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宝塔功德品第三之三

尔时尊者阿难白佛言:云何世尊,而不称赞宣说布施波罗蜜多。持戒波罗蜜多。忍辱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禅定波罗蜜多如是名字。何故唯说般若波罗蜜多称赞功德佛告阿难言:如是如是,我於诸波罗蜜多中。唯说般若波罗蜜多最上称赞。何以故?阿难。汝今当知此般若波罗蜜多与五波罗蜜多为导首故。阿难。於汝意云何。若布施不回向一切智。得成波罗蜜多不。阿难白佛言:不也世尊,佛言阿难。若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不回向一切智。得成波罗蜜多不。即此般若不回向一切智得成波罗蜜多不。阿难白佛言:不也世尊,佛言阿难。於汝意云何。所有不思议智慧善根。回向一切智不。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是如是,所有最上不思议智慧善根。而悉回向一切智。佛告阿难。是故当知。以诸善根回向一切智故。得诸波罗蜜多名。以第一义法回向一切智故。得般若波罗蜜多名。是故阿难。彼诸善根回向一切智故。般若波罗蜜多。与五波罗蜜多而为导首。彼五波罗蜜多。住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法中。由是般若波罗蜜多故。诸波罗蜜多皆悉圆满。阿难。是故我於般若波罗蜜多而最称赞。譬如大地散诸种子。如其时处随所和合各得生长。彼诸种子依地而祝若不依地不能生长。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而能摄彼五波罗蜜多。如是五法皆依般若波罗蜜多而祝由般若波罗蜜多而得增长。是故五法皆得名为波罗蜜多。阿难。是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多。与彼五法而为导首。

尔时帝释天主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有大功德。假使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以种种言词称扬赞叹亦不能荆是故诸善男子善女人应当於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受持读诵记念思惟如说修行。佛言:憍尸迦。善哉善哉!如汝所言: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我不但说能受持读诵宣布演说者有大功德。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但能以此般若波罗蜜多。书写经卷置清净处尊重恭敬。以诸香华灯涂幢幡宝盖上妙衣服作诸供养者,当知是人宣布佛法久住世间。以是因缘。佛眼不断正法不灭。而诸菩萨摩诃萨众各各受持。即得法眼不坏不灭。憍尸迦。彼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多者,於现世中获是功德尔时帝释天主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但能於此般若波罗蜜多。书写经卷置清净处。以诸香华灯涂幢幡宝盖等随力供养者,我当往彼护念其人令无衰恼。何况於此般若波罗蜜多。受持读诵记念思惟。转为他人解说其义。是人功德无量无边。佛告帝释天主言:善哉善哉憍尸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诸方处说此般若波罗蜜多时。有无数百千天子。为听法故往诣其所听受正法。若说法人。有疲倦心不乐说者,彼诸天子。增益其力使不退没。令其精进乐欲宣说。憍尸迦。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多者,於现世中获是功德。

复次憍尸迦。若受持此正法者,善男子善女人。於四众中说此般若波罗蜜多时。心无怯惧不畏难问。随问能答离诸过失。何以故?般若波罗蜜多力所护故。於此般若波罗蜜多。诸求过失者不得其便。所以者何。是般若波罗蜜多离诸过失。是故宣说般若波罗蜜多者,亦复不见有其过失。以如是故。彼善男子善女人。於说法时不生惊怖。憍尸迦。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多者於现世中获是功德。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多者,是人即为父母亲友。乃至沙门婆罗门等尊重敬爱。若已起若未起一切言讼斗诤衰恼等事皆悉远离。憍尸迦。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多者,於现世中获是功德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此般若波罗蜜多。书写经卷安置供养。随诸方地有是经处即有。

四大王天。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诸天子众为敬法故往诣其所。瞻礼称赞随喜顶受。得瞻礼顶受已即还彼天所有三十三天中住菩提心诸天子众夜摩天中住菩提心诸天子众喜足天中住菩提心诸天子众化乐天中住菩提心诸天子众他化自在天中住菩提心诸天子众如是等欲界诸天子众。各各为敬法故往诣其所。瞻礼称赞随喜顶受。得瞻礼顶受已,各各还复彼彼天中。

又复憍尸迦。所有色界诸天所谓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无雲天。福生天。广果天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如是等诸天中住菩提心者,诸天子众。为敬法故往诣其所。瞻礼称赞随喜顶受。得瞻礼顶受已,各各还复彼彼天中。

复次憍尸迦。诸有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多者,善男子善女人应生如是心。所有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中。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人非人等。皆悉为敬法故。来诣般若波罗蜜多经所瞻礼听受。彼等若来我当以其法施。使令得法各各还复。憍尸迦。若有是般若波罗蜜多经处。我不但说一四大洲欲色界中。住菩提心诸天子众。为敬法故。往诣其所瞻礼顶受。憍尸迦。乃至三千大千世界诸欲色界中。住菩提心诸天子众。各各为敬法故。有是般若波罗蜜多经处。往诣其所瞻礼称赞随喜顶受。得瞻礼顶受已,各各还复彼彼天中。

复次憍尸迦。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多者,诸善男子善女人。随所住处有是经卷。若诸殿堂及诸房舍。坚固安隐不能破坏。是处即有大威力者,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常来其所听受正法。

尔时帝释天主白佛言:世尊,诸天龙神等众若来。彼善男子善女人当云何知。佛告帝释天主言:憍尸迦。受持此正法者,善男子善女人。若见有大光明。当知即是诸天龙神等众。来至其所听受正法。又复若闻诸微妙香。当知此相亦是诸天龙神等众来至其所。是故憍尸迦。受持此正法者,善男子善女人。随所住处常应清净严洁其舍。去除一切秽恶等物。若彼诸天龙神等众。或时来至其所。见是清净等相。彼天龙神心生欢喜適悦快乐。是中有诸先住小力鬼神。皆悉远避出离其舍。何以故?彼小力鬼神。常所依附大威力者诸天龙神而彼小力诸鬼神等。常所随从大力诸天龙神等众往诸方处。是故憍尸迦。随有是般若波罗蜜多经处。若诸持法者,常能清净严洁其所。是即尊重正法眼故。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以尊敬受持般若波罗蜜多正法力故。於现世中获大功德。

复次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般若波罗蜜多时。身无疲倦心不懈担离诸苦恼適悦快乐卧安觉安。於其梦中见胜境像。或见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安处道常或见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转大法轮。或见如来舍利宝塔。或见诸声闻众。或见诸菩萨摩诃萨众。或闻宣说般若波罗蜜多甚深法音。或闻宣说菩提分法。或复见诸菩萨摩诃萨。方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见诸菩萨摩诃萨。受持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或闻宣说般若波罗蜜多摄一切智。或见佛刹广大清净。或闻诸佛世尊,以善巧方便说菩萨法。或见某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於某方某处及某世界。与百千俱胝那庾多菩萨声闻众。恭敬围绕而为说法。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於其梦中见是胜相。觉已轻安身心適悦。彼人得是適悦快乐已,於诸甘美饮食不生贪想。譬如修相应行刍。从三摩地起。於诸甘美饮食不生念想。憍尸迦。受持般若波罗蜜多者,善男子善女人亦复如是,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住般若波罗蜜多观行相应故。即得天龙神等增益色力。是故於诸饮食不生念想。憍尸迦。受持般若波罗蜜多者,善男子善女人。於现世中获是功德。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但能以此般若波罗蜜多。书写经卷安置供养者,当知是人获大功德。况复有人为欲趣求大菩提故。於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发信解心听受读诵。广为他人解说其义。使令正法久住世间。以是因缘。佛眼不断正法不灭。而诸菩萨摩诃萨众。各各受持宣布演说。即得法眼不坏不灭。又复尊重恭敬。以诸香华灯涂幢幡宝盖上妙衣服。作如是等种种供养。当知是人以是因缘。所获功德无量无边。是故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乐欲成就如是最胜功德者,应当於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发信解心受持读诵记念思惟。乃至为人广说其义。又复尊重恭敬。以诸香华灯涂种种供养。

△称赞功德品第四

尔时世尊告帝释天主言:憍尸迦。若以满阎浮提如来舍利。而为一分。以此般若波罗蜜多书写经卷。而为一分。汝於此二分中当取何分。帝释天主白佛言:世尊,若以满阎浮提如来舍利。及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各为一分者,我於此二分中。当取般若波罗蜜多分。何以故?诸佛如来所有化相身。实义身。说法身。如是等身。皆从法身所出生故。从如实际所出现故。如实际者所谓般若波罗蜜多。诸佛世尊所有诸身。亦复从是般若波罗蜜多生。是故得於如来舍利瞻礼供养。虽复供养如来舍利。不如於此般若波罗蜜多尊重供养。所以者何。诸如来身。从是般若波罗蜜多所出生故。世尊,譬如我於三十三天善法堂中我处其座。为诸天子宣说法要。若时我以因缘起离彼座。有诸天子或时来者虽不见我。但向其座瞻礼恭敬旋绕而去。彼作是念。帝释天主於此座中。常为诸天宣说法要。是故我今瞻礼此座。世尊,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亦复如是,如来所有一切智依如来身。是身复由一切智得。以是缘故。从如实智出生如来一切智智。是智复从般若波罗蜜多所生。世尊,是故我当於二分中。但取般若波罗蜜多分。世尊,我非於佛舍利不生恭敬。以其如来舍利从般若波罗蜜多所生。是故我取般若波罗蜜多分。是即供养如来舍利。世尊,置是满阎浮提如来舍利。若满四大洲。若满小千世界。若满中千世界如来舍利。皆置是数。假使满三千大千世界如来舍利以为一分。此般若波罗蜜多。书写经卷以为一分。世尊,於二分中我亦但取般若波罗蜜多分。世尊,我於如来舍利非不恭敬。以其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有舍利。从般若波罗蜜多生故。诸如来身与一切智为所依止。即此一切智复从般若波罗蜜多生。是故我於二分中。但取般若波罗蜜多分。世尊,譬如大摩尼宝具诸色相有大功德。在在处处诸非人类求不得便。彼诸非人住处。若有男子女人持是摩尼宝入其舍中。彼非人类即当出离其舍。又复此宝若人暂置身中。是人即能息诸恶毒苦恼等事。又复若有患风癀痰[W207]等病者,当以此宝置其身上。是诸病苦皆悉销除。此摩尼宝。於夜闇中能为明照。若诸地方盛炎热时。此摩尼宝能作清凉。若诸地方极寒冷时。此摩尼宝而能温暖。若诸地方大毒虫等作诸恶毒。若有是大摩尼宝处。自当远去不能为害。又若有人为诸毒虫所伤害者,是人若见此摩尼宝毒即销灭。又复若人患诸眼玻不能观视诸境相者,当以此宝置其眼上。是人即能明照离诸苦恼。又复若以此宝置於水中。是宝即与水同一色。若以此宝置於青黄赤白众色水中。是宝亦能随种种色各同其一。又复若以此宝置於青黄赤白诸色衣中。是宝亦能随诸衣色各同其一。若以此宝置浊水中水即自清。世尊,彼摩尼宝具诸色相有是功德。

尔时尊者阿难谓帝释天主言:如汝所说,大摩尼宝具诸功德者,此为天上所有宝耶。此为人间所有宝耶。帝释天主白阿难言:此是天上大摩尼宝。阎浮提人亦有是宝。但人少生尊重敬爱。唯天中宝人所爱重。具诸色相胜功德故。若或以其阎浮提宝比天宝者,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不及一。俱胝分不及一。百俱胝分不及一。千俱胝分不及一。百千俱胝分不及一。算分数分及譬喻分。乃至乌波尼杀昙分。皆不及一。是天摩尼宝圆满一切相。若以宝函盛此妙宝。若时取其宝去。而此宝函亦具诸功德人所尊敬。何以故?以盛大宝殊妙器故。

尔时帝释天主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具足一切智智功德。所有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般涅盘後所有舍利。亦得瞻礼供养。何以故?一切智智依如来身。是故如来舍利同彼宝器。一切智智如所盛宝。以是义故如来舍利得瞻礼供养。世尊,若佛如来於一切世界。宣说般若波罗蜜多。有是即出生真实供养。若说法师能为人说般若波罗蜜多者,亦即出生真实供养。世尊,譬如王臣受王命出於多人聚中不生怖畏。以依其王威德力故。诸说法师亦复如是,於一切众中宣说法要不生怖畏。以依大法功德力故。是故於说法师尊重供养。以供养法师故如来舍利亦得供养。世尊,如前所说满三千大千世界如来舍利。假使如兢伽沙数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如来舍利。以为一分。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以为一分。世尊,我於是二分中。亦取般若波罗蜜多分。世尊,我非於如来舍利不生尊重。但为如来舍利从般若波罗蜜多生故。与一切智而为所依。是故我当尊重供养般若波罗蜜多。是故世尊,若供养此般若波罗蜜多者,即同供养过去未来现在诸佛。

复次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乐欲见彼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现住说法诸佛如来真实身者,应当於此般若波罗蜜多如法修行。於此般若波罗蜜多。安住相应如实观想。

尔时世尊,告帝释天主言:如是如是,憍尸迦。所有过去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皆因修习是般若波罗蜜多故。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来世中。所有无量无数如来应供正等正觉。皆因修习是般若波罗蜜多故。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憍尸迦。我今现在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亦修习是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帝释天主白佛言:世尊,大波罗蜜多。是谓般若波罗蜜多。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以修习是般若波罗蜜多故。如实了知一切众生种种心行。佛言:如是如是,憍尸迦。诸菩萨摩诃萨。於长夜中修行此般若波罗蜜多。而能了知一切众生种种心行。

尔时帝释天主复白佛言:云何世尊,菩萨摩诃萨但行般若波罗蜜多耶。亦行馀波罗蜜多耶。佛言:憍尸迦。菩萨摩诃萨皆行六波罗蜜多。

复次憍尸迦。菩萨摩诃萨行此般若波罗蜜多。与诸波罗蜜多而为导首。所谓施波罗蜜多能舍。戒波罗蜜多能护。忍波罗蜜多能受。精进波罗蜜多能增长。禅定波罗蜜多能静祝般若波罗蜜多能了知诸法。以了诸法故而能开导诸波罗蜜多。善巧方便而为摄受。由般若波罗蜜多故。回向一切智。回向最胜清净法界。憍尸迦。譬如阎浮提中。有种种树。种种色相。种种茎幹。种种枝叶。种种华果。虽复如是各各差别。而诸树阴同一无异。憍尸迦。诸波罗蜜多亦复如是,虽复差别而以般若波罗蜜多善巧方便。皆悉回向彼一切智。帝释天主白佛言:希有世尊,般若波罗蜜多具大功德。般若波罗蜜多具无量功德。般若波罗蜜多具无边功德。

△正福品第五之一

尔时帝释天主白佛言: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欲趣求大菩提故。於此般若波罗蜜多法门。发信解心听受读诵。乃至为人解释其义。使其正法久住世间。以是因缘能令佛眼不断正法不灭。而诸菩萨摩诃萨众各各受持。即得正法不坏不灭。又复闻已作是称赞。此般若波罗蜜多有大利益。是大果报具足无量广大功德正所了知。此般若波罗蜜多是大护持。此般若波罗蜜多是所尊重。此般若波罗蜜多最上难得。此般若波罗蜜多发生信解。是善男子善女人。於此般若波罗蜜多。自所称赞尊重恭敬。又复以诸香华灯涂幢幡宝盖上妙衣服。作如是等种种供养。若复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此般若波罗蜜多经卷。转授他人令其供养。世尊,如是善男子善女人。所获福德何者为多。佛告帝释天主言:憍尸迦。我当问汝随汝意答。於意云何。若善男子善女人。於佛如来般涅盘後。以其舍利尊重恭敬种种供养。若复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佛舍利自供养已转授他人。令其尊重恭敬供养。如是善男子善女人。所获福德何者为多。帝释天主白佛言: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虽自供养如来舍利。不如有人以佛舍利转授他人令其供养。此所获福其数甚多。佛言:如是如是,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此般若波罗蜜多书写经卷自所供养。不如有人以此般若波罗蜜多书写经卷。转授他人令其供养。此善男子善女人。以是因缘得福甚多。

复次憍尸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彼满阎浮提所有众生。各各教令修十善业。憍尸迦。於汝意云何。是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帝释天主白佛言:甚多世尊,佛言: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是因缘得福虽多。不如有人於此般若波罗蜜多。发信解心发菩提心住菩萨法。以此般若波罗蜜多书写经卷。受持读诵生欢喜心为人演说。或复为人解释其义。於此正法生清净心离诸疑惑。转劝他人使其受持作如是言:汝善男子,此般若波罗蜜多是菩萨道。汝於是中应当修学。如是学者即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尽一切诸有情界。普令安住真如实际。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得福甚多。

复次憍尸迦。置是满阎浮提所有众生。若人以满四大洲所有众生。各各教令修十善业。复置是数。若满小千世界所有众生。而复各各教修十善。亦置是数。若满中千世界所有众生。各各教修十善。亦置是数。若满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教修善。亦置是数。如是乃至满兢伽沙数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众生。一一教化令修十善。憍尸迦。於汝意云何。彼人以是因缘得福多不。帝释天主白佛言:甚多世尊,佛言: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以是因缘得福虽多。不如有人於此般若波罗蜜多。发信解心发菩提心住菩萨法。以此般若波罗蜜多书写经卷。受持读诵生欢喜心为人演说。或复为人解释其义。於此正法生清净心离诸疑惑。转劝他人使其受持。作如是言:汝善男子,此般若波罗蜜多是菩萨道。汝於是中应当修学。如是学者即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尽一切诸有情界。普令安住真如实际。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得福甚多。

猜你喜欢
  卷第三十四·霁仑超永
  卷第四十三·志磐
  明网菩萨光品第一·佚名
  折疑论叙·佚名
  卷第一百一十三·佚名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佚名
  第五品 双小品·佚名
  卷二十九·赜藏主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 第七卷·圆照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三·澄观
  笑隐欣禅师语录卷之四·大訢
  卷五百八十七·佚名
  大乘止观序·智旭
  四分律卷第五(初分之五)·佚名
  俱舍论记 第十九卷·普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三十七·陈廷敬

    目  录 十调三十三体,起一百二十六字至一百三十九字 翠羽吟一体 六 州一体 十二时慢四体 兰陵王五体 大 酺二体 破阵乐二体 瑞龙吟四体 浪淘沙慢四体 歌 头一体 多 丽九体又名鸭头绿、陇头

  • 元好问·隋树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 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市)人。幼从郝天挺学,淹贯经史百家,六年学成。下太行,渡大河,为礼部赵秉文赏识,名震京师,时称“元才子”。金宣宗兴定五年登进士第,历任南阳、内乡县令,擢尚书省

  • 余集卷十七·乾隆

    钦定四库全书御制诗余集卷十七古今体三十四首【戊午一】戊午元旦元之三更六之三嘉庆乾隆父子覃训政心仍昼宵笃承欢膝下凊温谙知予望捷衷均苦翦逆同筹不尽谈吉戊向阳旋宝运喜旌应即到西南元旦试笔二首虽云归政仍勤政觉

  • 卷三百六十六·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三百六十六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雪矶丛稿【一】乐雷发字声逺号雪矶江右舂陵人登寳祐癸丑特科廷对第一授馆职丙辰以病归遂不复出雪矶丛藁五卷其友人朱嗣贤何尧卿编校付梓时宝祐丁巳

  • 九思·屈原

    【逢尤】悲兮愁,哀兮忧,天生我兮当闇时,被诼谮兮虚获尤。心烦(忄贵)兮意无聊,严载驾兮出戏游。周八极兮历九州,求轩辕兮索重华。世既卓兮远眇眇,握佩玖兮中路躇。羡咎繇兮建典谟,懿风后兮受瑞图。愍余命兮遭六极,委玉质兮於泥涂

  • 卷一百四·列伟第三十四·文学下·脱脱

        ◎文学下   ○王鼎 耶律昭 刘辉 耶律孟简 耶律谷欲   王鼎,字虚中,涿州人。幼好学,居太宁山数年,博通经史。时马唐俊有文名燕、蓟间,适上巳,与同志祓禊水滨,酌酒赋诗。鼎偶造席,唐俊见鼎朴野,置下坐。欲以

  • 卷三百三十三 列传一百二十·赵尔巽

      五岱 五福 海禄 成德 马彪 常青 官达色乌什哈达 瑚尼勒图敖成 图钦保 木塔尔 岱森保 翁果尔海 珠尔杭阿 哲森保   五岱,瓜尔佳氏,黑龙江人。乾隆十八年,命隶满洲正黄旗。初以前锋从征准噶尔,授三等侍卫,赐墨尔根巴图

  • 卷四百四十一 元祐五年(庚午,1090)·李焘

      起哲宗元祐五年四月盡其月   夏四月丁酉,詔龍圖閣直學士鄧溫伯兼侍讀、提舉醴泉觀,其新除翰林學士承旨告繳納。溫伯告命既出,言者論駮不已,故有是詔。王巖叟又封還詞頭,奏曰:「臣昨封還溫伯除翰林承旨詞頭,伏奉指揮,令

  • 凡例·连横

    一、此书始于隋大业元年、终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凡千二百九十年之事,网罗旧籍,博采遗闻,旁及西书,参以档案,而追溯于秦、汉之际,故曰通史。一、此书略仿龙门之法,曰纪、曰志、曰传,而表则入于诸志之中。一、前人作史,多详礼乐兵刑

  • 卷十五 李王邓来列传第五·范晔

    (李通、王常、邓晨、来歙)◆李通传李通字次元,南陽郡宛县人。世代以经商著名。父亲李守,身长九尺,容貌与常人特别不同,为人严肃坚毅,居家如处官廷。开始时跟着刘歆办事,喜好天文历数和预言凶吉的图谶之学,为王莽的宗卿师。李通

  • 王处直传·欧阳修

    王处直,字允明,京兆万年人。父宗,善于经营财货,富比王侯,为唐神策军吏,官至金吾大将军,领兴元节度使,子处存、处直。处存任骁卫大将军、定州制置、内闲厩宫苑等使。乾符六年(879),升任义武军节度使。黄巢攻陷长安,处存悲愤痛哭,

  • 113.八王混战·林汉达

    晋武帝认为魏朝的灭亡,是因为没有给皇族子弟权力,使皇室孤立了。所以,他在即位以后,封了二十七个同姓王。每个王国都有自己的军队;王国里的文武官员,都由诸侯王自己选用。他以为这样一来,有许多亲属子弟支持皇室,司马氏的统治

  • 卷第一·马永卿

      温公之任崇福,春夏多在洛,秋冬在夏县。每日与本县从学者十许人讲书,用一大竹筒,筒中贮竹签,上书学生姓名。讲后一日,即抽签,令讲;讲不通,则公微数责之。公每五日作一暖讲,一杯、一饭、一面、一肉、一菜而已。温公先垄在鸣条

  • 卷三十四·冯复京

    钦定四库全书六家诗名物疏卷三十四 明 冯复京 撰小雅南有嘉鱼之什一南有嘉鱼篇嘉鱼水经注云裦水又东南得丙水口水上承丙穴穴出嘉鱼常以三月出十月入穴口广五六尺去平地七八尺泉县注鱼自穴下透入水穴口向丙故曰丙穴

  • 跋齐尔博士所著自由哲学·太虚

    民国十七年秋杪,余漫游至比京,在中比大学友谊会上,遇比京最高学院哲学教授齐尔先生,嘱陈君济博传译,邀次日至其家相叙。嗣又约于北京大学希腊文教授Gregoire家中,晤谈二次。并得与北京大学梵文教授Dumont,及法国波多大学哲学

  • 投笔肤谈·何守法

    中国明代军事理论著作。著者署为西湖逸士,似即为撰音点注的明代浙江人何守法,身世及生卒年不详。现存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弘锡堂刊本,军事科学出版社1984年译注本。本书分上下卷,共13篇,以示“仿《孙子》之遗旨”(西

  • 春雨杂述·解缙

    书学论著。明解缙撰。一卷。本书涉及书法的部分,有《学书法》、《草书评》、《评书》、《书法详说》、《书法传授》等。在《书学详说》中论及学习书法的过程:“愈近而愈未近,愈至而愈未至。切磋之,琢磨之。治之已精,

  • 丹凤街·张恨水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重庆教育书店1943年12月初版。收《自序》1篇。作品曾以《负贩列传》为名,连载于1940年1月1日至1942年8月1日上海《旅行》杂志第14卷第1号至第16卷第8号。作品中的陈秀姐3岁死了父亲,跟着母亲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