ●第四十七出 芳殒·孟称舜
  第三十出 欢挠·汤显祖
  第四折·孙仲章
  第一折·尚仲贤
  第一折·白朴
  丙集第四·钱谦益
  记忆·闻一多
  五集卷四十五·乾隆
  第一出 买舟逢幻·丁耀亢
  卷五·佚名
  丹渊集补钞·吴之振
  卷二百六十·陈廷敬
  诗女史纂卷之三·田艺蘅
  野谷诗稿卷一·赵汝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高克礼·隋树森

    高克礼,字敬臣,号秋泉,河间(今属河北省)人,一作济南(今属山东省)人。生卒年不详。曾任县尹,至正八年(一三四八)任庆元(今属浙江省)理官。治政以清净为务,不为苛刻,以简淡自处。与乔吉、萨都刺、杨维桢交游, 年辈

  • 卷八·汪广洋

    钦定四库全书凤池吟稿卷八    明 汪广洋 撰七言律诗过黄州有感甲郡繁华控上流郡中多半竹为楼楚茆巴橘通王贡越管秦筝贮客游万竈颠危烟久灭几人离散骨初收移船夜读眉山赋一鹤横江月满舟快阁西昌杰阁连城阙胜日登

  • 卷三百八十七·列传第一百四十六·脱脱

        黄洽 汪应辰 王十朋 吴芾 陈良翰 杜莘老   黄洽,字德润,福州候官人。隆兴元年,以太学生试春官第二,诏循故事,未临轩,赐第二人及第。授绍兴府观察判官。秩满,就铨选,不用前名例谒庙堂。宰相陈俊卿白于上,改宣

  • 卷三百一十·列传第六十九·脱脱

        李迪 王曾 张知白 杜衍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后徙幽州。曾祖在钦,避五代乱,又徙家濮。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材也。"   举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历通判徐、兖州。改秘书省着作

  • ●卷二十七·陶宗仪

      ◎四位配享封爵颜子。唐玄宗太极元年壬子二月,赠太子太师,配享孔子庙。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己酉□月。封兖国公。曾子。同前赠太子太保,配享孔子庙。宋理宗咸淳三年癸卯二月。封兖国公。配食大成殿。子思。宋度宗咸淳

  • 卷之二百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六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二·朱轼

    钦定四库全书史传三编卷二大学士朱轼撰名儒传二汉杜子春杜子春河南缑氏人通周官先是秦始皇深恶周官之书禁絶不传汉武帝时有李氏得之上於河间献王独阙冬官一篇献王购以千金不得遂取考工记补成一篇奏之至成帝时黄门郎刘

  • 晋纪十五 肃宗明皇帝下太宁二年(甲申、324)·司马光

    晋纪十五 晋明帝太宁二年(甲申,公元324年) [1]春,正月,王敦诬周嵩、周与李脱谋为不轨,收嵩、,于军中杀之;遣参军贺鸾就沈充于吴,尽杀周札诸兄子;进兵袭会稽,札拒战而死。 [1]春季,正月,王敦诬陷周嵩、周与李脱勾结,密谋不轨,因而收捕

  • 论变法后安置守旧大臣之法·梁启超

    政变后数日,日本《中央报》载有支那细人邹某之言曰:此次政变,非一国之公事,乃康党之私事耳。又曰:康党并非变法之人,皇太后与荣禄乃真变法之人也,今康党既去,中国革新之事将大成矣。又曰:荣禄尝询康以变法之方,康曰,变法不难,三日

  • 卷七十三·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七十三宋 宋敏求 编典礼东郊亲祀东郊德音北郊太极元年北郊赦明堂详议明堂制度诏颁明堂制度诏亲享明堂制明堂灾告庙制亲祀明堂赦社稷亲祀太社诏昇社稷及日月五星为大祀勅东郊亲祀东郊德音皇

  • 卷七十三、预备立宪之宣示·黄鸿寿

    德宗光绪三十一年,夏六月,命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分赴东西洋各国,考求一切政治,用日本明治十五年伊藤博文之故事也。晚近时代,世界各国以专治制具俱备者唯中国与俄罗斯。上年日俄之战,西人某

  • 四书劄记卷二·杨名时

    礼部尚书总理国子监事杨名时撰论语弟子章以行为先博文约礼则是以文为先显有两様话头人多不察贤贤是尊师之事人能亲贤乐善则伦理日明至性日笃行有恒而言有物矣重威是主敬工夫所以制其外也主忠信是存诚工夫所以培其根也

  • 学庸集编原序·真德秀

    大学中庸集编先公手所定也公每晨起坐堂上炷香开巻必防校一章从而演说其义子侄皆立侍焉既终篇呼志道而前告之曰大学中庸之书至于朱子而理尽明至予所编而説始备虽从或问辑略语録中出然铨择刋润之功亦多闲或附以已见学者

  • 卷四十三·程公说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四十三   宋 程公说 撰书二十五职官书第三宋宋殷后天子之事守礼秩加于诸侯文八年经书宋司马宋司城亦以天子之后得自命官也成王命防子统承先王修其礼物由是言之宋之制当本之殷然诸侯亦不可

  • 卷六十九·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六十九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六十九宗庙制度周礼天官典丝凡祭祀共黼画组就之物【注以给衣服冕旒及依盥巾之属白与黒谓之黼采色一成曰就 疏言凡祭祀者谓祭祀天地宗

  • 第十二章 各地方之信心·佚名

    显扬胜者[佛]教彼目犍连子长老,成就结集后观察将来,(一)豫见应树立边境地之教,于迦剌底迦月,派遣彼诸长老于各处。(二)伽湿弥罗,犍䭾罗国派遣末田地长老,摩醯沙慢陀罗国派遣摩诃提婆长老,(三)瓦那瓦沙国派遣罗吉陀长老,同阿波兰陀伽国

  • 大清仁宗睿皇帝实录·佚名

    《仁宗睿皇帝实录》(清实录嘉庆朝实录)374卷。全称《大清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实录》。嘉庆二十五年(1820)九月,道光皇帝继位之初,令大学士曹振镛、戴均元等人开馆纂修,道光四年 (1824)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