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六十一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仍兼理户部尚书事务加五级又加二级臣蒋廷锡总裁官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臣朱轼等奉敕修

  康熙十五年。丙辰。五月。壬午朔。日食

  ○癸未。谕兵部、自逆贼煽乱以来、各省绿旗官员兵丁、剿御贼寇、恢复地方、戮力行间、着有劳绩。朕心时切轸念。凡以前奉上□日事平议叙者、尔部逐一察明功次、即行议叙、以昭朕酬庸鼓励之意

  ○定远平寇大将军和硕安亲王岳乐等疏言、见在围困长沙。一应地方事务、需官料理。上命偏沅巡抚韩世琦、即率其标下官兵、赴长沙军前。其岳州军需、付湖南布政使安世鼎调度

  ○上至巩华城驻跸

  ○甲申。仁孝皇后忌辰。行再期致祭礼

  ○上回宫

  ○赠江西殉难屯垦都督佥事洪徵、左都督衔。给祭葬。荫子弟一人、以守备用。其妻蔡氏、骂贼殉节。照例旌表

  ○扬威大将军和硕简亲王喇布疏报、江西南康、吉安、饶州等府、先后招抚逆贼、共计伪官四百五十余员、贼兵一万五千余名。救出难民一万四百余名。下部议叙

  ○江西总督董卫国疏报、袁临总兵官赵应奎等、遣发官兵、于四月十八日、杀败贼众。恢复万载县。得上□日嘉奖、下部议叙

  ○乙酉。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议政王大臣等议、逆贼杨来嘉等、盘踞郧阳、不时窃发。请复设郧阳抚治、以资控制。命以原任河道总督杨茂勋、为郧阳抚治。设标营、如巡抚例

  ○江西总督董卫国疏报、提督赵赖等、遣发官兵、于都昌县土塘山、大败贼众。下部议叙

  ○丙戌。都察院左都御史介山疏言、京师乃五方杂处之地。奸宄潜伏。御史巡城、莅任止六月差满。正在访询民隐、究察奸宄之际、即以差满更换。委任不专。嗣后满汉御史巡城、应限一年更换。庶民隐可访、奸宄易察矣。从之

  ○奉命大将军和硕康亲王杰书疏报、贼首冯公辅等、攻陷宣平县。夸兰大党喀里等、率满汉官兵、于四月初八日、败贼于陶村。又败之于夏湾。乘胜追至宣平。贼列礟迎敌。我兵分三路击败之。恢复宣平县。生擒伪游击、都司、千总、把总等八员。斩首九百余级。又镇标游击王世旺等、败贼于崖<山亢>。督标游击高世英、败贼于上陶。夸兰大沙尔图、败贼于神塘。追杀二十余里。拔贼木栅六层。焚木城五座。斩伪游击等、及贼兵七百余级。得上□日嘉奖、下部议叙

  ○鄂罗斯察汉汗、遣其臣尼果赖罕伯理尔鄂维策、入贡方物。奏称鄂罗斯僻处远方、从古未通中国。不识中国文义。不谙奏疏仪式。今特向化输诚、愿通贡使。得上□日、鄂罗斯国、所处甚远。诚心向化、特遣其臣贡献方物。甚属可嘉。所奏之处、议政王大臣等议奏

  ○丁亥。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宁夏提督赵良栋疏言、自提臣陈福遭变之后、逆贼直犯宁夏。河东诸堡、俱被胁从。今二十余堡、一闻招抚、相继投诚。上谕、河东各堡、因地狭民稀、不能敌贼、一时被胁。诚非得已。其概从宽宥。该提督仍加意抚绥、以副朕惠爱元元至意

  ○钦天监治理历法南怀仁疏言、本年五月朔日食。依古法推算、应食五分六十杪。依新法推算、应食二十微。臣等登台测验、本日酉正一刻、日食未及一分。戌初初刻、十分复圆。其古法所推分数、既失之甚远。而新法亦不尽符合者、乃清蒙之气使然也。按交食历指等书、言清蒙气者、地中游气、时时上腾、其质轻微、略似澄清之水。能映小为大、升卑为高。如日月出入时、与地平相近、游气掩映、比中天时望之、其光较大。此明验也。今五月朔日食、原不过二十微。因蒙气之故、自平地视之、则见为不及一分也。至蒙气于四时之中、随时随地、各有不同。如蒙气加厚、则日食之分数愈多。不可胶柱预定。下部知之

  ○壬辰。夏至。祭地于方泽。上亲诣行礼

  ○命翰林院掌院学士喇沙里、徐元文、教习庶吉士

  ○命故一等精奇尼哈番博通俄子柯三、袭职

  ○癸巳。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扬威大将军和硕简亲王喇布疏报、粤省韶州、南雄、俱已变叛。将军舒恕、额赫纳等兵、退守南赣。福建巡抚杨熙、总兵官拜音达礼等、亦各率所部官兵、随满兵引还。上谕、舒恕、额赫纳等、严守南安、赣州、梅岭、以保固江西。其署副都统莽依图、总督金光祖信息、及平南亲王尚可喜存亡、并确探以闻。寻总督董卫国奏、南安兵饷缺乏、官兵遂不能守。今闽粤诸寇、又侵犯赣属地方。孤城危急。上谕、赣州既危、应速取吉安、合兵剿贼。简亲王等、亟檄将军哈尔哈齐、额楚、提督赵赖等、克取吉安。会合将军舒恕、额赫纳兵、扑灭闽粤诸寇。并檄舒恕等酌量、倘可由赣攻吉、即分兵夹攻之

  ○甲午。遣官祭关圣帝君

  ○丙申。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次鄂罗斯察汉汗进贡使臣等行礼

  ○丁酉。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多罗惠郡王妃薨。遣官致祭

  ○戊戌。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免狭西延绥所属被寇鄜州等十二州县、本年分额赋十之三。中部等三州县、额赋十之二。其葭州、神木、甘泉、三州县、已完钱粮、准流抵康熙十五年分正赋

  ○己亥。赠福建阵亡守备杨士祥、为署都司佥书。予祭葬。荫子弟一人、以千总用

  ○庚子。兵部题、宁夏提督陈福殉难。给以三等精奇尼哈番、准令承袭。但其家见居蜀省。应将伊亲弟陈寿之子陈世怡、暂行袭职。俟西蜀恢复之日、仍以陈福之子袭替。从之

  ○辛丑。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甲辰。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乙巳。兵部遵上□日议覆、海澄公下游击黄蓝、三次赍奏来京。值海澄失守、全家被陷。应从优授为参将。事平日即补用。从之

  ○抚远大将军都统大学士图海疏报、本月十七日、臣至平凉。越一日、率领官兵、至城北护山墩、相视形势。贼众万余、突来迎战、步前马后、布列火器挨牌。我兵分路进击、自己讫午、大败贼众。斩伪总兵二人。余贼被伤、及坠崖死者甚众。获马匹器仗、不可胜计。下部议叙

  ○丙午。赠湖广殉难守备王光前、为游击。予祭葬。荫子弟一人、以千总用

  ○辛亥。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六月。壬子朔。江西总督董卫国疏报、浮梁县先已恢复、因僻处山城、兵马难以驻守、遂回景德镇扎营。五月十二日、贼渠陈茂生等、率老巢贼众五万有余、屯扎凤凰山等处、复犯浮梁。饶南总兵官高登科、与参领诺木齐等、三路进剿。贼众大败。生擒贼渠陈茂生、及伪游击、都司、守备、王国柱等六十余人。追杀十余里。逆贼奔窜四散。下部议叙

  ○抚远大将军都统大学士图海疏报、臣统兵抵平凉、大败贼于平凉城下。即遣劄授参议道周昌、入城招王辅臣。王辅臣随遣其副将谢天恩乞降。上命颁赦诏抚慰之

  ○甲寅。命内大臣哈岱、一等侍卫阿喇尼、往两喀喇沁、两土默特、两翁牛特、敖汉、柰曼、四子部落、苏尼特等十旗、察阅兵马、量调每佐领兵丁听遣

  ○扬威大将军和硕简亲王喇布疏言、南安变乱、将军舒恕等兵、弃城退数十里。而省城存兵无几、有事无可调发。上命以驻防池州满兵、每佐领一名、将军华善、遣才能夸兰大一人领之。江宁蒙古兵七百名、令署副都统额思赫领之。俱赴江西

  ○喇布又奏、攻取吉安、非红衣礟不可。请敕江南总督、选攻城大礟十具、速行运至军前。并请先发江南附近兵、以援江西危急。得上□日、调江南兵援江西、已有前上□日。今复调每佐领兵一名前往。此二队兵到日、听大将军等公同商议、视地方缓急、便宜调遣。其攻城大礟、移文总督阿席熙等、速行解发

  ○予故致仕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管吏部左侍郎事孙承泽、祭葬如例

  ○丙辰。上御太和殿视朝。文武升转各官谢恩。次厄鲁特进贡使臣等行礼

  ○江西总督董卫国疏报、水路自渌口至唐山口、贼船不时出犯。复有孙延龄贼船七十余只、自衡州来泊苍头铺。且遣贼三千、侵犯攸县。上谕、逆贼知安亲王进取长沙、欲断大军后路、窥伺袁州、亦未可定。江西既发有江南大兵。省城又有总督驻守。简亲王喇布、副将军希尔根、其以文到之日、即撤无事地方官兵、赴袁州驻镇、剿御贼寇

  ○丁巳。靖逆将军甘肃提督侯张勇、同镶红旗蒙古都统赫业疏报、五月二十四日、进兵乐门。臣等遍察地形贼势。贼扎营十一座、相为联络。其南北山梁二营、占踞险阻、欲以围困我师。臣等公议、安营于山梁中间、以分贼势。并分满兵为二。一攻贼南营。一堵截援兵。提标兵亦分为二。一攻贼北营。一堵截援兵。令每兵各觅草一束、以填贼营壕堑。正安营间、有二营逆贼齐出。都统赫业、率满兵与南营逆贼对敌。臣率标兵、与北营逆贼对敌。各奋力扑剿。逆贼败奔入营。巳刻。伪汪总兵从北路、伪李将军从南路、率兵救援。满汉兵各分路堵截之。冲战数阵。枪礟齐发。贼遂败北、不能进援。而山上南北二营逆贼、见有援兵、死守营墙。我兵鏖战六阵、用所带草束填壕、满汉官兵、当先用命、扑进南北二营。贼兵大溃。阵斩伪总兵等、并贼众千余级。获帐房器械无算。得上□日嘉奖、下部议叙

  ○江西总督董卫国疏报、广信营中军守备杨名、进兵上窑施家地方。杀入贼巢、活擒贼渠黄尚志、及伪官孔世荣等七人。斩获甚众。下部议叙

  ○靖逆将军甘肃提督侯张勇疏报、逆贼侵犯宁远。游击刘廷栋等、奋勇堵御。击败贼众。下部议叙

  ○己未。湖广总督蔡毓荣疏报、南漳总兵官刘成龙、呈首逆贼杨来嘉所给伪书。得上□日、镇臣刘成龙、出首逆书。忠贞可嘉。着该部议叙

  ○庚申。予故原任副都统莽吉图、祭葬如例

  ○辛酉。上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问安

  ○癸亥。安远靖寇大将军多罗贝勒尚善疏言、江西解送军前得胜船、不宜于岳州。请易为鸟船。上谕、尚善受大将军之任、不务速破逆贼、每生事端、虚糜□山戊示□月。宜不允所请、严行处治。但今与贼对垒、可令安徽巡抚靳辅、速造鸟船十只、解赴岳州

  ○乙丑。上御乾清门。召郧阳抚治杨茂勋至前。问以招兵事宜。并谕曰、郧阳地方紧要。尔善安抚军民。如有方略、即具疏陈奏

  ○奉命大将军和硕康亲王杰书等疏报、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傅喇塔、统领大兵、过三角岭、循江边大路前进。有伪都督曾养性等、率贼船百余只、泊江中。又有贼千余、在得胜山下古溪地方、当路立营、对江亦立营设礟。因令副都统纪尔他布、总兵官陈世凯等、分为两队、攻取贼营、以开大路。又令汉军兵、上得胜山、用礟打江中贼船、并对江贼营。又令汉兵埋伏山之两傍林内。于五月十二日、大兵齐进、攻拔其营。杀贼三百余级。余贼败走。遇伏兵。杀伤甚多。江中贼船、被礟打沉。大路已开。又于五月二十四日、副都统纪尔他布等、行至温溪渡口。有贼伪都督马成龙、伪总兵陈贵等、领五千余贼、前来冲犯。随令前锋护军骁骑兵居中、绿旗兵分为两翼、齐击败之。追杀十余里。计杀贼一千余级。生擒贼百余名。降伪都司郑雄、伪游击马国铭等。得上□日嘉奖、下部议叙

  ○靖逆将军甘肃提督侯张勇疏报、逆贼王辅臣势穷、希引川逆为援、逞犯通渭县、提督王进宝、率领官兵、亲行指挥、分路进剿。击败贼众。招降伪官。恢复静宁州城。得上□日嘉奖、下部议叙

  ○丁卯。漕运总督帅颜保疏报、入夏以来、霪雨连绵。自扬至淮、两岸石土堤工、溃决甚多。而高家堰一堤、于五月二十一二等日、狂风巨浪冲决之处、或数丈、数十丈不等。得上□日、据奏淮扬水患。堤工关系运道。即着该管官员、速行料理

  ○戊辰。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谕兵部、近览大将军简亲王喇布、总督董卫国等奏、尚之信背恩反叛。逆贼孙延龄、马雄等、分路来寇江西袁州诸处。闽贼亦乘机侵犯江西。逆贼吴三桂部下高大杰、死守吉安。大兵尚未克复等语。见在江西、兵力单弱。分布剿御。防守地方。又欲接应大将军安亲王兵、实难支应。前贝勒尚善、请分岳州兵、遣发江西。大有裨益。今阿晋泰、韩世琦、虽往长沙。其自京师发出每佐领兵四名、见到岳州。可将兵合计、量留防守。其余官兵、即令起程。并严饬将弁、兼程速往。寻尚善奏、自河南来每佐领兵一名、更增以盛京兵、及外藩蒙古兵、共一千名、令署副都统尼雅翰、领赴江西。于六月二十七日、由武昌起程

  ○己巳。以科尔沁故多罗郡王厄尔德尼子毕力克图、袭爵

  ○庚午。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和硕额驸尚之隆、以尚之信叛、率子弟诣部请罪。上以尚可喜矢志勤劳、悉宥尚之隆等罪。属下人员、亦从宽免

  ○添设直隶各省儒学教职、各一员

  ○壬申。内大臣哈岱等、发四子部落、苏尼特兵、五百余名。将至张家口。上命蒙古兵赴大同。调太原员外郎胡思哈、前来领之。参领胡什巴、领大同兵五百名、往太原。同太原兵五百名、先往河南。发京城每佐领骁骑二名、乌喇、宁古塔兵一千名。悉改为护军、率赴河南。并胡什巴兵、偕往江西。以副都统席山总统之。多诺为署副都统、同赴军前、效力图功。其兖州每佐领兵一名、亦调往江西。将军布颜、仍留驻兖州。寻又谕兵部、副都统席山、署副都统多诺等、所领甲兵、皆系精锐。以此破贼、定有成功。尔部即移文大将军王、副将军等知悉。务令全军制敌、勿分其势。万不得已、必须分遣、则酌量以行

  ○乙亥。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丙子。以故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塞白理之子李鋑、袭职

  ○戊寅。上诣太皇太后宫、问安

  ○抚远大将军都统大学士图海奏言、臣接奉赦诏。于本月初六日、复令周昌、赍诏入城。次日、王辅臣遣伪布政使龚荣遇等、率士民诣军门、献军民册。又遣其子王继桢、及伪总兵蔡元等、缴所受吴逆伪敕二纸、伪平远大将军印、狭西东路总管将军印、各一颗、及诸伪劄。臣见王辅臣尚怀疑惧、于十三日、复遣周昌、并臣侄前锋侍卫保定前往、温言开谕。王辅臣于十五日、即至臣营、叩头谢恩。遂入城薙发、率众来降。固原伪巡抚陈彭、庆阳伪总兵周扬名、下峪关伪总兵王好问、关山伪副将孔印雄、及云南土司总兵陆道清等、各率所属官兵、相继来降。上谕、大将军图海、恭承简命。秉钺临边。即宣布恩威、剿抚并用。平凉一带、旬月绥平。具见筹画周详。布置神速。克副委用。立奏肤功。朕心深为嘉悦。着从优议叙。有功人员、一并议叙具奏。王辅臣既感戴国恩。悔罪投诚。着复其原官。加太子太保。擢靖寇将军。立功赎罪。部下官弁、照衔给劄。兵民酌量安插

  ○图海又奏、差去招抚王辅臣之周昌、乃七品录用职官。随振武将军吴丹、来在潼关。臣知其人才能、带至平凉军前。臣与参赞军务诸臣会商、欲遣周昌前往招抚、而周昌欣然应命、并无难色。遂给以参议道衔。临行之时、周昌诉伊父亡时、母孙氏、剜目破面、触棺尽节而死。未蒙旌表。今情愿为国捐躯、表扬母氏。语毕。遂冒矢石、挺身入城。将皇上浩荡之恩、与招抚之意、尽行宣布。往来数次。实获成功。伏乞皇上俯念周昌为母舍身之孝、为国忘躯之忠。敕谕该部、旌表周昌之母。优加恩恤、以酬周昌之功。则人知鼓励、远近咸服矣。得上□日、周昌之母孙氏、着遣官致祭。给银建坊旌表

  ○图海又奏、臣等遵上□日到秦、见流民满野。不但陷贼地方、不得耕种。即未被兵之百姓、因转运大兵粮草、亦困苦至极。乞特加轸恤。凡民间拖欠之钱粮、并解运汉中被劫粮石脚价、一并免追。其陷贼不得耕种之钱粮、祈敕部酌议、暂行蠲免、以息残喘。俟少有起色、再行催徵。庶人兴乐生之心。再沾昇平之福。得上□日、议政王大臣会同议奏。寻议政王大臣等议、行文该督抚、查明被兵各州县钱粮额数、及旧欠追徵数目、一并蠲免。从之

  ○己卯。抚远大将军都统大学士图海奏、平凉投诚猓苗官兵、求回原籍。上谕、猓苗官兵、若留内地、恐伊等父母妻子、或被逆贼残害。其官员各加一级。兵丁酌量赏赉。俱发回原籍。并晓谕令招抚从贼人民。倘立有功绩、准与优叙

  ○命优升投诚云南土司总兵陆道清、为左都督兼太子少保。投诚参将黄九畴、劄委参议道周昌等、俱为布政使。往湖南招抚

  ○扬威大将军和硕简亲王喇布疏报、本月初六日、伪将军耿继善、焚毁营盘、并建昌、新城、诸贼、踰关遁走。上谕大将军康亲王杰书等、耿精忠撤建昌诸贼、其为海寇所逼无疑。我兵宜乘机前进。其令大将军杰书、将军贝子傅喇塔、赖塔、总督李之芳等、速剿闽寇。酌量招抚。勿坐失事机

猜你喜欢
  本纪第八 明帝·沈约
  卷九十六·志第四十五上·食货四·宋濂
  卷三百二十一 列传一百八·赵尔巽
  ●卷一百六十·徐梦莘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二百十一·佚名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八百二十九·佚名
  卷之六百六十二·佚名
  卷之二百九十七·佚名
  第八卷 上海 南汇 青浦·缪荃孙
  卷三·宇文懋昭
  一○八五 安徽巡抚书麟奏覆委员赴苏购买改正刊本《通鉴纲目续编》折·佚名
  七五七 谕内阁着将列朝御纂各书分列各家着撰之前并将御题四库诸书诗文从总目卷首撤出·佚名
  卷二十九·李天根
  徐贞明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杜文澜

    卷二忆王孙萋萋芳艹忆王孙一首、为秦观词、顾从敬艹堂诗余误为李重元作、万氏因之、按此词佗刻为李甲作、李甲字景元、则艹堂之作重元、当是景元之讹、应从淮海集更正、调笑令此调见全唐诗、与转

  • 列传第一百二·刘昫

    ○马璘 郝廷玉 王栖曜 子茂元 刘昌 子士泾李景略 张万福 高固 郝玼 段佐 史敬奉 野诗良辅附 马璘,扶风人也。祖正会,右威卫将军。父晟,右司御率府兵曹参军。璘少孤,落拓不事生业。年二十余,读《马援传》至“大丈夫

  • 國朝獻徵錄卷之五十九·焦竑

      都察院六(督儲 漕運 河道 采木 捕盜 鹽政)   ◆督儲   都察院左都御史軒輗傳   又傳(彭韶)   巡撫應天都察院右都御史周公季鳳墓志銘(楊一清)   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劉瑀傳(實錄)   副都御史陳公瑗傳(李濂)

  • 卷第一百七十九·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隋纪三〔起上章涒滩(庚申),尽昭阳大渊献(癸亥),凡

  • 卷之二百三十·佚名

      洪武二十六年冬十月癸酉朔○甲戌享太庙○乙亥大理寺奏四川民以输粮违期及移易者坐法当诛 上曰四川水陆险峻输挽良难故有失期彼移易者或两取便利求无逋欠可矣岂得遽论以死甚失爱民之心其悉宥之仍给道里费遣还

  • ◎洪宪皇子之真迹·李定夷

    洪宪皇子袁抱存,夙以名流自称,尝喜与文人学士相往还。自回彰德后,即挈眷寓居上海。因慕无锡山水之胜,特由邑人钱保奇引导至锡。因嫌马路旅馆之尘嚣,遂假寓西门外振新纱厂。先期由小万柳堂主人廉泉致函邑中诸名宿,为作东道主

  • ◎瓦石纷飞·李定夷

    济南南新街女子蚕业讲习所。一日晚间学生就寝后,院内忽淅沥有声,已复瓦砾纷飞,窗上玻璃,为其击碎数处。全校学生埋首屏息,不敢出声,后有女仆开户大呼。于黑暗中见有二人在院内东西奔驰,争掷瓦石,大声诘之,自应为鬼。女仆惶恐退

  • 三十六、进学·包天笑

      十九岁那一年,在父亲的丧服满后,我便一战而捷的进了学了。从前对于父母是三年之丧,实在只有两年零三个月,就算是满服了。在临考试前,巽甫姑丈又招我去面试了一下,他说:“大概是可以了。”说了“大概&rdqu

  • 章献明肃刘皇后传·脱脱

    献明肃刘皇后,其祖上家居太原,后迁徙到益州,成为华阳人。其祖先刘延庆,在晋、汉间任右骁卫大将军;其父刘通,任虎捷都指挥使、嘉州刺史。跟随皇帝征讨太原,途中去世,刘皇后是刘通的第二个女儿。当初,刘皇后的母亲庞氏梦见月亮入

  • 附录二 重要简碑纪录表·佚名

    纪年碑文碑址存失备考明万历三十二年以后(至迟在天启四年以前)沈有容谕退红毛番韦麻郎等。澎湖县马公镇天后宫。存是碑高约丈余,为台湾现存最古之碑碣。考「明史」,荷人至澎湖在万历三十二年(公元一六0四);沈有容亲莅澎湖谕退

  • 卷二百十三之二·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十三之二 朱批迈柱奏摺 雍正六年正月十九日湖广总督【臣】迈柱湖北廵抚【臣】马会伯谨 奏为恭陈修筑堤岸情形仰祈 睿鉴事窃照楚省连年水

  • 选举二一·徐松

    选试【宋会要】孝宗淳熙元年六月二十二日,四川类试,诏成都府路瘔运判官赵不月鹿监试,权发遣成都府路提刑李蘩考试,知嘉州何耕别试所监试,知利州崔渊别试所考试。 八月五日,国子监发解,命监察御史陈升卿监试,国子司业兼权礼

  • 卷三十一·陆宗楷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国子监志卷三十一官师四铨除国子监兼管监事满汉大臣雍正三年始命康亲王果郡王兼领监事嗣后以大学士尚书侍郎内阁学士等官兼管皆特简无定员兼管国子监防古事乾隆三十年命侍郎悟勒穆济兼管三十七年以郎

  • 吕思勉先生学术年表(1)·吕思勉

    1884年(光绪十年)2月27日,生于江苏省常州府阳湖县(今常州市)一个&ldquo;世代仕宦&rdquo;的书香之家。1889年(光绪十五年)始受业于薛念辛先生。1891年(光绪十七年)始读《纲鉴正史约编》,点读《纲鉴易知录》。1894年(光绪二十年)始

  • 难二第三十七·韩非

    景公过晏子曰∶‘子宫小,近市,请徙子家豫章之圃。’晏子再拜而辞曰:‘且婴家贫,待市食,而朝暮趋之,不可以远。’景公笑曰:‘子家习市,识贵贱乎?’是时景公繁于刑,晏子对曰:‘踊贵而屦贱。’景公曰:‘何故?’对曰:‘刑多也。’ 景公

  • 卷一百五十六·卫湜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一百五十六  宋 卫湜 撰乡饮酒义第四十五孔氏曰案郑目録云名曰乡饮酒义者以其记乡大夫饮宾於序之礼尊贤养老之义此於别録属吉事仪礼有其事此记释其义也但此篇有四事一则三年宾兴贤能二则郷

  • 约檀河之水·张资平

    1920年发表的处女作《约檀河之水》,是张资平的早期作品,大多反映了“五四”时期的青年男女对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陈腐的封建伦理道德和金钱势力对他们的束缚,体现了反封建、渴求解放的思想,这与当时的时代

  • 溪堂词·谢逸

    词别集。北宋谢逸(1064—1113)撰。一卷。逸字无逸,号溪堂,临川(今江西吉安)人。屡举不第。博学工文词,尝作蝶诗三百首,人呼“谢蝴蝶”。终生不仕。著有《春秋广微》、《樵谈》、《溪堂集》。此集收词六十三首。其词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