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六

嘉靖十六年十一月丙子朔以冬至节遣定国公徐延德英国公张溶京山侯崔元分祭  七陵驸马谢诏祭  恭仁康定景皇帝陵西宁侯宋良臣祭  孝洁皇后陵

○中府都督佥事江桓以事笞舍余郭奉致死下法司逮问言奉之死不尽由桓诏夺俸半年

○初南京礼部尚书霍韬奏南京御史龚湜郭本倚势和买绢布价直减少至是湜本各自辩因论韬凡遇庆贺进表容令皂隶乐工交错龙亭前后及擅受民词悖慢不职且欲假此以箝言官之口俱下南京法司勘实覆称韬不宜擅受词状侵有司职而本与湜所论辩语亦过当厥罪惟均得旨韬本湜姑贷之诸司宜各安职守毋輙生扰

○丁丑吏部尚书许赞六年考满诏以赞历有年劳特加太子太保

○宁夏总兵官仇鸾言本镇官军月粮除本色之外其余应给银月分不当拘六钱之数宜随时酌予与米价相当其出哨夜不收传报烽火月粮宜如宣府例补支二斗五升以示优恤章下兵部议行巡抚等官计处便宜以闻报可

○己卯刑部左侍郎杨志学以衰病乞休不允

○赐故太常寺少兼翰林院侍读学士郭维藩祭葬维藩河南仪封县人正德六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除检讨升南京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侍讲学士管南京翰林院事历七载召还以原职管理诰敕充经筵讲官寻改侍读学士充讲大学衍义官纂修  列圣御制文集充管录官擢今官至是卒  上念其讲读劳故特恩赐葬维藩敦朴孝友乡人称之

○顺天府房山县民傅得本等奏闻水洞银山口等处银矿以济大工诏遣锦衣卫千户一员往核实以闻

○辛巳以大祀圜丘遣遂安伯陈鏸尚书顾鼎臣张瓒视牲

○癸未命武定侯郭勋请  太庙告请  皇祖配神

○礼部尚书严嵩奏广东所进试录字如圣谟帝懿四郊上帝俱不行擡头及称陈白沙伦迂冈之号有失君前臣名之义且录中文体大坏词义尤为荒谬宜治其罪得旨学正王本才等布政使陆杰等按察使蒋淦等俱命巡按官逮问本才等并夺其礼币御史余光命法司逮问仍通行天下提学官严禁士子敢有肆为怪诞不遵旧式者悉黜之

○先是虏犯山西大同府等处杀掠人畜甚众  上特遣工科给事中钱亮兵部主事韩勖往核其事至是亮等以状闻得旨总兵官鲁纲傅铎俱革职副总兵李等革任各闲住参将刘江等指挥朱镛等命巡按御史提问游击祝雄准赎都御史韩邦奇樊继祖指挥张锡千户杨钰等各夺俸有差

○乙酉礼部上  皇第六子命名剪发如  皇第四子之仪诏可

○丙戌冬至大祀  天于  圜丘  上以足疾未愈遣武定侯郭勋代  景神殿致祭  皇祖  列圣  皇考遣成国公朱希忠宣城伯卫錞行礼是日免文武百官朝贺

○丁亥武定侯郭勋大学士李时夏言贺长至令节并恭候  圣躬万福  上曰览卿等词贺具悉惟是大报礼成朕心慰悦尔

○戊子户部覆辽东巡抚任洛奏本镇灾伤粮料腾请于折银原额外量增银数优恤官军后不为例报允

○宣大总督周叙以各边虏贼大营俱已远徙地方无事虽有零贼行住靡定本镇官军可以防御请遵前旨回京兵部覆言边外驼骡涧等处俱系达贼出没要冲诚恐彼中驻牧尚多未尽出境万一乘间深入患且匪轻叙请未可许  上曰近日屡有边报如何輙诿事宁周叙总督地方如旧不许回京

○己丑录宣府赵川堡等处斩获达贼功升赏官军李循等三十八人有差

○庚寅诏发浙江嘉兴府库银一万四千两修筑海盐县海塘等处从应天巡抚欧阳铎请也

○辛卯升江西按察使刘士奇为山东右布政使广西右布政使夏邦谟为贵州左布政使

○补荫故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林琦孙暐为国子生

○改松潘南路右参将李爵为提督叙泸坝底等处左参将

○壬辰升礼部员外郎李义壮为广西按察司佥事提调学校

○癸巳  孝惠皇后忌辰遣玉田伯蒋荣祭  茂陵

○甲午录辽东开平镇北堡等处斩获达贼功升赏官军李真等二十八人有差

○乙未升河南按察使杨铨为广东右布政使广西按察司祝续为本布政使司右布政使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刘储秀为江西按察使

○以叠茂南路游击将军杜钦充协守松潘南路右参将

○丙申大学士李时等言旧例监生愿就教职者止授训导近始分上卷除学正教谕中卷除训导但先年除授训导历任六年尚不得转升学正教谕今一旦遽授此官朝廷官职不免轻滥上中二等文字不甚相远宜仍旧授以训导俟其三年或六年教有成积方授学正等官庶士无不均之叹亦可息徼幸奔竞之风  上从之

○戊戌以山西行都司军政佥书都指挥佥事周镗充分守大同西路右参将四川行都司军政掌印署都指挥佥事李葵充叠茂南路游击将军

○辛丑升贵州按察司副使陈则清为湖广布政使司右参政浙江按察司佥事焦煜为福建布政使司左参议

○壬寅升贵州布政使司右参政郑气为河南按察使河南布政使司右参政陆铨为广西按察使

○癸卯泰宁等卫夷人头目升合儿等三百人来朝贡马给宴赏如例

○先是顺天府生员陈珵男陈大绅刑部见监犯人刘东山各奏张鹤龄等奸恶诸事词连致仕大学士张孚敬至是镇抚司上请应否行提诏以延龄等事与孚敬无预勿问

○甲辰给赏朵颜卫夷人土儿罕等五十人彩叚表里有差

猜你喜欢
  ●崇禎長編卷之四十六·汪楫
  卷六十九·毕沅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三十九·李心传
  ●跋·陆世仪
  春秋别典卷二·薛虞畿
  第十五回 汉高祖定江山一十二帝·黄士衡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四十·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六十一·佚名
  卷之四十一·佚名
  ●平闽纪卷之三·杨捷
  一百七十六 曹(禺页)奏请圣安并报雨水粮价摺·佚名
  齐王司马礒传·房玄龄
  卷二十九·乾隆
  154.口蜜腹剑的李林甫·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潘德舆

      “诗言志”,“思无邪”,诗之能事毕矣。人人知之而不肯述之者,惧人笑其迂而不便於己之私也。虽然,汉、魏、六朝、唐、宋、元、明之诗,物之不齐也。“言志”、“无邪”之旨,权度

  • 曲品卷上·吕天成

    东海郁蓝生撰琅琊方诸生阅自昔伶人传习,乐府递兴。爂段初翻,院本继出,金元创名杂剧,国初沿作传奇。杂剧北音,传奇南调。杂剧折惟四,唱惟一人;传奇折数多,唱必匀派。杂剧但摭一事颠末,其境促;传奇备述一人始终,其味长。无杂剧则孰

  • 第十一齣~第二十齣·徐元

    第十一齣 宣子见主【珍珠帘】〔生上〕长安自古春先早。风光好。绿遍满园芳草。〔旦贴〕浓睡是今朝。黛眉慵扫。〔生〕梦断华胥乍惊晓。啼鸟无端。故作枝头巧。〔旦〕鎭日名园人未到。满地香尘。迹踹金莲小。〔生〕百

  • 列传第一百三十四 宦官·刘昫

    ○杨思勖 高力士 李辅国 程元振 鱼朝恩 刘希暹 贾明观 窦文场霍仙鸣 俱文珍 吐突承璀 王守澄 田令孜 杨复光 杨复恭 唐制有内侍省,其官员:内侍四人;内常侍六人;内谒者监六人;内给事八人;谒者十二人;典引十八人

  • 卷一百四十·列传第二十七·宋濂

        别儿怯不花   别儿怯不花,字大用,燕只吉氏。曾祖忙怯秃以千户从宪宗南征有功。父阿忽台事成宗为丞相,被诛,后赠和宁忠献王。别儿怯不花蚤孤,八岁,以兴圣太后及武宗命,侍明宗于藩邸。寻入国子学为诸生。会明

  • 研堂见闻杂记·王家祯

    崇祯新即位,禁天下不得输粟入太学,一时成均顿复旧观。后以军兴用不足,复许天下负镪入学,去前诏不一年。乃至戊、巳之际,更令州县各举富人名,大县至数十人,小县亦数人,不论士庶,迫促上道,令其进□□□至怨雠以此报复。避者如逃重

  • 读史记十表卷一·汪越

    南阳汪越撰三代世表第一太史公曰五帝三代之记尚矣【刘氏云尚犹乆古也尚矣之文元出大戴礼彼云黄帝尚矣】自殷以前诸侯不可得而谱【正义曰谱布也列其事也】周以来乃颇可着孔子因史文次春秋纪元年正时日月葢其详哉至于序

  • 卷二百二十二·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二十二 朱批任兰枝奏摺 提督四川学政【臣】任兰枝谨 奏爲敬陈下悃事【臣】一介庸愚蒙 皇上简任四川学政自到任以来感荷 圣恩时切悚惧於考试文武生员等第及文武童生入学务在严以核实寛以

  • 论语精义卷八下·朱熹

    钦定四库全书 论语精义卷八下 宋 朱子 撰 季氏第十六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於孔子曰季氏将有事於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

  • 卷五十六·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五十六    宋 卫湜 撰故圣人参於天地并於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玩其所乐民之治也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故君者立於

  • 卷四十二·李光地

    <经部,春秋类,日讲春秋解义钦定四库全书日讲春秋解义卷四十二襄公二十有一年春王正月公如晋【左传】二十一年春公如晋拜师及取邾田也【谢十八年伐齐之师漷水之田】朝聘防同礼有常期襄公以取邾田德晋而于嵗首朝正之会

  • 周书·费誓·佚名

    鲁侯伯禽宅曲阜,徐、夷并兴,东郊不开。作《费誓》。公曰:「嗟!人无哗,听命。徂兹淮夷、徐戎并兴。善[A156]乃甲胄,敿乃干,无敢不吊!备乃弓矢,锻乃戈矛,砺乃锋刃,无敢不善!今惟淫舍牿牛马,杜乃擭,敜乃□,无敢伤牿。牿之伤,汝则有常刑!马

  • 大驭/形方式·佚名

    大驭负责驾驭王的玉路而前往祭祀。到行辕祭时,王由车左边的位置控驭着车马[不使行进],由大驭下车向较神祝告,[祝告完毕而后]登车,[从王手中]接过马缰绳,驾车碾过祭辕神的土山,于是驱车前进。祭祀辕神时,[王使人]酌酒献给大驭

  • 观察品第二十七·佚名

    善观己瑕隙,使己不露外。彼彼自有隙,如彼飞轻尘。若己称无瑕,罪福俱并至。但见他人隙,恒怀无明想。知惭寿中上,焉以贪牵缚。力士无畏忌,斯等命短促。知渐不尽寿,恒求清净行。威仪不缺漏,当观真净寿。世间普盲冥,智眼鲜鲜耳。群

  • 敕修百丈清规卷第六·德辉

    大智寿圣禅寺住持臣僧德辉奉 敕重编大龙翔集庆寺住持臣僧大诉奉 敕校正坐参斋罢。堂司行者覆首座。僧堂众寮前各挂坐参牌。将晡时僧堂内装香点灯。鸣众寮前板。先一声大众入堂。二声以次头首入。三声首座入(不鸣首

  •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第三·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秦录盗戒因缘第二之二国中以王舍城优填王国。于十六大国最为第一。于阎浮提内。中国边方一切统摄。而优填王国。用王舍国法。以此义推于阎浮提一切国法礼义。以王舍城为正。阿阇世王于人王第一。佛为法王

  • 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

    亦称《文山全集》。别集名。 南宋文天祥撰。20卷。《四部丛刊》本。此集卷1至 卷2为诗、词,卷3为对策、封事、内制,卷4为表、 笺、疏,卷5至卷6为书,卷7至卷8为启,卷9为 记、序,卷10为题跋、赞、铭、辞、说,卷11为讲

  • 頖宫礼乐疏·李之藻

    十卷,明李之藻撰。之藻字振之,仁和人。万历戊戌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是编首列頖宫祀典,次列仪注,次列名物器数,共成八卷。第九卷为启圣祠及名宦、乡贤祠,附以乡饮酒礼。第十卷附以乡射礼。其中如释奠仪之散斋、演乐、涤牲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