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五十四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

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二年。丁巳。冬。十月。乙酉朔。享太庙。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  

○诣皇太后宫问安。  

○颁乾隆三年时宪书。  

○丙戌。谕内阁。策楞、讷亲、因伊母之丧。奏请守制二十七月。情词恳切。凡满洲大臣官员。遇有亲丧。于百日之后。即入署办事者。以旗员人少。若皆守制三年。则公事必致有误。亦出于势之不得已也。满洲服制。以百日为期。今年朕因木和林之奏。特降谕旨。令满洲大臣。于二十七月之内。不与朝会宴集之事。而持服一节。尚在交议未定。但思满洲官员。及世职等。俱藉俸禄以赡其家口。如皆令离任开缺。无以为养赡之资。其事亦属难行。虽人子之于亲丧。尽哀尽礼。以答劬劳之德。乃出于天性至情。初不计及俸薪。而朕养育旗人之意。则不得不为之筹画万全。今讷亲之奏。若抑令祇循旧制。人子之心。必有辗转难安者。其应作何斟酌。分别定制。俾公事私情。俱得两尽之处。着大学士会同九卿妥议具奏。武职自副将以下。向无丁忧之例。今应如何酌量定制。一并议奏。寻议、满洲向来风气纯厚。凡遇亲丧。无不尽礼尽哀。虽服制以百日为期。而三年内、宴会婚嫁。原不举行。惟是朝会宴飨之公处。不得不供职从事。钦惟皇上大孝性成。遵循礼制。躬行三年之丧。以为天下万世法式。又特命在京旗员。有亲丧者。二十七月之内。一切朝会宴飨典礼。免其行走。今因策楞等、奏恳终制。复命臣等分别定制妥议具奏。仰见我皇上锡类深仁。体恤至意。查八旗大臣官员。遇亲丧若令离任守制。恐三年之久。旗员差务繁多。办事乏人。有妨公务。若仍循旧例。止以百日为期。揆之人子私情。实有辗转难安之处。请嗣后文武旗员。遇有亲丧。百日后、仍令入署办事。并照常支俸。至入朝进署。及一切公所。准用素服。惟进至御前。应用吉服时。则仍从吉服。凡朝会祭祀。谨遵本年谕旨。免其执事。其升迁之处。除奉特旨升用外。暂停开列。至服满后较俸之时。仍准算俸。其八旗生监举人进士。二十七月内。暂停考试铨选。再查武职官员。定例副将以上。准其丁忧。参将以下。不准丁忧。亦不准给假葬亲。其果系独子家无次丁者。查所管防守营汛。尚非紧要。许该督抚提镇奏明给假。近者不得过六个月。远者不得过十个月。盖缘武职防守汛地紧要。若一概丁忧离任。恐更易生手。于武备汛防。大有不便。是以不准丁忧。定例遵行已久。毋庸再议。惟给假治丧之例。非独子概不准行。情殊可悯。请嗣后参将以下等官。除军机调遣。仍不准给假外。其余各营武职。自参将至千把。无论独子与非独子。凡遇亲丧。俱应给假。其父母殁在任所者。准其扶柩归葬。在籍者。准其回籍奔丧。近者不得过六个月。远者不得过十个月。该督抚将给假日期报部。事毕依限回营。素服办事。二十七月之内。遇朝会祭祀齐集。一切应穿吉服之处。俱免随班行走。未满服前。无庸升转。至服满后。仍准算俸。议上。从之。  

○户部等部、议覆仓场侍郎宗室塞尔赫等、疏报温州卫前帮船粮。济宁卫左帮奉拨粮米。各在内河遭风漂没。应照例追赔议处。得旨宽免。  

○兵部等部、议覆大学士管川陕总督查郎阿等、疏称口外台站。前因哈密等处。俱有驻防官兵。请于马莲井子以东。令安西镇安设。星星硖以西。至哈密止。即令哈密派兵安设。今大营官兵既彻。毋庸绕道。查马莲井子以东。一十四站。系旧时安站处。道里适均。自应仍旧。其星星硖以西。从前因官兵驻劄巴里坤。是以从中路安设。自应改安正南一路。由沙泉子直至哈密。路近而便。每站派兵四名。字识一名。共安马一百二十匹。又令安西、哈密、各派千总一员。驻劄巡查。并安驼只。及支销兵马粮料各事宜。均应如所请。从之。  

○理藩院奏。据归化城都统根敦等、称今年归化城等处亢旱。收成歉薄。两旗佐领等、请借仓谷。于明岁收成时。照数完仓。得旨。今年归化城地方。田禾被旱。收成歉薄。伊等所借米谷。着赏给。  

○衍圣公孔广棨、疏谢国学大成门殿。盖用黄瓦。得旨报闻。  

○复元儒吴澄、从祀文庙。从兵部尚书甘汝来请也。  

○赈恤山西永济、猗氏、万泉、三县。秋禾被霜灾民。  

○以故科尔沁卓理克图亲王阿勒坦格棱子札木巴勒札木苏、袭爵。  

○丁亥。上以谒。陵。诣太庙行告祭礼。  

○命平郡王福彭、留京办事。  

○诣皇太后宫问安。  

○平郡王福彭等、疏报修理盛京三陵工竣。谕曰。前据淳郡王弘暻等、奏报修理马兰峪陵寝工程告竣。朕即降旨。于本月初四日。亲往展谒。今平郡王福彭等、奏报修理盛京三陵工竣。朕应前往展谒行礼。但盛京路程遥远。往返需时。其应于何时起程。及一切典礼。各处豫备事宜。着总理事务王大臣。会同议政王大臣、九卿、定议具奏。  

○减浙江桐庐县官抄秋租徵额。谕户部、闻浙江严州府属桐庐县。有官抄秋租二项额徵条银。较之民产科则。多至三五倍不等。前代相沿。事隔久远。不知起于何时。而此二项田土。多属瘠薄。又因赋重。输纳维艰。每至催徵。逋逃相继。甚可悯念。查此二项原徵银七百九十九两。若依民产科则。共应减银五百八十一两零。着该部即行文与大学士嵇曾筠、从戊午年为始。减去浮多之数。照民产一例徵收。俾小民均沾实惠。  

○戊子。上启銮谒东陵。  

○是日、驻跸烟郊。  

○己丑。驻跸邦均。  

○庚寅。上具摺、遣内监问皇太后安。  

○赐蓟州迎驾耆民。年八十以上者银两。  

○总理事务和硕庄亲王允禄等、议准河东河道总督白钟山、疏请山东两次被灾之济阳、禹城、临邑、长清、陵县、德州、平原、德平、高唐、恩县、聊城、清平、莘县、阳谷、寿张、朝城等、十六州县。照例改徵折色。并请缓徵豆石。得旨、依议速行。  

○是日、驻跸淋河。  

○辛卯。上谒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俱未至碑亭。即降舆恸哭。步入隆恩门。至宝城前行礼。躬奠哀恸。王以下文武大臣官员随行礼。  

○调贵州安笼镇总兵崔善元、为云南普洱镇总兵。  

○是日、驻跸马兰峪。  

○壬辰。遣官祭昭西陵、孝陵、孝东陵、上躬祭景陵。未至碑亭。即降舆。诣隆恩殿行礼。复诣宝城前举哀行礼。  

○是日。驻跸马神桥。  

○癸巳。驻跸邦均。  

○甲午。谕总理事务王大臣。昨据孙国玺、石麟等、奏称晋省被灾五州县。请银米兼赈。随经部驳。令其动拨邻县谷石。分别散给。如不得已。而银米兼赈。令该抚等酌定价值报部。已降旨允行。朕思积贮之设。所以裕民食也。当荒歉之岁。地方米谷。必致缺乏。发粟散赈。既可令无食贫民。藉以糊口。而奸商之囤积者。亦不得借以居奇。此救荒之常理也。且米石出入。众目共睹。上司亦易于稽查。若以银分给。殊非周济民食之本义。而贪官猾吏。浮冒侵蚀。更弊端百出矣。但恐晋省仓粮。平日原未必充裕。而今年被灾之处。或尚不止五州县。傥或仓储无几。挽运需时。则灾民之迫不及待者。不得即沾升斗。又非朕轸恤穷民之至意。用是再颁谕旨。着孙国玺、石麟等、详查地方实在情形。如果邻邑米多易运。即照部议拨给。若粮少运难。着暂行银米兼赈。仍酌定价值报部。一面办理。一面奏闻。总在多方稽察。务使官吏无所容奸。穷黎均沾实惠。  

○是日。驻跸烟郊。  

○乙未。上诣寿皇殿行礼。  

○诣皇太后宫问安。  

○还宫。  

○户部议覆、甘肃巡抚宗室德沛疏称、甘省民鲜盖藏。其每岁额徵。除兵粮外。所余无几。自应于丰收之岁。豫先买贮。请于河东平凉、庆阳、临洮、巩昌、四府。并直隶秦州属之两当县。河西甘州、凉州、宁夏、西宁、四府。并直隶肃州属之高台县。及沙州卫。分别地方小大。户口多寡。酌量采买。共贮粮一十七万石。以备应用。应如所请。从之。  

○丙申。命豁免福建南平县浮多丁银。谕曰。福建丁银。从前照各省之例。匀入地粮之内。合省称便。惟有延平府南平一县。丁口众多。不能通匀。数年以来。纷更滋扰。小民不无赔累。查该县田粮。共计银一万七千一百三十余两。应照每田粮一两、匀徵银二钱之例。共匀入丁银三千四百二十六两零。其浮多丁银三千三百八十三两六钱。悉行豁免。俾民力宽余。永无追呼之扰累。该督抚即遵谕行。  

○刑部会议、休致安西镇总兵官张嘉翰、承办军需草束。剥削短发。应照侵盗钱粮例。拟斩监候秋后处决。得旨。如所议。  

○实授崔纪为陕西巡抚。尹会一为河南巡抚。张楷为湖北巡抚。许容为山西布政使。杨锡绂为广西布政使。戴永椿为江苏按察使。张坦麟为安庆按察使。魏定国为陕西按察使。凌燽为江西按察使。  

○实授苏明良为福建陆路提督。张天骏为广东提督。  

○丁酉。上御乾清门听政。  

○诣皇太后宫问安。  

○以浚运河暂免淮关米豆等税。谕曰。今冬挑浚淮扬运河。大工齐举。所有员役人夫。不下数十万。日用薪米食物。所需甚多。恐将来物价渐至增长。查淮关则例。除本地所收米麦杂粮。不收税课。其外来客商贩卖者。按石徵收。旧例如此。朕思目下兴工之时。若裁去一分税银。自可平减一分物价。于沿河居民。及在工夫役。均有禆益。着管理淮关税务内务府员外郎唐英、将淮安大关。并沿河口岸。经过之客贩食米豆麦杂粮。以及煤炭苇柴等物。悉免稽查。不必纳税。俟明年工竣之后。照旧徵收。又闻河南固始县。素称产米之乡。每年客贩。运至清江浦地方卸卖。其价颇贱。今运口筑坝。固始米船。不能直达清江浦。而相近清江有老坝口地方。可以卸卖。着将此地米税。亦照淮关之例。暂行宽免。该部可一并行文唐英知之。  

○免滇省新辟夷疆。未完开垦借给银两。谕曰。云南省之昭通、东川、元江、普洱、四府内。新辟夷疆。人希土旷。从前曾经募民开垦。借给银两。令其分年还纳。至今尚有未完银一万八百六十余两。朕思滇省去年收成歉薄。闾阎生计艰难。已经将乾隆元年应徵地丁钱粮。俱行宽免。以纾民力。夫正供尚且蠲除。而开垦宿逋。犹令追缴。穷黎拮据。朕心深为轸念。着将滇省未完开垦借给银两。悉行豁免。以示朕加惠边氓之至意。  

○以内阁学士双喜、为盛京户部侍郎。  

○己亥。兵部议覆、两广总督鄂弥达、疏称粤东疆域辽阔。水陆营汛散处。非数月半年可以遍及。提督统辖全省。一经出巡。必致有妨公事。应将广东提督、不拘限期次第出巡之处停止。其各镇总兵、每年止于九十两月。出巡所属营伍一次。应如所请。从之。  

○大学士尹泰、老病乞休。得旨。卿才品优长。老成夙望。虽年登大耋。而纶扉重地。倚毗正殷。着照旧供职。不必以老病求罢。该部知道。卷之五十四

猜你喜欢
  卷一百六十六·第一百一十九·职官六·脱脱
  卷九十五·志第四十四·食货三·宋濂
  卷八十六 大中祥符九年(丙辰,1016)·李焘
  防边纪事·高拱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一)·陈寅恪
  卷之二百二十三·佚名
  第三八一佥禀同治七年八月二十八日一二二○九--二四·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下卷五·杜大珪
  卷二十七·朱轼
  大顺·周绍良
  宇文述传·魏徵
  裴守真传(附裴子余传)·刘昫
  方信孺传·脱脱
  四二、墨子止楚攻宋考·钱穆
  二十四年(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二十出 火并·许自昌

    【迎仙客】〔净戎服杂持礼上〕事谋始。费商量。权在我。任主张。他们似虎更如狼。今日容情到底有参商。女无美恶。入宫见妬。士无贤否。入朝见忌。昨日晁盖数人相投山寨。本该留他。只是我区区一个书生。颇无过人谋

  • 水心诗钞·吴之振

    叶适冯公岭冯公此山民。昔开此山居。屈盘五十里,陟降皆林庐。公今去不存,耕凿自有馀。风篁生谷隧,雨旆来岩虚。人随乱云入,咫尺声相呼。四时草木香,异类果蔌腴。采薪得崖花,结缀成襟裾。此亦佳窟宅,可对幽人娱。何必种桃源,始

  • 卷一百四十一·毕沅

      ◎宋纪一百四十一 ∷起屠维赤奋若正月,尽上章摄提格七月,凡一年有奇。   ○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   乾道五年金大定九年   春,正月,辛酉,金主与宣徽使敬嗣晖、秘书监伊喇子敬论古今事,因曰:“

  • 六○五 都察院为吏部奏请议叙四库馆年满各员钦奉谕旨事致稽察房移会(附奏折)·佚名

    六○五 都察院为吏部奏请议叙四库馆年满各员钦奉谕旨事致稽察房移会(附奏折)乾隆四十四年二月都察院知照事。本年二月初八日,内阁抄出德<保>等奏四库馆效力年满议叙各员请派大臣考验,分别录用,钦奉谕旨一道。相应抄单移会

  • 金佗续编卷九·岳珂

    <史部,传记类,名人之属,金佗稡编__金佗续编钦定四库全书金佗续编卷九宋 岳珂 撰丝纶传信録卷八绍兴八年再令除落起复二字省劄检会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司往来干办军期事务王敏求状契勘岳太尉先为母亡起复合至今年六月一

  • 王珍国传·姚思廉

    王珍国,字德重,沛国相地人。父亲王广之是齐朝优秀的将领,官做到散骑常侍、车骑将军。王珍国最初从冠军行参军官职做起,逐渐升迁虎贲中郎将、南谯太守,他治理地方时有能干的名声。当时他管辖的地方,人民困苦饥贫,王珍国便散发

  • 毛修之传·李延寿

    毛修之,字敬文,荥阳阳武人。祖上四代为晋朝官员。刘裕平定关中后,留儿子刘义真镇守长安,任命毛修之为司马。后来刘义真战败,毛修之沦没于统万。太武帝平定赫连昌时得到了他。让他统领吴兵,因为战功官拜吴兵将军。 毛修

  • 卷首之七·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首之七勅谕一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年间天命三年四月辛丑颁统兵贝勒诸臣训习兵法书曰凡安居太平贵於守正用兵则以不劳已不顿兵智巧谋略为贵焉若我衆敌寡我

  • 卷二十三·佚名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万寿盛典初集  钦定四库全书万寿盛典初集卷二十三恩赉一【加恩宗】康熙五十二年三月十八日万寿覃恩诏赐王以下宗室觉罗十五岁以上币帛有差四月二十七日户部尚书【臣】穆和伦等谨题为钦奉恩诏

  • 帝学卷五·范祖禹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徳神文圣武濬哲明孝皇帝中庆厯七年三月丙申御迩英閤讲孝经面赐曽公亮三品服帝谓宋初曰此赐异于他臣僚又曰自古帝王皆有师今赐师儒之臣讲筵之荣事也己亥讲论语序至安昌侯张禹帝曰是朱云乞斩者乎杨安

  • 卷九·刘逢禄

    侵伐战围入灭取邑例第二十五庄十年:二月,公侵宋。传:粗者曰侵,精者曰伐。战不言伐,围不言战,入不言围,灭不言入,书其重者也。宣元年:楚子、郑人侵陈,遂侵宋。注:微者不得言遂。楚子遂也,不从郑人去遂者,尊者兼将。襄十九年:晋士丐帅

  • 第十七章 18·辜鸿铭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辜讲孔子说:“我讨厌用鲜红色削弱朱红色的感觉,我讨厌用现代流行音乐去糟蹋美好的音乐品味,最后,我讨厌有些人巧舌如簧、慷慨激昂却在破坏各国、破坏家庭。”

  • 卷十一·毛应龙

    钦定四库全书周官集传卷十一    元 毛应龙 撰布宪掌宪邦之刑禁正月之吉执旌节以宣布于四方而宪邦之刑禁以诘四方邦国及其都鄙达于四海凡邦之大事合众庶则以刑禁号令欧阳氏曰布宪宪刑禁以达四海与职方同贯利达九

  • 佛祖历代通载卷第三·念常

      太古诸君(太至极也。古兆今也。君主也。白虎通。群也。群下之归心也)  ⊙盘古首君治一万八千岁(列子曰。运即盘古也。北山曰。天曰高一丈。地曰厚一丈。盘古曰。长一丈。头极东。足极西。左手极南。右手极北。

  • 撰集百缘经卷第二·佚名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报应受供养品第二  (一一)船师请佛渡水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伊罗拔河边有诸船师。止住河侧。尔时如来将诸比丘。诣彼聚落。欲渡于水化诸船师。是诸人等。见佛来至。各怀欢喜。乘船渡

  • 刊行法眼禅师十规论叙·文益

    宗致难独开。是以佛祖皆有论。所以开宗致。投群机也。法眼大师始以不知之亲切。履道不谬。唱道弥至矣。独时世之遇此真法渐衰。祖佛之洪范不能永传。数患浊世之秕糠相混扰。而曾作十规论。叙上祖之实诣。救於当时之弊

  • 月喻经·佚名

    佛说月喻经。一卷,赵宋施护译。以皎月圆满诫比丘之戒行。

  • 佛说犯戒罪报轻重经·佚名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与目连所问经同本。