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世宗文襄帝纪

世宗文襄皇帝名澄,字子惠,是高欢的长子。母亲为娄太后。他出生后就显得与众不同,聪慧过人,高欢觉得很惊讶。魏中兴元年(531),被立为渤海王世子。到杜询那里读书,机敏悟达过人,杜询很是叹服。二年,加封为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娶孝静帝的妹妹冯翊长公主。当时他只有十二岁,便神情俊美,如同成人一样。高欢询问他政事的是非得失,他分析得无不合情合理。从此军国要事筹谋划略他都参与意见。

  天平元年(534),加封为使持节、尚书令、大行台、并州刺史。三年,入朝辅佐朝政,加封左右、京畿大都督。当时人们虽然知道他的器度和见识,但还是把他看成一个少年而已。而他机智而有谋略,法制严明,处置事务没有疑虑不决而拖延时间,因此朝野整严。

  元象元年(538),兼任吏部尚书。魏朝自从崔亮以后,选官常以年资的劳绩为标准。高澄改变原来规矩,选拔标准在于得到合适的人才。又淘汰尚书郎,精选人才加以充任。凡是有才的名士,都被荐举选用。如有尚未出任显要职位的,他都招罗门下,作为宾客。每次到山上林苑游览饮宴,必定招呼他们同去,射箭赋诗,各人尽力发挥所长,以为娱乐。

  兴和二年(540),加封大将军、领中书监,仍兼任吏部尚书。自从正光元年以后,天下战事频繁,在任的群官,很少有廉洁的。高澄上奏,由吏部郎崔暹任御史中尉,弹劾权贵豪强,不得放纵和赦免,于是风俗开始好转,徇私枉法的路子被堵死了。便张榜在大街和大路上,详论治理国家的政策方法,仍大开直言进谏的门路,有上书议论政事、以苦口良言恳切上奏的人,都加以宽容和优待。

  武定四年(546)十一月,高欢西征,有病回师。高澄飞马前往军营,侍卫返回晋阳。

  五年(547)正月初八,高欢去世,保密不发布丧亡的消息。十三日,司徒侯景占据河南反叛,颍川刺史司马世云以城响应。侯景又诱骗和抓了豫州刺史高元成、襄州刺史李密、广州刺史暴显等。高澄派司空韩轨领军队讨伐。四月初六,高澄到邺城朝见魏帝。六月初四,韩轨等人从颍川回师。十二日,高澄回到晋阳,才发布高欢去世消息,告诉文武官员,陈述高欢的遗志。

  七月初三,魏帝下诏任命高澄为使持节、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大行台、渤海王。高澄上书辞去职位,愿停止王爵。初七,魏帝诏令太原公高洋代理军国事务,派中使恳切加以晓谕。

  八月初四,高澄上书申述高欢遗令,要求削减封国食邑,分封给大将、都督们,数量不等。初七,到邺城朝见,坚决要求辞去丞相职务。魏帝下诏说“:你既然身为朝野所托,安危所系,不能听由随心所欲,应当从权夺丧,可恢复原大将军职位,其余照旧。”二十八日,尚书祠部郎中元谨、梁朝投降过来的荀济、长秋卿刘思逸以及淮南王宣洪、华山王大器、济北王徽等人谋害高澄,被发觉,全部被杀。

  九月初五,高澄请求将那些过去有显著功勋而没有被任用的,全部加以表彰和赏赐,朝臣中有声名和德行为人所知的,或因年迈有病告退的,批准给予原来的俸禄,授予州郡职位,但不得理事,可以荫给子孙;从天平元年(534)以来,因事而失官的,可恢复原来资历。豪贵家族,不得私占山林湖泽。凡是屋宇、车马、服饰、婚姻、送葬时奢侈挥霍无度的,一律命令禁绝。从太昌元年(532)以来,将帅们有特别功劳和奇特的贡献的,他们的子弟年满十岁以上时,请让他们依照门第出身任职。凡兵士们出征,战死于疆场的,免去全家租税。如果有隐才避世的,以礼招送朝廷,根据才能任用。停止建造工程的官署。在朝的百官,怠惰不勤于政务,本职荒废的,免去所任官职。如果清廉有才干事情办得成功,成绩突出的,应立即破格提升,不要拘于常规。初七,高澄回晋阳。

  武定六年(548)正月二十七日,高澄到邺城朝见。

  二月十七日,梁朝派使者慰问高澄,并请求通和。高澄答应请和,不回信。侯景叛乱时,南兖州刺史石长宣很受他的影响,各州刺史、郡守、县令和僚佐们因此被牵连而有罪。侯景被打败后,这些官员全被抓获,尚书请求将他们都判处极刑。高澄请求全部予以减刑或降职。于是,将石长宣斩首,其他人全部宽宥。

  三月十七日,高澄请朝臣们以及各地的牧守、令、长各举荐贤良人才以及骁勇有谋略能够防守边城的人,重要在于得到人才,不拘于他们原职位有无。凡是担任六品主事官员以及五品散官以上人员,全部为朝廷熟知,不在举荐的范围之内。凡主事官员七品、散官六品以下,以及各州、郡、县各种杂务人员以及平民,不论当官、去职的,全都可以举荐,量才晋升。二十日,高澄南下黎阳,渡河到武牢关,从洛阳经过太行山而回到晋阳。他沿途赠送书籍给朝臣们,相互勉励。于是朝廷内外都感受风化,无不整肃。六月,高澄巡视北部边境的城戍,馈赠和赏赐将士们,数量不等。

  七月二十六日,高澄到邺都朝见。八月初三,回到晋阳。派大行台慕容绍宗和太尉高岳、大都督刘丰在颍川讨伐王思政。早些时候,高澄已经派遣行台尚书辛术带领众将收复江淮以北地区,到这时,共得到了二十三州。

  七年四月十九日,魏帝晋封高澄为相国,封齐王,赐给绿謎色的绶带,赞拜皇帝时不唱名,入朝不趋行,可以剑履上殿,食邑有冀州的渤海、长乐、安德、武邑、瀛州到河间五郡,共十五万户,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仍依旧。二十二日,高澄入朝,再三谦让,魏帝不允许。

  五月二十四日,高澄率领军队从邺城去颍川。六月十二日,攻下颍川,活捉了西魏大将军王思政,因为他是忠于自己的国君,所以释放了他并招待他。

  七月,高澄到邺城朝见,请求魏帝立皇太子,同时又辞去爵位和特殊礼遇,魏帝不答复。

  八月初八,高澄遇强盗而去世。起初,梁朝将军兰钦的儿子兰京被俘虏,高澄让他到厨房做饭,兰钦请求赎还,高澄不答应。兰京再次陈诉,高澄就让掌管厨房的仆人薛丰洛用木棒打他,并说:“再说就杀了你。”兰京就和同党六个人阴谋作乱。当时,高澄正打算接受魏帝的禅让,和陈元康、崔季舒屏去身边随从到北城的东柏堂商议。太史上奏说宰相的星光很暗弱,变故不足一月就会发生。这时,兰京送来食物,高澄拒绝了,并对别人说:“昨晚梦见这个奴才砍我。”又说“:赶快杀了他。”兰京听到后,把刀放在盘子下面,冒充进上食品。高澄见到后,大怒说:“我没有要吃的,怎么这么快又来了?”兰京挥舞着刀子说:“准备杀你!”高澄扑了上去,被兰京砍伤脚,钻进床下。贼人同党来到,搬掉床,因而被杀,当年二十九岁。保密不发丧。第二年正月十一日,魏帝在太极东堂举行哀悼仪式,下诏赠给帛八万段,办理丧事依照汉朝大将军霍光、东平王苍的旧制,赠封假黄钺、使持节、相国、都督中外诸军事、齐王的印玺,赠给帝王丧礼使用的鍂车京车、黄屋左纛、后部羽葆鼓吹、轻车介士,准备了九锡礼仪,谥为文襄王。二月初四,埋葬于义平陵的北面。天保初年,追封为文襄皇帝,庙号世宗,陵称为峻成陵。

  文襄皇帝仪容俊美,善于言笑,言谈和戏谑的时候,都从容宽宏高雅。本性聪慧机敏,多有策略,当朝任相,听断如流。爱士好贤,以礼相待,有神武帝的遗风。但年轻气盛,刑法严峻,高慎的叛降西魏,侯景的南奔,不仅是他们本身凶狠不仁,也兼有害怕高澄的威严。情欲过度,举止违反制度。他曾经在西宫建造院宅,墙高院广,十分宏伟壮观,仅次于太极殿,神武帝入朝见到后责备他,这才停建。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七十二 列传五十九·赵尔巽
  第四十九回 设伏甲定谋除恶 纵轻骑入阙行凶·蔡东藩
  石匮书后集卷第六十·张岱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十七·佚名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佚名
  卷之七百三十七·佚名
  卷之三十六·佚名
  第三十四卷明隆庆·缪荃孙
  世家卷第二十九 高丽史二十九·郑麟趾
  三国史记卷第五。·金富轼
  乐道融传·房玄龄
  吕原传·张廷玉
  偏安排日事迹卷九·佚名
  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卷十一·允禄
  卷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二·邵雍

    钦定四库全书 击壤集卷十二      宋 邵雍 撰心耳吟 意亦心所至言须耳所闻谁云天地外别有好乾坤 人鬼吟 既不能事人又焉能事鬼人鬼虽不同其理何尝异 梦中吟 梦里常言梦谁知觉後思不知今亦梦更说梦中时 日中吟

  • ◆霅川翁钱选(习懒斋稿)·顾嗣立

    选字舜举,号玉潭,吴兴人。宋景定间乡贡进士。年少时,嗜酒,好音声,善画。山水师赵令穰,人物师李伯时,花木翎毛师赵昌,皆称具体,用笔高者,至与古人无辨。尝借人《白鹰图》,夜临摹装池,翼日以所临本归之,主人弗觉也。赵文敏公孟俯早岁

  • 卷六·张元凯

    五言律诗出塞二首赤帜空邻壁,朱麾满汉营。受降当夜半,飞捷入春明。赐锦麟裁就,悬金鹊化成。玺书频慰劳,天子重干城。列骑猎飞狐,龙城出虎符。宝刀寒太白,绣甲卷天吴。都尉称强弩,将军字破奴。控弦三十万,踊跃取休屠。侠客二首

  • 楚辞后语卷第三·朱熹

    絶命词第十七絶命词者,汉息夫躬之所作也。躬以变告东平王云祠祭祝诅事拜官封侯,而云坐诛死。后又数上疏论事,语皆险谲。竟以罪繋诏狱,仰天大嘑,絶咽而死。躬以利口作奸,死不偿责。而此词乃以「发忠忘身」号于上帝,甚矣,其欺天

  • 清高宗实录选辑二·佚名

    乾隆三十四年 乾隆三十五年 乾隆三十六年 乾隆三十七年 乾隆三十八年 乾隆三十九年 乾隆四十年 乾隆四十一年 乾隆四十二年 乾隆四十三年 乾隆四十四年 乾隆四十五年 乾隆四十六年 乾隆四十七年 乾隆四十八年 乾隆四

  • 一四五三 《御批通鉴辑览》小字板凡例遵旨添删式·佚名

    一四五三 《御批通鉴辑览》小字板凡例遵旨添删式乾隆五十七年七月二十九日 《御批通鉴辑览》小字板凡例第八、第九条,遵旨添删式:一、《尚书》备称祀载,《春秋》首纪春王,统事表年,实史家大法。是书于历代纪年之际,大书分

  • 卷六十四·张守节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正义卷六十四 唐 张守节 撰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史记六十四 司马穰苴者田完之苗裔也【穰音若羊反苴音子徐反曰穰苴为司马官主兵】齐景公时晋伐阿甄而燕侵河上【河上黄河南岸地即沧德二州北

  • 叶仪传·张廷玉

    叶仪,字景翰,金华人,是许谦的弟子。许谦教导他说“:学者必以五性人伦为本,以开发心术、变化气质为先。”仪早晚均以此来告诫鞭策自己,探究其中深意。不久,他收徒讲学,士人争相拜他为师。他对弟子们说:“圣贤的言行,尽在于《六经

  • 卷三百三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三百三十九表三【附载八旗大臣题名】【谨按国朝官制有专设满缺者循旧制也有并设一满一汉之缺者因明制而兼用者也是皆官有定员员有定额其除授岁月可以鳞次而相接故皆列为年表至於督抚提镇则

  • ●卷之三·吕坤

    查理乡甲 兴复社学 修举学政 禁约风俗 恶风当戒者十 有司杂禁(附) 官问 ○查理乡甲 劝善惩恶莫如乡约缉奸弭盗莫如保甲此二帝三王之遗制虽圣人复起轨众齐物舍是无术矣但实行则事理民安虚行则事烦民扰不行则事废民恣成法

  • 卷一百·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礼部五十九给赐一朝廷给赐番夷及官员人等事例不一或出一时特恩不可胜纪今举其可考者具列於後其军功赏例则见於兵部武选司赏赐项下诸司职掌一凡诸番四夷朝贡人员及公侯官员人等一切给赐如往年

  • 问辩第四十一·韩非

    或问曰:‘辩安生乎?’对曰:‘生于上之不明也。’问者曰: ‘上之不明因生辩也何哉?’对曰:‘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若其无法令而可以接诈应变生利揣事者,上

  • 卷十一·吴廷华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章句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章句卷十一同知呉廷华撰丧服第十一 子夏传【人死曰丧丧去声此谓生人丧之丧平声服天子以下相丧之服斩齐功缌是也言服而不及其他者冠绖带屦杖皆服年月多寡亦以服断也

  • 特牲馈食礼·佚名

    特牲馈食之礼:不商谋卜筮之日。俟至卜筮之日,主人服玄冠玄端,于庙门外就位,面朝西。所祭者之子孙、兄弟亦玄冠玄端,立于主人的南边,面朝西,以北为上。专职司祭者及临时来助祭者亦玄冠玄端,面朝东,以北为上。于庙门中央短柱的西

  • 道德为人生艺术·梁漱溟

    普通人对于道德容易误会是拘谨的、枯燥无趣味的、格外的或较高远的,仿佛在日常生活之外的一件事情。按道德可从两方面去说明:一面是从社会学方面去说明,一面是从人生方面去说明。现在我从人生方面来说明。上次所说的普通

  • 梵行品第十六·欧阳竟无

      爾時正念天子白法慧菩薩言.佛子.一切世界諸菩薩衆依如來教染衣出家.云何而   得梵行清淨.從菩薩位逮於無上菩提之道。法慧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修梵行時   應以十法而爲所緣作意觀察.所謂身.身業.語.語業.意.

  • 大般涅槃经 第十六卷·佚名

    大般涅槃经 第十六卷宋代沙门慧严等依泥洹经加之梵行品之三迦叶菩萨言。如佛世尊为舍利弗说世间知者我亦得知。世间不知我亦悉知。其义云何。善男子。一切世间不知不见不觉佛性。若有知见觉佛性者。不名世间名

  • 辟支佛因缘论卷上·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  波罗奈国王悟辟支佛缘  辅相苏摩悟辟支佛缘  月爱大臣悟辟支佛缘  波罗奈国王悟辟支佛缘  归命一切智世尊  了达三世大灯明  归命无上出要法  并及应真诸胜僧  我闻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