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南唐书卷十

宋 陆防 撰张李皇甫江欧列传第七

张义方不知其所以进烈祖代吴用为侍御史义方旣就职卽上疏曰古之任御史者非止平狱讼肃班列也有怙威侮法弃忠贼义树朋党蔽聪明者得以纠弹至于人主好游畋声色说奢侈佞媚赏非功罚非罪得以论争使诸侯不敢乱法百司不得盗权则御史为不失职今文武材行之士固不为乏而贪墨陵犯伤风敎弃仁义者犹未革心臣欲奉陛下德音先举忠孝洁亷请颁爵赏然后绳纠乖戾以正典刑小则上疏论列大则对仗弹奏臣每痛国家之败非独人君不明葢官卑者畏罪而不言位尊者持禄而不谏上下茍且至于沦亡今臣诚不忍忘君亲之义有所不尽惟陛下幸赦之疏奏烈祖亲札曰孤始受禅任义方以风宪乃能力振朝纲词皆谠切可宣示朝野赐义方衣一袭以旌直言义方始名元达烈祖方倚以肃正邪慝取前朝王义方名以易之故义方得尽忠焉后之议者谓义方为御史弹劾奸邪谏正过失则可若请举善颁爵赏则为夺辅相权矣然所言凛然守正有汉唐名臣之风惜其事迹散落不得尽载云

李金全其先吐谷浑人事唐明宗为厮养以战功贵事具五代史晋高祖时为安州节度使任中门使胡汉荣汉荣贪戾专政失军民心高祖遣贾仁沼代归京师金全奏汉荣病不任行仁沼至酖杀之事闻高祖乃以马全节代金全鎭安州汉荣惧绐告日邸吏刘珂密遣人驰报朝廷召公有异处分金全惧使其从事张纬奉表诣金陵请降烈祖命鄂州屯营使李承段处恭帅兵三千人逆金全陈于城外俟金全出殿之而东承等至之夕金全帅数百人来奔而承违命辄大掠城中得金帛不可计数乃还晋将安审辉追败之于马黄谷处恭死于阵承帅余兵扼云梦桥复为审辉所败执而杀之金全至拜天威统军出为润州节度使汉隐帝时李守贞以河中叛来乞师魏岑查文徽议宜为出师刘彦贞以攻取自任元宗欲借金全宿将威望以为北面行营招讨使救河中彦贞副之文徽为监军使岑为淮廵检使师出沭阳次沂州金全曰诸君以河中在何处而欲自此转战以前耶势必不相及徒为国生事尔尝会食帐中骑告北兵数百竝涧皆羸弱诸将欲掩击之金全下令曰敢言过涧者斩及莫伏兵四起旗帜蔽日金鼓声闻十余里诸将乃服金全善料敌逾月退保海州遂引归金全曰吾全军而还不得为无功矣拜右卫圣统军领义成军节度使兼侍中保大八年八月卒于金陵年六十多内宠子男女凡三十二人元宗命少府监王仲连持节册赠中书令諡曰顺金全卒后闽楚之役兴用事者皆少年不更军旅覆败相踵周人椉我罢弊攻取淮南国遂衰削不复能振人始思金全恨其已卒云

皇甫晖魏州人事唐晋事具五代史契丹入中原晖时为密州刺史与棣州刺史王建俱来奔元宗遣使具舟檝逆之将至晖念本起盗贼不自安至秦淮赴水不死舟人援出之自言如履大石入朝歴歙州刺史神卫军都虞江州节度使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周师攻淮南为北面行营应援使会刘彦贞姚鳯兵以行彦贞举动躁挠人测其必败晖独持重部分甚整士亦乐为用周人颇惮之及彦贞败死晖鳯退保清流关周世宗亲帅众尽锐攻寿州而分兵袭清流晖陈山下周兵出山后要击晖大败犹收兵且战且行入滁州滁州刺史王绍颜已委城遯晖无所归方断桥自守周兵渉水逾城而入执晖鳯送寿州行在见世宗曰臣力惫欲暂坐及坐曰欲暂卧不俟命而卧神色自若曰臣非不尽力国事南北勇怯不敌臣在晋屡与契丹战安能如今日大朝兵甲之盛昨退保滁州城不意大军攀堞如飞而入臣智力俱殚故被擒耳世宗赐之马及衣带数日创甚晖不肯治而死子继勲

继勲少从晖兵间为军校以父死难擢将军歴池饶二州刺史颇以吏事称入为神卫统军都指挥使诸老将继死继勲虽尚少且无战功徒以家世遂为大将资产优赡名园甲第冠于金陵多蓄声妓厚自奉养及开寳中大兵傅城继勲保惜富贵无効死之意第欲后主亟降闻诸军败绩则幸灾见于词色偏裨有募死士谋夜出奋击者辄鞭而囚之自度罪恶日闻稀复朝请后主召议事亦辞以军务不至内结传诏使一切蔽塞及后主登城见王师旌旗垒栅弥徧四郊始大骇失色继勲从还至宫乃以属吏始出宫门军士云集脔之斯须皆尽

江文蔚字君章建安人博学工属文后唐明宗时擢第为河南府馆驿廵官坐秦王重荣事夺官南奔烈祖辅吴用为宣州观察廵官歴比部员外郎知制诰国初改主客郎中拜中书舍人烈祖殂元宗以丧乱之后因恤旧典散亡命文蔚以给事中判太常卿事与韩熙载萧俨共加讨论时称其精练保大初迁御史中丞持宪平直无所阿枉冯延已当国与弟延鲁魏岑陈觉窃弄威福及伐闽败绩诏斩觉及延鲁以谢国人而延已岑置不问文蔚对仗弹奏曰赏罚者帝王所重赏以进君子不自私恩罚以退小人不自私怒陛下践阼以来所信重者冯延己延鲁魏岑陈觉四人皆擢自下僚骤升高位未尝进一贤臣成国家之美隂狡图权引用羣小陛下初临大政常梦锡居封驳之职正言谠论首罹谴逐弃忠拒谏此其始也奸臣得计欲擅威权于是有保大二年正月八日敕公卿庶僚不得进见履霜坚氷言者恟恟再降御札方释羣疑御史张纬论事忤伤权要其贬官敕曰防思职分傍有奏论御史奏弹尚为越职呪非御史孰敢正言严续国之戚里僃位大臣不附奸险尚遭排斥张义方上疏仅免严刑自是守正者得罪朋邪者信用上之视听惟在数人虽日接羣臣终成孤立陛下深思远虑始信终疑复常梦锡宥密擢萧俨侍从授张纬赤令羣小疑惧与酷吏司马正彞同恶相济迫胁忠臣高越之于卢氏义兼亲故受其寄托痛其侵陵诉于君父乃敢蔽陛下聪明枉法窜逐羣凶势力可以囘天在外者握兵居中者当国师克在和而三凶邀利迭为前却天生五材国之利器一旦为小人忿争妄动之具使精锐者奔北馈运者死亡谷帛戈甲委而资防取弱邻邦贻讥海内同列之中有敢议论则冯魏毁之于中正彞持之于外搆成罪状死而后已今陈觉延鲁虽已伏辜而魏岑犹在本根未殄枝榦复生冯延已善柔其色才业无闻凭恃旧恩遂阶任用蔽惑天聪敛怨归上高审知累朝宿将坟土未干逐其子孙夺其居第使舆台窃议将率狐疑陛下方以孝理天下而延己母封县太君妻为国夫人与弟异居舍弃其母作为威福专任爱憎咫尺天威敢行欺罔以至纲纪大壊刑赏失中风雨由是不时隂阳以之失序伤风败俗蠧政害人蚀日月之明累乾坤之德天生魏岑道合延己蛇豕成性专利无厌逋迯归国鼠姧狐媚谗疾君子交结小人善事延己遂当枢要面欺人主孩视亲王侍燕諠哗远近惊骇进俳优以取容作淫巧以求宠视国用如私财夺君恩为已恵上下相防道路以目征讨之柄在岑折简帑藏取与系岑一言先帝卑宫勤俭陛下守之勿失而岑营建大第广役丁夫孽子之居过于内殿亭观之侈逾于上林前年建州劳还文徽入觐西苑会燕舍爵防勲岑披猖无礼狂悖妄言与延己用意多私行恩不当俾军士怀恨怒之志受赏无感励之心将挍争功諠动京邑姧谋诡计诳惑国朝致漳州屠害使者福州违拒朝命百姓肝脑涂地国家帑藏空虚福州之役岑为东南面应援使而自焚营壁纵兵入城使穷防坚心大军失势军法逗遛畏懦者斩律云主将守城为贼所攻不固守而弃去及守备不设为贼掩覆者皆斩昨敕赦诸将葢以军威政令各非已出岑与觉延鲁更相违戾互肆威权号令竝行理在无赦烈祖孝高皇帝栉风沐雨勤劳二纪成此庆基付之陛下比诸隣邦我为强国奈何赏罚大柄肆姧宄之谋军国资储为防狡所散昨天兵败防统内震惊将雪宗庙之羞宜醢姧臣之肉已诛二罪未塞羣情尽去四凶方祛众怒今民多饥馑政未和平东有伺隙之邻北有霸强之国市里讹言遐迩危惧陛下宜轸虑殷忧诛鉏虺蜮延已不忠不孝在法难原魏岑同罪异诛观听疑惑请行典法以谢四方文蔚将上疏先具小舟载老母以待左降元宗果怒贬江州司士参军而觉延鲁以宋齐丘救解复皆不死延己虽蹔罢旋复柄用方宣延己制百官在廷常梦锡大言曰白麻虽佳要不如江文蔚疏耳逾年召还南唐建国以来宪度草创言事遇合即随材进用不复设礼部贡举至是始命文蔚以翰林学士知举略用唐故事放进士庐陵王克贞等三人及第元宗问文蔚卿知举取士孰与北朝文蔚曰北朝公荐私谒相半臣一以至公取才元宗嘉叹中书舍人张纬后唐应顺中及第大防其言执政又皆不由科第进相与排沮贡举遂复罢矣保大十年卒年五十二諡曰简

欧阳广吉州吉水人保大中诣阙上书曰臣近游潭州伏见节度使边镐偶逢圣代初非将才措置乖剌大失人心致奉节兵椉夜呼噪共焚谯门会明而遁不然几致大变是仁不足惠下也朗陵近在肘腋曾不为虞乃图桂林以取奔败是智不足谋远也与监军使昌延恭不相协和动輙疑沮是义不足和众也幕府无贤才是礼不足得士也号令朝出夕改是信不足使人也五者无一长考之前古未或不败请择帅济师以全境土书入不省及失湖南元宗思广言命授以官执政请召试广言非人主尊贤待士之意不肯就试乃授本县令亦辞不受而卒

 

南唐书卷十

钦定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五 处士·姚思廉
  列传第二十三 高祖三王·姚思廉
  卷一百十三·列传第四十三·逆臣中·脱脱
  卷一百二十八·毕沅
  卷四·连横
  卷之一百六十五·佚名
  卷之一千四十五·佚名
  ◎迷信欤哀悼欤·李定夷
  一二三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呈续购书集清单折·佚名
  卷六十八·傅恒
  ·纪台湾山后崇爻八社·丁曰健
  姚[王寿]传·刘昫
  卷五十四·雍正
  卷二百五十·佚名
  111.周处除“三害”·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崔若砺·唐圭璋

      若砺字公治,新兴人。大观元年(1107)生。绍兴八年(1138)进士。官真阳尉、河源令。绍兴十九年(1149)卒,年四十三。   失调名   愁殢有兵尊,老怕能言李。

  • 《出其东门》白话写意·徐志摩

    出东门溜一趟,遇见了许多标致的姑娘!虽然有那么多标致的姑娘,全不放在我的心上!原句: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心存。

  • 卷七·陈镒

    钦定四库全书 午溪集卷七 元 陈镒 撰 七言律诗 游逍遥观欲至云岩不果 奉真门外逍遥观银阙琼楼倚碧岑万树古松云气湿一溪春水雨?深山灵久护黄金鼎僊客闲调白玉琴欲访云岩天已夕杖藜他日约重寻 次韵松学诸友见寄 一

  • 卷二·吴当

    ●钦定四库全书学言稿卷二(元)吴当 撰○五言古诗四月朔都门别友昨日送春归今朝送君去君去几时来春归向何处都门栁千行晴空正飞絮祇恐尊酒空离情渺无据拂云堂修竹临緑水高堂散清阴猗猗岁寒操皎皎君子心不承春阳媚已觉秋

  • 列传第十七 李贤 弟远·令狐德棻

    李贤字贤和,其先陇西成纪人也。曾祖父,魏太武时以子都督讨两山屠各殁于阵,赠宁西将军、陇西郡守。祖斌,袭领父兵,镇于高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魏大统末,以贤兄弟着勋,追赠泾原东秦三州刺史、司空。贤幼有志节,不妄举动。尝出

  • 卷之二百八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二十二·佚名

    光绪十九年。癸巳。三月。甲申。马兰镇总兵英廉奏陵寝树株。关系重要。请申明定章。所有仪行树株。归内务府专管。海地树株。归绿营专管。俾免疏虞推诿。下部议行。  ○以出洋三年期满。予驻英随员内阁中书胡惟德

  • ◎自由结婚之禀·李定夷

    南女学生刘宇歧,数年前,由其父主张招赘某姓为婿。后因夫妇不合,婿遂负气他去。刘女生遂与滇军第四连第三大队长黄临庄结识,且愿与黄自由结婚。女父本为某处女学堂教习,人颇开通。惟对于女生此举,以为大悖伦理,故极力反对。

  • 资治通鉴考异卷二十六·司马光

    宋 司马光 撰唐纪十八昭宗龙纪元年正月癸巳朔赦改元【唐年补录曰正月癸巳改文德一年为龙纪元年百寮上帝徽号曰圣文睿德光武孝皇帝新旧纪实录明年正月乃上尊号补录误也旧纪又云以劔南西川节度两川招抚制置使韦昭度

  • 周文君免工师籍·佚名

    【提要】 “大臣得誉,非国家之美”,君臣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非有政治头脑的人士不能洞悉。古代善辩之人总是能剖析微妙、点明真理、征服人心。说服他人首先要说服自己,说服力的力度要靠充足的理由和众多的经验事实来维

  • 卷二百三十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二百三十八经籍考【二十八】集【总集】练音集补七卷国朝练音集十二卷王辅铭编辅铭字翊思嘉定人【臣】等谨按明翟校以嘉定代有作者而诗篇多散逸遂采宋天圣以迄明弘治合为一编嘉定本古之练祁

  • 卷一百八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一百八十一经籍考子【农家 谱録】【臣】等谨案汉班固谓农家者流盖出於农稷之官播百谷劝耕桑以足衣食逮乎唐志着録取类斯杂马端临已议其非今祗择其应列於农家者按时代辑入而别增谱録一门

  • 榕村语录卷三·李光地

    上论二不迁怒不贰过若只当作顔子所养之粹便不是答应好学正靣须知此正是顔子从事用力处也【自记】子游是已知澹台之为人而举二事不是才见二事而概其为人【自记】反之有心在奔而殿一而字当众奔而独殿非无心居后者也反之

  • 第六篇 统治的理论 第五十七章 治术·林语堂

    以正 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 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 ,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语译治国者以正

  • 刻辟邪集序·智旭

    法无邪正。邪正在人。迦叶佛灭度后。正法像法俱尽。而常乐我净之语变为九十五种外道。释迦出世。遂以无常苦无我不净破之。情汁旣荡。圣谛现前。逮双林示寂。重唱真常。所谓但除其病。不除法也。流至今日。佛法又几成

  • 中国佛教会两大问题·太虚

    ──二十四年作──顷中国佛教会以征求会员嘱为撰文,乃抽暇一谈中国佛教会之两大问题:一、会员问题  按中国佛教会及各分会之组织,乃为一可由“管理佛教寺庵之僧尼及产业”的团体。会章中虽规定寺庵住持皆须入会为会员

  • 大般涅槃经 第十二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十二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圣行品之二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观察集谛。善男子。菩萨摩诃萨观此集谛是阴因缘。所谓集者还爱于有。爱有二种。一爱己身。二爱所须。复有二

  • 宋史·脱脱

    这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全书共有496卷,旧题元脱脱撰。书中所录内容从宋建隆元年(960年)起到宋祥兴二年(1279年)止,记载了两宋320年的历史。元至正三年(1343年),元翰林国史院组织宋史局撰修。 由右丞相脱脱及阿鲁图等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