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五回 议灭楚张良运筹 勉事汉王陵有母

话说汉王自起兵以后,一向未曾搬取家室,刘媪早于起兵时病死。汉王带同少弟交入关,留兄仲及舍人审食其侍奉太公。此次汉王兵定三秦,乃遣薛欧、王吸同王陵往接太公、吕后。谁知半路上被楚兵拦住,不能前进。及至汉王据了彭城,遣人到家通信,审食其便奉着太公、吕后前往彭城。正值楚、汉交战,半路上来了乱兵,竟将子女二人冲散。太公、吕后见事势不佳,恐防遇着楚军,遂与审食其装作逃难平民,不敢向大道行走,却由僻径小路,暗中访求汉王踪迹。

此时汉王兵败已到沛县,两下错过。偏值项王遣将四出追赶汉王,太公、吕后、审食其等恰与楚兵相遇,有人识是汉王家室,一齐带回军中,报知项王。项王见汉王虽被走脱,拿得家室在此,也是奇货可居。便吩咐软禁军中,好生看待。又有人来报擒得汉将王陵之母,项王也吩咐留养军中,不可杀害。一面传令进兵,往击汉军。

汉王从彭城败走,一路筹思退敌之法。因想起:“项羽兵势甚强,我万敌他不过,照此看来,只好固守关中,不可与之力争。但是,项羽为人太觉暴横无理,实在气他不过,与其让他称霸,不如将关以东之地,索性弃却不要,分与豪杰之士,使其助我,共同灭楚,也可出此恶气。”汉王正在寻思,却已到了下邑。遂命将士等各自歇息。

汉王下马,以手据鞍,招张良近前问道:“吾欲弃却关东之地,分与他人,不知何人能与我共破项羽,建此大功?”张良想了片刻,答道:“九江王英布乃楚之勇将!近闻与项王不睦。又,彭越现在梁地,此二人皆属可用至大王之将。独有韩信可当一面,大王若肯弃却关东之地,分与三人,则楚国可破矣!”汉王称:“善!”正商议间,忽报项王引兵来攻,将次到了。汉王见自己兵少,此地不可拒守,立命退兵,循着梁地而行。一日,行至虞县,汉王记起前事,因命隋何带了二十人,前赴淮南往说英布,劝其叛楚归汉,隋何领命而去。汉王自与诸将入得荥阳安歇。恰好韩信闻得汉王兵败,自领大军到此相会。萧何又将关中老弱未冠之人,尽数编成军队,前来接应。汉王得此两路生力军,兵势复振。

过不多时,楚兵已到荥阳,彼此战了数阵,互有胜负。汉王见楚军中骑兵甚多,急应多练骑兵,方可对敌。但难得熟练之将,因下令军中,寻求可为骑将之人。诸将一同推举二人:一名李必,一名骆甲。二人本秦骑士,今在军中为校尉。汉王召见二人,即欲命为骑将。二人辞道:“臣乃秦民,一旦为将,恐兵士不肯信服,愿得大王左右善骑者一人为将,臣等当尽力辅佐。”汉王遍观诸将,惟有灌婴善于骑马,虽然年纪尚少,屡次力战有功。于是拜灌婴为中大夫,以李必、骆甲为左右校尉,带领骑兵。灌婴奉命,同二人日夜操演,兵马纯熟,遂与楚骑兵在荥阳城东交战一阵,杀得楚兵大败,因此楚兵不能越过荥阳。

汉王又命军士筑成甬道,直达黄河,运取敖仓之粟,接济军食,预备与楚兵长久相持。布置已毕,汉王吩咐诸将坚守荥阳,自回栎阳,立子盈为太子,大赦罪人,命萧何:“侍太子,守关中,制法令,立汉宗庙社稷,凡事不及上奏者,萧何得便宜裁决,随后奏闻。”又命其:“运饷调兵,随时接济,不得缺乏。”萧何一一领命。汉王正拟起程赴军,忽报曹参、樊哙等定了雍地,回来复命,汉王大喜。

原来曹参等围攻废丘,数月不下,因设一计,引水倒灌废丘城。废丘人开城出降,章邯力竭自尽。汉王见关中大定,便率同诸将仍到荥阳,与楚军对敌,此时王陵亦从南阳率众来投。王陵本沛县人,为人生性率直,自少在县中称为豪杰,年比汉王为长,汉王尝以兄礼事之。及至各国起兵,陵亦聚众数千人,占住南阳。汉王为沛公,领兵入关,路过南阳,遣人招之。王陵自思沛公平日敬我如兄,今我往投,反居其下,心中终觉不愿,遂托词谢绝不往。此次汉王还定三秦,使薛欧、王吸往迎家室,顺路到南阳,往见王陵,道达汉王之意,请其助汉伐楚。王陵飘泊数年,毫无成就,心中亦思择主而事。见项王暴虐,知其必败,此外各国国王,皆非素识,惟有汉王是其旧交。且闻得为政宽仁,人民归仰,今又遣人来招,王陵遂决计归汉,率领部众,偕同薛欧、王吸,准备前往沛县,迎取汉王家室,连着自己老母,一同入关。

谁知行至阳夏地方,却被项王发兵拦阻,不得前进,两下相拒许久。一日,得探卒报告:“汉王由彭城大败,回至荥阳。”王陵知楚兵势盛,前进无功,急同二将赶到荥阳,见了汉王。方知太公、吕后,连自己老母,都陷入楚军。吃惊不小!心想:“现在老母不知是死是活,有无受敌人磨折,须设法探问明白,再作区处。”想罢,急使人前往楚军打听。

项王自从获得王陵之母,留置军中,因闻王陵素来孝顺,吩咐看管之人格外优待,欲使陵母心中感激,引得王陵归楚。恰好一日王陵遣人到来,项王吩咐请出陵母,东向坐了上座,自己南向而坐,召进使者,问其来意?使者转达王陵之言,问母安好。陵母见了使者,问知王陵已从汉王,心中暗喜,却碍着项王在前,不便直说。项王意欲陵母招子来降,陵母偏不肯开口。使者见陵母无甚话说,便即辞归,陵母却假作亲送使者,一同走出。

项王见陵母走出,密唤近侍吩咐道:“汝可暗地跟随,防其逃走,并探听其有何言语。”近侍领命,随着陵母,行到营外。送了使者上车,陵母眼中不觉流泪,便对着使者说道:“相烦使者为老妇传语陵儿,嘱其好好奉事汉王。汉王为人宽厚,切勿因老妇在此,怀有二心。老妇今当以死相送,免得陵儿紧念!”说罢,拔出剑来,自刎而死。使者见了大惊!连忙加上一鞭,飞驰而去。

此时近侍跟着陵母,将言语句句听得分明,及听到以死相送,心中正在错愕,忽见陵母拔剑自刎,急欲救时,已来不及。遂飞步入营,将情形报告项王。项王闻了,怒骂陵母:“不知好歹!我如此以礼看待,却还受她愚弄,实在气愤不过!”便下令将陵母尸首放釜中烹煮,以泄此忿。

当日王陵使者见陵母已死,自己恐被楚兵拘留,一直奔回汉军。见了王陵,备述其母语言,并告知死信。王陵闻母为己而死,哭倒在地。诸将闻信,都来劝解,王陵痛哭不止。后来闻得母尸被烹,痛入骨髓,哭得死去活来,深恨项王惨无人道,立意要报杀母之仇。汉王闻陵母死得轰轰烈烈,不胜伤感,极力抚慰王陵。从此王陵便一心归汉。一日,汉王正与诸将商议退敌之策,忽有探卒来报:“魏王豹私通楚国,断了黄河渡口,立起反旗。”汉王闻信大怒!欲知魏王豹成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乌桓鲜卑列传第八十·范晔
  卷五十八·毕沅
  第九十回 斩郅支陈汤立奇功 嫁匈奴王嫱留遗恨·蔡东藩
  卷第二百四十七·胡三省
  ◎严春棠的金钢钻数目·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佚名
  ●卷十二·余继登
  雍正八年上谕·丁宗洛
  评鉴阐要卷十二·乾隆
  筹办夷务始末选辑卷一·佚名
  ·呈凤邑主曹怀朴核改议撤捐给精兵银两禀请臬道宪周芸皋大人稿·丁曰健
  庐江王李瑗传·欧阳修
  卷十三上·沈枢
  五七、墨子游齐考·钱穆
  卷一百二十五之十·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七十二·彭定求

        卷572_1 【哭柏岩和尚】贾岛   苔覆石床新,师曾占几春。写留行道影,焚却坐禅身。   塔院关松雪,经房锁隙尘。自嫌双泪下,不是解空人。   卷572_2 【山中道士】贾岛   头发梳千下,休粮带瘦容。养雏成大鹤

  • 李彭·唐圭璋

      彭字商老,江西建昌人。自号日涉园夫,又号海昏逸人。在江西诗派图中,名居第十五。有日涉园集,不传。大典辑其集十卷,凡诗七百二十馀着。   渔歌十首   颂尊宿付杲山人   汾阳   南院嫡孙唯此个。西河狮子当门坐

  • 第十出 流徙分途·王世贞

    〔副末上〕〔菩萨蛮〕晋诛赵盾情何刻。楚逐伍员须灭迹。寃泪逐江流。闲花满地愁。客散西堂别。燕语空梁月。患难去相投。何人是孔褒。我朱裁随夏老爷到京。指望终身倚靠。不想我老爷为收复河套。因与严家不合。被他

  • 卷六百七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六百七十秦韬玉秦韬玉字仲明京兆人中和二年得准勅及第僖宗幸蜀以工部侍郎为田令孜神策判官投知小録三卷今编诗一卷长安书怀凉风吹雨滴寒更乡思欺【一作撩】人拨不平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

  • 第十七场·田汉

    报告员:若英又跑回王仲原那儿去了。王仲原已经和一个舞女打得火热,若英还能不能跟他平静地生活下去呢?我们主观的希望,曾经有一定觉悟、又刚受过残酷的监狱锻炼的若英是应该跳出并不大舒适的笼子,抛弃虚伪的生活,跟新群一道

  • 卷七十六·志第五十二·职官五·张廷玉

        ◎职官五   ○公侯伯 驸马都尉附仪宾 五军都督府 京营 京卫 锦衣卫附旗手等卫南京守备 南京五军都督府 南京卫 王府护卫附仪卫司 总兵官 留守司都司附行都司 各卫 各所 宣慰司 宣抚司 安抚司 招讨司

  • 第八十一回 失邺城皇亲自刎 篡周室勋戚代兴·蔡东藩

      却说杨坚为赵王招所诱,几乎遭害,幸亏大将军元胄,将坚扶出,奋身当户,阻住赵王招,待至坚已去远,才转身趋归。赵王招见胄勇武,不敢与抗,眼见是纵虎出柙,自恨不先下手,因致迟误,徒落得弹指出血,结愤填胸。那杨坚怎肯罢休,即诬称赵

  • ●南疆绎史勘本卷二十九·温睿临

    霅川温氏原本古高阳氏勘定目录列传二十三建昌:邓思铭新城:杨应和(杨居久)新昌:陈泰来广信:胡梦泰、詹兆恒、周定礽、万文英(唐倜、胡奇伟、汪硕画)抚州:曾亨应(子筠、王秉干、汤仲发、弟和应附、乐平倪大显等附)南昌:揭重熙、傅鼎

  • 卷四十·宇文懋昭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卷四十 许奉使行程録 宋着作郎许亢宗为贺金帝登位使时太宗嗣立之次年在宋为宣和六年也自雄州起直至金帝所都会宁府共二千七百五十里是时金国尚未有伐宋意故其礼南使也甚厚今自临安府余

  • 蒲察合住传·脱脱

    蒲察合住,以做小吏起家,一直受宣宗宠信,声势显赫,性格又刻毒残忍,众人知道他祸害国家却谁也不敢说出来。他的儿子充当护卫,先被他给赶了出去。既而蒲察合住担任恒州刺史,根据需要住在附近的县城。后来,大军攻入陕西,关中大为震

  • 卷一百六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六十一乐考【七】乐器一【臣】等谨按声音之道由器数以宣器数不凖於律而欲收依永和声之雅难矣我朝礼明乐备集千古之大成第郊坛庙祀朝会燕享诸乐器典于伶官藏于内府其见于礼器图及西清宝

  • 杂论第六十·桓宽

    客曰:“余睹盐、铁之义,观乎公卿、文学、贤良之论,意指殊路,各有所出,或上仁义,或务权利。”“异哉吾所闻。周、秦粲然,皆有天下而南面焉,然安危长久殊世。始汝南朱子伯为予言:当此之时,豪俊并进,四方辐凑。贤良茂陵唐生、文学鲁

  • 卷二十四·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二十四 明 冯复京 撰国风唐唐谱云唐者帝尧旧都今曰太原晋阳成王封母弟叔虞于唐墟曰唐侯南有晋水至子燮改为晋侯其封域在禹贡冀州太行恒山之西太原太岳之野至曽孙成侯南徙居曲沃近平阳僖

  • 藏要第二輯校例·欧阳竟无

      一.是輯各書校歴三周.一刻校.二譯校.三類校。   二.刻校取南宋後思溪版藏經爲底本.勘以北宋福州版及高麗新雕版. 訛文奪字.   皆訂正註明。註中稱底本曰原刻.勘本曰北宋刻.麗刻。   三.譯校取原本及異譯本

  • 卷四·佚名

    △宝塔功德品第三之三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云何世尊,而不称赞宣说布施波罗蜜多。持戒波罗蜜多。忍辱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禅定波罗蜜多如是名字。何故唯说般若波罗蜜多称赞功德佛告阿难言:如是如是,我於诸波罗蜜多中。

  • 宗镜录卷第七十九·延寿

    夫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如是了知。则真善知识。一心妙理。圆证无疑。何故闻外善恶知识。而生听受。答。皆是增上因缘。和合。虚妄分别。而成。彼此情生。无有真实。识论问云。何故遇善知识。闻说善法。值恶知识。闻。

  • 天心正法修真道场设醮仪·佚名

    天心正法修真道场设醮仪。撰人不详。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称老子为混元上德皇帝,玉皇为昊天上帝。本仪盖出自宋后。述科仪,愿醮主道心坚正,集福消灾。

  • 五苦章句经·佚名

    佛说五苦章句经,一卷,东晋昙无兰译。说五道之苦,乃至五天使者等。一说五道苦,二说八恶处,三说十二重城,三棘篱,六贼等,四说诸重担,五说香臭二木喻,及说四生四谛等,又说五天使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