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十表卷一
南阳汪越撰
三代世表第一
太史公曰五帝三代之记尚矣【刘氏云尚犹乆古也尚矣之文元出大戴礼彼云黄帝尚矣】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正义曰谱布也列其事也】周以来乃颇可着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纪元年正时日月葢其详哉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不可録故疑则传疑葢其慎也余读谍记【索隠曰谍音牒牒者记系諡之书也下云稽歴谱谍谓歴代之谱谍也】黄帝以来皆有年数稽其歴谱谍终始五徳之传【索隠曰谓帝王更王以金木水火土五徳传次相承终而复始故云终始五徳之传】古文咸不同乖异夫子之弗论次其年月岂虚哉于是以五帝系谍尚书集世纪黄帝以来讫共和为世表【索隠曰按大戴礼有五帝徳及帝繋篇葢太史公取此二篇之谍及尚书集而纪黄帝以来为系表也】
帝泄
帝不降
帝扃【不降弟】
帝厪
帝孔甲【不降子好鬼神淫乱不好徳二龙去】
帝臯
帝发【索曰帝臯子也系本云帝臯生发及履癸履癸一名桀】
帝履癸【是为桀】
从禹至桀十七世从黄帝至桀二十世
殷汤伐夏氏【从黄帝至汤十七世】
帝外丙【汤太子太丁蚤卒故立次弟外丙】
帝仲壬【外丙弟】
帝太甲【故太子太丁子淫伊尹放之桐宫三年悔过自责伊尹乃迎之复位】
帝沃丁【伊尹卒】
帝太庚【沃丁弟】
帝小甲【太庚弟殷道衰诸侯或不至○索隠曰殷本纪及系本皆云小甲太庚子】
帝雍已【小甲弟】
帝太戊【雍已弟以桑谷生称中宗】
帝中丁【俗作仲丁】
帝外壬【中丁弟】
帝河亶甲【外壬弟】
帝祖乙
帝祖辛
帝沃甲【祖辛弟○索隠曰系本作开甲】
帝祖丁【祖辛子】
帝南庚【沃甲子】
帝阳甲【祖丁子】
帝盘庚【阳甲弟徙河南】
帝小辛【盘庚弟】
帝小乙【小辛弟】
帝武丁【雉升鼎耳雊得傅说称高宗】
帝祖庚
帝甲【祖庚弟淫○徐广曰一云淫徳殷衰】
帝廪辛【索隠曰或作冯辛系本作祖辛误也按上祖乙巳生祖辛故知误也】
帝庚丁【廪辛弟殷徙河北】
帝武乙【慢神震死】
帝太丁
帝乙【殷益衰】
帝辛【是为纣】
从汤至纣二十九世从黄帝至纣四十六世
周武王伐殷【从黄帝至武王十九世】
按旧本此后载褚先生语一段援殷周以称霍将军又谓尧知后稷子孙之后王故益封之百里索隠云褚先生盖腐儒也言之不经芜秽正史又按索隠各表述赞文义亦浅故皆不録
读史记十表卷一
读三代世表
读三代世表以黄帝为主于颛顼属俈属尧属舜属于夏属殷属周属皆曰黄帝生又曰起黄帝至颛顼三世起黄帝至帝俈四世起黄帝至俈子帝尧五世黄帝孙之孙虞舜明诸帝皆黄帝后也于夏殷周曰从禹至桀十七世曰从黄帝至桀二十世从汤至纣二十九世曰从黄帝至纣四十六世周武王伐殷曰从黄帝至武王十九世明三代皆黄帝后也此必古谱谍如帝系姓本有成文而史公据之以作表也
世表者但次其世不可以纪年故也序言孔子次春秋则纪元年正时日月序尚书则弗论次其年月盖可详者详之不可详者愼之故但据系谍尚书作世表亦愼而阙疑之意也
索隐曰三代皆出自五帝故序三代要自五帝而起首也
表起于五帝而但曰三代世表何也正义云五帝乆古传记少见夏殷以来乃有尚书畧有年月比于五帝事迹易明故也索隐云三代之系长远宜以名篇似正义说是也
索隐曰太史公作史记宜应上自开辟下迄当代以为一家之首尾三皇以还载籍罕备然君臣之始教化之先既论古史不合全阙近代皇甫谧作帝王代纪徐整作三五厯皆论三皇以来事并采而补之
按司马贞补三皇本纪以伏牺女娲皆蛇身人首神农人身牛首以至炼石防鼇之诞皆笔之又推之开辟之初天地人三皇以为图纬所载不可全弃又推人皇以后五龙氏以下十七君又引韩诗以为自古封太山禅梁甫者万有余家又称自开辟至于获麟凡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嵗分为十纪其可信乎太史公托始黄帝而其间犹不免抵牾况欲论著开辟以降乎故曰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乃知其澄汰者已多矣
苏辙曰司马迁纪五帝遗羲农而黜少昊后世皆以为非
按司马贞补伏羲女娲神农而后及黄帝苏辙作古史去女娲进黄帝为三皇以少昊颛顼帝俈尧舜为五帝苏胜于小司马矣
柯维骐曰五帝之名见于孔子家语及大戴礼其说有二其一孔子对季康子以伏羲配木神农配火少昊配金颛顼配水此言数圣人革命改号取法于五行之帝非五帝之定名也其一则孔子所答宰我五帝徳曰黄帝曰颛顼曰帝喾曰尧曰舜太史公所述五帝纪是也【见五帝本纪赞中】厥后皇甫谧作帝王代记苏子由作古史郑樵作通志并祖孔安国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少昊颛顼帝喾尧舜为五帝五峰双湖胡氏又主秦博士天皇地皇人皇之议而以伏羲神农黄帝尧舜为五帝【主易繋词】道原刘氏遂以为定论窃谓皆不如太史公之说为有徴也
杨慎曰谯周古史以炎帝与神农各为一人罗泌路史以轩辕与黄帝非是一帝史皇与苍颉乃一君一臣共工氏或以为帝或以为伯而不王祝融氏或以为臣或以为火徳之主古云三皇之事若存若亡五帝之事若梦若觉盖洪荒之世存而不论可也
索隐曰汉书颛顼五世而生鲧此及帝系皆云颛顼生鲧是古史阙其代系也
欧阳修曰迁所作本纪出于大戴礼世本诸书今依其说图而考之尧舜夏商周皆出黄帝尧之崩也下传其四世孙舜舜之崩也复上传其四世祖禹皆夀百嵗稷契于高辛为子乃同父异母之兄弟而以世次而下之汤与王季同世汤下传十六世为纣王季下传一世为文王二世为武王岂不谬哉
按索隐五帝谱系图契十四世至汤稷二十余世至文王盖得其实矣
又按表舜禹之世次亦有可疑者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望句望生蟜牛蟜牛生瞽瞍瞽瞍生帝舜世数何多黄帝生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文命是为禹世数何少宜欧阳子深非之也惟尧之世次与禹合盖皆四世而舜更中歴四世始与尧同时必有抵牾然此亦何足为太史公病哉唐应徳言秦兴灭学而宗谱不立及汉司马迁修史记上述黄帝下迄麟止据世本世系而作帝纪采周谱国语而作世家由是人乃知姓氏之所出然则掇拾于煨烬之余亦未可訾其鄙陋而不学疎畧而轻信也
自成王诵至厉王胡帝王世也至共和而讫下列诸侯凡十一国初封而后各有世数亦至共和而讫然不冠于十二诸侯年表之前而缀于三代世表之末何也明诸侯亦皆黄帝后也鲁卫燕晋曹蔡周之同姓宋殷后陈舜后齐为四岳伯夷之裔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楚之祖亦出颛顼本纪云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是以附见三代世表也
读三代世表补
世表惟名三代不言五帝者索隐谓三代之系长正义谓五帝传讫少见皆非也夏为颛顼后商周为帝俈后同出黄帝则黄帝颛顼帝俈即表于三代尧授舜舜授禹无帝系可表故不得兼言五帝世表也夏商表至桀纣讫周表不讫赧王讫于共和者太史公云周自厉王始乱共和行政此后以彊乗弱兴师不请天子则是时天下大势在诸侯不在王室宣王中兴之业虽见于诗车攻吉日诸章据小序祈父白驹黄鸟行野诸篇则皆为刺宣王之诗而国语所戴不借千畆败绩姜戎建少夺长诸侯不睦料民太原卒及幽王乃废灭则时事亦可知矣年表虽冠周于上实以诸侯为主故不复曰周世表但曰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而已
夏表书帝啓作甘誓见世变也征苗之誓惟曰一乃心力其克有勲甘誓则曰不用命孥戮汝故君子谓读甘誓知唐虞之风微商周之运至矣
羿浞簒立不书削也索隠曰帝相既逐中间歴羿浞二氏凡三四十年而史表不载本纪直云帝相崩子少康立疎畧之甚按史之所以不载者初帝相尚在灌鄩继则少康生于有仍故直削之但夏本纪亦当叙其事不应全阙徐孚远云史迁时左传未显不知羿浞事此或然也
商表书伊尹卒书得傅说特笔也
表于五帝三王不繋一事独文王书益易卦特笔也存疑
周懿王表云周道衰诗人作刺周本纪同十二诸侯年表序亦云周道阙仁义陵迟鹿鸣刺焉按诗小序王风皆东迁后刺平王及桓王庄王之诗益未云刺懿王即鹿鸣小序亦谓燕羣臣嘉賔之诗非刺也未审何据当日诗不一家或别有本耶
宋表湣公丁公弟按宋世家湣公丁公子家语本姓解云云丁公申生湣公共弟字疑误
卫表孝公一本作孝伯按卫世家康伯卒子考伯立古史考亦云考伯孝字疑误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二十五 熙寧四年(辛亥,1071)·李焘 東觀漢記卷十八·多人 第十三回 诛邓奉惩奸肃纪 戕刘永献首邀功·蔡东藩 第十回 戢兵变再定西川 兴王师得平南汉·蔡东藩 卷第二十二·徐鼒 目录·沈云 一二八四 仪郡王永璇等奏请以吴裕德彭元珫充补纂修空缺折·佚名 南霁云传·欧阳修 彻里传·宋濂 卷五·彭百川 幸存录上·夏允彝 卷一百三十六·佚名 第二章 清季的革命运动·吕思勉 卷51·陈邦瞻 张景芬·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