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观察品第二十七

善观己瑕隙,使己不露外。彼彼自有隙,如彼飞轻尘。

若己称无瑕,罪福俱并至。但见他人隙,恒怀无明想。知惭寿中上,焉以贪牵缚。力士无畏忌,斯等命短促。

知渐不尽寿,恒求清净行。威仪不缺漏,当观真净寿。世间普盲冥,智眼鲜鲜耳。群鸟堕罗网,生天不足言:

观世衰耗法,但见众色变。愚者自系缚,为闇所缠绕。亦不见於行,观而无所有。众生皆有我,为彼而生患。

一一不相见,不睹邪见刺。观此刺因缘,众生多染著。我造彼非有,彼造非我有。众生为慢缠,染著於憍慢。

为见所迷惑,不免生死际。已得与当得,二俱受尘垢。习於病根本,及觉诸所学。观诸持戒者,梵行清净人。

瞻侍病瘦者,是谓至边际。当观水上泡,亦观幻野马。如是不观身,亦不见死至。当观水上泡,亦观幻野马。

如是不观世,亦不见死王。如是当观身,如王杂色车。愚者所染著,善求远离彼。如是当观身,如王杂色车。

愚者所染著,智者远离之。如是当观身,众病之所因。病与愚合会,焉能可恃怙。当观画形像,摩尼绀青发。

愚者以为缘,不求越彼岸。当观画形像,摩尼绀青发。愚者以为缘,智者所厌患。强以彩画形,庄严鬼秽身。

愚者以为缘,亦不求丐度。爪发为八分,双部眼耳珰。愚者所染著,亦不求自度。著欲染於欲,不究结使缘。

不以生结使,当度欲有流。非园脱於园,脱园复就园。当复观此人,脱缚复就缚。今舍天王位,不造生死本。

求离地狱苦,愿说圆寂乐。青衣白盖身,御者御一轮。观彼未断垢,求便断缚著。人多求自归,山川树木神。

园观及神祀,望免苦患难。此非自归上,亦非有吉利。如有自归者,不脱一切苦。若有自归佛,及法刍僧。

修习圣四谛,如慧之所见。苦因缘苦生,当越此苦本。贤圣八品道,灭尽甘露际。是为自归上,非不有吉利。

如有自归者,得脱一切苦。观已观当观,不观亦当观。观而复重观,观而不复观。观而复重观,分别彼性本。

计昼以为夜,宝身坏不久。观而不重观,虽见亦不见。如见而不见,观而亦不见。云何见不见,何说见不见。

因何见不见,因为出何见。犹若不观苦,常当深自观。以解苦根原,是为明妙观。谁令凡夫人,不观众行本。

因彼而观察,去冥见大明。

猜你喜欢
  菩萨戒本持犯要记·元晓
  卷四百六十七·佚名
  卷第十二(译经大随)·费长房
  卷之一·佚名
  究竟一乘寶性論卷第一·欧阳竟无
  大般涅槃经集解 第十六卷·宝亮
  观无量寿佛经疏妙宗钞卷第二·知礼
  卷三百四十·佚名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二十九·佚名
  指月录卷之十八·瞿汝稷
  止观辅行传弘决 第三十二卷·湛然
  新菩萨经一卷·佚名
  跋新锓丛林盛事·道融
  僧伽吒经卷第二·佚名
  凡例七条·永觉元贤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彊村语业·卷下·朱祖谋

    洞仙歌(枫注:调名有误。)推枕秋怀断。乍梦阑徙倚,初寒池馆。绕空廊露叶,远楼风雁。冥冥月气镫辉乱。问几度、安排平圃宴。閒箫管。甚叠遍霓裳,翻恨新生懒。辗转。酹愁酒醒,殢睡香消,易感难拚,漫与短发飘箫,冷却故园心眼。良天

  • 卷六·唐圭璋

    【韩奕:词作28首】○女冠子元夕又元宵近。冷风寒雨成阵。春泥巷陌,悄无车马,数碗残灯,依稀相映。夜深光已暝。是处败垣颓砌,荧荧青磷。但隆隆鼓,珰珰漏,打破一城荒静。古来此地繁华盛。歌舞欢相竞。何事如今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五十七·佚名

    万历三十七年四月壬子朔亨 太庙遣英国公张惟贤恭代○是日 上谕辅朕自入春以来屡次动火昨又偶感风寒相激头目眩晕见服药饵调摄未愈身软步履不便 庙享恐弗成礼著遣官陪祀各执事务秉精虔行礼称朕躬竭诚至意○行甘肃巡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二·佚名

    万历七年十月癸酉朔上御皇极殿颁万历八年大统历特赐元辅张居正次辅张四维申时行及讲官何雒文等有差○以分守宣府南路等处右参将栗卿改充分守辽东锦义地方右参将○命贵州道御史陈世宝巡视京营○以密云游击王诏充分守蓟

  • 卷之二百七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卷之三百四十八·佚名

    光绪二十年。甲午。九月。甲戌朔。上诣仪鸾殿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安。至癸卯皆如之。记注  ○谕内阁、钦奉皇太后懿旨。恭亲王奕、着在内廷行走。现月  ○又谕、钦奉懿旨。本日召见恭亲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九十九 载记六·纪昀

    载记 【六】楚○楚马殷希声希范希广希萼 希崇 【附】 刘言【王进逵】周行逢马殷马希声马希范马希广马希萼 【马希崇】附△马殷马殷字霸图许州鄢陵人 【按通鉴作扶沟人三楚新录作上蔡人】 唐中和三年蔡州秦宗权遣孙儒

  • 七九六 武英殿修书处为知照奏请拣员充补纂修事致典籍厅移会(附奏折)·佚名

    七九六 武英殿修书处为知照奏请拣员充补纂修事致典籍厅移会(附奏折)乾隆四十六年闰五月武英殿修书处为移会事。照得本处总裁董<诰>、曹<文埴>、嵩<贵>奏庶吉士王朝梧、冯集梧、曾燠、沈步垣四员充补纂修等因一折,于乾隆

  • 平定金川方略卷三·来保

    七月甲寅庆复张广泗防奏言莎罗奔与其兄就日吉父子同恶相济致干天讨莎罗奔居于勒歪寨就日吉父子居于刮耳崖官兵自应分路前进攻此二寨【臣】等酌定西路委松潘鎭宋宗璋统领汉土官兵四千五百名由党坝进攻勒歪叅将郎建业永

  • 秦宗权传·刘昫

    秦宗权,许州人,在郡里当牙将。僖宗广明元年(880)十月,黄巢渡过淮河向北进发。十一月,驻守许州的忠武军哗变,驱逐了统帅薛能。当月,朝廷任命别校周岌为许州军队的统帅。当初守城部队还没有哗变之前,秦宗权被调到了蔡州,听到忠

  • 黄干传·脱脱

    黄干,字直卿,福州闽县人。父亲黄王禹,在高宗的时候担任监察御史,以行为诚实、正直守道而闻名。黄王禹死后,黄干去见清江县刘清之,刘清之对他的才能感到惊奇,说:“你是将来会成大器的人,现时的学问并不适合于你。”因此,令他去朱

  • 卷九·佚名

    ——福建省外海战船做法(九)第九则赶缯船,二只。内台湾协标中营「平」字五号船一只:身长六丈九尺,头起■〈乔亢〉四尺八寸、尾起■〈乔亢〉三尺五寸。船头长二丈四尺,面匀宽一丈二尺三寸、底匀宽一丈六寸;船中长二丈四尺、面

  • 7.商汤和伊尹·林汉达

    黄河下游有个部落叫商。传说商的祖先契(xiè)在尧舜时期,跟禹一起治过洪水,是个有功的人。后来,商部落因为畜牧业发展得快,到了夏朝末年,汤做了首领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了。夏王朝统治了大约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十六

  • 佛说四自侵经·佚名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佛言。夙夜不学老不止淫。得财不施不受佛言。是四出心。还自侵身。往古豪富。傲尊自恣。国王帝主。世俗愚人。但知昼夜过疾不觉命尽。常欲嗔怒强佷。自用淫憍贪富。今为所在。不好经道恶闻自侵。走心

  • 宗镜录卷第五十八·延寿

    夫不定有四。悔。眠。寻。伺。于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触等定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立不定名。一恶作。谓于已作未作善不善事。若染不染。怅怏追变为体。能障奢摩他为业。又识论称悔。此即于果。假立因名。先恶所

  • 元包经传·卫元嵩

    五卷。附《元包数总义》二卷。北周卫元嵩撰。此书《唐志》作十卷,今传本五卷;其体例依扬雄《太玄》,次第则袭古《归藏》易,以坤居首,次之以乾、兑、艮、离、坎、巽、震,卦凡七变,合本卦成八八六十四卦;并自为辞解系于

  • 尚书讲义·史浩

    二十卷。宋史浩(1106-1194)撰。浩字直翁,一名若纳,两浙路鄞县(今属浙江省)人。南宋着名政治家、经学家。绍兴十四年(1144)进士,孝宗为建王时,浩以司封郎中兼直讲,孝宗即位,迁翰林学士知制,浩累官右丞相,卒谥忠定。主要事迹见《

  • 贞元新译华严经疏·澄观

    亦称《华严经行愿品疏》、《普贤行愿品疏》、《贞元华严经疏》、《行愿品疏》等。佛典注疏。唐澄观著。十卷。是对“四十华严”的疏解。唐贞元十四年(798)澄观协助般若译出“四十华严”,即奉敕于终南山草堂寺撰成此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