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出 流徙分途

〔副末上〕〔菩萨蛮〕晋诛赵盾情何刻。楚逐伍员须灭迹。寃泪逐江流。闲花满地愁。客散西堂别。燕语空梁月。患难去相投。何人是孔褒。我朱裁随夏老爷到京。指望终身倚靠。不想我老爷为收复河套。因与严家不合。被他陷成案狱。竟至典刑。昨日成殓。已停柩在城外西寺。又被严家羽翼。奏请罪人妻孥该流五千里外。今早旨下。将我老夫人幷家小流到广西全州安置。为此家奴侍婢个个逃窜。所存惟管家老妈与我朱裁夫妻而已。覩此凄凉风景。不容不泪出痛肠。〔悲介〕还有一节大不堪事。我小主母赛琼姐怀娠五月。倘得生一子。亦不绝了夏氏一脉。但恐严家晓得或在路途用谋。或在地方阴害。那时节。连我两位夫人性命。俱尙不可保。岂能复存后嗣。为此已定下一计。且待老夫人出来与他商议。

【霜天晓角】〔老旦占泣上老旦〕来侯成案。灾祸重重见。〔占〕堪悲死别在黄泉。又苦生离荒甸。

〔副末〕老夫人小主母。朱裁叩头。〔点绛唇〕〔老旦〕鸟去巢危。未知飞止于谁屋。〔副末〕飘零骨肉。生死同臣仆。〔占〕揉碎胭脂。满地污香玉。〔副末〕分飞去。萋萋芳草。谁唱阳关曲。〔老旦〕朱裁。相公旣遭刑戮。我等卽该流徙。但不知流在那裏地方。几时解去。〔副末〕禀老夫人知道。在广西全州。限明日起程了。〔老旦〕天那。苦杀人也。〔抱占哭介〕

【哭相思】〔老旦〕骨肉一朝皆拆散。分崩五内添凄怆。

〔副末〕老夫人小主母。左右是苦了。且不要啼哭。小人还有一言吿禀。〔老旦〕有话但说。〔副末〕老夫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今日我老爷虽死。幸得小主母怀五月之孕。倘生得公子。是谓不死。只是那严贼旣结那杀身亡家之仇。岂无去草除根之念。此去全州五千余里。路途遥远。难保无刺客奸人。弱质衰年。焉知不中伤受祸。倘有疎虞。我老爷后嗣从此绝矣。海天大恨。何时得雪。〔老旦〕我也虑及于此。只是无计可施。〔副末〕小人有一计。不知老夫人听否。小人原是杭州。颇有故乡亲戚。老爷在日。尝问我托妻寄子。待我小人与妻子。今夜三更。先领小主母逃出。潜归杭州。寻个仁厚长者。侨居几时待生公子徐图复归江西。老夫人明日权奉皇命。带领管家妈竟到全州。严贼见老夫人年老。又无侍妾相随。必不加害。后遇天恩大赦。待小人与小主母迎归老夫人。庶可再得团圆。岂非两全之计。〔老旦〕此计虽好。但他州远徙。举目无亲。我与赛琼方将相倚为命。岂可又作分离。〔占悲介〕我与老夫人愿同生死。决不忍相离。况夫人年老。奴家幼弱。若然两地艰难。左右同归于死。朱裁。不如待我死于一处罢。〔副末悲介〕小主母差矣。生离死别。何人无之。不幸适在吾家耳。且患难之际。也要识祸之轻重家破人亡。两人又要拆散。岂非至苦之事。然不过狼狈忧思之苦。后日谅有相会之期。其祸还小。若同到广西。见得一时相倚。恐中他奸计。覆宗绝嗣。此诚莫大之祸。老爷临刑之时。我小人岂不欲死节。也欲留此身做个程婴耳。小主母岂可为无益之死。使老爷为无后之鬼。早早分别为上。〔老旦〕朱裁忠心大义。只得要从他了。赛琼。

【尾序犯】双璧种蓝田。旧燕新昏。恩情非浅。雨润云温。忽遇他妖虹惊电。满承望兰芽瑞茁。谁料道江沱流散。分明是鹊鸠同处。一矢尽惊残。

【前腔】〔占〕数载见星还。感荷仁慈。情同排雁。飞鸟依人。今做了丧家之犬。叹今夕难留信宿。知明日何方投窜。从今后云山两地。一样落风烟。

〔老旦〕朱裁。事势如此。我两人定是各分了。但我相公柩在西寺。此后再无一陌纸钱矣。今日将一杯别酒。待我与赛琼对此灵坐一拜。少尽其心。〔副末〕足见老夫人恩义两尽。管家妈将酒过来。〔丑持酒上〕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老夫人。酒在此。

【黄莺儿】〔老旦递酒悲介〕殿阁老忠贤。为谗邪落堑渊。一家零散如飞霰。形分镜鸾。恩离枕鸳。诉衷情不见生前面。恨绵绵。何时同穴。重缔再生缘。

【前腔】〔占送酒悲介〕俄尔太山顚望中堂散冷烟。花残玉病愁何限。血流草川。人离故园。长江泻不尽今生怨。泪涟涟。万般哀苦。肠断夜啼猿。

〔副末〕小人也送老爷一杯酒。〔悲介〕

【猫儿坠】我那老爷呵。官居淸白。无有买山钱。可惜盖世功勋未入镌。楚峯云断骤风前。追奠。望耿耿英灵庇我归园。

〔丑〕我也拜老爷一拜。

【前腔】阴灵虽远。忠义在人间。只有寡鹄孤鸾苦弃捐。明朝楚越两情牵。休怨。愿梦寐相随永作双鸳。

〔内叫〕夏家大叔。我是刑部典差解官。差我解送老夫人等往广西去的。上覆裏面收拾行装。限明日起程了。〔副末应〕晓得了。明早伺候。老夫人小主母。事已危迫。请就此别了各办行程罢。〔老旦占抱哭介〕天下那有这等样的苦事。

【棹角儿】〔老旦〕恨豺狼势恶滔天。悲鸾凤并遭危蹇。〔对占〕赛琼。你为亡夫爱惜花钿。〔对副末〕朱裁。你到杭城潜居乡甸。〔对天拜介〕吿穹苍幷亡灵。同默佑早诞麒麟。〔合〕离情相恋。泪眼相怜。叹一家冰消瓦解。曷胜悲怨。

【前腔】〔占拜老旦〕荷深恩得侍帏前。蒙大难各思飞远。老夫人呵。念娘行未历尘烟。〔对丑〕老妈妈呵。望维持保全钗钏。〔对天拜介〕吿穹苍幷亡灵。同默佑永慰慈颜。

〔合前副末〕拜别了老夫人。

【前腔】遇衰年善保慈颜。〔对丑〕老妈妈。你念恩母路途须眷。〔丑对占〕小主母。你育婴儿节操须坚。〔丑对副末〕朱大哥。你效程婴始终勿变。〔末丑同拜天介〕吿穹苍幷亡灵。同默佑早返家园。〔合前〕

【尾声】〔合〕痛分离肠裂断。今生未卜见仪颜。梦裏除非可再圆。

〔老旦〕嫡妾相离别故乡。

〔占〕未知栖止在何方。

〔副末〕此行不敢高声哭

〔丑〕恐怕猿闻也断肠。

猜你喜欢
  楔子·石君宝
  提要·韦縠
  一个星期(译诗)·徐志摩
  方泉诗集巻二·周文璞
  卷第十三·陈与义
  卷84 ·佚名
  卷八十三·冯惟讷
  卷二十九 茕斋颂铭记五篇·李白
  提要·史简
  卷四百三十九·曹学佺
  卷四十五·陈邦彦
  卷三十七·陈邦彦
  御选明诗卷四十八·康熙
  卷七 五言排律·佚名
  卷二·宁调元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六·阮阅

      ●卷十六·评史门  孔子谓:“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所谓及者,继也,非企及之及,谓宁武之愚而后人不可继尔。居乱世而愚,则天下涂炭将孰拯?屈原事楚怀王,不得志则

  • 自序·邵雍

    击壤集自序 击壤集伊川翁自乐之诗也非唯自乐又能乐时与万物之自得也伊川翁曰子夏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於中而形於言声成其文而谓之音是知怀其时则谓之志感其物则谓之情发其志则谓之言扬其情则谓之声

  • 小病·戴望舒

    从竹帘里漏进来的泥土的香,在浅春的风里它几乎凝住了;小病的人嘴里感到了莴苣的脆嫩,于是遂有了家乡小园的神往。小园里阳光是常在芸苔的花上吧,细风是常在细腰蜂的翅上吧,

  • 柴氏四隐集原序·柴望

    余绾墨绶而莅江山盖尝俯察民俗以需渐摩闻有长台里者共城侯裔居之是为柴氏著名也非着封也代有贤隽奕叶相辉映为江之望族时于公暇披邑乘稽之以论其世道学则国史禹声与兄禹功待制中行节义则铨部天锡水部德载政事则殿中侍

  • 唐音巻十一·杨士弘

    元 杨士宏 撰张 震 注唐诗遗响四郎士元塞下曲寳刀塞下儿轻身百战曾百胜壮心竟未嫖姚知白草山头日初没黄沙戍下悲歌发萧条尽夜边风吹独倚营门望秋月【嫖姚见前注】戴防公去妇怨出户不敢啼风悲日凄凄心知恩义絶谁忍

  • 卷七百七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七百七十一宋雍【一作邕诗二首 以下爵里世次俱无考】春日轻花细叶满林端昨夜春风暁色寒黄鸟不堪愁里听緑杨宜向雨中看失题斜雨飞丝织晩风疎帘半卷野亭空荷花开尽秋光晚零落残红緑沼中戴休珽

  • 诗女史纂卷之六·田艺蘅

    处囊斋主人辑长孙后长孙氏唐太宗文德皇后也后隋左骁卫将军晟女喜图传视古善恶以自鍳矜尚礼泫归太宗初以太子妃为皇后性约素益观书虽容栉不少废尝作游春曲云上苑杏花朝日明兰闺艶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前嫩柳学身轻

  • 齐己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齐己,僧人,益阳人。晚唐著名诗人。存诗十卷。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齐己诗鉴赏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

  • ◎北京追悼黄蔡记(挽词难煞诸 大老祭台哭倒沈佩贞)·李定夷

    北京黄蔡追悼会,在中央公园举行,乃国会推定专员特设筹备处,经营日多。自总统以下捐款办者,故为极盛。公园正门,结彩坊一座,白地黄字,曰“黄蔡二公追悼大会”,下有一联:“功盖甫申,中原再造。魂招屈宋,南岳无灵。”左右各有素坊楼

  • 第四十三册 天聪五年十月至闰十一月·佚名

    第四十三册 天聪五年十月至闰十一月二十八日,诸副将、参将、游击、守备、都司均与祖总兵官合谋归降。唯副将何可刚拒降。祖即执之,命二人推出城,於城西壕外斩之。行斩时,何可刚含笑而一方不出。於我诸将前斩何可刚毕,祖总

  • 第四章 平克烈乃诸部·冯承钧

    漠北诸部至是或降或灭,仅余若干塔塔儿部落未平。帖木真遣军讨之,以此部为世仇,命尽歼灭,勿遗一人。帖木真败乃蛮后,欲进击札木合。已而见王罕受札木合降,颇不悦。一日语王罕曰:“我之附君,犹沙漠中之白翎雀,冬夏皆居北地;至汝其

  • 杜防传·脱脱

    杜防,涿州归义县人。开泰五年(1016),提升为进士甲科,累迁起居郎、知制诰,人们都认为他有宰相之器局。太平年间,迁政事舍人,拜枢密副使。重熙九年(1040),夏人侵犯宋。宋派郭稹前来告知,请求出面与夏讲和,皇上命杜防出使夏国调解

  • 卷一百二十七·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二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礼乐【统言乐】周景王二十三年王将铸无射而为之大林单穆公曰不可作重币以絶民资又铸大钟以鲜其继若积聚既丧人鲜其继

  • 卷一百八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八十上二十二卫在京在外各卫所并见兵部职方司其官制资格见武选司而锦衣等二十二卫其职掌有异於诸卫者故别具於此其余统军行事彼此相同者不复备载锦衣卫洪武初置仪銮司十五年罢司置锦衣卫统军

  • 孝道可使民风淳朴·孔子

    【原文】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注释】 终:老死,指父母去世。远:祖先。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念祭祀祖先,这样做就可以使老百姓的道德风俗归于淳朴厚道了。” 【读解】 慎终追远是

  • 卷七十三·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七十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吉礼七十三宗庙制度书益稷予欲闻六律五声周礼春官大司乐凡六乐者文之以五声大师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征羽【李氏光地曰凡乐之所谓五声者有调有

  • 卷六·赞宁

    ◎义解篇第二之三(正传十四人附见六人)○唐京师崇福寺惟悫传(慧震弘礼)释惟悫,俗姓连氏,齐大夫称之后,本冯翊人,官居上党,为潞人也。九岁割爱,冠年纳戒。母氏昆弟归于法门,故悫从其受教,澜漪内湛,葳蕤外发。嗜学服勤,必无倦色。乃辞

  • 注解大六壬指南·陈公献

    《大六壬指南》成书于明末清初,着录于《清史稿·艺文志》,由[明]陈公献、程起鸾、庄公远等数人编撰而成,最后由清陈公献定稿。全书共分为五卷,立意高远,举重若轻;理论简约,言简意赅;课例精妙,字字珠玑。是书乃是继宋代邵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