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十六

嘉靖二十五年十月乙酉朔时享 太庙遣英国公张溶代

○钦天监奏遣明年大历统颁赐群臣

○发太仓银一万五千两于密云为客岳饷

○丙戌 孝洁皇后忌辰 奉先殿遣都督佥事沉至诣 陵寝行礼

○戊子

○升南京太常寺卿王道为南京户部右侍郎

○总督陕西三边兵部右侍郎曾铣劾奏佥事毛一言管理军粮贪鄙恣肆部覆从不谨例罢其官诏以一言下巡按御史按问今后边官被论有干军机钱粮者吏部勿概拟罢职

○七月中虏十万余骑由宁塞营入犯保安西掠庆阳环县等处总督陕西三边侍郎曾铣陈其状且言诸文武将吏庸儒观望之罪部覆请遣科臣核视得旨今兹大事颇轻苐令巡按御史勘明具奏方虏之入深也铣率标兵数千驻塞门乃遣中军官原任参将李珍统之出塞直捣虏巢于马梁山后斩首百余级而还铣复以其捷闻而巡按御史盛唐则言虏深入几反千里驻内地且半月庆阳从来被虏入民居甚夥今且四望断烟火矣在我主客兵马无论数万悉潜迹匿迹踵曩时迎送故套无敢一与虏遇者幸阴雨浃旬泥陷马滑弓胶弦角□羊人以庆阳山路深峻虏乃杀侦道者自引去不然其祸犹不止此请置诸将重刑以惩后之玩敌殃民者俱下部议谓铣唐所称功罪各别湏稽验明确方可议行赏罚 上令仍依前旨趣御史亟为勘实甄别功罪以闻

○己丑

○改南京光禄寺卿彭黯为光禄寺卿

○以苑田收获赐督理农事尚书王暐郎中杨万程羊酒有差

○辛卯

○金星昼见

○癸巳

○代府和川王府奉国将军充灼等谋反伏诛先是充灼及昌化王府奉国将军俊桐俊榄俊棠俊槂潞城王府镇国中尉俊振襄垣王府奉国中尉充火□瞅充火□睒好聚凶徒酗酒作奸大同人张文博李钦及李舜臣张淮李纪数人助之已而充灼等以劫夺大同刘知府财物诏夺其禄心怀怨望遂造反谋充灼邀各宗室及文博等饮充灼曰我等夺禄代王又为理柰何困死若引虏围大同城我等内应开门纳之杀代王及镇抚大吏举事则不忧不富贵矣必先毁各草场使兵马不得屯牧为善众皆从之张淮密告其党妖人次仲太仲太曰我师罗廷玺若来无事不济廷玺者应州人与其党王廷荣俱以白莲教惑众淮遂因仲太见廷玺廷玺许之诺入见充灼称其有大分充灼大喜告以谋廷玺乃为画计令告小王子毋野掠三路进兵直抵大同城奉小子居之遣兵攻鴈门关约王廷荣为因应取平阳立充灼为主遂将胡兵四讨然后计杀小王子则大事成充灼以为然乃使廷玺出约王廷荣刻一印文白文子师造旗牌火器充受充灼密谍令其党门四等持俊弃俊掖所造火箭出烧城外各草场总督翁万达疑二日之内六处失火必有大奸谋下令缉捕获门四等验治未决次仲大知卫奉者晓虏语尝引虏得计遂使奉扺小王子所诱之奉出边至威宁海子北岸遇小王子所部察罕儿等与之约多置一色旗半留府半送小王子所用为识还告充灼充灼使文博为表文与小王子中皆逆语贩以大同城约同举事仍使奉等持伪表旗帜出边旗皆书调兵字会总兵周尚文使人出边哨探询问守者知有四人挟伞出怪而追之及奉等于榆树因索得其通虏表物收奉等至尚文所鞫之具得充灼等谋状万达密启代王收充灼等而分捕叛者罗廷玺取叛籍烧之仰药死余捕获奏闻 上命械充灼等来京至午门前命司礼监驸马五府九卿科道锦衣卫官会审具服诸臣因奏充灼等反形已具充灼首倡逆谋俊桐赞言助逆罪恶深重充火□瞅俊榄俊□□呆俊槂俊振次之俊弃俊掖造火箭又次之奏上诏如所拟以充灼等所犯应决不待时但今献岁之初未可行刑姑系诏狱至是法司复请 上乃报曰充灼等世受国恩不遵 祖训违逆天道背叛朝廷甘心降虏勾引寇兵图危 宗社谋烧各边草场凶谋大著国法难容充火□瞅等受谋烧草俊□木□木□等亦称随同听谋难分差等充灼俊桐及充火□瞅充火□睒俊□木□木□俊□□呆俊槂俊振俱令自尽仍焚弃其尸俊弃俊掖虽不与闻逆谋而亲造火箭意欲何为降为庶人送高墙禁锢张文博等三十人俱依谋反律弃市枭首于边代府长史孙质等论死系狱余悉如议

○初内使侯章之母笞杀使女章恐则支角□羊其尸内瓮中欲出城投之河以灭迹事发拟绞至是法司奏大辟应决者 上览之谕辅臣夏言严嵩曰昨览应决囚状独侯章最失当章虽非支角□羊使女于生前亦是磔其尸于死后拟以绞罪殊为未允且章本阍奴安得又有使女之称耶可即同法司刑科议改故杀者斩庶为刑中焉言等奏曰诚如 圣断

○甲午

○升南京鸿胪寺卿顷锡为南京光禄寺卿

○处决重囚五十人建昌侯张延龄总督蓟辽兵部右侍郎胡守中俱伏诛

○丁酉

○巡按山东御史张铎进十服铜炮大弹可及七百步小弹可八百步四眼铁抢弹可四百步皆足以陷阵摧锋诏工部如式制

○辽东巡抚于敖奏九月二十五日虏七十余骑自义州清河入寇锦义参将周益昌御之未去明日虏万余骑至益昌被围指挥钟世威率所部步战与益昌夹击出围中而原任游击武堂兵亦至并攻之斩百二十五级俘二人亡其军七十余人今虏虽去尚在羊山虑其复至请发还本镇郭游兵戎宣大者为应援诏趣发都还辽东

○戊戌

○录陕西宁条梁等处功升都指挥佥事侯振指挥使刘芳指挥同知岳镗李钥白勋姜应熊指挥佥事秦镗吴洪王勋戴时童武彭拣正千户王仲学李辅李功副千户周淮俱一级

○御史张铎奏七月十二日辽东总兵张凤巡抚于敖令其中军都指挥陈守节搞马市诸夷克减盐物诸夷不服守莭以白凤凰令棰之死者七人夷遂以三千余骑攻镇虏台杀十二人焚六人备御指挥李钺李自旸不能御其夕又攻克岐山东空台纵其杀掠而去罪宜重治得旨夺放凤俸三月钺免官自旸等逮问既而铎又劾敖等抚赏乖方杖死夷酋之罪请命蓟州抚镇及间原参将多方招谕以角□羊其衅 上以敖凤既夺俸宥之令策励供职蓟州抚镇宣谕属夷如拟

○己亥

○升赏大同大边古城墩等处获功阵亡官军姜义等一百三十人马营等堡死事夜不收宋铎等应继男十六人

○漕运总兵官万表言漕运粮斛除年例准折及漂流豁免实交止粮一百九十五万三千余石漕政事毕例该回淮整理运事 上问四百万石漕粮如何准折过半其令户部对状尚书王杲等伏罪 上曰漕运粮米岁有常数系 祖宗成法即遇灾伤自有蠲省常例近来内外各官奏免任意纷更该部一概题覆不闻执奏以致岁减过半坐损国储本当重究但念系干人众姑从宽免王杲等既认罪且不究一应事体仍申呈具奏已杲等议覆自后遵明旨照依旧规全运 上曰漕运粮斛自明年始务遵旧规无亏原额仍先行抚按管粮官知悉再有奏减折银者参奏重治

○庚子

○礼部覆给事中厉汝进奏欲将译字通事官生会同大臣从公考校甄别去留照得前项官生在馆人数甚少若复重加查革未免一时乏人况翻译欠通皆系该馆教师宜听内阁裁酌去取精选得人其各官生俱要严一期限勤督课业月有试季有考译业精晓者方准留用不遵者黜其通事序班人员收取太监宜加严精选分别去留俱照译字生事例每日进馆习熟夷语以后通事食粮冠带授职等项俱以三六九年为期通将在馆官员人等一并考试不通者黜为民得旨译学不精本于选收多弊教法不严在馆通事人员即会同吏部行考试已行罚治罢黜有差

○辛丑

○升国子监祭酒王用宾及服阕南京国子监祭酒黄佐俱为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

○壬寅 诚孝昭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定国公徐延德祭 献陵

○改兵部右侍郎刘储秀于吏部

○起服阕南京鸿胪寺卿欧阳德复原职

○巡按应天都御史欧阳必进等言修浚松苏水利乞议处财用留正官添设管工郎中 上从部议以东南连年灾伤修治事宜惟令彼处抚按官严督所司相宜举行水利郎中不必增设

○给德清大长公主房价银二千两从其请也

○乙巳 上谕大学士严嵩再示朝鲜使免席张二次以楮代生可欤嵩言臣捧读仰见 皇上免席重楮欲以供文劄之用而不欲重费远夷之意但所取一二次不多彼国素知礼仪以获效顺为荣下谕礼部仍令再以楮张来进至日量赐答报可

○发太仓银九万三千两于宣府以备折放官军俸粮布花支用

○丙午

○升赏广东封川县下降等巢获功阵亡汉上官军羽鸾等三千六百九十九人

○巡按陕西御史张坪以阶文等处屡为番寇焚劫劾奏立功守备李臣阶州守御千户樊世宝等失事宜治诏革李臣任世宝等下御史逮问

○辛亥

○发太仆寺马价银一万二千两给山西宁武偏代奇岚等六营

○壬子

○韩王融燧请自修先祖韩恭王坆茔亲诣祭祀一次以展孝思许之

猜你喜欢
  附录等·脱脱
  礼运第三十二·王肃
  卷一·佚名
  卷二十七·谷应泰
  第三十一回 讨叛镇行宫遣将 纳叔母嗣主乱伦·蔡东藩
  卷一·杨士奇
  卷之三十六·佚名
  通志卷一百十三下·郑樵
  列传卷第二十四 高丽史一百十一·郑麟趾
  读史记十表卷一·汪越
  顾恺之传·房玄龄
  卷四十三·雍正
  卷一百九·赵汝愚
  201.太学生请愿·林汉达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问礼第六·王肃

    哀公问于孔子曰:“大礼何如?子之言礼,何其尊也。”孔子对曰:“丘也鄙人,不足以知大礼也。”公曰:“吾子言焉。”孔子曰:“丘闻之民之所以生者,礼为大。非礼则无以节事天地之神焉;非礼则无以辩君臣上下长幼之位焉;非礼则无以别男

  • 东都事略卷八十四·王称

    列传六十七  郝质邠州介休人也少从军挽强为军中第一以边功稍迁至内殿承制王则反于贝州文彦博以质为城西面钤辖河上旧有亭甚壮丽彦博虑为贼所焚遣使臣蔺千守之质使千徃邻砦度战具千去而亭焚彦博将斩千质曰亭焚罪在质

  • 第六十五回 窦太主好淫甘屈膝 公孙弘变节善承颜·蔡东藩

      却说司马相如,因病家居,只为了长门宫中,赠金买赋,不得已力疾成文,交与来使带回。这赋叫做《长门赋》,乃是皇后被废,尚思复位,欲借那文人笔墨,感悟主心,所以不惜千金,购求一赋。皇后为谁?就是窦太主女陈阿娇。陈后不得生男,又

  • 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光绪十二年。丙戌。十一月。庚寅朔。上诣储秀宫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皇太后安。至戊午皆如之。  ○谕军机大臣等、御史魏迺勷奏、内城地面辽阔。良莠不齐。请饬稽查一摺。现在近畿一带。水灾浸广。时值严寒。就

  • 卷二十·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续编卷二十乾隆二十八年春正月辛酉谕伊犂将军明瑞等预备移驻官兵各事宜上谕军机大臣曰新疆平定有年伊犂应多驻官兵以筹乆逺昨谕将凉州荘浪等处官兵携眷迁移交军机大臣详悉妥议因念官兵三四

  • 志卷第三 高丽史四十九·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天文三[月五星凌犯及星变]。○忠烈王元年二月辛酉太白犯昴。 七月丁酉流星大如缶自东至西而堕光芒照地。 十一月癸巳月犯太白。二年六月

  • 一七八 从不说话到说话·周作人

    民国廿六年(一九三七)七月以后,华北沦陷于日寇,在那地方的人民处于俘虏的地位,既然非在北京苦住不可,只好隐忍的勉强过活,头两年如上两章所说的总算借了翻译与教书混过去了。但到了廿八年元旦来了刺客,虽然没有被损害着,警察局

  • 李韶传·魏收

    李承的长子李韶,字元伯,学识渊博,为人有器量。他与弟弟李彦、李虔、李蕤的名字都是高祖赐给的。李韶又为他的叔父李冲所知遇和器重。延兴年间,李韶为中书学生。后来他承袭父亲的爵位为姑臧侯,被授予仪曹令之职。当时朝廷修

  • 世宗文襄帝纪·李延寿

    世宗文襄皇帝名澄,字子惠,是高欢的长子。母亲为娄太后。他出生后就显得与众不同,聪慧过人,高欢觉得很惊讶。魏中兴元年(531),被立为渤海王世子。到杜询那里读书,机敏悟达过人,杜询很是叹服。二年,加封为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娶

  • 员半千传·刘昫

    员半千,本名余庆,晋州临汾县人。年轻时与齐州人何彦先一同师从于学士王义方,义方赞许推重他,曾对他说:“五百年遇一贤人,你可以当这一贤。”于是改名为半千。到义方去世时,半千与彦先都为他服丧,服丧期满才离去。上元(760~762)

  • 卷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皇朝通志卷一氏族略【一】【臣】等谨按郑志氏族略以三十二类叙得姓受氏之原附以四声缀以总论旁罗古今綦辨且博虽炫多闻而广附会在所不免然伊古姓氏已备见於此矣恭惟我国家肇兴东土受姓自天帝统既尊皇支益

  • ●作邑自箴卷第三·李元弼

    处事二 ○处事 老目镇判状事巳了毕限十日缴连赴县先取知委告示应在县公人并老目镇等凡判状帖引之类有朱印火急字者违限一日急字者违限两日其余违五日并勘决仍出牓发放司前 【二急字印子置书案上印讫旋押花字于其下】

  • 辨定祭礼通俗谱卷一·毛奇龄

    翰林院检讨毛奇龄撰古礼不传久矣曲台十七篇祗得士礼而李氏所上周官经则専记周代官政而不切民用若戴马礼记率战国以后学徒所録零论襞屑并无一通全之礼可为世法而汉宋羣儒则又各起而聚讼其间于是古礼亡即俗礼亦沫沫焉幼

  • 大略第二十七·荀况

    [题解]本篇收集了荀子的学生平时所记下的荀子言论,因为这些言论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难以用某一词语来概括,而这些言论从总体上来看大都比较概括简要,可以反映出荀子思想的大概,所以编者把它总题为“大略”。

  • 卷第二十三·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二十三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十世汾阳昭禅师法嗣潭州石霜楚圆慈明禅师全州李氏子。生宋太宗雍熙丁亥。少为书生。年二十二。依湘

  • 集验方·姚僧垣

    方书。据《北史》、《周书》姚僧垣传俱为12卷,或云10卷。北周姚僧垣(法卫)撰。本书久佚,原卷目已无从考详。据《外台秘要》,各卷方治大略如下:卷1,治卒心腹痛、中恶、蛊注等病;卷2,治伤寒、天行、温病、黄疸;卷3,治风

  • 明集礼·徐一夔

    原名 《大明集礼》 明徐一夔、梁寅、周子谅、刘宗弼等奉勅撰。洪武二年 (1369)八月始修,次年九月书成。共53卷,分吉礼 (卷1至卷16)、嘉礼 (卷17至卷29)、宾礼 (卷30至卷32)、军礼 (卷33至卷35),凶礼 (卷36至卷38),冠

  • 度世品经·佚名

    六卷,西晋竺法护译。即华严经离世间品之异译。度即离之义也。即《八十华严》离世间品。而末后有一段与如来问答。乃大本中所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