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回 下井陉阵开背水 获左车计降强燕
话说韩信、张耳率兵向代地进发,早有代地边吏飞报代相夏说。说起代地,本属陈余,赵王歇前立陈余为代王,陈余因时局未定,自己留赵辅佐赵王,却命夏说为代相,留守代地。当日夏说闻信,急引兵前赴阏与地方拒敌,恰遇汉军到来,两下交战一阵,汉兵大胜,夏说败走。曹参追至邬东斩之,乘势进兵,定了代地。一面申报汉王,一面正拟进兵攻赵。汉王忽遣人来,收取精兵前往荥阳接应。韩信、张耳只得挑选能征惯战将士,使曹参领赴荥阳,自带数万兵士,多系新募之众,前往攻赵。
韩信引兵到得井陉山前,立下营寨。此山四面高,中央低,形状如井,出入只有一条路线,山上有关,名井陉口,汉兵须越过此山,方入赵界。赵相成安君陈余,闻说汉兵来攻,亲自带兵二十万,在井陉口驻扎,聚集诸将商议退敌之策。
旁有广武君李左车献计道:“闻得汉将韩信破魏王、斩夏说,今又佐以张耳,欲来攻我,其兵乘胜远斗,锋不可挡,此来当过井陉。井陉道路险隘,车辆不能并行,马兵不能成列,汉兵远行数百里之路,其势粮食辎重,必然在后,愿借臣三万人,从僻径出奇兵,截住后路,断其粮草。足下深沟高垒,严密拒守,勿与交战。彼兵欲进不能,欲退不得,山野荒僻,无可掳掠,饥不得食,必生内乱。不出十日,可将两将首级献于麾下。愿足下依臣之计,定可成功!”陈余本系儒生出身,常谓:“当用义兵,不喜诈谋奇计。”因对李左车道:“韩信此来,兵号数万,其实尚无此数。且不远千里来攻,长途跋涉,兵士疲敝。我兵众多,远过于彼。今若退避不敢迎战,后来更有大敌,何以拒之?况被各国闻知,道我怯弱,必至动辄来伐,有损国威。”遂不听李左车之计,吩咐诸将预备交战。当日韩信兵到陉山下,未敢轻进。先遣探卒,扮作赵兵模样,混入赵营,探听消息。过数日,探卒回报,备述李左车、陈余言语。韩信初闻李左车所设之计,甚觉惊惶!后闻陈余不用其言,心中大喜。遂引兵向井陉迸发。将至井陉口,相离三十里,传令安营歇息。
到得夜半,韩信与张耳升坐中军,诸将齐集听令。韩信先唤骠都尉靳歙近前说道:“汝可领精壮骑兵二百人,每人手持红旗一面,由僻路抄到赵营后面,依着山林埋伏,不时瞭望赵营动静,但看赵兵全数出队,追逐我兵,汝速引兵占其营寨,拔去赵旗,竖起我兵红旗,不得有误。”靳歙领命退下。韩信又命:“左骑将付宽,常山太守张苍,各引兵一万人,前赴赵营左右伏定,但看赵兵回时,齐出夹击。”二人领命皆退。韩信传令将士,预备出战,令各严装立定,派遣裨将分给各人点心,暂行止饥。并说道:“待得今日破了赵军,再行会食。”诸将听得,心中疑惑,莫明其妙,只得答应道:“是!”各人食毕,三路人马先行起程。
韩信又对诸将说道:“赵兵现据井陉口安营,得了地势,若未见我大将旗鼓,必不肯尽数来攻。”便命中军建起帅旗,排列鼓号,先遣步卒一万,渡过泜水,背着河岸排下阵势。韩信自与张耳带领大队渡河,向井陉口而进。早有伏路探卒,报·169·知赵军。赵营将士遥望汉兵背水排阵,后无退路,正犯兵法所忌,尽皆大笑。
此时天色大明,陈余见汉军中帅旗飘扬,鼓声大震,韩信与张耳大队已到。便下令大开营门,出兵迎敌。两军大战片刻,韩信、张耳诈作大败,率领人马回身便走。赵兵从后赶来,韩信、张耳弃了帅旗鼓号,径向抵河而去。赵兵获了胜仗,人人争先,皆欲夺得汉军帅旗鼓号,立此大功,因一齐并力追赶。韩信、张耳败到抵水河岸,会合先行一万人马,传令回兵拒敌。赵兵赶到,两下交战许久,未分胜负。陈余又将营中大队,尽数起来接应。汉兵见赵兵愈来愈众,后面又阻着泜河,进退无路,只得振作精神,拼命拒敌。此一番恶战,直从早晨杀至日午,赵兵不能取胜,陈余恐营寨有失,下令鸣金收军,韩信也不追赶。
赵兵回到自己营前,望见营中遍插汉兵旗号,原来靳歙已将赵营占领。赵兵见了,以为主将已被汉兵擒拿,一时军心大乱,各图逃生,四散而走。赵将不能阻止,急行追上,拔剑斩杀数人,逃走之人仍是不绝。陈余正欲安排攻营,忽听得两边喊声大起,汉将付宽、张苍带领伏兵从左右杀来,营中靳歙亦引兵杀出。陈余催兵急退,后面韩信、张耳截住去路,两下夹攻,杀得赵兵尸横遍野,血流成渠。陈余率败残兵卒,夺路而走,却遇张苍赶来,陈余措手不及,被张苍一刀杀死。赵王歇在军中,亦被汉军生擒,所余赵兵全数投降。
汉军大胜,韩信与张耳升坐中军,诸将纷纷缴令,将斩获首级并生擒敌人,上前献功。韩信命军吏一一记人功劳簿上,慰劳一番,各令休息。诸将齐向韩信贺喜,因问道:“《兵法》云:‘右背山林,前左水泽,’今将军反令臣等背水列阵;又言破赵会食,臣等心中不服,到后竟能获胜,不知此系何术?”韩信答道:“此亦载在《兵法》,但诸君未曾留心耳?《兵法》有言:‘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即此是也!况我军皆系新兵,未经练习,此正《兵法》所谓‘驱市人而战者’也!其势须置于死地,然后尽力死战,不然,通敌皆走,安肯用命?”诸将听了,尽皆拜服道:“将军神算,臣等莫及!”正在议论之间,忽报将士擒了李左车到来。原来韩信甚是敬重李左车,预先发下命令,遍饬将士,不得将他杀害,若有生擒来献者,赏以千金。兵士得令,果然将李左车寻获,缚来献功。韩信传进来人照数给赏。左右推进李左车,韩信望见,急离座亲解其缚,延之上坐,纳头便拜。口中说道:“小卒无知,多有冒犯,望乞恕罪。”李左车感韩信厚意,遂即投降。韩信既定赵地,因问李左车道:“仆欲东攻齐,北伐燕,未知先向何处可以成功?”李左车辞道:“臣闻败军之将,不可言勇,恕臣愚昧,何敢妄参末议?”韩信道:“昔百里奚在虞而虞竟亡:入秦而秦遂霸。岂其人在虞则愚,在秦则智,乃由于能用与不能用之故。若使前日成安君听子之言,则仆亦被擒矣!今仆虚心求教,望勿推辞。”李左车见韩信意诚,乃说道:“足下掳魏王,杀夏说,斩成安君,自领兵以来所向有功,威震海内,名闻各国。然而将士疲劳,实难再用。今若北向攻燕,燕人固守坚城,日久不拔,粮尽力竭;齐又起兵拒守,二国联合,则胜负之势,尚难预定。愚见不如按甲息兵,休养士卒,遣一能言之人,奉书前往燕国,说燕王来降。燕王惧我兵威,必然俯首听命,然后移兵向齐,譬如迅雷不及掩耳。齐国虽有智谋之士,不知为计,如此则天下事可图矣!”韩信听了,鼓掌称:“善!”于是依言,遣人持书赴燕,燕王臧荼果然允降。韩信遂遣使报知汉王,并请立张耳为赵王,安抚赵地。汉王准请,使人立张耳为赵王。
当日,汉王在荥阳与项王相持数月,未分胜负,项王正与范增计议攻取荥阳之策,忽报九江王英布,私通汉使,起兵叛楚。项王大怒,急命项声、龙且带兵往攻淮南。未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四 臧质 鲁爽 沈攸之·沈约 志四 礼志上·薛居正 卷七十三·列传第三·脱脱 卷二·龙衮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六·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八十四·佚名 首卷一·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九十四 七音略二·纪昀 八九七 质郡王永瑢等奏刘权之协同校办《简明目录》可否遇缺补用片·佚名 卷三十八·班固 卷一百十五·佚名 乐三·徐松 第七章·管子之官僚政治·梁启超 卷一百十四·佚名 南史识小录卷三·沈名荪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