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东都事略卷八十四

列传六十七

  郝质邠州介休人也少从军挽强为军中第一以边功稍迁至内殿承制王则反于贝州文彦博以质为城西面钤辖河上旧有亭甚壮丽彦博虑为贼所焚遣使臣蔺千守之质使千徃邻砦度战具千去而亭焚彦博将斩千质曰亭焚罪在质愿斩质而贷千彦博壮而释之质由是知名以功迁六宅使韩琦镇河东以质为并代路钤辖迁副总管入为殿前都虞候累迁眉州防御使宿州观察使马军副都指挥使除武昌军留后迁殿前副都指挥使安徳军节度使神宗即位迁殿前都指挥使徙镇安武卒年六十七赠侍中谥曰武荘质笃于信义厚于故旧自为小官不磨勘始质与朝士董熙善熙男质女方娠约为昬婣后数年熙死家贫无依质已为节度使以女归董氏时人称之

  贾逵真定稾城人也少为军卒拱圣军选殿前副都知环州驻泊都监侬智髙反狄青荐为全州驻泊都监师战于归仁铺既陈青誓曰不待令而举者斩时左将孙节死逵为先锋受命撃贼大败之青拊逵背曰君之功也贼既弃城青使逵入括公私遗物逵固辞是时将校以搜城故多摭取重货独逵无所犯迁西染院使嘉州刺史主管麟府路军马逵善射射必中的屡破贼擢泾原路总管为歩军马军都虞候鄜延路副都总管转利州观察使领歩军都指挥使复为鄜延路副都总管神宗即位拜昭信军留后兼鄜延帅种谔取绥州逵谓谔止是侥幸功绩不念蕃后肝脑涂地谓宜安边息民不可专信匪人妄兴边事左授利州观察使寻复故官后拜建武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逵尝请三代赠官神宗曰逵武人也能有念亲之志虽不逮郊礼可特许之卒年六十九赠侍中谥曰武恪

  杨遂开封人也少善骑射应募军中王则反于贝州遂穴城以入贼平功第一授神卫指挥使从狄青为先锋至归仁铺与侬智髙遇遂数挑战身被数创手杀数十人士卒乗之贼众奔溃迁万胜军都指挥使累迁登州防御使歩军都虞候神宗时拜宁逺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卒年六十五赠侍中谥曰壮敏遂颇尚气节初在贝州穴城时为贼所伤有同入军卒刘顺者救之遂得免及遂贵而顺已死乃访其家视抚其妻孥甚有恩意至故人妻子贫不能自存者遂亦收养之为世所称焉

  卢政太原文水人也以神卫都头数与夏人战有功授供奉官稍迁内殿承制为洺州都监侬智髙反为广南西路钤辖亦有功累擢歩军都虞候昌州防御使黔州观察使入为马军殿前都虞候改真定路总管熙寜中初建将官以政兼领第十一将又徙太原定州路迁歩军马军副都指挥使殿前副都指挥使武防军节度使政起军伍数有功进领军政防郝质贾逵杨遂相继卒故骤典禁卫年七十余矣而气皃不衰侍立殿下更数时无惰容扈从辇前犹能上马踊跃前导观者壮之卒年七十五赠开府仪同三司

  燕达字逄辰开封人也善骑射以材武选亲卫自内殿崇班为延州廵检戍懐宁砦羌人以三万骑薄城达以所部五百人破之擢鄜延路兵马都监数率师深入以挠敌谋凡九战以功迁秦凤路副总管河州景思立陷于踏白城达讨山后诸羌斩首四千级还至诃诺城木征遂降累迁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郭逵之讨交趾也以达为行军总管入广源州降其将刘应纪以其地为顺州应纪初欲降犹豫未决达移檄诸洞声言应纪数以状自言已决计归我矣约三日出降应纪闻知即如期而来师次富良江交趾战舰四百余于南岸欲战不得逹黙计曰兵法致人而不致于人吾示之以虚彼必来战已而果来撃之大败遂请降以功迁荥州防御使为马军副都指挥使神宗阅武骑患未精逹请躬自廵教悉精锐既又采诸葛亮李靖意成五陈法授之以教战士进殿前副都指挥使拜武康军节度使哲宗即位迁殿前都指挥使徙镇武信卒年五十九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毅敏达起行伍喜读书平时手不释卷神宗尝问逹用兵当何先逹曰莫如爱神宗曰爱克厥威可乎逹曰威非不用也要以爱为先神宗称之

  苖授字受之上党人也以父任为三班奉职稍迁供备库副使王韶之复镇洮也授以兵从韶为先锋破香子城拔河州贼退围香子以迎归师乃以五百骑属授夜驰徃力战数十斩首四千级居数月又破贼牛精谷遂取珂器城城之赐号定羌又城香子号寜居砦始尽得河湟故地贼复围河州授徃救之以功迁荥州刺史知河州从燕逹复取银川踏白城木征降俘于京师以功迁引进使为泾原路钤辖知镇戎军歴秦凤泾原熙河路总管又副李宪中军总管击生羌露骨山斩首万级于是吐蕃来附者十万八千余帐威震诸羌乃谕董氊使修贡董氊皇恐听命徙知雄州又徙熙州王师讨西夏授与李宪出古渭路取定西城遂城兰州次女遮谷遇贼数万授前涧后山而陈逆战贼退伏对垒交射中夜贼遁逾天都山焚南牟贼巢屯没烟防师行凡百日转战千里累迁容州观察使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进威武军留后元祐初拜武防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徙镇保康知潞州再除殿前副都指挥使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壮敏授平居侃侃若儒者至遇事则持议不茍合云子履

  刘昌祚字子京真定人也父贺内殿承制战没于定川朝廷以昌祚为右班殿直主威逺砦青唐聚兵盐井帅遣昌祚诘之酋曰闻汉欲得我盐井昌祚曰中国之大乃与尔争盐井乎遂与其酋俱来见稍迁通事舍人夏人以百余骑冦刘沟堡昌祚出援夏人伏万骑黒山外伪遁昌祚卒遇之战不解夏人锐甚大酋突而前昌祚抽矢一发殪之贼遁去自西事以来寡以抗众未有如昌祚者迁六宅使从王中正撃茂州羌又从李宪讨后山常阳等族以功迁西上閤门使知河州王师讨西夏昌祚率泾原蕃汉兵五万出塞诏泾原听髙遵裕节制仍令环庆与泾原合兵择利而进夏人悉力抗泾原而环庆师不至昌祚兵独出瓠卢河川次磨唎隘贼扼险不可进昌祚先登陷陈贼小却官军乗之遂取其积粟乗胜趍灵州师次城下时环庆军犹未至昌祚先锋夺门几入矣遵裕忌其成功使人持檄至曰已遣将招降可勿攻昌祚遂按甲翌日环庆军次南州平距城三十里遇贼接战昌祚以数十骑赴之未至而贼已退遂见遵裕昌祚曰比欲攻城以幕府在后前日磨唎之战余众退保东关若乗我师之锐先撃外援破之城必下遵裕怒甚曰吾夜以万人负土囊积垒下迟明城可得遵裕围城十八日不能下夏人决七级渠以灌我师军遂溃昌祚降皇城使寻知镇戎军以昌州刺史为鄜延经略安抚使鄜延自义合至徳靖砦绵亘七百里堡砦五十余疎密不齐烽燧不相应昌祚立为定式凡耕垦训练战守屯戍度强弱分地望图山川形势上之夏人冦兰州昌祚遣姚兕趋宥州王愍趋纳乞防拒之夏人又冦塞门安安逺砦复遣米斌拒之除雄州团练使元祐初移师泾原迁兾州观察使侍卫歩军都指挥使时朝廷议以四砦归夏人昌祚力陈不可以谓夷狄之情弃前恩而欲无餍夏人素与西蕃不叶今解仇结好徃来不已其志岂浅也哉异日请兰州亦将许之乎拜武康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卒年六十赠开府仪同三司諡曰毅肃昌祚气质雄深外严内寛射箭出百歩之外敌以为神畏之

  刘舜卿字希元开封人也父钧监镇戎三司兵马好水之役死于敌朝廷以舜卿为供奉官累至左藏库副使神宗慨然有经略夷狄之志近臣有以舜卿名闻者且曰此将帅才也神宗命总京东九郡将兵训之尝以所部一军阅于内殿神宗曰坐作有度其可用也尔无忘尔父之雠惟忠与孝勉之哉舜卿再拜泣谢以为閤门通事舍人防环庆有警诏率永兴奉天之师赴之舜卿至关中奏曰师方戍还未及弛负又督以上道人情嚣然且霖潦道阻未必及事虞有他变不可请独以身徃从之驰至庆而贼去累日矣徙知原州以功迁皇城副使知代州徙雄州始至有告以廵马大至请甲以俟舜卿不为变卒无事敌妄捕系州民檄取不听防有使者至因捕其徒从一人取偿待释乃遣敌遣谍盗西城门鏁舜卿密令移去旧鏁而代之数日敌以鏁来归舜卿曰吾未尝亡鏁也引视纳之不能受敌慙去谍者遂得罪在雄六年恩信稍洽迁东上閤门使英州刺史再迁四方馆使元祐初擢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知熙州夏人聚兵天都尽召十二监军马结连西羌欲大举以冦边羌酋鬼章青宜结逐巴氊角驻常家山大城洮州收聚老弱辎重厉兵秣马以待师期谍者以告诸将请乗其未集讨之舜卿召将佐讲议出兵方略大将姚兕种谊请分兵两路急装轻赍并洮水而进兕部洮西领武胜正兵合河州熟户捣讲珠城胁取六道逋宗部族遣人走间道焚河桥以绝西援谊部洮东以岷州蕃将包顺为前锋由哥龙谷防通逺蕃兵宵济邦金川邌明至洮州城下版筑未收一鼓破之擒鬼章以献并获首领五人斩馘数千牛羊器械以万计迁马歩军都指挥使徐州观察使知渭州召还宿卫未上道以疾卒年六十一赠秦国军节度使諡曰毅敏舜卿知书通晓吏事谨守文法善料敌为时名将云

猜你喜欢
  卷四百一十六·列传第一百七十五·脱脱
  卷十六·毕沅
  第四十六回 清君侧入都大掠 遭兵变拥驾争归·蔡东藩
  卷十九·商辂
  宋史全文卷二十三上·佚名
  ●卷七·陈康祺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五十二·佚名
  一百五十八 苏州织造李煦奏蒙准代管盐差一年价还曹寅欠项摺·佚名
  一百零一 内务府等衙门奏各关监督办理铜斤仍照曹寅节省银数交纳摺·佚名
  一三五二 盛京工部侍郎成策等奏校勘文溯阁书籍事竣折·佚名
  卷八十四 列女传第七十四·范晔
  吐突承璀传·刘昫
  宪圣慈烈吴皇后传·脱脱
  刘基传·张廷玉
  卷一百三十二上·雍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孟德耀举案齐眉·臧懋循

    孟德耀举案齐眉杂剧(元)无名氏撰●孟德耀举案齐眉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梁伯鸾甘贫守志 正名 孟德耀举案齐眉第一折〔外扮孟府尹同老旦王夫人领家僮上诗云

  • 卷505 ·佚名

    张閏 卧疾连日殊无聊赖客有送二省闱试题者因成四韵 春眼都缘少得晴,雨声党是落梅声。 新愁多病易投隙,薄命壮怀难抗衡。 人世只宜常放逸,杏花多爱逼清明。 青袍白紵纷然梦,自笑生来入念轻。 张閏 

  • 洪咨夔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洪咨夔(1176-1236)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浙江临安)人。嘉定二年(1209)进士。授如皋主簿,试饶州教授。嘉定间,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与之帅成都,又荐为籍田令、通判成都府。理宗即位,召除秘书郎。宝庆元年(1225),迁金部员外

  • 卷十二·连横

    刑法志连横曰:余闻之老者曰:道亡而后有德,德亡而后有仁,仁亡而后有义,义亡而后有礼,礼亡而后有法,法亡而后有刑。是刑者固不得已而用之也。人处一国之中,相生相养,相爱相亲,固不能愍然而无争。争则强者胜而弱者败,贵者伸而贱者抑

  • 卷四 宋齐丘列传第一·陆游

       宋齐丘,字子嵩,世为庐陵人,父诚,与钟传同起兵。高骈表请为洪州节度使。以诚副之。卒官,因家洪州。齐丘好学。工属文。尤喜纵横长短之说,烈祖为昇州刺史,齐丘因骑将姚克赡得见。暇日陪燕游。赋诗以献曰:养花如养贤,去草如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四·佚名

    弘治十一年闰十一月壬戌朔文武群臣朝亲王于奉天门东廊○日食○甲子兵部覆礼科都给事中涂旦等所奏疏上传升武职皇亲及恩荫录用周璋等二百二十五员请量为裁革 上不允命俱如旧○命狭西西安前卫指挥佥事蒋琛守备阶文等处

  • 卷之三百六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方略馆总裁武英殿大学士军机大臣镶蓝旗满洲都统管理吏部事务户部三库事务加七级军功加五级随带加七级纪录三十次臣宝鋆蒙古总裁官

  • 卷五十·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卷 史记卷五十 汉  太  史  令  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楚元王刘交者高祖之同母少弟也字游【

  • 苏湛传·魏收

    武功人苏湛,字景俊,是曹魏侍中苏则的后代。晋末大乱,苏氏家族避居黄河以西。世祖平定凉州之后,苏则回到乡里。苏湛的父亲苏拥,字天..,任秦州抚军府司马。苏湛年轻时颇有才器,涉猎群书。二十余岁时,举秀才。后任奉朝请,领侍御史

  • 楚围雍氏五月·佚名

    【提要】 向他国、他人有所求而得不到对方的援手是比较难堪的一件事。求人是被动的,如何将被动变为主动,使对方来积极的回应你的请求,确实需要动点脑筋。 【原文】 楚围雍氏五月。韩令使者求救于秦,冠盖相望也,秦师不下。

  • 卷二百五·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五帝系考皇族明太祖洪武九年定诸王岁供之数亲王岁支米五万石钞二万五千贯锦四十疋紵丝三百疋纱罗各一百疋绢五百疋冬夏布各一千疋绵二千两盐二

  • 前出师表·诸葛亮

    【原文】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1】。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敞【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3】,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4】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宏志士之气

  • 卷45·陈邦瞻

    ○洛蜀党议哲宗元祐元年三月辛巳,以程颐为崇政殿说书。颐在治平、元丰间,大臣屡荐,皆不起。至是,司马光、吕公著共疏其行义曰:“伏见河南处士程颐,力学好古,安贫守节,言必忠信,动遵礼度,年逾五十,不求仕进,真儒者之高蹈,圣世之逸民

  • 卷七十二·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七十二   宋 程公说 撰燕世本姬姓伯爵其先出自周同姓功臣曰君奭佐文武定天下有大功为周太保食邑于召曰召康公相成王主自陜以西诸侯封其子为北燕伯国僻且逺不通诸夏

  • 第一章 14·辜鸿铭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辜讲孔子说:“在饮食方面来说,聪明而高尚的人绝不会暴饮暴食;在居住方面,也不会太奢求安逸。这样的人工作勤奋,但言谈谨慎。这样的人总是寻找品德

  • 是岸禅师塔铭并叙·太虚

    曹洞正宗第三十九世是岸禅师,讳空相,永州东安刘氏子。年十九几──民国二年──,出家于耒阳望云山。秋、谒南岳大善寺大智律师圆具,习学于南台祝圣有年。继朝普陀;随道阶法师至北平,供职于法源寺;后被公推为湖南佛果寺方丈。

  • 卷第三·佚名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第三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火生长者之余(摄颂在前)尔时未生怨。入火生长者宅。见好宝珠。遂便窃取与其从人。至本宅已报从者曰。向付珠宝汝可将来。从者开拳唯见空手。报言不知宝珠何去。王

  • 遁甲符应经·杨惟德

    北宋杨惟德等撰。3卷。遁甲或称奇门遁甲,为古代术数之一。十个天干中,以“乙、丙、丁”为“三奇”,以八卦的变相“休、生、伤、杜、景、死、惊、开”为“奇门”;十个天干中“甲”为魁首,但贵而不显,“六甲”常隐藏于“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