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9章 “一·二八”上海大战

日本人知道蒋何二人的“三日亡国论”之后,在华北在上海各地都是积极侵略。上海的中国驻军是十九路军,归陈铭枢、蔡廷锴将军等指挥,因为有一种革命训练,所以不肯受日本人欺侮。日人用各种恐吓的方法对付蔡将军等亦不成功,于是日本即进兵拿武力来逼。日本人真想不到,日本人一开枪,十九路军的爱国男儿们马上便开枪还手;实际上不但还手,并且把日本军队打退了;不但打退,并且向日本兵追赶过去。这一次的战事,给日本人一个极大教训,叫他知道中国人有不怕死的英雄好汉。当时在上海的各国人都亲眼看见,无不表示敬佩。中国同胞更是送粮的送粮,抬伤的抬伤,慰劳的慰劳,赠礼品的赠礼品,冒着枪林弹雨来助战,没有一个怕的。

此时南京会议得到这个消息,蒋是一言不发。陈友仁先生说:“抗日是救亡图存的事,我听说士兵不用命,政府不敢抗敌是有的;我没有听说过士兵愿意打敌人,政府反倒不敢打。有这样不怕死的军队,又有那样慷慨好义的人民,政府不想收复失地,假若把这个机会失去,军心民心全失掉了,将来要想抗日也不成功了。”于右任说:“北伐的时候,蒋先生很大胆,冯先生在五原誓师,一个宣言出来,如同把两个炸弹掷在张作霖和吴佩孚的脖子上一样。为什么到了今天国难这样严重,反倒不下决心呢?”我站起来说:“自从‘九一八’那天起,我就说,非抗日不可,非收复失地不可,谁要是阻碍抗日,谁就是卖国贼。我想大家都听见过我说的这话,今天我再说,就是十九路军陈铭枢、蔡廷锴等几位将军正在那里拼命杀敌,他们为什么这样干?他们为了救国家、救人民。我们若不赶紧决定派出多数的军队援助他们,那是害国殃民,那就是要把十九路军的官兵性命送掉了,那种贪生怕死的办法顶不对的。”蒋介石始终是一言不发。

会场里有人说:“海军的兵舰奉了姓何的和姓陈的命令买了许多青菜、鸡鸭鱼肉送给日本人,有人亲眼看见,问这是怎么回事?”一位朋友大嚷着说:“日本人正在杀我们的十九路军,我们不出兵援助,反倒买米、买肉、买菜给日本人送去,我们还是人不是人,我们还有人味没有?”陈友仁说:“还不赶快出兵,你自己照照你的脸上一块红一块白,一定自己也觉得难过了吧!”接着就有几个人说:“这个事情太重大了,晚上在谈话会上再说吧!”就这样散了会。

午后的会,就有人说:“非迁都不可。”迁到哪里去呢?有人说西安,有人说重庆,结果决定了迁到洛阳,先把必须的东西运几列车到洛阳去。汪精卫、何应钦都住在浦镇小山上的一个洋楼里,蒋介石有时也住在那里,我同李济深将军住在浦口的火车上。这里就空嚷着派兵援助十九路军去了。知道内容的人,就知道是“干打雷,不下雨”。那就是说:嘴说去派兵,实际上并没有派兵。前两天十九路军打得很好,打死日本人不少,从昨天日本增了援军,我们就吃了小亏。我记得午前十点钟,蒋介石、汪精卫、何应钦召集了廿人左右在小山上开了一个会,何应钦对外交部长罗文干说:“国家情形这样不好,你们这外交家当动动外交手段呀!这时候不办外交,等什么时候去办外交呢?”罗文干红涨着脸说:“你懂什么?弱国无外交。前几天十九路军打胜仗,英、法大使馆不断地来电话约我去谈话,都是请我喝酒,吃饭,非常看得起我们。好啦,你们不出兵援助,前方一打败仗,我跑到人家大使馆里去,坐半点钟,都不出来见我。”这位罗先生愈说愈火,又说:“国家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水来土掩,兵来将挡。局势到了这样严重,你们都不出兵去打,你们叫我办外交,人家都不肯见我,办什么外交?”蒋同何听了这些话,只可把头低下,一声不响地被外交部长罗文干骂了一顿。

我同李济深将军到浦镇的铁路工厂去看,那里有一个工头是天津人。他说,他入工厂时,一月只十块钱。二十五年的光景,他当了工头,一个月一百元钱。原来这个工厂是英国人管理的,用一个人办一件事,你想拿着工钱必须要有本事,无论厂内厂外,没有一个拿钱不做事的人。自从蒋家党当权之后,英国人走了,厂长是与蒋介石有关系的人,就添了许多参议、顾问、咨议和练习员,每个人都是三百或四百元,不是英国留学生,便是美国留学生。他们到厂里来不是看小说,就是谈天,什么事情都不会做。这个工头一面说着,一面问我们:“国家为什么这样用人,你们二位知道不知道?”这位工头又说:“我们做了二十五年的工,是这里面的事,没有一件不会,我才拿一百元。你们二位看看,派来的这些练习员,都是些少爷们,什么都不会做,一个月可以拿三四百元。好啊!这样不良的政治,惹得日本人来打我们,这都是报应吧!”我对任潮先生说:“这位工头先生的话要叫蒋介石听见,也许他有点觉悟吧!”

李将军说:“他听什么也没有觉悟。”就在那天晚上,我在车站上一个房子里坐着理发,忽然进来一位年轻人在那里打电话,他拿着耳机大声说:“我是二少爷,公馆里快预备两桌燕菜席,八点钟我在公馆里请客,不准误了,并且派车在江岸来接我。”说完了挂上耳机就出去了。我问车站上的人,这是谁呀?一位认识他的人说:“这是陈调元的二少爷,是英国留学生,在这工厂里当咨议,一月三百元,什么都不会。他就会说他是二少爷,他就会每天请客。”

那位车站的人问我说:“日本军队现在在上海打我们,是不是政府用人太坏的缘故呢?为什么北洋政府那么坏,日本鬼子都不敢来打呢?”他把声音放低一些说:“用人用到这种坏法,无论哪一国也看不起我们。”我还没回答他,他又说:“这样的少爷,这样的请客,这样的燕菜席,都是革命政府应当有的么?他们的钱不都是我们老百姓的血汗钱吗?”我说:“你的话很好,骂得很对。”

猜你喜欢
  列传第六十四·李延寿
  卷一百七十八·列传第六十六·张廷玉
  卷二百十五 熙寧三年(庚戌,1070)·李焘
  ●明朝小史卷十二 嘉靖纪·吕毖
  大事记续编卷七十一·王祎
  卷三·李斗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二十八·佚名
  卷一·曾巩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四十九 列传二百四十九·纪昀
  通志卷一百七十八·郑樵
  魏玄同传·刘昫
  一五、孔子去鲁适卫考·钱穆
  卷二·鄂尔泰
  卷一百十四·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廿七出 闻捷·李渔

    〖生查子〗(小生便服,带末上)儿媳已成双,犹子迟鸳侣。闻道远从征,添却兵凶虑。下官自与孩儿毕姻之后,终日望韩家侄儿到来,好定那头亲事。不想他又有西蜀之行,一向音信杳然。这些报人,晓得下官厌闻时事,不送邸抄来看,未知他胜负若

  • 第三出·叶小纨

    【双调新水令】(末)昨宵一梦甚蹊跷,晓窗外鸦鸣鹊噪。辨吉凶难定准,对史书也无聊。花影摇摇,却疑有人来到。昨夜坐至三更,隐几而卧,只见兄弟飞玖走来,趋前退后,短叹长吁,比往日咏月吟风,景象绝不相同。我说:“兄弟为何如此烦恼?可

  • 调查员详福建巡按使文·佚名

    详为考查台湾土地制度业经竣事,谨缮具报告书,详请钧鉴事。民国三年九月,奉饬赴台考查土地制度事宜。遵于十月七日束装前往,诸承日本官员殷勤招待;关于土地事项,逐一咨询,无不掬诚相告。所有该国在台调查程序、经费、时期、整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八十五·佚名

    .TRS_Editor P{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DIV{margin-bottom:15px;line-height:1.5;font-family:宋体;font-size:12pt;}.TRS_Editor TD{margin-bottom:1

  • 雍正实录卷之六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卷之二·佚名

      崇德八年癸未九月壬辰朔  ○甲午朝鲜国王李倧擒获自明国天津来侦探兵船一只杀八人生擒九人解至。赏押解官叶禄等银两貂皮等物视旧例倍之  ○乙未。赐喀尔喀部落喇玛塔尔达尔汉诺颜。使臣布喇噶岱等、缎布有

  • 八四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遵旨将张照事迹补入《松江府志》并《一统志》纂办情形折·佚名

    八四八 军机大臣和珅等奏遵旨将张照事迹补入《松江府志》并《一统志》纂办情形折乾隆四十七年二月十七日*臣和珅、臣曹文埴谨奏:窃臣等纂办《一统志》,钦奉谕旨:将原任刑部尚书张照事迹补入《松江府志》,其各省志书内有

  • 惊枝未稳·胡兰成

    惊枝未稳欧陽修诗:“黄鸟飞来立,动摇花间雨。”就像是说的我在温 州。我在温 州,总是处处小心,因为懮患是这样的真。但是我亦随缘喜乐。旧历年关,温 州街上一般是鱼鲜摊南货店绸布庄热闹,那些鱼鲜南货与布料还在

  • 卷三百八·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八世职表三十一正蓝旗汉军世职【一等轻车都尉 二等轻车都尉 三等轻车都尉 骑都尉云骑尉 恩骑尉】一等轻车都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八><史部,政书类,军政之

  • 卷一百六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六十四人物志四十四大臣传三十【满洲正红旗一 何和哩 叶克舒多积礼 和硕图 托克推 法谭 觉善 岱松阿 安达立 布丹 噶达浑 硕詹 褚库 瑚里布】何和哩何和哩姓栋鄂其先自瓦

  • 第六十七章 不堪回首的江南战役·李宗仁

    一我在南京出任代总统的三个月期间,本抱“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欲为不可收拾的残局尽最后的努力,期望息兵,达成和平局面,解人民于倒悬。古人说:“尽人事而听天命。”但是因环境特殊,蒋先生处处在背后牵制,使我对这匹

  • 乐一·徐松

    律吕宋太祖皇帝干德四年十一月冬至,御干元殿受朝贺毕,群臣诣大明殿行上寿之礼,始用雅乐、登歌二舞。先是,帝每谓雅乐声高,近于哀思,不合中和;又念王朴、窦俨素各知乐,皆已沦没,因诏和岘讨论其理。岘奏议曰:「十二月声,含在寂默,古

  • 近思録集注卷三·江永

    【朱子曰此卷格物穷理】伊川先生答朱长文书曰心通乎道然后能辨是非如持权衡以较轻重孟子所谓知言是也心不通于道而较古人之是非犹不持权衡而酌轻重竭其目力劳其心智虽使时中亦古人所谓亿则屡中君子不贵也【永按此言心

  • 切勿画地为牢,裹足不前·孔子

    【原文】 冉求①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②” 【注释】 ①冉求:孔子的学生,字子有。②画:画界为限,引申为止。 【译文】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的学说,是因为能力不够。”孔子说:“

  • 春秋传卷二十一·胡安国

    宋 胡安国 撰襄公上【公名午成公子母定姒諡法因事有功曰襄辟土有徳曰襄】周【简王十四年鲁襄公元年简王崩子灵王立襄二十八年灵王崩子景王立】郑【成公十三年鲁襄公二年成公卒子僖公髠顽立襄七年僖公卒简公嘉立】齐

  • 卷四十·王与之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订义卷四十    宋 王与之 撰大胥中士四人小胥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郑康成曰胥有才知之称礼记文王世子曰小乐正学干大胥賛之郑锷曰闾胥以胥名之谓其才智足以长人乐官名胥胥者相也惟有才

  • 佛说最上根本大乐金刚不空三昧大教王经卷第五·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除诸业障一切智金刚仪轨分第十八尔时观自在,复说三摩地,最上清净法:&ldquo;是即金刚手,调伏于诸恶,而现莲花部,诸佛方便力,利益众生故,忿怒大明王,清净诸三有。以众生性欲,

  • 卷第五十八·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五十八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贤圣品第六之二此中余部有作是言定无实乐受唯是苦。云何知然由理教故。由何等理后苦增故。谓于一切所作事业及威仪中。若久习住皆于后位苦增可得。理必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