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九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九十四

朱批廖坤奏摺

雍正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湖广襄阳府同知【臣】廖坤谨

奏为遵

旨密奏事窃【臣】恭觐

天顔蒙

皇上垂念【臣】祖廖有功殉难微衷

特加异数叠沐

高厚隆恩亘古未有【臣】中怀感激时存敬凛不敢少隣

圣训伏被

温纶垂诲准【臣】摺奏【臣】自出都以来即沿途查访於十

一月内到浙所有见闻拟合分条密

一闻知江南有周崑来者善能演用长枪游历各省行踪诡异更闻有张云如以相面坐功邪术符法煽惑人心及【臣】到浙时已经督【臣】李卫访拏更

为师内有一程姓盐商与各处匪类往来屡经浙督李卫差拏各犯而马世烆竟为庇护支吾抗犯不发此更为负

圣恩之甚

一闻得盘查江南松江府原任杭嘉湖道王溯维徵比旧欠不待百姓自完惟恃苛求酷责民多怨声前蒙

皇上圣明敕下缓徵百姓欢呼咸颂

圣德时有本地百姓称为王溯维挂斗志感王溯维信

为实然出堂悬斗则斗上所书乃系

一闻得江南浙江两省今岁武科乡试弓马技勇较之从前倍多精好但江南较射竟至黑夜又值天雨弓箭尽湿以致狠好技艺之人多有不得合

一【臣】到浙之日正值徵漕之候督【臣】李卫委令粮道朱伦瀚亲往有漕各州县水次查察因今岁年

欺隐

以上数条皆【臣】亲见亲闻不揣冒昧据实陈

奏伏乞

睿鉴谨

雍正八年三月初四日湖广襄阳府同知【臣】廖坤谨

奏为恭缴

朱批原摺事本年二月十一日【臣】家人回蒙

皇上天恩赐【臣】摺匣四个【臣】恭设香案望

阙叩谢敬启摺匣跪读

宸批深荷

皇恩浩荡

天语温和不特【臣】举家感激涕零即【臣】祖在九泉亦必

平余金分晰详明竟自添兑以致革职系狱去秋审拟赔金问徒已经结案今虽监禁刑部若限内赔完犹望邀

恩豁免何敢为之陈请但【臣】祖廖有功殉难之日家产尽为耿逆抄焚至今房屋地亩俱无【臣】胞兄应赔金子四十五两万难完缴故冒死渎陈情愿将【臣】每年俸银在本省司库扣缴代为完纳并念【臣】兄

皇上面谕外省或有好人或有好官素所深信者着【臣】

具摺以功名身家保之【臣】蒙

皇上如此深恩安敢不细加体察冒昧妄保以负

一闻有参革河工通判张鹏飞潜往苏州来往江

托出将来河帑亦可无欺隐之虞矣

一闻浙江提督万际瑞作事乖张不知大体带有

一闻得江南匪棍张云如并程姓盐商一案有扬

闻此俱【臣】所亲闻谨缮密摺陈

奏伏乞

睿鉴谨

嘉悦览焉密之密之

朱批谕旨卷一百九十四

 

猜你喜欢
  列传一 后妃·薛居正
  曲笔第二十五·浦起龙
  ●崇禎長編卷之十六·汪楫
  卷四十一·谷应泰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三十八·杨仲良
  大明武宗毅皇帝宝训卷之二·费宏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九·佚名
  ●原李耳载卷下·李中馥
  绎史卷一百五十四下·马骕
   第二十八章 終了·林语堂
  三十二、父亲逝世之年·包天笑
  房法寿传·魏收
  唐纪三十八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下之下上元二年(辛丑、761)·司马光
  第二节 南方诸国形势(上)·吕思勉
  ●新吾吕先生实政录序·吕坤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一章 归隐林泉·屠隆

    【忆秦娥】〔旦占上〕黄花瘦。夜凉虫语秋深后。〔占〕秋深后。藁砧得请归来时候。明月不长圆。君恩有时薄。早知行路难。悔不老云壑。李郞仙才。甚得君王之宠。近闻以脱靴捧砚之故。内侍怀恨。宫妃进谗。

  • 第一出 买舟逢幻·丁耀亢

    【北点绛唇】(净道妆挥麈上)幻海仙涛,云愁天笑。(丑扮渔翁上)渔翁好,一叶逍遥。看花满桃源棹。(净)瀛海蓬壶不可寻,浮云落日等闲沉。(丑)俺渔翁从出桃源路,一叶扁舟自古今。(净)自家东海琴仙成连是也。自周末秦初,抱琴

  • 御选明诗卷一百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一百八七言絶句八王宠夜山腰小阁夜焚香烟满平林月满牀十里春湖明灭外竹枝歌散一天长月娟娟霜月夜寒侵宿莽澄湖入望深自笑山中云卧客一牀林影类栖禽雨过轩窗雨过緑交加山鹊羣飞噪晚霞烂漫一番春

  • 卷一百五十·列传第三十八·张廷玉

        郁新 赵羾 金忠 李庆 师逵 古朴 陈寿刘季{虎} 刘辰 杨砥 虞谦 汤宗   郁新,字敦本,临淮人。洪武中,以人才征,授户部度支主事。迁郎中。逾年,擢本部右侍郎。尝问天下户口田赋,地理险易,应答无遗,帝称其才。寻

  • 自序·刘若愚

    累臣若愚,死罪死罪,叩首叩首。洪惟我太祖老爷,奋兴淮甸,混一华夏,圣德神功,超轶万古,创交结近侍官员之律禁,扶同奏启之条。立法垂统,亦严且密矣。迨宣庙老爷建内书堂,则内官不许识字之禁不得不开。然而累臣今日敢曰立言也乎?顾名

  • 世家卷第八 高丽史八·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文宗二。○(丁酉)十一年春正月戊寅朔放朝贺。己丑以高维为右拾遗。 中书省奏: "维系出耽罗不合谏省如惜其才请授他官。" 从之。乙未陨石

  • 第二十四章 二度迫害·林语堂

    在元佑八年(一0九三)秋天,有兩個女人逝世,就是蘇東坡的妻子和當政的皇太后,我們幾乎相信兩個女人都是蘇東坡的守護神,說來似乎神秘難解。她倆的去世和蘇東坡命運的逆轉,趕得極巧。蘇東坡的妻子死于八月初一,太后則死于九月初

  • 房伯玉传·魏收

    房伯玉,因其弟房叔玉叛逃到南朝而连坐获罪,被贬徙于北方边地。后来房伯玉也南叛,任萧鸾的南陽太守。高祖率军南伐,攻占了宛城的外城,令舍人公孙延景向房伯玉宣诏说:“天无二日,地无两王,因此我亲自总领六军,荡平、统一四海,宛城

  • 郑獬传·脱脱

    郑獬,字毅夫,安州安陆人。小时就以才学闻名,诗词文章风格豪放、工整,同辈中没人能同他相比。考中进士第一名。任陈州通判,入京任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即位后,修治其父仁宗的坟墓永昭陵,一概采用仁宗之父真

  • 唐纪三十八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下之下上元二年(辛丑、761)·司马光

    唐纪三十八 唐肃宗上元二年(辛丑,公元761年) [1]春,正月,癸卯,史思明改元应天。 [1]春季,正月癸卯(十七日)史思明改年号为应天。 [2]张景超引兵攻杭州,败李藏用将李强于石夷门。孙待封自武康南出,将会景超攻杭州,温晁据险击败之;待

  • 卷二十一·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二十一乐二乐章亲祀文庙导迎乐章回銮奏佑平之章先圣垂轨千载是祗防奉师表景行行之奠两楹神降之启后人文在兹【谨案凡祭祀未莅事尚系斋戒鼓吹陈而不作】【回銮乃奏之昭其敬也余庆典导迎乐则

  • 周书·无逸·佚名

    周公作《无逸》。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

  • 北宫子仕·子华子

      北宫子将仕于卫,子华子曰:意来,子之所以自事其心者,亦尝有以语我乎?北宫子曰:意未得以卒业也,以是樵苏之弗继,糊其颐颊于人。虽然,谨志其所欲为于善而违其恶也,庶几于完。子华子愀然变乎容,有间,曰:意是何言欤!善奚足愿而恶奚足

  • 刻周礼全经释原防·柯尚迁

    刻周礼全经释原防大忠守庐无状猥辱部使者西蜀傅公捐金勒周礼全经释原檄忠董梓事刻既竣读而叹曰嗟乎事固有迷于数千百年者而一旦显白使洞见圣人之心如此书者乎周官六典乃周公致太平之具孟子曰诸侯恶其害已而皆去其籍遂

  • 五家正宗赞序·绍昙

    游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此特闺门儿女子软红轻袜踏地怕痛之论。又乌足为参学法。衲僧家。千圣顶[寧*頁]。瞥转玄枢。翻铁面皮。爷也不识。示一机如大火聚。出一言如生铁橛。无你近傍处。无你咬嚼处针砭古今。活必死疾

  • 附录二:《印光大师永思集》选编 追念我的师父——印光大师·印光

    王慧常居士不佞[1]业重福轻,障深慧浅。中年以前,只以科学为重,军略为高,罔(wǎng没有)识佛法正因,更误了修持行业。一旦烦恼降临,无法摆脱,才向释迦文佛求救,时民国十七年事也。从南京支那内学院搜购经论,都是唯识宗经典,傍及禅宗

  • 卷第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十三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差别品第二之五今应思择。灭尽定中。总灭一切心心所法。何缘唯说灭受想定。厌逆彼二生此定故。谓想与受。能为见爱杂染所依。故偏厌逆如是二法。多诸过患。

  • 观世音菩萨如意摩尼陀罗尼经·佚名

    梵名Padmacinta^man!idha^ran!i^ -su^tra 。全一卷。唐代宝思惟译于神龙二年(706)。略称如意摩尼陀罗尼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内容叙述根本咒、心咒、随心咒等咒之功能,并列举治疗诸病之法。本经之同本异译或类本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