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附录等

    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领经筵事、提调太医院广惠司事臣阿鲁图言:

  窃惟汉高帝入关,任萧何而收秦籍;唐太宗即祚,命魏征以作《隋书》。盖历数归真主之朝,而简编载前代之事,国可灭史不可灭,善吾师恶亦吾师。矧夫典故之源流,章程之沿革,不披往牒,曷蓄前闻。

  维此金源,起于海裔,以满万之众,横行天下,不十年之久,专制域中。其用兵也如纵燎而乘风,其得国也若置邮而传令。及煟兴于礼乐,乃焕有乎声明。尝循初而汔终,因考功而论德。非武元之英略,不足以开九帝之业,非大定之仁政,不足以固百年之基。天会有吞四海之势,而未有壹四海之规;明昌能成一代之制,而亦能坏一代之法。海陵无道,自取覆败;宣宗轻动,曷济中兴。迨夫浚郊多垒之秋,汝水飞烟之日,天人属望,久有在矣;君臣守义,盖足取焉。

  我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以有名之师,而释奕世之忾;以无敌之仁,而收兆民之心。劲卒捣居庸关,北拊其背,大军出紫荆口,南搤其吭。指顾可成于隽功,操纵莫窥于庙算,惩彼取辽之暴,容其涉河以迁。太宗英文皇帝席卷云、朔,而徇地并、营,囊括赵、代,而传檄齐、鲁,灭夏国以蹴秦、巩,通宋人以逼河、淮。睿宗仁圣景襄皇帝冒万险,出饶风,长驱平陆;战三峰,乘大雪,遂定中原。

  太阳出而爝火熸,正音作而众乐废。爰及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恢弘至化,劳来遗黎。燕地定都,撤武灵之旧址,辽阳建省,抚肃慎之故墟。于时张柔归金史于其先,王鹗辑金事于其后。是以纂修之命,见诸敷遗之谋,延祐申举而未遑,天历推行而弗竟。

  臣阿鲁图诚惶诚惧,顿首顿首,钦惟皇帝陛下缉熙圣学,绍述先猷,当邦家间暇之时,治经史讨论之务。念彼泰和以来之事迹,涉我圣代初兴之岁年。太祖受帝号于丙寅,先五载而朱凤应,世皇毓圣质于乙亥,蚤一岁而黄河清。若此贞符,昭然成命。第以变故多而旧史阙,耆艾没而新说讹,弗折衷于大朝,恐失真于他日。于是圣心独断,盛事力行,申命臣阿鲁图以中书右丞相、臣别儿怯不花以中书左丞相领三史事,臣脱脱以前中书右丞相仍都总裁,臣御史大夫帖睦尔达世、臣中书平章政事贺惟一、臣翰林学士承旨张起岩、臣翰林学士欧阳玄、臣治书侍御史李好文、臣礼部尚书王沂、臣崇文太监杨宗瑞为总裁官,臣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使沙剌班、臣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副使王理、臣翰林待制伯颜、臣国子博士费着,臣秘书监着作郎赵时敏,臣太常博士商企翁为史官,集众技以贵成书,儜奏篇以览近监。臣阿鲁图仰承隆委,俯竭微劳。石室之文,诚乏司马迁之作,献《金镜》之录,愿摅张相国之忠。谨撰述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目录二卷,装潢成一百三十七帙,随表以闻,上尘天览,无任惭愧战汗屏营之至。

  臣阿鲁图诚惶诚惧,顿首顿首谨言。

  至正四年十一月日,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录军国重事、中书右丞相、监修国史、领经筵事、提调太医院广惠司事臣阿鲁图上表。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一十九·表第十·脱脱
  卷四·王夫之
  第四十七回 萧宝夤称尊叛命 尔朱荣抗表兴师·蔡东藩
  第二回 黎都督复函拒使 吴军统被刺丧元·蔡东藩
  建康实録卷十四·许嵩
  卷三十九下·朱熹
  ◎关外王势压李大少·宣南吏隐
  平定金川方略卷九·来保
  卷九十七·司马迁
  卷八十四·司马迁
  ·又·丁曰健
  唐纪五十六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中之下元和十二年(丁酉、817)·司马光
  卷四十四·纪昀
  卷三·长孙无忌
  卷95·陈邦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歴代诗话卷十六·吴景旭

      丙集中之上  赋  金马碧鸡  左思蜀都赋金马骋光而絶景碧鸡倐忽而曜仪吴旦生曰金马山在云南府城东碧鸡山在云南府城西汉宣帝时方士言益州有金马碧鸡可祭祷而致乃遣王褒入蜀求之  滇畧记云古阿育王有龙马三

  • 卷五十九·郭元釪

    钦定四库全书御订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五十九段成巳下【以下从二妙集补入】寿梦庵张信夫一杯瓮头春持寿丹山客洗盏至客前共坐林下石酒酣语益真道合意自适东风吹醉眼高兴寄空碧人生天地间迅若驹过隙胡为就羁缚惴惴从物役

  • 列传第十六 长孙览从子炽 炽弟晟·魏徵

    长孙览,字休因,河南洛阳人也。祖稚,魏太师、假黄钺、上党文宣王。父绍远,周小宗伯、上党郡公。览性弘雅 ,有器量,略涉书记,尤晓钟律。魏大统中,起家东宫亲信。周明帝时,为大都督。武帝在籓,与览亲善,及即位,弥加礼焉,超拜车骑大将

  • 卷二百六十·列传第十九·脱脱

        曹翰 杨信 党进 李汉琼 刘遇 李怀忠 米信 田重进刘廷翰 崔翰   曹翰,大名人。少为郡小吏,好使气陵人,不为乡里所誉。乾祐初,周太祖镇邺,与语,奇之,以隶世宗帐下。世宗镇澶渊,署为牙校,入尹开封,留翰在镇。会太

  • 卷一百三十四·毕沅

      ◎宋纪一百三十四 ∷起重光大荒落正月,尽九月,凡九月。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绍兴三十一年金正隆六年   春,正月,甲戌朔,日有食之。   壬午,金主以将如南京,命司徒、御史大夫萧玉为

  • 卷之一百七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九九六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阿弥达往祭河源情形并巴忠译出名义片·佚名

    九九六 军机大臣奏遵旨询问阿弥达往祭河源情形并巴忠译出名义片乾隆四十八年九月二十五日臣等遵旨询问阿弥达。据称:上年奉命往祭河源,自西宁至星宿海,共走二十四、五日,每日约行一百余里,计程约二千七、八百里。星宿海在

  • 卷二十二 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第十二·范晔

    (朱祐、景丹、王梁、杜茂、马成、刘隆、傅俊、坚镡、马武)◆朱祐传朱祐字仲先,是南陽郡宛县人。少年丧父,回到复陽县外祖父母刘氏家中,往来舂陵,世祖与伯升都与他亲爱。伯升拜大司徒后,以朱祐为护军。世祖为大司马,讨伐河北时

  • 褚炫传·萧子显

    褚炫字彦绪,河南陽翟人。祖父褚秀之,在宋朝任太常。父亲褚法显,曾任鄱陽太守。其兄褚火召,字彦直,少有高风亮节,一只眼盲,官至国子博士,没拜受。常非议堂兄褚渊身事奉两朝君主,听说褚渊拜受司徒之职,叹息说:“如果褚渊在中书郎职

  • 孟子纂笺卷七·詹道传

    元 詹道传 撰离娄上凡二十八章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聦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离娄古之明目者【赵岐注黄帝时人庄子黄帝亡其珠使离朱索之即离娄也】公输子名

  • 孟子説卷五·张栻

    宋 张栻 着万章上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爲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万章曰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然则舜怨乎曰长息问于公明髙曰舜往于田则吾既得闻命矣号泣于旻天于父母则吾不知也公明髙曰是非尔所知

  • 卷七十一·佚名

    △初分观行品第十九之二世尊,布施波罗蜜多不生则非布施波罗蜜多。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不生则非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所以者何。布施波罗蜜多与不生无二无二分。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与不生

  • 大佛顶首楞严经研究·太虚

    ──九年十月在武昌讲经会提案── 前言    一 明本经在佛藏中之相对位置     甲 宗义上之本经相对位置──真言宗者     乙 教乘上之本经相对位置──大乘普为出世乘者     丙 化法上之本经

  • 卷第三十五·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三十五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杂蕴第一中无惭愧纳息第五之二云何惭云何愧乃至广说。问何故作此论。答为广分别契经义故。谓契经说有惭有愧。虽作是说而不广辨。云何为惭云何为愧

  • 肇论新疏卷中·文才

    五台大万祐国寺开山住持释源大白马寺宗主赠邽国公海印开法大师长讲沙门文才述般若无知论第三 释兹分二。初明般若。后解无知。初有二种。一本觉般若。即众生等有智慧是也。大论四十三中翻为智慧。故华严出现说。一切

  • 书鲍忠壮公轶事·赵增禹

    同治九年庚午冬,世父寅臣公,方为尚书主事,假满入都。季父冬森太守是年领乡荐,以计偕携余同行,舟泊夔门,谒鲍忠壮公于里第。时爵府初落成,余与从兄培芝孝廉,年甫六七龄,入谒爵夫人。长公子鹤年,长余昆季数岁,相与上下游观,台池清丽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窥基

    凡二卷。略称心经幽赞。唐代窥基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三册。本书乃般若心经最早之注疏,全书系依法相唯识之义旨而随文解释心经之内容。初引解深密经之三时教判,与辩中边论辩相品之颂以赞中道之义,次则释经题,并拈出五种般

  • 阿育王经·佚名

    十卷。梁扶南三藏僧伽跋罗译。僧伽跋罗于梁初至京师止正观寺,受命梁武帝在止正观和寿光殿占云馆译出《大育王经解》由释宝唱、昙允等笔受。据《大唐内典录》卷四引宝唱录载:此《阿育王经》是第二译出,天监十一年 (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