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复社纪略」四卷,太仓陆世仪道威着;眉史氏,其号也。道威早岁亦署名复社,后以故自出;故其于社事多有微词。然前既为社中人,于社事始末甚悉。是编记载,首尾完备,实由身亲目击,故能言之凿凿可征。虽其间言外意有亵讥,犹不免门户私见;然读者知其事可耳,其是非,千古自有定论。
吾国自秦后,已成专制之局;故每至其末造,而党祸遂兴。士君子生值衰时,目睹朝政之昏乱、佥人之弄权得志,举世混浊,不得不以昭昭之行自洁。其讲学著书,皆其不得已之志,思以清议维持于下。如东汉之党锢,宋之元佑,明之东林、复社,其士夫忧时若痗之心不可见哉?惜乎!「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清流既尽,而国亦随之以亡。然其霜雪正气,郁为国光;其于一代之人心风俗深有所感,常收其效于易代之后。历代专制之极,君昏于上,率兽食人;而民不至相食于下以入于禽兽者,实赖二三正类匡救扶持之力。
复社者为明末东南之大社,上继东林而下开几社;其社集之盛、声气之广,殊于当时社会大有关系。及至明亡而死国殉难之士,见于「姓氏录」者,乃至不可胜数;然其埋没不彰,甘心湛冥以自隐者,亦复何限!昔方望溪先生谓秀水朱竹坨得「复社姓氏录」,以其后事征之,死于布褐而无闻者十之三焉。呜呼!鼎革之际,事至难言;而诸君子宁以布褐终其身而不被新朝之一丝粟,其意微而志苦矣!使无是编,不特其事不可见,即其姓氏亦在有无之列;然则予之校刊是编,亦恶可已哉!
原本为旧钞本;丙午秋,予友诸君真长以遗予。字多讹谬脱落,请沈君真庐校之(厔卢家藏复社名人手札最伙,颇多勘正)。予复重校,然终以无别本可对,有心知其误而未敢妄改者,姑仍之。后附吴梅村「复社纪事」,读者比校观之,益有得社事之真面耳云。
顺德邓实跋。
猜你喜欢 卷之六 南都甲乙纪(续)·计六奇 天朝田亩制度 全文·佚名 第五十回 逼故宫劝除帝号 传密电强胁舆情·蔡东藩 帝王经世图谱卷十五·唐仲友 卷之一百九十七·佚名 一百九十六 苏州织造李煦奏采办布疋亏欠缘由并请仍派采办摺·佚名 一二六二 热河总管全德等奏覆校书籍人员已到热河并收发办理缘由折·佚名 四一八 谕于本科京闱乡试落卷内挑取誊录交梁国治等阅看·佚名 一二三 闽浙总督钟音等奏呈续购书集清单折·佚名 郑世翼传·刘昫 卷一百二十六·佚名 食货一○·徐松 卷七十五·佚名 卷一百五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司马迁 第七章 古代的封建制度·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